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三)(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数据)帧
物理层间传输的是比特流
物理媒体上传送的是 电或光信号
2.组帧:在网络层的IP数据报前后添加首部和尾部,使接收方能准确识别帧的边界
3.差错控制:发现差错后如何处理
(1)前向纠错:即发送方发送能使接收方检错并纠错的冗余位,纠错任务由接收方完成;常采用海明码
(2)自动重发请求:即发送方发送能使接收方检错的冗余位,若无差错,则接收方回送一个肯定应答(ACK);若有差错,则接收方回送一个否定应答(NAK),要求发送方重发。
4.
检错码:能检测出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如CRC
奇检验:使码字中”1“的总个数为奇数(包括信息位和校验位)
偶检验:使码字中”1“的总个数为偶数(包括信息位和校验位)
循环冗余码(CRC,多项式编码):(见PPT)

纠错码:能知道错误,且知道错误的位置,如海明码
汉明码(见PPT)

5.PPP协议
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

6.透明传输
(1)字符填充:用特殊字符标识帧头和帧尾,在特殊字符前添加转义字符
(2)比特填充:用01111110标识帧头和帧尾,发送方将数据部分每发送5个1后面填充1个0

7.争用协议
(1)ALOHA系统
任何用户有数据发送就可以发送(会带来冲突)
每个用户通过监听信道来获知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发现数据传输失败后,各自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发送

(2)时隙ALOHA
将信道时间分为离散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可以用来发送一个数据帧。一个站点有数据发送时,必须等到下个时间片的开始才能发送

(3)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注意:无法完全避免冲突

载波监听: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争用期(碰撞窗口):网上任一站点在开始发送后,最多经过2T时间就能确认此次传输是否成功。(T为端到端的单程时延)将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2T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若争用期内未发生碰撞,说明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最短有效帧长=2T*带宽 【以太网规定最短有效帧长为64字节】

【如何检测冲突?】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最短有效帧长的数据量内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即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最短有效帧长的数据量内之内。

注意: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只能用总线型网络或半双工通信。

步骤:
先听后讲——>边讲边听——>冲突停止——>随即等待

8.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IEEE 802模型)
TCP/IP一般不考虑 LLC 子层(故目前LLC已经不常用)
(1)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主要功能是屏蔽对各种不同物理网络的访问方法的差异,向上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统一的逻辑接口
(2)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并在物理层的基础上实现无差错通信。该子层随不同的物理网络差异较大

LLC 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

9.MAC层
(1)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
名字是指我们要寻找的那个资源,地址指出资源在何处,路由告诉我们如何到达该处”。

10.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当一个站开始接收MAC帧时,没有与到达的比特流同步,因此MAC帧的开始若干比特无法接收,这样使得整个帧无效。这样需要插入同步码。

11.网桥
(1)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使用网桥
(2)网桥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3)网桥从端口接收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每当收到一个帧时,先暂存在缓存中。
若此帧出错,则丢弃该帧。
若此帧未出错,且欲发送的目的站的MAC地址属于另外一个网段,则通过查找“转发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端口转发。
同一个网段内的帧,不会被网桥转发,不会增加网络负担。
如果网桥不知道目的地址属于哪个网段,则向其他所有网段广播。
(4)网桥不改变它转发的帧的源地址(由于网桥没有网卡)
(5)具有路由选择功能

12.交换机
(1)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
(2)每个端口与主机直接相连,一般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