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实践 ——以《元日》系列作品为例

文章探讨了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特别是春节题材的工笔人物画。通过分析历史和当代作品,揭示了春节民俗活动如亮花鞋、春节老人赐福和春倌说春等在作品中的表现。作者的《元日》系列作品以阆中春节文化为灵感,展示了工笔人物画如何结合地方特色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强调了艺术创作在节日类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摘要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主要题材之一,节日类非遗题材是工笔人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笔人物画的题材非常丰富,但是以非遗题材为工笔人物画表现内容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古代工笔人物画有反映民俗文化内容的作品呈现,与非遗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是专门的非遗题材的绘画。从非遗概念提出后,工笔人物画中有了专门表现非遗内容的作品,这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弘扬有一定的意义。

节日类非遗又是非遗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故笔者相对系统地研究了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从中分析并探索节日类非遗题材的表现内容、表达方法、绘画手段等问题。通过对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整理研究,由于春节为各类节日中最有影响力的节日,故当代非遗类工笔人物画要论及节日类相关题材的人物画,依然是以春节为主。因此文中对当代非遗类工笔人物画的分析也是以表现春节题材的作品为主。选取春节为题材进行笔者的毕业创作。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春节是节日中的“百节之首”,另一方面阆中是“春节文化之乡”故笔者以《元日》系列作品为例,探索节日类非遗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对其内容选择、构图形式、线条特点、色彩特征和创作反思的阐述来展示笔者在创作时对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认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创作实践对节日非遗民俗文化内容进行表达和转化,使作品具有创新性与时代性,同时借此弘扬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创作实践

Abstract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It is an artistic work created for the purpose of inheriting,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In the creation of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we can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folk culture of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use it as the inspiration source of painting art creation, extract the painting language that can express the theme from the festival folk culture, and create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takes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med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as an example for analysis, studie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expression content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med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content of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med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and explores the painting language in the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folk culture elements, color collo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aking Yuan Day series works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its content selection, composition form, line characteristics, color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ve reflection. Through creative practice,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estival intangible folk culture content make the works innovative and epochal, and at the same time carry forward the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Festiv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Creative practice

绪论

  • 选题目的

节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节日类非遗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节日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笔人物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绘画题材内容的表现越来越丰富,其中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节日类非遗题材进入工笔人物画中不仅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增强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内涵,而对节日的研究不能绕过春节,故在笔者的创作中选择了以阆中春节文化为表现内容,其目的是想做到“以点带面”从一个局部入手研究非遗类工笔人物画创作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以小见大”,给其它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创作达到一定的启示或影响。

  • 选题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保护,非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发展史上的文化精华,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明的象征,是56个民族情感的纽带,同时也是维系国家稳定的基础。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从两个方面传达了我们非遗文化的内涵,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图像的呈现方式,运用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方式来传达节日类非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选题具体到《元日》的系列创作中,有一个现实的意义是想探索我们在节日类非遗题材创作中如何汲取有用的素材进行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既能解决理论上探索非遗类绘画题材的撷取,又能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技法的层面探索其表现方法,表达手段等问题,故该选题有其现实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国内研究现状

在知网上按照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笔人物画主题进行搜索,搜索到三篇学位论文,分别是张梦遥的《当代少数民族节日题材工笔人物画初探》、吕蓓佳的《肖贡巴哈尔节-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潘晓丽的《元宵踩高跷》。张梦遥的《当代少数民族节日题材工笔人物画初探》一文中以少数民族节日中节日风俗和节日文化内涵为切入点,论述了少数民族节日题材表现的独特性,阐述了少数民族节日题材工笔人物画中的发展现状,审美特征和形式探索。吕蓓佳的《肖贡巴哈尔节-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一文中论述了少数民族塔吉克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的绘画风格以及作者自身对塔吉克族中肖贡巴哈尔节创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潘晓丽的《元宵踩高跷》以作者家乡元宵节的民俗活动踩高跷为表现内容进行毕业创作探索,表现出了作者当地特有的节日民俗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场景。

在知网上搜索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学者萧放对此有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在《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篇期刊论文中,就韩国申报端午节为遗产为例,阐述了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的关系,论述了节日的历史文化和特点以及研究和保护的价值,说明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保护意义。除此之外,学者苑利和顾军所编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本书中,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节日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了解到节日类文化遗产。

  •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与工笔人物画相关的研究不多,但却有节日类遗产的内容概述和价值表现。1997年,《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都有节日类遗产的概述,将节日庆典纳入保护范围。这两个文件内容使笔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日类遗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由此可见研究非遗类的学者比较多,但是专门研究春节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学者较少。

  •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节日类非遗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文献资料和相关案例,为研究节日类非遗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分析法:历届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表现节日类非遗作品以及名家表现节日类非遗作品的分析,研究表现内容、技法特征和表现方法,学以致用。

实践研究法:春节期间去阆中实地考察,感受节日类非遗特色的春节民俗活动场景,以此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用来进行作品内容的创作。

  • 创新之处

关于本篇论文的创新方面,笔者从表现内容角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类非遗文化的表现内容与工笔人物画创作相结合,本研究选取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进行艺术创作。在对各个地方春节民俗活动内容进行查阅对比之后,通过归纳整理历届表现春节题材的绘画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春节文化发源地阆中的春节民俗文化内容独具特色,还未有相关作品内容的呈现。阆中地区的春节民俗活动与其它地区的民俗活动并不相同,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并且它的春节民俗文化内容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故笔者将选取阆中特色的春节民俗活动中的代表场景为画面内容。以《元日》系列作品为例,展现出独特的春节民俗活动场景,采用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方式描绘出来,再现节日的人文景观,引发大众对传统的关注与热爱,以此来传播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它的历史发展概况,二是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节日类非遗题材的表现。就历史而言,过去并没有“非遗”这个概念,尽管有表现非遗内容的绘画作品,但是侧重点在民俗,而不在非遗的内容当中,我们姑且把它看做是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就当代而言,已经有了节日类非遗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

