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语法总结

1.数据库创建管理

1.1 创建数据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REATE DATABASE DB

ON PRIMARY

(

NAME = DB_data,

FILENAME = 'F:\DB_data1.mdf', 

SIZE = 10MB,

MAXSIZE = UNLIMTED

),

(

NAME = DB_data2,

FILENAME = 'F:\DB_data2.ndf', 

SIZE = 11MB,

MAXSIZE = 20MB, 

FILEGROWTH = 2MB

)

LOG ON

(

NAME = DB_log1,

FILENAME = 'F:\DB_log1.ldf', 

SIZE = 1MB,

MAXSIZE = 30MB,

FILEGROWTH = 10%

)

1.2 修改数据库

1.2.1 增加数据文件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add file 数据文件

[to file group 文件组名称]

add log file 日志文件

操作:

1

2

3

4

5

6

7

8

ALTER DATABASE DB 

ADD FILE 

(

    NAME = ,

    FILENAME = ,

    SIZE = ,

    FILEGROWTH = 

)

1.2.2 增加日志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ALTER DATABASE DB

ADD LOG FILE 

(

    NAME = ,

    FILENAME = ,

    SIZE = ,

    FILEGROWTH = ,

    MAXSIZE = 

)

1.2.3 修改数据文件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MODIFY FILE 文件属性

操作:将数据库db1中的数据文件data2的初始大小改为10MB,最大容量为20MB,增长幅度为10%

1

2

3

4

5

6

7

8

alter database db1 

modify file

(

name = data2,

size = 10,

maxsize = 20,

filegrowth = 10%

)

1

2

3

4

5

6

ALTER DATABASE DB

MODIFY FILE

(

    NAME = ,

    SIZE = ,

)

1.2.4 删除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remove file 数据文件或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

操作:删除数据库db1中的数据文件data4和日志文件log2

1

2

3

4

5

alter database db1

    remove data4

alter database db1

    remove log2

1.2.5 增加文件组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add filegroup 文件组名

操作:在数据库db1中增加一个g2文件组

1

2

alter  database   db1

      add  filegroup   g2

1.2.6 重命名文件组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modify filegroup 文件组名

name=新文件组名

操作:将数据库db1中的文件组g2更名为g3

1

2

alter  database  db1

    modify  filegroup  g2  name=g3

1.2.7 删除文件组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remove filegroup 文件组名

操作:删除数据库db1的文件组g

1

2

alter database db1

remove filegroup g3

1.2.8 修改数据库名称

语法: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

modify name = 新数据库名

操作:将数据库db1的名字修改为gl

1

2

alter database db1

modify name = gl

1.3 删除数据库

语法: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n]

操作:删除数据库DB1,DB2,DB3

1

DROP DATABASE DB1,DB2,DB3

2.架构与基本表

2.1 创建架构

1

2

3

4

CREATE SCHEMA  T2 AUTHORIZATION User1

    CREATE TABLE Test(C1 INT PRIMATY KEY, C2 CHAR(4) )

    GRANT SELECT TO User2

    DENY DELETE TO User3;

2.2 修改架构

1

ALTER SCHEMA T1 TRANSFER T2.Test

2.3 删除架构

1

DROP SCHEMA T2

2.4 创建基本表

2.4.1 表约束

类型:

主键(PRIMARY KEY)约束

惟一(UNIQUE)约束

外键(FOREIGN KEY)约束

检查(CHECK)约束

说明:非空和默认值也可看成是约束。

 创建表约束的方法:新建表时,在单列后创建约束或者在所有列之后,再创建约束;如果表已存在,只能通过修改表,添加约束。

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 类型[(长度)] [,……n])

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7)     PRIMATY KEY,

    SNAME   NCHAR(5)    NOT NULL,

    SID CHAR(18)    UNIQUE,

    SEX NCHAR(1)    DEFAULT 'MAN',

    SAGE    TINYINT     CHECK (SAGE >= 15 AND SAGE 40)

    SDEPT   NVARCHAR(20)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6)         PRIMARY KEY,

    c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credit      NUMRIC(3,1)     CHECK (credit > 0),

    senester    TINYINT

)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7)     NOT NULL,

    cno     CHAR(9)     NOT NULL,

    grade       TINYINT,

    PRIMARY KEY (sno, cno)

