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本文介绍了无向图的概念,详细阐述了邻接矩阵的存储方式,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同时,提供了将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的算法,以及相关C++代码实现,帮助理解图的遍历和数据结构转换。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将一个无向图的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什么是无向图?

图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在离散数学中有详细介绍过。

邻接矩阵?

图的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存储方式是用两个数组来表示图。一个一维的数组存储图中顶点信息,一个二维数组(称为邻接矩阵)存储图中的边或弧的信息。

设图G有n个顶点,则邻接矩阵是一个n*n的方阵,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来看一个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索引问题!!!

图的遍历

图的遍历: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依次访问图中所有的顶点,每个顶点被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
防止多次访问某一个顶点的思路:设置辅助数组visited[n],用来标记每个被访问的顶点,
初始化状态为visited[n]=0;如果顶点被访问到,则修改辅助数组的值 :visited[i]=1

深度优先遍历

DFS,Depth First Search

假设初始状态是图中所有顶点均未被访问,则从某个顶点v出发,首先访问该顶点,然后依次从它的各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图,直至图中所有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若此时尚有其他顶点未被访问到,则另选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作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看一张图:

640?wx_fmt=png

上述由7个顶点构成的图的深度优先遍历顺序应该为?

答案是:

ACBEDFG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技术需要借助栈结构,由于递归本身就使用了函数栈的特性,所以无需额外使用其余的栈。

void MGraph::DFTraverse(int v)
{
    cout<<vertex[v]<<" ";
    visited[v]=1;
    for(int j=0;j<vertexNum;j++)
    {
        if(edge[v][j]==1 && visited[j]==0)
        {
            DFTraverse(j);
        }
    }
}

广度优先遍历

BFS,Breadth First Search

广度优先搜索思想:从图中某顶点v出发,在访问了v之后依次访问v的各个未曾访问过的邻接点,然后分别从这些邻接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点,并使得“先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先于后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被访问,直至图中所有已被访问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到。如果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需要另选一个未曾被访问过的顶点作为新的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640?wx_fmt=png

上述图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为:

ABECDFGH

void MGraph::BFTraverse(int v)
{
    int w,j,Q[MaxSize];     //顺序队列,有点取巧
    int front=-1,rear=-1;
    cout<<vertex[v]<<" ";
    visited[v]=1;
    Q[++rear]=v;
    while(front!=rear)
    {
        //当队列非空时为循环条件
        w=Q[++front];
        for(j=0;j<vertexNum;j++)
        {
            if(edge[w][j]==1 && visited[j]==0)
            {
                cout<<vertex[j]<<" ";
                visited[j]=1;
                Q[++rear]=j;
            }
        }
    }
}

图类的设计

class MGraph
{
private:
    /* data */
    char vertex[MaxSize];            //数组-用于存放图中顶点
    int edge[MaxSize][MaxSize];     //数组-用于存放图中的边
    int vertexNum,edgeNum;          //图的顶点数和边数

    VertexNode adjlist[MaxSize];        //存放顶点表的数组
    int visited[MaxSize]={0};
public:
    MGraph(char a[],int n,int e);    //构造函数
    void showVertex();
    void showEdge();
    ~MGraph();                      //虚构函数
    void DFTraverse(int v);         //深度优先遍历图
    void BFTraverse(int v);         //广度优先遍历图
    void init();                    //遍历后重新初始化visited
    void Turn();                    //将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void showList();                //展示邻接表
};

邻接矩阵转邻接表算法

void MGraph::Turn()
{
    //初始化指针数组
    for(int i=0;i<MaxSize;i++)
    {
        this->adjlist[i].firstEdge=nullptr;
    }

    //将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EdgeNode *s1=nullptr;   //工具指针

    //先初始化vertex数组  点表 adjlist
    for(int i=0;i<vertexNum;i++)
    {
        //初始化顶点表
        adjlist[i].vertex=vertex[i];
    }

    //转换边表
    for(int i=0;i<vertexNum;i++)
    {
        for(int j=0;j<vertexNum;j++)
        {
            if(edge[i][j]==1)
            {
                cout<<"["<<i<<","<<j<<"]"<<"值为1"<<endl;   //输出方便看到过程
                //如果有边的话就转换成邻接表
                s1=new EdgeNode;
                s1->adjvex=j;
                s1->next=adjlist[i].firstEdge;  //插入表头
                adjlist[i].firstEdge=s1;

            }
        }
    }
}

展示邻接表

void MGraph::showList()
{
    //展示邻接表
    for(int i=0;i<vertexNum;i++)
    {
        cout<<"编号为:"<<i<<",数据信息为:"<<adjlist[i].vertex<<"的顶点的边表信息:";
        EdgeNode *p=adjlist[i].firstEdge;
        while(p!=nullptr)
        {
            cout<<p->adjvex<<","<<adjlist[p->adjvex].vertex<<" ";
            p=p->next;
        }
        cout<<endl;
    }
}