  • 节日类非遗概述

节日类遗产是指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并且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开创的,是以活态形式传承到现在的节日,在社会、艺术、历史和文化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节庆活动。节日类遗产有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们的传统节日多数以上都是从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有上千年的历史,例如春节、七夕节、元宵节等节日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现在的节日例如儿童节,国庆节并不是节日类遗产,因为发展时间太短了;第二个特征是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到现在的;第三个特征是需要“原汁原味”地来传承;第四个特征是我们民族节日中的精华”。由于影响范围不同,节日类遗产有两个类别。一是我们在中国各个地方都要过的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所过的节日,如三月三节、泼水节、姊妹节等,这些节日所蕴涵的内容都极具价值,弘扬了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题材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展现和描绘的具体内容,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经过创作者主观的选择并加工过后在艺术创作中的反映,艺术作品从题材的选择确定到题材的表现凝聚了艺术创作者的审美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传达。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以节日为主题,表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能让我们从画面中了解到不同节日的节俗活动和风格特征。

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节日题材的表现内容。题材的内容呈现可以让人们在工笔人物画中直观地看出画家想要表达什么,从而能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艺术性和价值性。笔者将从历史发展脉络来探寻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节日内容表现。

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产生在秦汉时期,发展到魏晋至隋唐这一时期,工笔人物

画在技法上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这一时期主要的题材多以宫廷仕女画为主,但还未有表现节日内容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直到宋元时期,绘画题材有了变化,逐渐才有了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在宋元时期,工笔人物画的内容表现大多与市民生活有关,描绘的多是画家周围的人物和场景,如农民、商人、节日庆典等。例如,北宋时期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图1-1)展示了汴京潘楼一带七夕节日的繁华景象,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统名画,两幅作品都展示了不同节日的特色内容呈现。一幅描绘的是七夕节街道上的热闹场景,一幅描绘的是清明时节街道上的场景,两幅作品以图像的形式给人们传达出历史发展中“活态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七夕节和清明节这两个节日的民俗活动。

明清时期,表现节日类工笔人物画的作品比较多,尤其是以春节为绘画题材的作品呈现。如中西画师联合制作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由郎世宁主笔来画乾隆帝像,由沈源、周鲲、丁观鹏等人描绘仆人、孩童、房屋、院子中的花石和树木等元素,这幅作品主要描绘了皇室家族内喜气洋洋庆祝岁朝的节日场面,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乾隆帝王与诸位皇家龙子在庭院里放烟火这一民俗活动的场面,表现出了乾隆帝与诸皇子间亲密的关系。冷枚的《闹春图》,画面中展现的是一个家庭在新春时期,家人与孩子团聚在院中过春节的场面。姚文瀚的《岁朝欢庆图》(图1-2)此幅画作所展现的同样是阖家欢庆团圆的场面,把新春欢乐和气的家庭团聚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仆人用小野芝麻秸和新鲜的松枝烧热火盆,烟雾袅娜,弥漫在整个院落里,儿孙们齐聚一堂在院内嬉戏打闹,家中主人们在亭子中欢聚坐在一起,家仆左右侍奉,妇女们正在忙碌地准备年夜饭,大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浓浓的新年气氛在画面中洋溢开来。以上三幅作品描绘的内容都是家庭庭院内过春节时的场景。

《太平春市图卷》是丁观鹏的佳作之一,这幅作品展示了清朝过春节时期在农村集市上的民俗情景。画卷风格素雅精致,画家细腻的绘制了各种年俗活动,比如爆竹、傩戏、小鼓、鸟鱼摊等春节娱乐活动的内容都一应俱全,从画面当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画中人物众多,街道上各种人物都有表现,如局部图(图1-3)有沿街卖货推销的、有耍卖杂技的、有正在给人解惑的老先生、有在松树下一起品茶闲聊的读书人、有贵胄少爷们赏玩着青花瓷器等场景描绘,气氛热闹祥和,引人入胜。在这幅长长的画卷里,游人商旅,松柳桃竹,生动传神,人物形象勾画精细,画面人物和景色敷色精丽,构图为水平线横轴长卷的形式,将乡村春节集市热闹的景象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明清时期也有少许作品描绘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如郑重的《龙舟竞渡图轴》,郎世宁的《雍正圆明园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图》(图1-4)。两幅作品描绘的都是端午节赛龙舟这一民俗活动,画面中的龙舟造型多样,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呈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水乡风情。画面中的人物服饰华丽,造型优美。

新中国成立后,工笔人物画的绘画创作再一次进入繁荣时期,因工笔人物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故节日类题材的绘画创作也多有表现,如刘文西在1972年创作的《延安新春》(图1-5)描绘的是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相聚在一起共度春节的幸福画面,画面构图为S型构图,人物造型朴素,画面色彩光亮明艳,具有当时历史的时代特色,为我们展示了农民翻身作主人的幸福表现。李茀莘在1992年创作的《元宵佳节》(图1-6)描绘的是元宵节的情景,画面中三个少女身穿特色服饰并手持元宵花灯正在窃窃私语的场景,在这幅画面中,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生动有趣。画面用色大胆,服饰以红色为主色调,背景采用黑色,画面对比强烈,浓浓的烘托出元宵佳节喜庆欢愉的氛围。

