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规律。中国古代将黄道等分为24个部分,每个部分大约对应15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黄道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一年分为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共二十四个节气。
平均15天一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变化。
小时候,老人对节气变化了如指掌,顺口就来,年轻人只知有这二十四节气,却不知有哪些,分别什么特征,对应什么农事指导,越长大越喜欢传统民俗和文化,像酒窖藏在我脑海里,越来越醇香,以致于我日日都想拿出来品尝一番。
记忆方法: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生
- 立春: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昼夜平分。
-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谷类作物生长。
夏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秋收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更凉,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冬藏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昨日霜降,我们即将迎来寒冬,是时候拿出来压箱底的冬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