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B以后磁盘挂载方法

概述:

一台相信服务器,共有24块900GB SAS 硬盘,阵列配置如下:

1、用前23块硬盘作Raid5,然后分成两个虚拟磁盘:虚拟磁盘1命名为system,大小为100GB;虚拟磁盘2命名为data,为其余的19.8TB容量;

2、最后一个磁盘作为全局热备。

3、操作系统为Centos 6.7;操作系统安装在system磁盘的100GB空间上;安装好操作系统以后,需要挂载其它的磁盘到/data目录。

挂载步骤:

1、查看分区:

 

2、使用parted分区工具进行操作。

使用命令parted/dev/sdb对分区进行操作

 

使用命令print 可查看分区情况

  

由于我们的分区已经是gpt分区,是可以直接操作的,如果原来的分区为mbr分区,则需要使用命令mklabel gpt 创建磁盘标签(分区表)为GPT,中间会提示这样操作损坏数据,输入yes,继续;然后用print命令查看

 

使用命令mkpartprimary 0KB 19.7TB 命令创建一个分区,大小从0KB到19.7TB ; 中间警告内容可忽略,输入YES即可,第二个关于性能的问题,输入i选择忽略即可。

然后输入quit退出。提示不要忘记把磁盘挂载的信息放到启动项里

把磁盘的启动信息放到/etc/fstab中,信息如下:

3、格式化并挂载

分好区以后,需要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用命令mkfs.xfs将磁盘格式化为xfs格式,如下:

格式化好磁盘后,新建挂载点,并使用mount命令挂载磁盘,如下

查看挂载后的信息

 

 

### 如何在Linux挂载10TB大容量磁盘 对于大于2TB的硬盘,在Linux环境下需要采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格式化和挂载操作。由于传统`fdisk`工具不支持超过2TB大小的磁盘分区,因此推荐使用`parted`命令来进行初始化与分区设置[^3]。 #### 初始化并创建GPT分区表 为了使磁盘能够被识别和支持更大的存储空间,首先要将其转换为GUID分区表(GPT),这可以通过下面的指令实现: ```bash sudo parted /dev/sdb mklabel gpt ``` 这里假设目标设备名为`/dev/sdb`,实际应用时应替换为具体的设备名称。 #### 创建主分区 接着定义一个新的主分区覆盖整个可用区域: ```bash sudo parted -a optimal /dev/sdb mkpart primary ext4 0% 100% ``` 此命令同样适用于其他文件系统的指定,只需更改`ext4`参数即可适应不同的需求。 #### 格式化分区 一旦分区建立完毕,则需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读写活动正常开展。针对上述例子中的情况,执行如下语句可达成目的: ```bash mkfs.ext4 /dev/sdb1 ``` 注意这里的路径应当指向刚刚划分出来的第一个逻辑卷(即`/dev/sdb1`),而非原始物理驱动器本身(`/dev/sdb`)。 #### 完成挂载过程 最后一步就是把已经准备好的分区连接至操作系统内某个位置作为工作区或其他用途。为此先要选定一个合适的挂载点——通常是一个空闲状态下的目录结构;然后通过mount命令实施关联动作: ```bash mkdir -p /mnt/bigdisk mount /dev/sdb1 /mnt/bigdisk ``` 至此,已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超大规模外部存储介质接入流程介绍[^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