同时,在这一时期,少数民族节日题材的绘画作品也开始有所表现,例如蒋采萍在1988年时创作的《三月三之夜》(图1-7),画面中描绘了四个侗女晚上在河滩边等待男生到来时的场景,这是在三月三节这天特有的一个活动,在这一天,女孩们都会精心打扮,等待男孩们的到来,若是小伙子看上哪个女孩,便会直接坐到女孩的腿上,当地人称为“坐妹”,其实就是谈恋爱的意思。在这幅画面中,创作者采用工笔画的方法来表现夜晚的画面是比较难的,但蒋采萍先生在深蓝色调的背景中,嵌入了一些灰色石头,再加上人物的蓝衣服和黑裙子,构造了一副和谐安静的画面,更能反映出姑娘们那种忐忑等待的心情。这幅作品的描绘不仅仅只是描绘了四个侗女的人物面貌,也是表现了三月三侗族广西三江这个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

纵观21世纪前表现节日内容绘画作品的发展,有以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以及少数民族节日三月三节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从画面内容的作品表现数量可以看出画家选择描绘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节庆民俗活动场景的绘画作品是最多的,我们能够在画面中看出创作者对节日民俗的密切关注和深刻体会。为我们了解过去历史民俗活动提供了相关资料支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所展现的文化内容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画面中呈现的节庆活动它承载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类作品不仅有助于工笔人物画的当代开拓,也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在进入21世纪后笔者在搜集并整理节日类非遗题材绘画作品的相关资料后发现,涌现了较多以春节题材为表达对象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因此笔者将选择详细论述当代春节类题材工笔人物画,在下一节展开详细的叙述。

三、春节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分析(这个是昨天突然改的,所以里面有些表述还没来得及改)

上述探索了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接下来就最具节日代表的春节题材工笔人物画从作品内容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做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当代表现节日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画面中所呈现出的风格不仅是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特征,而且是艺术创作者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笔者对当代表现节日类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进行梳理之后,发现在历届的全国美展中和其它工笔人物画展中,画面中呈现有关春节的民俗活动和运用春节装饰元素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作品是最多的,对比其它节日例如元宵节这些节日表现的创作作品就很少,仅有一幅作品的呈现,如上文提到的李茀莘的《元宵佳节》。原因多数是因为春节与其它传统节日相比来说,是民众参与度最高,节庆活动举办最多且影响范围最广的一个节日,这就促使许多艺术工作者选择以春节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综上原因,笔者将选取以春节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来进行分析,从作品的画面内容、构图形式、色彩运用等方面来进行作品解析。

在国家日益重视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现代艺术工作者们创作出了以春节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和语言上都体现了我国新时代的气象和特色。“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个集祈福攘灾、喜庆游乐和饮食于一身的传统民俗大节。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源自上古时期的岁时祭祀,从而演变成习俗延续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载体。

春节贺岁的主要内容围绕祈祷年愿为中心,借助辞旧迎新、祭拜祖先、遵照传统的消灾、祈丰年的方式进行,活动内容多姿多彩,隆重而欢快。在春节期间,我国各地都会开展不同类别的迎接和庆祝新年的活动,各个地方由于区域差异大也存在着民俗方面以及内容上的不同。通常春节民俗活动包括回乡过年、进行大扫除、置办年货、张贴对联或者门神像、吃年夜饭、拜年、舞龙舞狮、赶庙会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内容,饱含着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民俗中的节日礼仪与民俗内容是节日最主要的内涵,它所承载的节日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许多当代画家以春节民俗文化内容为依托,创作了许多带有浓郁年味和民俗活动的作品。

笔者在对表现春节题材的当代作品梳理时发现作品表现内容的呈现侧重点并不相同,对此笔者将分类来进行作品分析,将表现春节题材的作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节前习俗作品、二是节中习俗作品、三是以节日元素为主的作品。

  1. 节前习俗作品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要过的节日,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为春节做准备,会采买年货、春联、窗花、福字装饰品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在外地打工和上学的人们便会踏上返乡过年的旅途,为迎接春节来做准备。艺术源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现代创作者依托春节节前习俗的场景描绘出了具有春节年味的艺术作品。

丁晓东的《幸福的行囊》(图1-5),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画面描绘了春运游客有序返乡,亲情浓厚的温馨场景。构图采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将春运时期人潮涌动的这一画面描绘的生动形象,人物前后层次关系处理得当,画面左边上方飘起来的气球起到了点睛之笔。人物形象刻画采用意象化的绘画语言将人物的面部和头发刻画出来,画面整体颜色淡雅,面部的描写细致到位,脸上洋溢着回家的愉悦与幸福。在这幅画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又可以从画面上感受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句话的艺术呈现,新年来临之际,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是选择回乡过年的。

周忠菊的《中国年》(图1-6),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工笔画展,描绘了 一家四口在 过年前集市上采买福字年画和对联的情景, 采用满构图的构图方式,在焦点透视下将人物场景进行了写实的处理,人物的安排位置形成了对比。 画面 中线条的运用有主次虚实关系。在设色这一方面 背景以红黑两色为主,三分之二的红色部分为福字装饰物的固有颜色,将节日的氛围浓浓的表现在画面当中, 整幅画洋溢着春节采买年货幸福满满的热闹气氛!这两幅作品所刻画的内容,都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而进行的情景呈现。
  1. 节中习俗作品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节庆活动的表演,表演形式有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等活动,这些活动表演的内容在艺术创作者眼中是极具价值的画面创作来源,描绘相关题材的绘画作品不仅使作品极具有文化内涵,还是一种图像传播的方式,有利于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范士轩的《正月风之晨曲》(图1-7),画面描绘了河南省浚县正月 社火 民俗活动踩高跷演出前人物的动态场景,清晨高跷队的老少们带着道具走在街头,前往自己队伍所在位置去等待表演的场景。 构图采用“一”字型, 人物面朝一方的队列形成动势, 画面最前面一人手中拿有的高跷道具与人物形成“十”字, 形式感十足,画中从老到幼参与其中的热闹景象,也象征着民俗文化传承的生生不息。画面背景以壁画的脱落、斑驳感表现民俗活动的传统性和历史感, 颜色 以重彩突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人们身穿的 牛仔裤 羽绒服等现代服饰 以及道 具的刻画 ,创作者 突出 不同材质的特性和造型轮廓 ,以此来 显示时代感,与传统元素形成 比。

