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总览

本文收录了金庸先生的所有武侠小说,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每一部作品的时间、体裁、篇幅、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文笔、武功体系、眼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现了金庸武侠世界的魅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非常喜爱金老的作品,这里做下收录。

作品名称时间列表

作品名称备注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神雕侠侣》1959年—1961年
《飞狐外传》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连城诀》1963年,又名《素心剑》
《天龙八部》1963年—1966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1972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书剑恩仇录

角度xxxx描述
故事情节主线比较明朗,就是陈家洛及红花会与乾隆之间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悬念,情节方面也不是很紧凑。
人物塑造人物数量不算多,红花会人物占绝对优势,有点一边倒的感觉。
文笔文笔中规中矩吧,能把故事讲清楚。但读起来并不是很出彩。
武功体系人物数量不多,武功体系自然也受到影响,不算丰富吧
眼界简单来说就是武林人物仗剑行侠,快意恩仇。和其他武侠小说没太大区别。
体裁七言章回体
篇幅
综合评价金庸的第一部作品,采用章回体,讲述乾隆的兄弟陈家洛的恩怨情仇故事,一书一剑,文武双全。人物的数量也不太丰富,红花会在武林中可说绝对优势,可以看出,无论是体裁表现手法,都有模仿其他小说的痕迹。但武侠之路由此开启。

碧血剑

描述作者尝试用五言古诗体裁,讲述明朝抗清名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艺成之后相助闯王,夺取大明江山的故事。 从书剑恩仇录的清朝,到碧血剑的明末,作者对历史的了解范围更加广泛,书中人物也丰富了不少。 有一点就是袁承志的武功实在太强,出道就基本没有对手。

射雕英雄传

描述射雕三部曲首部,非常脍炙人口,人物的特点比较鲜明,从莽莽草原到江南水乡,再到海外的桃花岛,作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体裁由4字组成,可以看出作者在不断拓宽。 该书和前2部一样,人物还是不够丰富。

雪山飞狐

神雕侠侣

飞狐外传

白马啸西风

篇幅较短,感觉拍成电视5集就完了

倚天屠龙记

鸳鸯刀

篇幅较短

连城诀

天龙八部

角度xxxx描述
故事情节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全书不只一条主线,明线暗线,悬念迭起,乔峰是一条主线,段誉是一条主线,虚竹亦是一条主线,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际遇,但是能够神奇的交汇。
人物塑造人物数量: 出场了100多位人物,非常丰富。
人物性格:非常丰富,豪气干云的乔峰,迂腐腾腾的虚竹,杀人不眨眼的丁春秋,精怪活泼的阿紫,非也非也的包不同,当真是说也说不完。
文笔造诣很高。当情节和人物确定下来之后,如何展现靠的就是文笔。譬如烹饪,情节和人物是食材和作料,文笔就是烹饪技巧。同样的原料,高明的厨师可以将菜做色香味俱全。我来做,就没发吃。又如我看过了天龙八部,让我写一部类似的小说,却全然写不出。
文笔在小说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江南如画的风景,还是聚贤庄惊心动魄的大战,亦或是端正淳和几个女子之间的爱恨纠葛,作者对各种场景都描绘的十分到位,精彩。
武功体系非常丰富。武林正宗少林72绝技,渊博无比的慕容武学,稳镇天南的段家武学,潇洒如意的逍遥武学,刚猛无俦的降龙十八掌,西域番僧的神奇武功,聋哑门8个弟子各不相同的技艺,还有各个门派的武学,数不胜数。
眼界
体裁宋词
篇幅
综合评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很棒,巅峰之作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蕴含了佛家思想。金庸将整本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但凡能够善终之人,都是放下了自己“贪、嗔、痴”之念的人,比如鸠摩智。

