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的创建和调度

学号后三位:144

文中参考代码出处:https://github.com/mengning/linuxkernel/
本文主要针对进程创建、可执行文件的加载和进程间切换三大部分进行实验并分析。
实验环境:Ubuntu 16虚拟机、VMware 14

1 进程创建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面向进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实体;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是程序的实体。

1.1 描述进程的数据结构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也需要一个数据结构来保存内核对进程状态等信息,此数据结构我们一般将其称作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PCB在linux内核中定义为task_struct结构体,并在/include/linux/sched.h源文件中实现。

由于源代码较多,在此处只给出部分常用代码:

 volatile long state; //表示进程状态
 void *stack; //进程所属堆栈指针
 unsigned int rt_priority;//进程优先级
 int exit_state;//退出时状态
 pid_t pid;//进程号,作为进程的全局标识符
 pid_t tgid;//进程组号
 struct task_struct __rcu *real_parent;//父进程
 struct list_head children;//子进程
 struct list_head sibling;//兄弟进程
 struct task_struct *group_leader;//所属进程组的主进程

1.2 fork函数对应的内核处理过程do_fork
传统的UNIX中用于复制进程的系统调用是fork。但它并不是Liunx为此实现的唯一的调用,实际上Linux实现了3个:

(1)fork是重量级调用,它建立了父进程的一个完整副本,然后为子进程执行。

(2)vfork类似于fork,但并不创建父进程数据的副本。相反,父子进程之间共享数据。

(3)clone产生线程,可以对父子进程之间的共享、复制进行精确控制。

fork、vfork和close系统调用的入口分别是sys_fork、sys_vfork和sys_clone函数。以上函数从寄存器中取出由用户定义的信息,并调用与体系结构无关的do_fork函数进行进程的复制。do_fork函数的原型如下:

long do_fork(unsigned long clone_flags,
                    unsigned long stack_start,
                    struct pt_regs *regs,
                    unsigned long stack_size,
                    int __user *parent_tidptr,
                    int __user *child_tidptr)

所有3个fork机制最终都调用了kernel/fork.c中的do_fork,其代码流程图如下(图片出处为《深入Linux内核架构》人民邮电出版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do_fork中大多数工作是由copy_process函数完成的,其代码流程如下图所示(图片出处为《深入Linux内核架构》人民邮电出版社):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操作系统 进程创建实验报告 调用fork( )创建进程 实验原理: 一) 进程 UNIX中,进程既是一个独立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实体由若干个区(段)组成,包括程序区、数据区、栈区、共享存储区等。每个区又分为若干页,每个进程配置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控制和管理进程。 PCB的数据结构如下: 1、进程表项(Process Table Entry)。包括一些最常用的核心数据: 进程标识符PID、用户标识符UID、进程状态、事件描述符、进程和U区在内存或外存的地址、软中断信号、计时域、进程的大小、偏置值nice、指向就绪队列中下一个PCB的指针P_Link、指向U区进程正文、数据及栈在内存区域的指针。 2、U区(U Area)。用于存放进程表项的一些扩充信息。 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私用的U区,其中含有:进程表项指针、真正用户标识符u-ruid(read user ID)、有效用户标识符u-euid(effective user ID)、用户文件描述符表、计时器、内部I/O参数、限制字段、差错字段、返回值、信号处理数组。 由于UNIX系统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为了把段的起始虚地址变换为段在系统中的物理地址,便于实现区的共享,所以还有: 3、系统区表项。以存放各个段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等信息。 系统把一个进程的虚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逻辑区,有正文区、数据区、栈区等。这些区是可被共享和保护的独立实体,多个进程可共享一个区。为了对区进行管理,核心中设置一个系统区表,各表项中记录了以下有关描述活动区的信息: 区的类型和大小、区的状态、区在物理存储器中的位置、引用计数、指向文件索引结点的指针。 4、进程区表 系统为每个进程配置了一张进程区表。表中,每一项记录一个区的起始虚地址及指向系统区表中对应的区表项。核心通过查找进程区表和系统区表,便可将区的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 二) 进程映像 UNIX系统中,进程进程映像的执行过程,也就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实体。它由三部分组成: 1、用户级上、下文。主要成分是用户程序; 2、寄存器上、下文。由CPU中的一些寄存器的内容组成,如PC,PSW,SP及通用寄存器等; 3、系统级上、下文。包括OS为管理进程所用的信息,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三) 所涉及的系统调用 1、fork( ) 创建一个新进程。 系统调用格式: pid = fork( ) 参数定义: int fork( ) fork( )返回值意义如下: 0:在子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为0,表示当前进程是子进程。 >0:在父进程中,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为子进程的id值(进程唯一标识符)。 -1:创建失败。 如果fork( )调用成功,它向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PID,并向子进程返回0,即fork( )被调用了一次,但返回了两次。此时OS在内存中建立一个新进程,所建的新进程是调用fork( )父进程(parent process)的副本,称为子进程(child process)。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许多特性,并具有与父进程完全相同的用户级上下文。父进程与子进程并发执行。 核心为fork( )完成以下操作: (1)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进程标识符 进入fork( )后,核心检查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建立一个新进程。若资源不足,则fork( )系统调用失败;否则,核心为新进程分配一进程表项和唯一的进程标识符。 (2)检查同时运行的进程数目 超过预先规定的最大数目时,fork( )系统调用失败。 (3)拷贝进程表项中的数据 将父进程的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数据拷贝到子进程表项中,并置进程的状态为“创建”状态。 (4)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所有文件 对父进程当前目录和所有已打开的文件表项中的引用计数加1。 (5)为子进程创建进程上、下文 进程创建结束,设子进程状态为“内存中就绪”并返回子进程的标识符。 (6)子进程执行 虽然父进程与子进程程序完全相同,但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注意子进程的PC开始位置),然后根据pid变量保存的fork( )返回值的不同,执行了不同的分支语句。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