范士轩的另一个作品社火之花篮操》(图1-8),顾名思义表现的是花篮操这一民俗活动,采用斜线式构图法,打破了传统的构图形式,斜线在构图中具有生动活跃的特点,与画面传达的主题相一致,花篮操是富有动感和节奏的。从画面人物的设色当中可以看出创作者将表演者们的服饰颜色降低了饱和度,一方面达到了平衡色调的作用,另一方面同时衬托出画面中心穿大红棉袄的女孩形象,凸显了构图的主次和空间的纵深。两幅作品描绘的都是浚县社火的民俗,让我们从画面中了解到浚县的地方文化的特色,这也是艺术创作者创作的原因之一,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宣传浚县正月社火活动使其走向全国各地。

何家英先生携工笔画院同仁创作的工笔重彩作品《欢乐春节》(图1-9),画面中以三联格的形式,分别展现了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庆中国农历新春,共享中华文化的春节节日情景,画面中有很多春节期间的节庆活动展现。场景一表现的是各国友人一起包饺子,写春联福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画面;场景二表现的是舞龙舞狮,放鞭炮爆竹的画面;场景三表现的是划旱船以及猜灯谜的画面。三幅场景的画面构图都是满构图 ,创作者 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透视理论将画面人物的前后关系和场景的组织关系描绘地细致到位。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画面整体色彩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浓浓的突出了节日气氛下的主题。三幅场景组合在一起,画面热闹喜庆,充满了浓浓的年味气息!

  1. 以节日元素为主的作品

春节元素多姿多彩,在节前的习俗作品和节中习俗作品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春节装饰元素。例如各种各样的福字装饰品、对联、窗花、中国结、灯笼等装饰春节的物品,还有春节节庆活动的道具,例如舞狮舞龙的服饰,这些作为春节的不同元素,成为了现代创作者的画面表现元素,创作者并不以春节的节庆活动名称为立意来表现主题,而是将节日元素作为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去表现画面。

郭茜的《幸福中国年》(图1-10),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画面中,她把过年民俗下的舞龙、耍狮子、打鼓、戏曲表演等多种民俗活动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构图的方式,构图奇巧,画面最上方背景为中国红旗依次往前排列为各种春节民俗场景中的元素,错落有致,使画面别具一番趣味。在设色这一方面,创作者主要以淡雅的红色为主对节日的不同元素进行着色,部分采用留白处理。在造型这一方面,人物和春节元素均进行了夸张和变形,人物神态诙谐有趣,春节元素生动传神,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语言。


张春霞的《中国年》(图1-11),入选大型国防教育主题展并收藏,以灯笼和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描绘的是孩童手拿灯笼的场面,画面采用圆拱形的样式为边框形式,分为四个长条屏,每个条屏前都有一个手拿方形红色灯笼的儿童,背景是在三个条屏区域绘有不同生肖图案和不同样式的红色灯笼图样,在第三个条屏的背景中设色为单一的暖色,给画面起到了一个“出气口”的作用,黑色地面区域的颜色形状在第三个条屏处呈三角形,给人一种开门进入的感觉,整体画面的布局新颖独特,画面构成感极强,给我们传达出家家户户新春之际人们的幸福景象。

综上现代表现春节题材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创作者对春节民俗活动以及春节元素的喜爱之情,对于创作者而言,春节民俗文化的内容有着大量的创作素材,春节题材作品的诞生,是艺术创作者们基于日常生活以及春节文化而迸发出的作品。当代节日类春节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画面,既是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也是画家对现实生活中的写照和思考,艺术源于生活,春节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过的节日,对于春节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个人体验经历中所创作出的作品,会更具有情感流露和真实性。经过浅析春节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帮助笔者对《元日》系列作品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元日》系列作品的创作探索

在上一章笔者论述了节日类非遗工笔人物画的相关问题,特别就春节类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表达从内容表现,构图形式,色彩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笔者的《元日》系列奠定了理论的基础。本章笔者从实践中结合前述所得,系列论述《元日》创作中的内容、选材、构图、色彩等问题。

百节以“年”为首,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人们都要过节日,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年是最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创作的《元日》七言诗词中提到,在爆竹声中一年又到了尾声,春风送暖时分,家家户户的人们都开始换上了新桃符。诗人笔下,诞生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节日庆典画面,既欢快又充满了万象更新的朝气,作者有感而发,这种积极欢乐向上的情感表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春节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前夕,无论在多远的地方,每个人都会赶在过年前回家过年。春节具有仪式感和纪念性,更具特殊意义和价值,因阆中春节民俗独具地方特色,故笔者以阆中春节文化民俗中的地方特色场景为创作主要内容,从构图、线条、设色这些方面去进行创作探索。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贺岁活动,由于区域差异,各地的地方民俗内容也有所不同。笔者在对春节题材作品内容的表现角度进行梳理过后发现,由古至今表现春节题材的绘画内容基本都是人们回家团圆、采买年货、燃放爆竹、舞狮舞龙、玩弄灯笼等内容呈现,这些表现内容并没有阆中地方特色春节民俗活动中的亮花鞋、春节老人赐福、春倌说春这些角度来表现,故笔者的表现内容角度较为新颖,也可以体现春节文化和当代地方民俗活动的结合,形式也可以融合的更丰富。