展示邻接矩阵

void MGraph::showEdge()
{
    cout<<"邻接矩阵:"<<endl;
    for(int i=0;i<vertexNum;i++)
    {
        for(int j=0;j<vertexNum;j++)
        {
            cout<<edge[i][j]<<" ";
            if(j==vertexNum-1)
            {
                cout<<endl;
            }
        }
    }
}

源代码

MGraph.h

/*
*图的C++实现
*邻接矩阵存储法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Size=7;   //最大顶点个数

//邻接表相关声明
struct EdgeNode     //定义边表结点
{
    int adjvex;     //临接点域(编号)
    EdgeNode *next;
};

struct VertexNode   //顶点表结点
{
    char vertex;
    EdgeNode *firstEdge;
};


class MGraph
{
private:
    /* data */
    char vertex[MaxSize];            //数组-用于存放图中顶点
    int edge[MaxSize][MaxSize];     //数组-用于存放图中的边
    int vertexNum,edgeNum;          //图的顶点数和边数

    VertexNode adjlist[MaxSize];        //存放顶点表的数组
    int visited[MaxSize]={0};
public:
    MGraph(char a[],int n,int e);    //构造函数
    void showVertex();
    void showEdge();
    ~MGraph();                      //虚构函数
    void DFTraverse(int v);         //深度优先遍历图
    void BFTraverse(int v);         //广度优先遍历图
    void init();                    //遍历后重新初始化visited
    void Turn();                    //将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void showList();                //展示邻接表
};

因为要转换为邻接表,所以把邻接表的两个结点声明也给搬过来了

MGraph.cpp

#include"MGraph.h"

MGraph::MGraph(char a[],int n,int e)
{
    int i,j,k;
    vertexNum=n;
    edgeNum=e;

    for(i=0;i<vertexNum;i++)
    {
        vertex[i]=a[i];     //存储顶点
    }

    for(i=0;i<vertexNum;i++)
    {
        for(j=0;j<vertexNum;j++)
        {
            edge[i][j]=0;   //初始化邻接矩阵
        }
    }

    for(k=0;k<edgeNum;k++)
    {
        cout<<"请输入有临边关系的两个点的代号:";
        cin>>i>>j;
        edge[i][j]=1;
        edge[j][i]=1;
    }

}

MGraph::~MGraph()
{
    cout<<"析构基于邻接矩阵的图"<<endl;
}

void MGraph::DFTraverse(int v)
{
    cout<<vertex[v]<<" ";
    visited[v]=1;
    for(int j=0;j<vertexNum;j++)
    {
        if(edge[v][j]==1 && visited[j]==0)
        {
            DFTraverse(j);
        }
    }
}

void MGraph::BFTraverse(int v)
{
    cout<<"广度优先遍历:";
    int w,j,Q[MaxSize];     //顺序队列,有点取巧
    int front=-1,rear=-1;
    cout<<vertex[v]<<" ";
    visited[v]=1;
    Q[++rear]=v;
    while(front!=rear)
    {
        //当队列非空时为循环条件
        w=Q[++front];
        for(j=0;j<vertexNum;j++)
        {
            if(edge[w][j]==1 && visited[j]==0)
            {
                cout<<vertex[j]<<" ";
                visited[j]=1;
                Q[++rear]=j;
            }
        }
    }
}

void MGraph::init()
{
    cout<<"归零visited数组"<<endl;
    //每次遍历结束后重新初始化visited数组
    for(int i=0;i<MaxSize;i++)
    {
        this->visited[i]=0;
    }

    // for(int i=0;i<MaxSize;i++)
    // {
    //     cout<<visited[i]<<endl;
    // }
}

void MGraph::showVertex()
{
    cout<<"图的顶点编号为:";
    for(int i=0;i<vertexNum;i++)
    {
        cout<<vertex[i]<<" ";
    }
    cout<<endl;
}

void MGraph::showEdge()
{
    cout<<"邻接矩阵:"<<endl;
    for(int i=0;i<vertexNum;i++)
    {
        for(int j=0;j<vertexNum;j++)
        {
            cout<<edge[i][j]<<" ";
            if(j==vertexNum-1)
            {
                cout<<endl;
            }
        }
    }
}

void MGraph::Turn()
{
    //初始化指针数组
    for(int i=0;i<MaxSize;i++)
    {
        this->adjlist[i].firstEdge=nullptr;
    }

    //将邻接矩阵转换为邻接表
    EdgeNode *s1=nullptr;

    //先初始化vertex数组  点表 adjlist
    for(int i=0;i<vertexNum;i++)
    {
        //初始化顶点表
        adjlist[i].vertex=vertex[i];
    }

    //转换边表
    for(int i=0;i<vertexNum;i++)
    {
        for(int j=0;j<vertexNum;j++)
        {
            if(edge[i][j]==1)
            {
                cout<<"["<<i<<","<<j<<"]"<<"值为1"<<endl;
                //如果有边
                s1=new EdgeNode;
                s1->adjvex=j;
                s1->next=adjlist[i].firstEdge;  //插入表头
                adjlist[i].firstEdge=s1;

                int o=adjlist[i].firstEdge->adjvex;
                cout<<adjlist[i].firstEdge->adjvex<<" "<<adjlist[o].vertex<<endl;

