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大家好!我是小米,一个积极活泼、喜爱分享技术的 29 岁程序猿!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手写阻塞队列(Blocking Queue)。它是并发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适合用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中。当你手写它时,你会对并发编程有更深的理解。
在 Java 中,阻塞队列已经被实现得很好了,例如 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 等。但今天,我们自己实现一个简化版的阻塞队列,透过代码深入了解它的底层工作原理。
什么是阻塞队列?
阻塞队列顾名思义是一种支持阻塞操作的队列。它有以下两个特点:
- 生产者阻塞:当队列满时,生产者会等待,直到队列不满。
- 消费者阻塞:当队列为空时,消费者会等待,直到队列不为空。
这个机制保证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衡,同时避免了空轮询造成的 CPU 资源浪费。
适用场景
阻塞队列通常用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者线程负责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队列中,消费者线程则从队列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当队列满时,生产者会被阻塞,直到消费者消耗掉一些数据;而当队列为空时,消费者会被阻塞,直到生产者提供数据。
下面我们就来一步步实现一个简单的阻塞队列吧!
阻塞队列的核心思路
- 队列容量管理:用数组来存储队列元素,维护一个容量上限。
- 线程同步:利用 wait() 和 notifyAll() 来控制线程的阻塞与唤醒。
- 双指针操作:使用两个指针 head 和 tail 分别表示出队列的头和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09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