阆中作为春节文化发源地,独具地方特色,在中国被称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文化之乡”,同时,这个地方的春节文化传统民俗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武帝时代,有一名阆中人士,名为落下闳,他率先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体系中,首次编订了太初历,把农历一月确定为岁首,将农历一月朔日定为一年的首日,因此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过的“春节”。在阆中,落下闳的另一个名字为“中国的春节老人”。阆中这个地方,是有几千年所积淀的并传承下来而形成的春节文化内容体系,丰富多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阆中人过春节一般是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开始,持续过到新年的农历二月二。除传统习俗外,更有“祭拜春神伏羲、亮花鞋、春节老人赐福、春倌说春、烧花舞龙、击鼓飘香、迎銮出銮、送丝蚕等等春节民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堪称绝版,弥足珍贵。阆中春节文化源远流长,春节民俗项目丰富,许多具备独特性,与其他地区相比,在文化量级、历史底蕴的蓄积和原始性上更本真、更久远、更具有根底性。笔者表现阆中古城中的春节民俗文化的内容,不仅是对现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研究启发开辟出新的视角,也成为了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笔者于春节前夕到达阆中进行实地考察。走进阆中古城中,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满城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古街道上有各式各样的对联以及门神图样。阆中是全国首个开创“过年模式”的小城标杆,过年要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最后一个节日才结束过年。在这段考察期间,笔者亲身看且体会了阆中特色的春节民俗文化笔者首先在阆中古城街头看到“亮花鞋”这一民俗活动,表演者们身穿特色的民俗衣服和鞋子,涌上街头,进行舞蹈表演,比拼谁绣的鞋最好看。这一活动属于民俗歌舞,成为了阆中春节期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表演者们舞动的身姿,一前一后,错落有致,民俗舞蹈生动有趣。而后,笔者看到了穿着特殊服装向人们赐福发红包的“春节老人落下闳”形象扮演者,春节老人扮演者头上带有黄色的吉祥帽子,白色的胡须,身上穿的是红黄两色吉庆的古装,手上持有法杖和红包,面容慈祥的向过往的行人派发红包。伴随着锣鼓宣天的热闹敲打,春节老人扮演者向人们频频拜年,一路上给众人发放红包,并且送上有吉祥寓意的新年贺词,为众人来赐福。笔者很荣幸地收到了春节老人落下闳扮演者送来的新年祝福和新年红包,心里甚是开心!除了赐福民俗活动,也有击鼓飘香等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阆中当地有一项传统民间说唱艺术“春倌说春”这个民俗活动。每到春节期间,“春倌”扮演者会身穿古代官服进行“说春”活动,头戴红色官帽,身着的同样也是红色的官服,不过特定的春倌服装与春节老人的特定服装有所区别,但身穿的都是古代服装的样式。笔者在多方行走询问过后,才看到了这项民俗活动,春倌扮演者会走村入户地进入不同的人家当中,边说边唱出来吉祥喜庆的言语和歌谣来祝福人们。“同时在阆中古城内有很多古建筑,建筑上有不同的木雕图案,这些图案内容也是春节文化的一个部分”。因此笔者将选取阆中古城中具有特色的春节民俗活动内容进行表现,用手中的笔抒发自己对民俗文化的感情和传统文化的追随。

根据笔者的素材收集以及对阆中民俗文化内涵的对比整理,笔者的系列作品《元日》将选择阆中春节民俗中三个具有独特性的民俗活动进行描绘,分别为《元日·亮花鞋》《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元日·春倌说春》。

构图是一种造型艺术概念,即根据题材的要求和作画时的立意,将所要表现的形象,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形成一幅协调的画面。在工笔人物画中,构图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构图的位置安排对画面有很大影响。构图有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例如三角形构图、边角式构图、平行构图、满构图等。构图时需要动脑筋,要思考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元素,明确画面中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通过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以此来传达给观者。

在阆中春节民俗活动中,有很多特殊意义的民俗活动表演,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亮花鞋这个民俗活动,之前笔者曾经在央视上观看过舞蹈演绎版的亮花鞋,但等到身临其境切身观看的时候是与屏幕上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笔者是在北方长大的孩子,过年时只看到过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一些民俗活动,亮花鞋这个民俗活动是第一次看到,除此之外就是春节老人赐福发红包和春倌说春这两个民俗活动,笔者都没有看到和感受过。当笔者在收到赐福新年红包时,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让笔者感受到了收红包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同时当看到两三孩童好奇地看着春节老人并等待着春节老人发红包这一场景时,脑中便有了将这一场景描绘出来的想法,所以决定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三个民俗活动表达出来。

《元日》系列作品中,在《元日·亮花鞋》这幅作品中,构图采用条屏一字线的方式,如图(图2-1)将表演者亮花鞋时的动态场景描绘出来,同时画面中并没有全部将所有表演者组织到画面当中,而是利用表演者的动作要素,采用连续重复的方式进行画面分配,每个人的形体动作规则的反复出现,产生节奏感,让观者感受到亮花鞋这项民俗活动的人数众多,其次就是画面的延伸性,画面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人物并没有完整描绘,而是截取了部分人物形态,借此延伸到画面之外,给人留下一种想象空间,增加趣味性。