侠客行

角度xxxx描述
故事情节情节是比较曲折离奇,各种想不到。但这部小说里面太多牵强之处,例如那么多高人见到石壁上的武功就不想走了,虽然大家都爱武功,但千人千面,未必就都能如此痴迷石壁上的武功,看到石壁,就不做少林方丈了,就不做武当掌门了,就不回家看妻子儿女了。 一厢情愿的成分太多了。
人物塑造各种人物形象都有,比较丰富,但是感觉作者为了让形象不同而故意制造不同。
文笔有了上部天龙的巅峰之作,这部的文笔感觉不出明显的进步,甚至可说是有些退步。这部故事我感觉也是讲的乱七八糟。没明白到底讲的是什么,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
武功体系虽然种类丰富,但是其实描写的欠精彩啊,少林以及武当的神技都没怎么描写。可能是作者在其他作品中写的太多了,这部中追求标新立异,但其实描写的并不精彩。
眼界作者在天龙中眼界达到一个高度,这部作者眼界肯定渐广,看到的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属于一个量变的过程。
体裁唐诗
篇幅
综合评价出现在巅峰天龙之后,这部作品显得有些平庸,相当于巅峰之后的一个小低谷,为下次巅峰做准备。

笑傲江湖

鹿鼎记

角度xxxx描述
故事情节主角毫无疑问只有一个,就是韦小宝。有点像个人游记的形势。情节的安排方面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技法的运用炉火纯青。
人物塑造一改主角必定武功高强的风格,让一个小混混当主角,但就是这样,韦小宝这个角色塑造的仍然十分成功。人物的数量很丰富,各种形象栩栩如生。
文笔写一个英雄好写,还是写一个凡人好写。难度方面后者跟前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作者描述韦小宝这样一个近乎凡人的故事,丝毫没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让人时而悬心,时而捧腹,读起来津津有味。
作者此时的文笔真可说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已经不是写什么像什么,而是写什么就是什么了。 能从最平凡的事情里面见文章,颇有些《围城》的味道。
武功体系丰富度依然很高
眼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前给人的感觉是武林才算是江湖,但是现在升华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近乎哲理。
体裁重新用七言章回体,是一种返璞归真。作者在作品中尝试了各种体裁,2字,4字,诗,词。 但最终发现,好的小说和体裁是无关的,即使用最传统的七言章回体,仍然可以写出很好的小说。这是作者思想的升华,也是自信的体现。
篇幅
综合评价这部看起来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如果说过往小说中,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才是江湖。那么这部小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亦是江湖。人情人性,世态世事亦是江湖。
作者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审视世界,审视人生。从此前的仗剑行侠,虽千万人吾往矣,到因缘附会的无赖。实际上是一种眼界与胸襟逐渐开阔的过程。试想,作者写前些大侠的时候,肯定对这种混混的人生是不屑一顾的。 但是后来发现,世间这种人很多,而且过的也未必不好。韦小宝爱赌博,爱美女,会攀援,和我们大众更像些。
作者跳出了不只一个束缚。主角未必要武功高强。未必要行侠仗义,未必要视死如归。而是可以有着种种人性的特点,宣扬人性的解放,宣扬自我和追寻欢乐。 作者突破自我,看破世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因此,鹿鼎记是又一巅峰之作。

