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力度,海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同时,不断强化技术手段和现场稽查核查力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诸多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对国家进出口法律、法规、政策的足够重视和全面系统的了解,其经营运作缺乏足够的规范性,保税加工货物的监管意识淡薄、管理混乱,与政府监管要求的脱节,企业内部海关帐、库存帐、财务帐管理混乱或者帐目不清,企业留有诸多隐患。
不少企业在"无知"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因无心走私违法而事实构成走私违法的事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在此分析加工贸易企业三帐难以平衡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帮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深入地认识到实现"三帐平衡"的细节要求、注意事项,有计划有针对地规范企业运作,建立帐务平衡体系和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关务作业风险和隐患!
加工贸易企业要实现海关帐、仓库帐和会计帐帐务平衡,需要企业各部门加强对保税业务管理要求的理解和认识。依据保税业务的管理要求,从业务源头着手,梳理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企业管理体系的优化、整合,方能解决企业帐务平衡,否则难免帐务不清、积重难返,甚至于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海关监管特色和企业经营运作模式来看,加工贸易企业三帐难以平衡有其根本的原因:
1、海关监管执法数据与企业内部管理数据计算口径不同
随着海关监管模式的改革,海关监管方向从原来的重单证轻实物逐步向重实物重过程转化;核销方式也从粗放核销逐步向链式管理、据实核销转化。
海关将逐步严格要求企业报送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物流、生产经营等数据。对于联网企业,海关总署第 150 号令明确要求"联网企业应当如实向海关报送加工贸易货物物流、库存、生产管理以及满足海关监管需要的其它动态数据。
现阶段,海关的执法作业数据是依据海关商品分类编码(HSCode)的归并关系进行分类管理,也就是说海关进行核查作业和核销的计算口径主要是按照HSCode 以及单耗来进行。海关按此计算口径来核实数据、审查单证、核对实物及相关账册,管理企业进口、运输、存储、加工、装配、转让、转移、销售或者出口加工贸易货物等情况,跟踪企业行为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
而企业内部主要是依据其内部物料编码(Item)和物料结构清单来进行管理。有些企业的内部计量单位有可能与海关法定计量单位不同,存在出现计量单位折算误差的可能性。
如果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按照保税业务的管理要求整合其内部作业流程,实现海关监管体系计算口径和内部管理计算口径的对应和同步化管理,必将导致内部管理体系与海关管理体系的脱节,造成帐务平衡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