    FOREIGN KEY (sno) REFERENCES Student (SNO)

    FOREIGN KEY (cno) REFERENCES Course (cno)

)

2.4.1.1 PRIMARY KEY

主键约束的作用:

1.不允许输入重复的值

2.不能取空值 (当主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时:某一属性上的数据可以重复,但其组合必须是惟一的;每个属性的值都不能为空。)

3.一个表上只能有一个主键。

2.4.1.2 UNIQUE

惟一性约束的作用:保证列中不会出现重复的数据。

主键约束与惟一性约束的区别:

1.一个表中只能定义一个主键约束,但可以定义多个惟一约束。 2.定义了惟一约束的列数据可以为空值,而定义了主键约束的列数据不能为空值。

2.4.1.3 FOREIGN KEY

外间约束的作用:用于建立和强制两个表间的关联,限制外键的取值必须是主表的主键值。

2.4.1.4 CHECK

检查约束的作用: 1.用来限制列上可以接受的数据值 2.使用逻辑表达式来判断数据合法性

2.4.1.5 DEFAULT

默认约束的作用:当列值未确定且该列又不能为空时,可由系统自动为该列添加一个值

2.4.2 添加主键约束

操作:在学生情况表student中,添加“sno”的主键约束,主键约束命名为pk_student

如果表不存在

1

2

3

4

5

6

7

8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 (6),

  sname      char (8),

  ssex       bit ,

  sphone       char(11)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o)

)

如果表已存在

1

2

3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o)

2.4.3 创建唯一性约束

操作:在student表中,创建“sphone”字段惟一性约束,并且将约束命名为uq_sphone

1

2

3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uq_sphone

     unique  (sphone)

2.4.4 创建外键约束

1

2

3

4

5

6

7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 ( 6 )  not  null   references   student ( sno ),

  cno     char ( 3 ),  

  grade   tinyint

  primary  key (sno,cno), 

  foreign  key  ( cno )   references  course ( cno )

)

2.4.5 创建检查约束

操作1:在student表中,设置名为ck_student的检查约束,该约束限制“性别”为man或woman

1

2

3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ck_student

     check  (sex=man or sex=woman)

操作2:在学生与课程表sc中,添加名ck_sc j的检查约束,该约束限制“成绩”在0到100之间

1

2

3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ck_sc

check   (grade>=0 and grade

2.4.6 设置默认约束

操作1:新建表时添加

1

2

3

4

5

6

create table student

(

name char(6) not null,

age int(10) null,

sex char(5) default 'man'

)

操作2:修改已有的表

1

2

3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nstraint   df_student

     default  'man'  for  sex

2.4.7 创建约束小结

1

2

3

4

5

6

7

8

9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 (6)  not  null ,  

        sname   char (8)  not  null ,

        ssex     bit ,  电话     char(11)  )

alter   table   xsqk

        add   constraint   pk_xsqk_xh  primary  key   (学号),

              constraint   df_xsqk_xb   default  1  for  性别,

              constraint   ck_xsqk_xb  check   (性别=1 or 性别=0 ),

              constraint   uq_xsqk_dh  unique  (电话)

1

2

3

4

5

6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 (6)    primary  key (学号) check  (学号  like  '[0-9] [0-9] [0-9] [0-9] [0-9] [0-9]'),

  sname   char (8)    not  null ,

  ssex    bit         default 1     check (ssex=0 or ssex=1) ,

  sphone  char(11)    unique (sphone) 

)

2.4.8 删除约束

1

2

3

4

5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pk_xsqk_xh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uq_xsqk_dh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ck_xsqk _xb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ck_xsqk _xh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df_xsqk_xb 

2.5 修改基本表

2.5.1 增加列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add [][ ,……n ]

关于“标识列”: 每个表中都可以有一个标识列,其作用是由系统自动生成能标识表中每一行数据的惟一序列值。(其实可以理解为行号)

“标识列”定义格式: identity [ (seed, increment) ] 说明:seed为初始值,increment为增长的步长。意思就是你从几开始增长,每次增长几。省略时,初始值为1,步长为1.