            }
        }
    }
}

void MGraph::showList()
{
    //展示邻接表
    for(int i=0;i<vertexNum;i++)
    {
        cout<<"编号为:"<<i<<",数据信息为:"<<adjlist[i].vertex<<"的顶点的边表信息:";
        EdgeNode *p=adjlist[i].firstEdge;
        while(p!=nullptr)
        {
            cout<<p->adjvex<<","<<adjlist[p->adjvex].vertex<<" ";
            p=p->next;
        }
        cout<<endl;
    }
}

main.cpp

#include"MGraph.h"

//第一题
int main()
{
    cout<<"基于邻接矩阵的无向图"<<endl;
    //常规版本
    char data[]={'A','B','C','D','E'};
    MGraph m1(data,5,4);
    m1.showVertex();
    m1.showEdge();
    m1.init();
    cout<<"深度优先遍历:";
    m1.DFTraverse(0);
    cout<<endl;
    m1.init();
    m1.BFTraverse(0);


    cout<<"转换为邻接表"<<endl;
    m1.Turn();
    cout<<endl;

    m1.showList();


    system("pause");
    return 0;
}

测试

image-20211122093856737

这样的一个图

image-20211122093924172

### 回答1: 将无向图邻接矩阵转换邻接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创建一个空的邻接表,包含与无向图中顶点数相同的链表。 2. 遍历邻接矩阵,对于每个非零元素,将其对应的两个顶点加入到它们对应的链表中。 3. 对于每个链表,按照顶点编号的大小进行排序,以便后续操作。 4. 输出邻接表,每个链表中的顶点即为该顶点所连接的其他顶点。 例如,对于以下无向图邻接矩阵: ``` 1 1 1 1 1 1 1 1 1 1 ``` 将其转换邻接表后,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 -> 1 -> 2 1 -> -> 2 -> 3 2 -> -> 1 -> 3 3 -> 1 -> 2 ``` 其中,每个链表中的数字表示该顶点所连接的其他顶点的编号。 ### 回答2: 邻接矩阵是一种表示图的方式,其中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即该矩阵为一个n*n的二维数组,其中n为图的结点数。而邻接表则是另一种表示图的方式,将每个结点与所有与之相连的结点及其边表示出来。 邻接表是由一个数组和若干个链表组成的数据结构。数组中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结点,而该结点所对应的链表则记录了与该结点相连的所有结点及其边。 将邻接矩阵转换邻接表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创建一个大小为n的数组,其中n为无向图的结点数。 2. 遍历邻接矩阵的每一个元素,对于值为1的元素(表示两个结点之间有边相连),将对应数组中的结点与相连结点添加到对应的链表中。 3. 遍历每个结点的链表,将链表中的所有边按照顺序输出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邻接表中,每条边需要保存两个信息:起点和终点结点。 邻接表相对于邻接矩阵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需求。当图的结点数量很大,但连接不是很繁密时,用邻接表存储图的信息可以显著地减少所需存储空间。而邻接矩阵则需一直维护一个n*n的矩阵,无论是否有相连的边存在。 因此,将无向图邻接矩阵转换邻接表,可以在存储图的信息的同时,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减少空间的浪费。 ### 回答3: 无向图是指没有方向的图,邻接矩阵是一种图的表示方法,它可以将一个无向图表示为一个二维的矩阵。在邻接矩阵中,每行和每列分别代表每一个节点,若两个节点之间有边相连,则该位置的数值为1,否则为0。 将无向图邻接矩阵转换邻接表的过程,是将每一个节点以及与之相邻的节点之间的关系,表示成一张链表的形式。具体的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大小为n(n为节点数量)的链表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个节点; 2. 对于邻接矩阵中第i行(或第i列)的元素,若其值为1,则在第i个节点的链表中添加一个指向第j个节点的指针; 3. 对于对称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即邻接矩阵中的上三角或下三角区域,都需相应地在两个节点的链表中添加指向对方节点的指针。 以上三个步骤可以简单地用两个循环完成。代码如下: ``` //邻接矩阵转换邻接表 vector<vector<int>> matrix_to_list(vector<vector<int>> matrix) { int n = matrix.size(); vector<vector<int>> list(n, vector<int>()); //创建链表数组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i; j < n; j++) { //对称矩阵只需操作一半 if (matrix[i][j] == 1) { list[i].push_back(j); //在i的链表中添加j list[j].push_back(i); //在j的链表中添加i } } } return list; } ``` 以上代码中,使用了STL中的vector作为动态数组,依次遍历邻接矩阵的每个元素,在对应的两个节点的链表中添加指向对方节点的指针。最终返回的是一个链表数组,每一个元素都代表一个节点。这个节点的链表就是与之相邻的所有节点。 转换后的邻接表左右对称,占用空间相对邻接矩阵更小,并且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节点相邻关系的访问和修改。因此,在处理无向图时,一般都会采用邻接表的方式来进行表示和计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