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OSI七层模型主要功能
OSI---开放(协议公有)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解决数据传输不兼容性
IS0---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OSI
7层(基本功):
- 应用层:人机交互的接口,接收应用程序的数据
- 表示层:翻译,将逻辑语言转为二进制语言--加密-解密
- 会话层:建立,维持,终止会话虚连接
- 传输层:选择数据的传输方式,区分不同的流量 端口号(静态1-1023,动态1024-65536)
- 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 (数据量大,同步性,数据丢失要求不高)
- 可靠性: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排序机制,控制机制
-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可靠性: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排序机制,控制机制
-
- 网络层:编地,寻址
- 数据链路层:根据不同物理链路定义二层的封装协议,逻辑链路控制层-,局域网int,广域网ppp hdlc
-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描述上层使用了什么协议
- IPV4---0X0800
- IPV6---0X08DD
- MPLS---LABEL 2.5
- MPLS---OX8847
- 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针对物理传输介质为以太网,MA访问,地址二层地址,
-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
-
1.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 串行化---将二层的数据帧转为bit流
- bit 流 转为数据帧---格式化
-
1.2.PDU---协议数据单元
上三层 ----- 数据传输层 ---- 数据段网络层 --- 数据包数据链路层 ---- 数据帧物理层 --- 比特流
- 表示层:翻译,将逻辑语言转为二进制语言--加密-解密
TCP/IP模型:
2.描述TCP和UDP协议的主要区别
- TCP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数据量大,同步性,数据丢失要求不高)
TCP:1.收发数据包需要确认-传输效率低 2.有序机制-有序列号
UDP:1.无效的传输 2. 没有ACK的确认 视频 语言 ---RTP+UDP
3.介绍TCP三次握手机制?为什么TCP握手需要三次?
C S
发生同步(syn)-------------->
<---------ACK+同步请求(syn)
ACK--------------------->
互相都要进行互相请求的过程
4.什么是DHCP?描述工作过程?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IP地址,网络掩码,网关,DNS等信息
1.模型架构为CS
2.DHCP相关数据居于UDP封装,使用的端口号为 67 68
客户端
广播
发送
discover报文
,服务端在接收到
discover
报文以后,在自己本地寻找一个可用的
IP
地址。
服务器端若有,则发送一个
(广播/单播)
的
offer报文
给客户端。
客户端在接收到
offer
报文以后,会
广播
发送
request报文
正式请求在
offer
报文中所包含的
网络参数
信息(IP地址,网络掩码,网关,DNS等信息)
。
如果网络中存在多个
DHCP
服务器,则这些服务器都会回复
DHCP offer
报文给客户端
但,
客户端仅接收第一个到达的offer报文
,
后续到达的offer报文将会被丢弃。
服务端在接收到
request
报文后,
(单播或广播)回
复
ack
报文给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到
ack
报文后,才可以使用该网络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