操作:在student表中,增加三列

1

2

3

4

5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address  char(10)   constraint  df_xsqk_jg   default ‘shanghai’ ,

      email  varchar(30),  

      number  int  identity

go

2.5.2 修改列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alter column 列名 新类型[(长度[,小数位数])]

操作1:将sc表的grade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numeric(4,1)

1

2

alter table sc 

alter column grade numeric(4,1)

操作2:将sc表的grade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int

1

2

alter table sc

alter column grade int

注意:

1.不能修改text、image、ntext、gimestamp类型的列;

2.不能修改类型是varchar、nvarchar、varbinary的列的数据类型,但可增加其长度。

3.不能修改是主键、外键列的类型,但可增加其长度;

4.不能修改包含索引、有默认值、检查约束和惟一性约束列的类型,但可增加其长度。

5.不能修改用列表达式定义或被引用在列表达式中的列。

6.不能修改复制列。

2.5.3 修改表中的数据

语法: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 = 表达式 | null | default } [ , … n ] )

[ where 逻辑表达式 ]

操作:将sc表中的课程号为101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的成绩都加上10分

1

2

3

update sc

set grade = grade + 10

where ( cno = '101' and grade < 60)

2.6 删除基本表

2.6.1 删除列

注意:若列上有约束,所以应先删除该约束后,再删除该列。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

操作:

1

2

3

4

--先删除表中的约束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df_xsqk_jg

--再删除表中的列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address,email,number  

2.6.2 删除行

语法: delete [from]表名

[ where 逻辑表达式 ]

操作:删除student表中姓名为zhangsan的数据记录

1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zhangsan'

2.6.3 重命名数据表

语法: exec sp_rename '表名','新表名'

操作:将student表重命名为rename_student

1

exec sp_rename ‘student’,'rename_student'

2.6.4 删除数据表

注意:如果要删除的表T1是其他表T2的参照表,即如果T2有外键约束,参照了T1的数据项,则不能删除。需要先取消T2表中的外键约束载删除T1,或者先删除T2表再删除T1表。

语法: drop table 表名[ ,……n ]

操作:已知sc表设置了外键约束,参照了表student和表course,现在要删除student表和course表。

1

2

3

Drop  table   sc 

go

Drop  table    student ,course

2.7 向表中插入数据

2.7.1 插入单行数据

语法: insert [ into ] 表名 [ (字段名列表) ] values (字段值列表)

操作:已知student有以下数据项:SNO,SNAME,SAGE,SEX,SAGE,SDEPT,现向student表中插入数据

1

2

INSERT INTO Student(SNO,SNAME,SAGE,SDEPT) VALUES ('132','ZHANGSAN',23,'ASD')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1234','ZHANGSAN','143','MAN',22,'YI',)

注意:字符型、日期型数据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2.7.2 插入多行数据

语法: insert [ into ] 目的表名 [ ( 字段列表 ) ]

select [ 源表名 . ] 列名 [ , … n ] from 源表名 [ , … n ]

[ where 逻辑表达式 ]

操作:将sc表中的成绩不及格的记录,插入到nopass表中,或者完全写出一一对应的列名。参考语法说明

1

2

3

insert   into   nopass

    select   *    from   sc  

    where  grade

注意: 1.查询的值与列名按顺序对应,要求值类型与列数据类型一致。

2.对语句中无值对应的列名赋NULL。

3.如果没有指明列名表,则新插入记录的值的顺序必须与表中列的顺序一致,且每一列均有值(可为空)

3.数据库查询

3.1 基本查询语句结构

语法:

SELECT  -- 需要哪些列

FROM  -- 来自于哪些表

[WHERE ] -- 根据什么条件

[GROUP BY ] --分组依据

[HAVING ]

[ORDER BY ]

部分能够包含的内容有如下结构:

SELECT [ ALL | DISTINCT ]

[ TOP expression [ PERCENT ] [ WITH TIES ] ]

 ::=

{

*

| { table_name | view_name | table_alias }.*

| {

[ { table_name | view_name | table_alias }. ]

{ column_name | $IDENTITY } } ]

| expression

[ [ AS ] column_alias ] }

| column_alias = expression

} [ ,...n ]