《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这幅作品中,

者着重想表现春节老人过年发红包这一民俗礼仪现象以及表现春节老人这一精神符号,对于西方来说,有圣诞老人这一人物精神符号,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则有阆中春节老人这一人物精神符号。 通过对素材的整理,笔者发现整理春节老人赐福时的场景素材与周忠菊的《中国年》这幅画面的人物占比很是相同,只不过周忠菊的《中国年》这幅作品画面中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多人组合买福字的形式,而笔者所整理的赐福发红包的画面素材是左边人数居多,右边为 春节老人一个人的形式。笔者对此开始了第一次小稿绘制,如图(图2- 2 ),将大概人物勾勒出来后,笔者开始思索背景应该加入哪些元素才可以和阆中特有的场景结合呢?进行了多次修改过后,并没有达到笔者心目中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思考片刻,笔者查看了当代表现春节题材的绘画作品,发现《欢乐春节》这幅作品中,有以中式的木雕门窗和古建筑作为画面元素的表现,正中笔者心怀,阆中同样有此类表现素材,便开始选取阆中木雕门窗和建筑素材进行构图。绘画过程中,笔者发现左边人物略显单薄,又结合《欢乐春节》第二幅场景中人物所占的比例关系,对画面中左边人物进行了增加调整,采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将人物组织在画面当中,以阆中特色的木雕门窗作为画面背景。人物所占比例方面采用“三七律”这一比例,让画面的比例分配大致为三七开,三七开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这个比例具有艺术性以及和谐性,画面中左边孩子们的视角汇聚在春节老人 手中 的红包那里,有低头 红包的,有抬头 好奇 春节老人这一人物形象的,还有正在骑着脚踏车朝春节老人走来的,都指向春节老人,这样构图的形式主要是为了突出春节老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符号以及春节老人赐福 发红包 这一民俗活动 ,同时并 表现孩子们聚集在一起 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收红包时 的景象,如图(图2- 3 )。

《元日·春倌说春》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春倌说春人刚从一户人家进行完说春活动走出来的画面,采用了倒三角的构图形式。“春倌说春”是阆中当地的一项传统民间说唱艺术,每到春节期间,“春倌”扮演者就会走村入户说一些吉祥喜庆的言语来祝福人们。“春倌”扮演者每走到一户,便要细心观察这户人家院落内外的摆设,根据所看到的场景,再以“顺口溜”的形式组织出来吉祥话,用“边说边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思考此幅画面的构图时, 笔者 以春倌老人 正面 单个 形象为主要 描绘 角色, 着重突出春倌这一主体人物, 结合阆中古城一户人家的门前建筑,进行构图安排。本来门前只挂有两个红色灯笼,节日氛围略显单薄。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及作品过后,同样借鉴了《欢乐春节》这幅作品中的表现元素。《欢乐春节》第三幅画面上方有大量的红色灯笼,故笔者便在房屋门前上方增加了部分灯笼,将灯笼的形状组合成倒三角形,将视角引到春倌老人这里。 另外,笔者还增加了有吉祥寓意的春联文字内容描绘于门前两边。画面中心为 春倌老人 手持孝春棒,一边走,一边唱出报春送喜吉祥话的 前进 场面,如图(图2-4)。

工笔人物画中,线是最画面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线条作为构成图像和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在图像中起着骨骼的作用,有了线条的勾勒才能塑造出所要表现的基本骨架。“骨法用笔”是谢赫《画品》中“六法”之一,它是指以刻画人物外表来体现人物特征的一种用笔要求。勾勒线的时候要将描绘对象的结构,表情质感,用线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需要画者掌握不同的勾勒线法,对线的对比,线的墨色浓淡掌握到位,这样才能将线的前后虚实和结构关系表达到位。

笔者的《元日》系列这3幅作品中就运用到了不同的线条去表现画面。《元日·亮花鞋》这幅作品中,用线力度较为平均,因为画面中人物的衣着基本相同,排列方式有节奏感,所以在用笔时采用中锋用笔,使线条均匀流畅,营造和谐美满的情感表现。画面人物的前后关系就是线的前后组织关系,采用不同墨色的线条描绘出韵律感。《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这幅作品中,画面孩童较多,在表现人物面部和五官线条时,参考了张春霞的《中国年》这幅画面中孩童的面部质感去勾勒,采用柔美圆润的线条来表现,如张春霞《中国年》局部图(图2-5)。在勾勒孩童们的头发时,采用细线条将小孩头发的质感表现出来,勾勒春节老人面部时就要与孩童面部形成差异。由于是在冬季,衣纹线则采用较粗的线条来勾勒,对于衣服上的装饰纹样,笔者进行了个人处理,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装饰元素,如图(图2-6)。使用淡墨勾勒出不规则的线组成圆形装饰纹样,用意是通过圆形暗寓春节的团圆氛围。背景建筑采用直线条,根据画面需要,对不同区域的线进行了组织,对线条的疏密、节奏、力度、墨色、穿插关系做了调整。《元日·春倌说春》中,着重把握春倌人物的面部特征以及正在行进向前走的动态结构,要将春倌老人的年龄特征用线条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就是背景结构线的前后穿插,要将前后关系描绘到位,表现出前后的空间感。

色彩是工笔人物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画面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色彩多以富丽沉稳为主,具有象征意义。例如《步辇图》,为阎立本所绘,画面情景为喜庆景象。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向大唐文成公主提亲,唐太宗召见迎亲使者禄东赞的画面。作品设色沉稳,画面大气磅礴,色调深沉典雅。画面中多处使用的色彩为红色,因为红色代表正气,代表恢弘的气势。不同面积的红色交错安排在画面中,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鲜明的视觉呈现,结合黑色点、线、面的运用,画面颜色统一而富有变化,丰富了整体画面。

南朝谢赫提出“随类赋彩”这个观念,是对色彩运用的高度总结。色彩可以表达出画面的氛围,使人能够直观地体会到画面所要传达的情感。春节是一年中集中表达丰收、祈愿、消灾的节日,春节的节日气氛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人们的眼里,是最吉祥的颜色,用红色能表达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憧憬和希望。笔者在分析当代春节题材工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品中,每一幅作品中都用到了红颜色的使用,而每一幅画面中红颜色的冷暖使用和色彩明度都各不相同。正因此,在设色方面,笔者在注重红颜色面积的使用时,也把握到了整体画面冷暖颜色和色彩明度的对比,力求用色彩营造出春节节日气氛。

