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二、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相关技术

TCP/IP协议对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未作定义,这是以这两层的功能是透明的为前提。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通过通信媒介互联的设备之间传输的规范。

1.1 MAC地址

MAC地址用于识别数据链路中互连的节点。

MAC地址长48bit,MAC地址一般烧入网卡的ROM中,任一网卡的MAC地址都是唯一不可重复的。

MAC地址:70-BC-10-74-9C-C9

‭ 01110000-10111100-00010000-01110100-10011100-11001001‬

  • 第1位:单播地址(0)/多播地址(1)
  • 第2位:全局地址(0)/本地地址(1)
  • 3-24位:IEEE管理,保证各厂商不重复
  • 25-48位:各厂商管理,保证产品不重复

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半双工:只发送或只接收
全双工:同时发送接收

1.2 根据MAC地址转发

在使用同轴电缆的以太网等介质共享网络中,交换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即网桥,根据数据链路层中的每个帧的目标MAC地址,决定从哪个网络接口发送数据。这时所参考的用于记录发送接口的表叫转发表

转发表的自学过程:数据链路层的每个通过点在接到包时,会从中将源MAC地址与曾经接收该地址发送的数据包的接口作为对应关系记录到转发表中。

当设备增加时,转发表也随之变大,当连接多个终端时有必要将网络分为多个数据链路,采用类似网络层IP地址一样的分层管理模式。

1.3 环路检测技术

环路

  • 缺点:通过网桥连接网络时,最坏的情况数据帧在环路中被持续转发,数据帧越来越多导致网络瘫痪。
  • 优点:分散网络流量,提高容灾能力

环路检测技术

  • 生成树方式:每个网桥必须在1~10秒内互相交换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包,判断哪些端口使用那些不使用,以便消除环路。
  • 源路由法:判断发送数据的源地址是通过哪个网桥传输的,并将帧写入RIF(Routing Information Field),网桥根据这个RIF发送帧给目标地址。
1.4 VLAN

VLAN通过对某一台交换机按端口区分多个网段,从而区分了广播数据传播范围,减少了网路负载并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2. 以太网

数据链路层包的单位叫帧。

2.1 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前端有一个前导码部分,8个字节,64位。

前导码末尾8位是11,称为SFD域,在这个域后就是以太网本体。

以太网帧本体前端是以太网首部,占14个字节,分别是6个字节的目标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以及来个字节的上层协议类型。

紧随帧头后面的是数据。一个数据帧所能容纳最大数据范围是46~1500个字节。帧尾是4个字节的FCS(帧检验序列),错误帧会被直接丢弃。
C:\Users\weitu\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7549965751.png

数据链路层进一步细分可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层根据以太网或FDDI等不同数据链路所特有的首部信息进行控制,逻辑链路从根据不同数据链路所共有的帧头信息控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