3.2 单表查询

3.2.1 未做处理的查询

3.2.1.1 查询部分信息

操作:查询student表中的全体学生姓名和年龄

1

select name,age from student

3.2.1.2 查询全部信息

操作:查询全体学生的信息

1

select * from student

3.2.2 指定列别名

语法: [ 列名 | 表达式 ] [ AS ] 列别名

操作:在Student表中查询学生的姓名,和年龄(年龄由计算得出),将年龄列命名为age

1

SELECT name,year(getdate()) - year(Birthdate) AS age  FROM Student

3.2.3 去掉重复行

语法:在要求不重复的数据列前使用distinct关键字

操作:

1

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3.2.4 where 指定查询条件

常用查询条件如下表

where查询条件

查询条件

谓词

比较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 >=, (或!=)

确定范围

BETWEEN AND, NOT BETWEEN AND

确定集合

IN, NOT IN

字符匹配

LIKE, NOT LIKE

空值

IS NULL, IS NOT NULL

多重条件

AND, OR

操作:查询不及格的学生姓名

1

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WHERE Grade < 60

3.2.5 查询范围

语法:

BETWEEN…AND …

NOT BETWEEN…AND…

说明:BETWEEN后是范围的下限,AND后是范围的上限

操作1:查询考试成绩在80~90之间的学生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1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 BETWEEN 80 AND 90

等价与下面这句话

1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 >=80 AND Grade 

操作2:查询考试成绩不在80~90之间的学生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1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 NOT BETWEEN 80 AND 90

等价与下面这句话

1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 < 80 AND Grade > 90

3.2.6 IN 确定集合

语法:列名 [NOT] IN (常量1, 常量2, … )

作用:用来查找属性值属于指定集合的元组

操作1:查询信息管理系、通信工程系和计算机系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1

2

select  name, sex from sudent

where dept in ('信息管理系','通信工程','计算机系')

等价于

1

2

select  name, sex from sudent

where dept = '信息管理系' or dept = '通信工程系' or dept = '计算机系'

操作2:查询信息管理系、通信工程系和计算机系三个系之外的其他系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1

2

SELECT Sname, Sex  FROM Student 

WHERE Dept NOT IN ( '信息管理系', '通信工程系', '计算机系')

等价于

1

2

SELECT Sname, Sex  FROM Student 

WHERE Dept!= '信息管理系' AND Dept!= '通信工程系' AND Dept!= '计算机系'

3.2.7 LIKE 字符串匹配

语法:列名 [NOT] LIKE  [ESCAPE ]

说明:匹配串中可包含如下通配符:

1.%(百分号):匹配0个或多个字符。

2._(下划线):匹配一个字符。

3.[]:匹配方括号中的任何一个字符。

4.[^]:不匹配方括号中的任何一个字符。

如果比较的字符是连续的,则可以用连字符“-”表达,例如,要匹配b、c、d、e中的任何一个字符,则可以表示为:[b-e]

(说实话这不就是简化版的正则表达式么?)

操作1:查询姓“张”的学生详细信息

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张%'

操作2:查询姓“张”、姓“李”和姓“刘”的学生的详细信息

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张刘李]%'

操作3:查询名字的第2个字为“小”或“大”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_[大小]%'

操作4:查询所有不姓“张”的学生姓名

1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not like '张%'

操作5:在Student表中查询学号的倒数第三为位不是1、2、3的学生信息

1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umber like '%[^123]__'

3.2.8 ESCAPE 转义字符

语法:ESCAPE 转义字符如果要查找的字符串正好含有通配符,比如下划线或百分号,就需要用ESCAPE来说明。其中“转义字符”是任何一个有效的字符,在匹配串中也包含这个字符,表明位于该字符后面的那个字符将被视为普通字符,而不是通配符。

操作:查找字段t1中包含字符串“30%”的记录

1

where t1 like '%30!%%'  escape '!'