笔者的《元日》系列作品中,在《元日·亮花鞋》(图2- 7 )这幅作品创作中,画面色调是暖色调,不过主基调为黄色调子。“红配黄亮晃晃”是民间画工常使用的配色口诀,在我们的春节,中秋节,一般会使用到红黄两色,红黄两色经常被大量使用在装饰品和服饰当中。在《欢乐春节》这幅作品中就有所体现,舞龙和舞狮作为节日中特有的民俗活动,表演者们以及表演道具的主要颜色就是红黄两色。红色的衣服有祥瑞、富贵、吉祥之意,而亮花鞋的表演者们同样也是身穿红色服饰,所以在背景底色处理时笔者选取了淡淡的偏土黄色进行着色,利用红黄两色烘托节日的氛围。对妇女的裤脚颜色进行了处理,改变了固有明度,如果按照固有色明度上色的话,裤脚颜色会与衣服裤子颜色产生冲突,很容易使画面有艳俗感,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将颜色进行了主观处理,改善了固有色的纯度,在红色和绿色中加入了黄颜色,调整了画面整体色调。画面中,红色和绿色不仅是服饰的固有本色,同时也是节日的象征,早在汉代便有了历代帝王所说的阴阳五行之说即“青、赤、黄、白、黑”的五色,还有“青为首、赤为荣、黄为主、白为体、黑为终”的理论,表明颜色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某一个颜色象征着某种特定意义,这是颜色被赋予的独特性和主观性的表现。红色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是最吉利的颜色,富有热情的红颜色,不仅代表着我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许,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一年能有一整年的好运寓意;但同时也可以说春节是一种“绿色”,因为庆祝春节意味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开始是春天的第一天,万物生长,焕然一新,春天的绿颜色充满着生机活力。

《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图2-8)这幅画中,整幅色调同样也是以暖色为主,根据画面的色调关系,笔者将地面颜色处理成了暖黄色。春节老人作为阆中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位于画面中间偏右的位置,他本身固有的红颜色无变化,但需要对其固有色进行调和。画面中左边五个孩子们的衣着颜色,都进行了更改,因孩子人数比较多,所以每个人物衣服的颜色要有所区分和对比,并且还要与后面建筑物的背景颜色拉开关系。在思索左边五个孩子的色稿绘制时,综合借鉴了周忠菊的《中国年》,张春霞的《中国年》以及《欢乐春节》这三幅作品中人物衣服的颜色,大胆进行了白颜色的使用。画面中滑板车的颜色,梳着高马尾女孩的上衣颜色和带着粉色蝴蝶结发卡女孩裤子的颜色,均使用了白颜色。白色与其它颜色易产生对比,但同时白颜色并不容易把控,画面中可能会出现颜色不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整体色调,将画面其它部分进行着色,主基调依旧是暖色,不过在冷暖色上进行了区分。人物衣着颜色绘画基本完成后,笔者开始对画面左边的木雕门窗进行着色,为了增加节日氛围,笔者在木窗上面增加了“过年好”这个吉祥祝福语,同时也在木窗上增加了有寓意的红色剪纸吉祥纹样,例如“连年有余”中的鱼纹样,“鱼”与“余”谐音,象征着新的一年有更多的收获,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还有“花开富贵”和“春花迎燕”这两个吉祥剪纸纹样,都代表了美好的寓意。

《元日·春倌说春》(图2-9),笔者在创作此幅作品时参考了郭茜的《幸福中国年》这幅作品的颜色基调,以淡红色暖基调为主。画面中红彤彤的灯笼、红色的春联、身穿红色官服的春倌老人,固有色都是红颜色,那就需要在红颜色上色时进行冷暖颜色的区分。画面中灯笼的颜色采用暖色为主,春倌这一主体人物服饰的颜色以冷色为主,将画面中红色区域的冷暖趋向区分开来。其次就是背景砖墙的颜色处理,笔者采用淡墨进行着色,利用不同深浅的墨色以此来区分前后关系,部分地方采用皴擦的方式将墙壁的质感表现出来。

节日类非遗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对非遗的研究、传承、保护、弘扬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而《元日》系列创作中的内容选择阆中地方春节文化中代表性元素进行创作,提炼了节日类非遗题材创作对作品要素的分析,在此笔者做了如下总结与反思。

  • 创作的价值

笔者的《元日》系列作品中,分别描绘了阆中春节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内容,以作品的呈现方式将阆中的“亮花鞋”“春节老人赐福发红包”和“春倌说春”这三个地方民俗活动展现在画面上。

就社会价值而言:通过笔者的这三幅作品,就可以将作品中的表现内容作为艺术传播的方式传达给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引发大家对阆中春节民俗活动的关注,从而激发人们来阆中游玩的打算,对阆中的旅游文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就文化价值而言:平时我们只有在过节日的时候才可以体会到节日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笔者以作品的呈现方式,将节日中的场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给观者,人们就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阅览来理解和感悟节日所带来的文化价值。

就艺术价值而言:通过对节日节庆活动的考察,研究采用工笔人物画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在《元日》系列三幅作品中,分别从题材选择、构图、用线以及设色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完成画面。其中在技法语言上,在《元日·亮花鞋》中,利用色彩的装饰性,将红、黄、绿三种赋予节日代表性的颜色合理的安排在画面区域当中《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这幅作品中春节老人手拿的节日道具里,部分地方采用沥粉的方式将质感表现出来,使人物与道具更逼真;在《元日·春倌说春》中,采用以水撞墨的形式将墙的特殊质感表现在画面中

通过创作实践的方式将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日文化内容与工笔人物画的方式结合,不仅为工笔人物画创作内容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还为作品赋予了特有的文化精神,既能使工笔人物画更具有艺术特色,也能更好地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使其既能延续传统文化的精神,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 创作反思

