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基于UDP,用于网络时间同步的协议,使网络中的计算机时钟同步到UTC,再配合各个时区的偏移调整就能实现精准同步对时功能。提供NTP对时的服务器有很多,比如微软的NTP对时服务器,利用NTP服务器提供的对时功能,可以使我们的设备时钟系统能够正确运行。
NTP报文格式
NTP报文格式如上图所示,它的字段含义参考如下:
- LI 闰秒标识器,占用2个bit
- VN 版本号,占用3个bits,表示NTP的版本号,现在为3
- Mode 模式,占用3个bits,表示模式
- stratum(层),占用8个bits
- Poll 测试间隔,占用8个bits,表示连续信息之间的最大间隔
- Precision 精度,占用8个bits,,表示本地时钟精度
- Root Delay根时延,占用8个bits,表示在主参考源之间往返的总共时延
- Root Dispersion根离散,占用8个bits,表示在主参考源有关的名义错误
- Reference Identifier参考时钟标识符,占用8个bits,用来标识特殊的参考源
- 参考时间戳,64bits时间戳,本地时钟被修改的最新时间。
- 原始时间戳,客户端发送的时间,64bits。
- 接受时间戳,服务端接受到的时间,64bits。
- 传送时间戳,服务端送出应答的时间,64bits。
- 认证符(可选项)
抛开复杂的协议报文,我们来理解一下NT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进而理解参考时间戳、原始时间戳、接受时间戳、传送时间戳的关系。如图,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有一个时间轴,分别代表着各自系统的时间,当客户端想要同步服务端的时间时,客户端会构造一个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