3.2.9 NULL 空值查询

语法: 列名 IS [NOT] NULL 空值是未确定的值或其值尚不知道。

操作:查询还没有考试的学生的学号和相应的课程号

1

SELECT Sno, Cno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注意:空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不可以用等于或不等于来比较或衡量

3.2.10 AND OR 多重条件查询

语法:当需要多个查询条件时,可以在WHERE子句中使用逻辑运算符AND和OR来组成多条件查询

操作:查询C002和C003课程中考试成绩在80~90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1

2

3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Cno IN( 'C002', 'C003') 

   AND Grade BETWEEN 80 AND 90

注意:OR的优先级小于AND,要改变运算的顺序可以通过加括号的方式实现

1

2

3

SELE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WHERE (Cno = 'C001' OR Cno = 'C002') 

      AND Grade BETWEEN 80 AND 90

3.2.11 ORDER BY 对查询结果排序

语法:ORDER BY  [ASC | DESC ] [, … ]

说明:按进行升序(ASC)或降序(DESC)排序;当用多个列排序时,这些列在该子句中出现的顺序决定了对结果集进行排序的方式

操作:查询全体学生详细信息,结果按系名升序排列,同一个系的学生按出生日期降序排列

1

2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Dept ASC, Birthdate DESC

3.2.12 使用聚合函数

语法:

COUNT(*):统计表中元组的个数。

COUNT([DISTINCT] ):统计列值个数

SUM():计算列值的和值(必须是数值型列)。

AVG():计算列值的平均值(必须是数值型列)。

MAX():得到列值的最大值。

MIN():得到列值的最小值。

除COUNT(*)外,其他函数在计算过程中均忽略NULL值。

操作1:统计选修了课程(SC)的学生人数。

1

SELECT COUNT(DISTINCT Sno) FROM SC

操作2:计算学号为“0811101”的学生的考试总成绩

1

SELECT SUM(Grade) FROM SC     WHERE Sno = '0811101'

注意!:聚合函数不能出现在WHERE子句中。

操作:查询学分最高的课程名,如下写法是错误的!

1

SELECT Cname FROM Course WHERE Credit = MAX(Credit)

应该改为:

1

2

3

declare @credit int

select @credit=max(credit) from course

select cname from course where credit=@credit

3.2.13 GROUP BY 分组

语法: [GROUP BY ]

作用:细化聚合函数的作用对象

操作1: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列出课程号和选课人数。对查询结果按Cno的值分组,所有具有相同Cno值的元组为一组,然后再对每一组使用COUNT计算,求出每组的学生人数。

1

2

SELECT Cno, COUNT(Sno) FROM SC 

GROUP BY Cno

操作2: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和平均成绩。

1

2

SELECT Sno as 学号, COUNT(*) as 选课门数,   AVG(Grade) as 平均成绩 FROM SC 

GROUP BY Sno

注意: 1.GROUP BY子句中的分组依据列必须是表中存在的列名,不能使用AS子句指派的列别名。 2.带有GROUP BY 子句的SELECT语句的查询列表中只能出现分组依据列和统计函数,因为分组后每个组只返回一行结果。

操作3:带WHERE子句的分组。统计每个系的女生人数。

1

2

3

SELECT Dept, Count(*) 女生人数 FROM Student  

  WHERE Sex = '女'

  GROUP BY Dept

操作4:按多个列分组。统计每个系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结果按系名的升序排序。

1

2

3

SELECT Dept, Sex, Count(*) 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Dept, Sex

  ORDER BY Dept

3.2.14 HAVING 限制分组结果

语法:HAVING用于对分组自身进行限制,它有点象WHERE子句,但它用于组而不是对单个记录。

操作1: 查询选课门数超过3门的学生的学号和选课门数。

1

2

SELECT Sno, Count(*) 选课门数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 > 3

处理过程:先执行GROUP BY子句对SC表数据按Sno进行分组,然后再用统计函数COUNT分别对每一组进行统计,最后筛选出统计结果满足大于3的组。分组的优先级大于查询,having是分组内操作。

操作2:查询选课门数大于等于4门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选课门数

1

2

3

4

SELECT Sno, AVG(Grade) 平均成绩, COUNT(*) 选课门数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 >= 4

3.2.15 小结

1.在分组操作之前应用的筛选条件,比在WHERE子句中指定更有效。

2.在HAVING子句中指定的筛选条件,应该是那些必须在执行分组操作之后应用的筛选条件。

3.将所有应该在分组之前进行的筛选条件放在WHERE子句中而不是HAVING子句中。

3.3 多表查询

多表连接查询分类三种:

1.内连接(INNER JOIN):

分为三种:等值连接、自连接、不等连接

2.外连接(OUTER JOIN):