越女剑

篇幅太短,暂不评

其他作品

作品名称备注 体裁 出版年
《袁崇焕评传》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
《陈世骧先生书函》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附于《鹿鼎记》之后
《三剑楼随笔》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随笔集 1997年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与池田大作合著 对话录 1999年
《金庸散文》散文集 2007年 [44]
《寻他千百度》散文集 2013年 [45]
《明窗小札1963》文集 2014年 [46]
《明窗小札1964》文集 2015年
《明窗小札1965》文集 2016年
《旧梦:表弟眼中的徐志摩》与蒋复璁等人合著 回忆录 2017年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高效的多载波通信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拆分为多个低速子流,并通过多个并行的低带宽子载波传输。这种技术具有高频谱效率、强抗多径衰落能力和灵活的带宽分配优势。 OFDM系统利用大量正交子载波传输数据,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可有效避免码间干扰(ISI)。其数学表达为多个离散子载波信号的线性组合,调制和解调过程通过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和IFFT(逆快速傅立叶变换)实现。其关键流程包括:数据符号映射到子载波、IFFT转换为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以减少ISI、信道传输、接收端FFT恢复子载波数据和解调原始数据。 Matla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工程和数据分析的高级编程语言和交互式环境。在OFDM系统设计中,首先需掌握Matlab基础,包括编程语法、函数库和工具箱。接着,根据OFDM原理构建系统模型,实现IFFT/FFT变换、循环前缀处理和信道建模等关键算法,并通过改变参数(如信噪比、调制方式)评估系统性能。最后,利用Matlab的绘图功能展示仿真结果,如误码率(BER)曲线等。 无线通信中主要考虑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其在频带上均匀分布且统计独立。通过仿真OFDM系统,可在不同信噪比下测量并绘制BER曲线。分析重点包括:不同调制方式(如BPSK、QPSK)对BER的影响、循环前缀长度选择对性能的影响以及信道估计误差对BER的影响。 OFDM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数字音频广播(DAB)、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VB-T)、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4G/LTE和5G移动通信,是这些通信标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深入研究基于Matlab的OFDM系统设计仿真,有助于加深对OFDM技术的理解,并提升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仿真得到的关键性能指标(如BER曲线)对评估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复杂信道条件下的OFDM性能及系统优化,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51单片机是电子工程领域常用的入门级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例如电子时钟。本项目将介绍如何利用51单片机设计一款简单的电子时钟,并通过Keil软件进行程序开发,同时借助Proteus仿真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帮助初学者掌握51单片机的基础应用。 51单片机基于Intel 8051内核,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I/O端口等功能模块,具有易于编程和性价比高的优势。在电子时钟项目中,主要利用其定时器实现时间的精确计算。Keil μVision是51单片机的常用开发环境,支持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开发时,需编写代码以控制单片机显示和更新时间,包括初始化时钟硬件、设置定时器中断、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以及LCD显示屏交互等步骤。关键环节如下:一是初始化,配置时钟源(如外部晶振)设定工作频率;二是定时器设置,选择合适模式(如模式1或模式2),设置计数初值以获得所需时间分辨率;三是中断服务,编写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溢出时更新时间并触发中断;四是显示控制,通过I/O端口驱动LCD显示屏显示当前时间。 Proteus是一款虚拟原型设计软件,可用于模拟硬件电路,帮助开发者在编程前验证电路设计。在Proteus中,可搭建51单片机、LCD模块、晶振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形成电子时钟电路模型。运行仿真后,可观察程序在实际电路中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实际项目中,51单片机电子时钟还涉及以下知识点:一是时钟信号产生,定时器通过计数外部时钟脉冲实现时间累计,可通过调整晶振频率和定时器初始值设置不同时间间隔;二是LCD接口,需理解LCD的命令和数据传输协议,以及如何控制背光、显示模式、行列地址等;三是中断系统,了解中断概念、中断向量及程序中中断的启用和禁用方法;四是数码管显示,若使用数码管而非LCD,需了解其显示原理及段选、位选的驱动方式。 本项目融合了单片机基础、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机械臂的避障路径规划是一项关键任务,而本压缩包中的资源专注于利用蚁群算法解决三维空间中的路径规划问题。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是一种仿生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时的信息素沉积行为,能够有效找到全局最优解,尤其适合复杂路径规划。 蚁群算法由Marco Dorigo等人提出,模拟蚂蚁寻找食物路径时释放信息素的过程。在算法中,每条可能路径被视作“虚拟”蚂蚁的路径,蚂蚁在移动时会留下信息素。信息素浓度会随时间蒸发,同时被新经过的蚂蚁加强。通过迭代,算法优化路径选择,强化高效路径,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三维空间路径规划尤为重要。为此,通常将三维空间划分为网格,每个小格子代表一种状态,如无障碍、障碍或未知。通过判断每个格子的状态,确定机械臂的可行移动区域,即“可视区域”。蚁群算法应用于该三维网格,寻找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每只蚂蚁在网格上随机移动时,会考虑信息素浓度和距离因素。高浓度信息素路径更易被选择,短距离路径更具吸引力。经过多次迭代,信息素逐渐积累在最优路径上,从而得出避开障碍物的最短路径。 实际应用中,机械臂路径规划需考虑运动学限制,如关节角度范围、速度限制等,同时实时性也至关重要,算法需快速生成新路径以适应动态环境。因此,蚁群算法常其他优化方法结合,如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以提升计算效率和路径质量。 压缩包内文件可能包含算法源代码、数据结构定义、模拟环境设定及结果可视化等内容。通过这些资源,学习者可深入了解蚁群算法在机械臂避障路径规划中的实现,并直观理解三维路径规划。该应用涉及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通过仿真项目,既能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又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工业应用,掌握这种路径规划方法都极具价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