绘画创作考验了画者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素材整理到经营位置,然后设色,最后到作品呈现,期间笔者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在构图上,绘制《元日·春节老人发红包》这幅作品的小稿时,所用时间比较多。因为有背景建筑物,需要与前面主体人物的位置关系处理和谐,故人物的前后左右关系需要反复修改,进行截取,根据节奏关系将人物位置描绘出来。当人物的前后关系基本确立过后,就要处理画面左边五个人物和右面单个人物以及背景建筑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仔细推敲更改过后,最终呈现出具有民俗活动气氛的这一场景。在线条这一方面,画面中遇到有些长而直的线条,笔者在勾线时会出现线条力度不均粗细有轻微误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多次进行练习,针对有问题的线条又一次进行复勾修改。在色彩这一方面,红颜色在三张作品中均有涉及且占据画面比重较大,如果颜色把握不好画面会显得艳丽俗气,生硬且呆板,所以针对每一张图都进行了大量色稿的绘制,最终对比分析才确定下来每幅画面的颜色布局。在创作《元日·春倌说春》这幅作品的时候,构图方面就思索了很久,在着色时出现了部分颜色不统一的问题。对此,我对整体画面进行了调整,局部增加了颜色,局部又进行了洗色,最后结合画面整体色调进行调和,最终完成创作。

创作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由于笔者前期平时在花鸟创作方面作品练习偏多,在进入研究创作阶段时,笔者转型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笔者在进修完由北京联合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中所开设的第五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过后,对节日类非遗内容颇感兴趣,所以在与导师的沟通指导下开始大力挖掘节日文化,同时由于笔者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合适的研究内容,故笔者想增加一下与地方文化的连接,便选择以阆中的春节民俗文化内容中的人物民俗活动为表现内容。在经过大量查阅学习,练习以及训练和修改过后,笔者才创作出阆中的春节民俗活动人物场景,画面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例如人物五官的刻画和造型等方面的处理,笔者欠缺的地方还是很多,对此,笔者尽最大能力将画面中所要完善的方面尽全力完成,多次进行修改并逐一解决画面中的问题。当然,这也仅仅是在笔者能力范围内的解决,画面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笔者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对此笔者会在日后的创作中加以练习并改进,会不断实践,争取在后期的绘画作品中取得更大进步。

结 语

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极具艺术魅力,在艺术、历史、社会和文化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近年来,节日类非遗题材绘画被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者关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宝贵文化现象,而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正是以节日为主题,表现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

当代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就特别注重节日文化背后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将节日中所具有的节日元素以及地方节日文化的民俗活动作为画面的表现内容,不仅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题材,同时也是为节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一个传承作用。

笔者在节日类非遗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元日》系列创作当中,围绕阆中春节题材民俗活动来进行艺术创作,对笔者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经过自身的亲身考察和体验,对阆中春节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笔者认真学习前辈们的艺术作品,整理出与之相关的代表画作,学习并借鉴。在素材选取,经营位置,线条和设色等方面运用不同的技巧使画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探究节日类题材工笔人物画,不仅要把握节日的氛围营造,也要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同时也要掌握节日类非遗文化的民俗内涵,才能更好的将这一题材呈现在创作中。今后笔者将坚持这一题材的创作与实践,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著作类

  1.  苑利,顾军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1.
  2.  苑利,顾军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8
  3.  苑利,顾军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09.
  4.  边长庆,闫春生编著.春节[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01.
  5.  张跃, 李曦淼编著.春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8.08
  6. (南齐)谢赫,(陈)姚最,王伯敏标点注译.古画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2.
  7.  江玉祥,牛会娟,张茜著.中国传统岁时节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01.
  8.  唐秀玲著.中国画创作与构图研究[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09.
  9.  蒋采苹等绘.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优秀作品集1[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12.
  10.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2020.12.
  11.  李东风主编;李婕,武文丰,匡斌权,李兵副主编.四川乡土建筑文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7.09.

期刊类

  1.  苏枫.阆中古城里觅得春节源头[J].小康,2022,No.476(03):34-35.
  2.  梁凤英.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J].旅游,2019,No.649(03):82-87.
  3.  李东风.阆中古城的春节文化遗迹[J].美与时代(中),2013,No.529(10):50-51
  4.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学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06):58-62.
  5.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艺术评论,2012,No.104(07):22-26.
  6.  钟福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风俗画[J].美术观察,2008(05):104-107.
  7.  萧放,周茜茜.文旅融合视阈下节日类非遗传承与非遗资源的开掘利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6):52-57.
  8.  郑以墨,王阳.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08):75-78.
  9.  黄兆权.基于实践的高校美术课堂工笔人物画教学探析[J].新美域,2022,(07):132-134
  10.  李莉,李菊生.浅谈唐代绘画中女性的丰肥之美[J].明日风尚,2021(04):67-68.

学位论文类

  1.  姬娟.文化要素分析与中国传统节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汪鹏.论工笔人物画中线的表现形式[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  刘家瑛.中国春节的符号分析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4.
  4.  吕蓓佳.肖贡巴哈尔节—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5.  李楚益.藏族题材工笔人物技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2
  6.  于婧.蒙古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实践与探索—以我的《瞬间》系列作品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21.
  7.  乌日罕.工笔人物画《春暖花开》系列创作表现语言探索[D].内蒙古大学,2022.
  8.  朱振华.浅论工笔人物画中少数民族题材的特点[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9.  马红芹.明代“宫廷肖像画”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北京服装学院,2012.
  10.  张子扬.当代工笔人物画都市题材的探索及运用[D].苏州科技大学,2020.

报纸类

  1.  陈崇保.春节习俗杂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1-20(008).

  

文中图片来源

图1-1、1-2、1-3、1-4、1-5、1-6、1-7、1-8、1-9源自网络

图2-1、2-2、2-3、2-4、2-5、2-6、2-7、2-8、2-9为作者拍摄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