分为三种: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外连接

3.交叉连接(CROSS JOIN) :

没有WHERE子句,它返回连接表中所有数据

行的笛卡尔积

3.3.1 内连接

语法:ANSI方式的连接格式

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 

连接条件语法格式:

[][][][]

内连接执行过程:

首先取表1中的第1个元组,然后从头开始扫描表2,逐一查找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

找到后就将表1中的第1个元组与该元组拼接起来,形成结果表中的一个元组。

表2全部查找完毕后,再取表1中的第2个元组,然后再从头开始扫描表2,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表1中的全部元组都处理完毕为止。

操作1: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学生信息在student表中,选课信息在sc表中。两张表都存放着学生的学学号sno。

1

2

3

SELECT * FROM Student 

INNER JOIN SC

ON Student.Sno=SC.Sno

操作2:去除重复列。如果不指定查询结果的列名(如操作1)则直接将两个表拼接在一起,学号列会重复。为了避免重复,需要制定列名。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Sex, Sage, Dept, Cno, Grade FROM Student 

  JOIN SC ON Student.Sno = SC.Sno

操作3:指定列别名 ,参照前面说过的格式: [ AS ] 

1

2

3

4

SELECT Sname, Cno, Grade 

  FROM Student S JOIN SC  

  ON S.Sno = SC.Sno

  WHERE Dept = '计算机系'

注意:当为表指定了别名时,在查询语句中的其他地方,所有用到表名的地方都要使用别名,而不能再使用原表名。

操作4:三张表的连接查询。查询“信息管理系”修了“计算机文化学” 的学生姓名和成绩。

1

2

3

4

5

6

SELECT Sname, Grade

  FROM  Student s

  JOIN  SC ON s.Sno = SC. Sno

  JOIN  Course c ON c.Cno = SC.Cno

  WHERE Dept = '信息管理系'

  AND Cname = '计算机文化学'

操作5:综合使用聚合函数、多表连接、分组。

有分组和行选择条件的多表连接查询。统计计算机系学生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平均成绩、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

 SELECT Cno, COUNT(*) AS Total,

       AVG(Grade) as AvgGrade,

       MAX(Grade) as MaxGrade,

       MIN(Grade) as MinGrade

  FROM Student S JOIN SC ON S.Sno = SC.Sno

  WHERE Dept = '计算机系'

  GROUP BY Cno

4.索引

4.1 创建索引

语法:

create [ unique ] [ clustered | nonclustered ] index 索引名

on { 表名 | 视图名 } ( 列名 [ asc | desc ] [ , ...n ] )

注意:

1.一个表中只能创建1个聚集索引。(由于系统已自动在主键上创建了聚集索引,所以用户不能再创建,除非先删除已有的索引,重新创建)

2.一个表中可以创建若干个非聚集索引。

操作:在kc表中,重新创建名为“ix_kcm”的索引,使其成为惟一性的非聚集索引

1

2

3

create     unique      index     ix_kcm 

on      kc ( 课程名  desc)

with   drop_existing --删除已存在的索引,创建新的索引

4.2 删索引

语法:

drop index {表名 . | 视图名 . } 索引名 [ , … n ]

注意:

SQL Server系统自动建立的索引不能用drop index删除,只能用alter table语句中的drop constraint子句来解除加在该字段上的主键约束或惟一性约束,这些约束一解除,相关的索引也就被删除了。

4.3 查看索引

语法:

[exec] sp_helpindex {表名 | 视图名 }

5.视图

5.1 视图介绍

5.1.1 视图的含义和作用

视图是基于某个查询结果的虚表。是用户查看和修改数据表中数据的一种方式。每个视图都有几个被定义的列和多个数据行。

5.1.2 视图与基本表

1.视图中的数据列和行来源于其所引用的基表。

2.视图所对应的数据并不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而是仍存储在视图所引用的基表中。

3.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定义。

5.1.3 使用视图的目的与好处

1.聚焦特定数据:使用户只能看到和操作与他们有关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简化数据操作:使用户不必写复杂的查询语句就可对数据进行操作。

3.定制用户数据:使不同水平的用户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到不同的数据。

4.合并分离数据:视图可以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割数据,但原数据库的结构保持不变。

5.2 创建视图

语法:

create view 视图

[ (列名表) ]

