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之路12-----责任链模式

什么是责任链模式

定义

将能够处理同一类请求的对象连成一条链,所提交的请求将沿着这条链传递,链上的对象逐个判断是否有能力处理该请求,如果有则处理,如果没有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对象处理。

模式结构

  • Requester请求者:请求类。
  • AbstractHandler抽象处理者:由于各级对象都具有相同的处理能力,所以有一个公共的抽象父接口。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具有不同处理能力的处理类。

开发实例

Java中,异常机制就是一种责任链模式。一个try可以对应多个catch,当第一个catch不匹配时,则自动跳到第二个catch。
上述就是一个责任链,各级对象都有处理请求能力但处理能力不同,请求一直沿着责任链传递下去。

实现责任链模式----采购的分级批准

题目

购买咖啡豆的采购员需要申请经费,如果金额在0-100元,则需要向财务申请。如果金额在101-500,则需要向主任申请。如果金额在500以上,则需要向经理申请。

实现

Requester:

public class Requester {
		private int money;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Requester(int money,String name) {
			this.money=money;
			this.name=name;
		}
		
		public int getmoney() {
			return money;
		}
}

AbstractHandler: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r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AbstractHandler nextHandler;//责任链上的后继对象
    
    public AbstractHandler(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设定责任链上的后继对象
    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AbstractHandler nextHandler) {
        this.nextHandler = nextHandler;
    }
    
 // 处理请求的核心的业务方法---交给子类去完成不同实现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er requester);
}

Handler:

public class CaiWu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public CaiWu(String name) {
		super(name);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er requester)
	{
		if(requester.getmoney()<=100)
		{
			System.out.println("财务同意金额为"+requester.getmoney()+"的采购");
		}
		else
		{
			if(this.nextHandler!=null)
			this.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er);
		}
	}
}

public class Zhuren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public Zhuren(String name) {
		super(name);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er requester)
	{
		if(requester.getmoney()<=500&&requester.getmoney()>100)
		{
			System.out.println("主任同意金额为"+requester.getmoney()+"的采购");
		}
		else
		{
			if(this.nextHandler!=null)
			this.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er);
		}
	}
}

publ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public 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name);
		// TODO Auto-generated constructor stub
	}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er requester)
	{
		if(requester.getmoney()>500)
		{
			System.out.println("Manager同意金额为"+requester.getmoney()+"的采购");
		}
		else
		{
			if(this.nextHandler!=null)
			this.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er);
		}
	}
}

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先建立责任链
		AbstractHandler caiwu=new CaiWu("l");
		AbstractHandler zhuren=new Zhuren("y");
		caiwu.setNextHandler(zhuren);
		zhuren.setNextHandler(new Manager("x"));
		
		//建立请求者
		Requester requester1=new Requester(10,"a");
		Requester requester2=new Requester(120,"a");
		Requester requester3=new Requester(600,"a");
		
		//都逐级先向财务提交申请
		caiwu.handleRequest(requester1);
		caiwu.handleRequest(requester2);
		caiwu.handleRequest(requester3);
		
	}

}

输出:

财务同意金额为10的采购
主任同意金额为120的采购
Manager同意金额为600的采购

总结

1.主要优点

职责链模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职责链模式使得一个对象无须知道是其他哪一个对象处理其请求,对象仅需知道该请求会被处理即可,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没有对方的明确信息,且链中的对象不需要知道链的结构,由客户端负责链的创建,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2) 请求处理对象仅需维持一个指向其后继者的引用,而不需要维持它对所有的候选处理者的引用,可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

(3) 在给对象分派职责时,职责链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在运行时对该链进行动态的增加或修改来增加或改变处理一个请求的职责。

(4) 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具体请求处理者时无须修改原有系统的代码,只需要在客户端重新建链即可,从这一点来看是符合“开闭原则”的。

2.主要缺点

职责链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 由于一个请求没有明确的接收者,那么就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被处理,该请求可能一直到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一个请求也可能因职责链没有被正确配置而得不到处理。

(2) 对于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到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

(3) 如果建链不当,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将导致系统陷入死循环。

   3.适用场景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职责链模式:

(1)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待运行时刻再确定,客户端只需将请求提交到链上,而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对象是谁以及它是如何处理的。

(2) 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客户端可以动态创建职责链来处理请求,还可以改变链中处理者之间的先后次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