[ with encryption ] --用于加密视图的定义,用户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as

select查询语句

[ with check option ] --强制所有通过是同修改的数据,都要满足select语句中指定的条件

操作1:创建一个 名为“v1”的视图,用于查询计算机网络专业男生的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并将视图的列名分别改为:学生学号、男生姓名、生日。

1

2

3

4

5

create   view    v1 (学生学号,男生姓名, 生日)

    as

    select   学号, 姓名, 出生日期     from      xsqk

    where   专业名=‘计算机网络’   and   性别=1

go

使用视图

1

select   *    from    v1

5.3 修改视图

语法:

alter view 视图

[ (列名表) ]

[ with encryption ]

as

select查询语句

[ with check option ]

操作:在“v1”的视图中增加两列:专业名和所在系。

1

2

3

4

5

6

7

alter   view    v1

   (学生学号,男生姓名,生日,专业,系)

    as

    select   学号,姓名,出生日期,专业名,所在系

    from      xsqk

    where   专业名=‘计算机网络’   and   性别=1

5.4 删除视图

语法: drop view 视图名[ ,……n ]

5.5 通过视图管理表中的数据

5.5.1 使用视图插入数据

注意:

1.可通过视图向基表中插入数据,但插入的数据实际上存放在基表中,而不是存放在视图中。

2.如果视图引用了多个表,使用insert语句插入的列必须属于同一个表。

3.若创建视图时定义了“with check option”选项,则使用视图向基表中插入数据时,必须保证插入后的数据满足定义视图的限制条件。

操作1:向“V1”视图中添加两条记录。

1

2

3

4

insert   into   v1

    values(‘020106’,‘张三’,‘1981-04-22’,‘计算机网络’,‘计算机’)

insert   into   v1

    values(‘020107’,‘张四’,‘1981-07-08’,‘信息安全’,‘计算机’)

5.5.2 使用视图删除数据

注意:

1.要删除的数据必须包含在视图的结果集中。

2.如果视图引用了多个表时,无法用delete命令删除数据。

语法:

delete from 视图名 [ where 条件]

操作:删除“V1”视图中学号为‘020108’的记录。

1

delete    from    V1     where    sno = ‘020108’

6.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6.1 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实际上就是数据库里的函数

6.1.2 创建并执行存储过程

创建存储过程

语法: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 { @参数名 数据类型 } [ = default ] [OUTPUT] ] [ , … n ]

AS SQL语句 [ … n ]

执行存储过程

语法:

[ EXEC [ UTE ] ] 存储过程名 [实参 [, OUTPUT] [, … n] ]

6.1.3 不带参数的存储过程

操作: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考试情况,列出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CREATE  PROCEDURE  p_StudentGrade1

AS

 SELECT Sname, Cname, Grade

    FROM Student s INNER JOIN SC

    ON s.Sno = SC.Sno  INNER JOIN Course c

ON c.Cno = sc.Cno

      WHERE Dept = '计算机系'

执行:

1

EXEC p_StudentGrade1

6.1.4 使用输入参数

语法: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形参 数据类型 [=默认值] ,…n

as SQL语句

执行:

[execute] 存储过程名 [ @实参= ] 值 ,…n

注意:

执行存储过程时输入参数的传递方式由三种(让我想到了python ^_^)

1.按位置传递:直接给出参数的值,实参与形参一一对应

2.通过参数名传递:使用“参数名=参数值“的形式,参数可以任意顺序给出

3.如果在定义存储过程时为参数指定了默认值,则在执行存储过程时可以不为有默认值的参数提供值。

操作:创建并执行带输入参数的存储过程p_xsqk,查询指定学号(作为输入参数)的学生姓名、课程号、成绩。

1

2

3

4

create    procedure   p_xsqk    @xh   char(6)

    as    select   姓名,课程号,成绩    from    xsqk , xs_kc   

     where   xsqk.学号=xs_kc.学号  and  xsqk.学号= @xh

go

执行:

1

2

exec  p_xsqk   ‘020102‘         --(1)按位置传递参数

exec  p_xsqk   @xh=‘020103‘    --(2)通过参数名传递参数

注意:因输入参数没有默认值,所以不能用“exec p_xsqk”

6.1.5 使用输出参数

语法: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形参 数据类型 output ,…n

as SQL语句

执行:

[execute] 存储过程名 @实参 output ,…n

说明:

1.输出实参和输出形参的名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使用时,要先声明输入和输出实参变量。

操作:创建1个带有输入参数和输出的存储过程p_kh,返回指定教师(作为输入参数)所授课程的课程号(作为输出参数)。

1

2

3

4

5

create    procedure   p_kh

    @teacher  char(8) ,    @kch   char(3)    output

    as  

    select     @kch =  课程号   from   kc   where    授课教师= @teacher

go

执行:

1

2

3

4

declare    @teacher  varchar(8),  @kch  char(3)

set     @teacher='赵怡'

exec   p_kh   @teacher,  @kch  output

print    @teacher + ‘教师所受课程的课程号为:’ + @kch

6.1.6 使用返回值

语法:

return 整型表达式

作用:用于显示存储过程的执行情况

执行:

[execute] @状态值=存储过程名

操作:创建并执行存储过程p_find,用于查找指定的学生,如果找到,则返回数字1,否则返回0。

1

2

3

4

5

6

7

8

create    procedure   p_find

   @findname    char(8)

 as  

 if  exists (select   *  from   xsqk

        where  姓名=@findnam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执行:

1

2

3

4

5

6

declare    @result    int

exec   @result=p_find   ‘陈伟‘

if   @result =1

       print   ‘有这个人!‘

     else

        print   ‘ 没有这个人!

6.1.7 删除存储过程

语法:

drop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6.1.8 查看存储过程

语法:

sp_help 存储过程名 --显示存储过程的基本信息

sp_helptext 存储过程名 --显示存储过程的源代码

6.1.9 修改存储过程

语法:

alter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形参 数据类型 [=默认值] [output ],…n ]

as SQL语句

注意:

1.修改存储过程的定义后,原存储过程的权限设置仍有效

2.如果采用先删除存储过程再重建同名存储过程的方法,那么在原来存储过程上设置的权限将会全部丢失。

6.2 触发器

触发器就是是一种表或视图执行insert、 delete、update操作时,被系统自动执行的特殊的存储过程。

6.2.1 创建触发器

语法: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

on 表名| 视图名

for | after | instead of [ insert , update, delete ]

as SQL语句

注意:1个表上可有多个触发器。 每个触发器只能作用在一个表上。这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

6.2.1.1 创建insert触发器

操作:在xscj库的xs_kc表上创建1个名为tr_insert_cj的触发器,当向xs_kc表进行插入操作时激发该触发器,并给出提示信息“有新成绩插入到xs_kc表中!”

1

2

3

4

create    trigger    tr_insert_cj

     on   xs_kc      after   insert

     as    print   ‘有新成绩信息插入到xs_kc表! ’

go

执行下面这条语句后会触发insert触发器

1

insert     into   xs_kc    values( '020105', '101', 87, null )

6.2.1.2 创建update触发器

操作:在student表上创建名为tr_update_xsqk2的触发器,当对该表的“姓名”列修改时激发该触发器,使用户不能修改“姓名”列。

1

2

3

4

5

6

7

8

create   trigger   tr_update_xsqk2   on   student   after   update

as

     if   update(姓名)

            begin

                  rollback   transaction         -- 撤消修改操作

                  raiserror(‘不能修改学生姓名!’ , 16 ,1) 

             end

go

执行下面这条语句后会触发update触发器  

1

update   student   set   姓名=‘小花’    where    姓名=‘杨颖’   

6.2.1.3 创建delete触发器

操作:在xscj库的xsqk表上创建1个名为tr_delete_xsqk的触发器,当要删除指定学号的行时,激发该触发器,撤消删除操作,并给出提示信息“不能删除xsqk表中的信息

1

2

3

4

5

6

7

  create   trigger   tr_delete_xsqk

     on   xsqk

     after   delete

as

      rollback   transaction

      print    ‘不能删除xsqk表中的信息!’

go

执行下面这条语句会触发delete触发器

1

delete   xsqk    where    学号= '020101' 

6.2.2 更新触发器

语法:

alter trigger 触发器名

6.2.3 删除触发器

语法:

drop trigger 触发器名[,…n]

on {database | all server}

  • 2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