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概况
2024年,智慧照明市场在出货量与市场规模上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智能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照明出货量增长至3379万台,市场规模约425亿元,同比增长6.78%。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照明出货量有望达3957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479亿元。
智能照明产品品类丰富,包括顶灯、开关、筒灯、射灯、灯泡、台灯、轨道灯、夜灯、灯带、落地灯等。其中,顶灯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出货量占比达到28.8%,开关作为智能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货量也相对较高,占比约为19.3%。
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专业照明厂商和科技公司占据较大份额,分别为38.9%和17.6%,无主灯概念的推广助力全屋智能厂商快速成长,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二、技术进步
智慧照明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照明产品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
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算法,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人流密度等因素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提供更加舒适、节能的照明环境。
此外,5G技术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智慧照明设备的迭代升级,提高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在升级改造方面,许多城市和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智慧照明系统的建设和升级。
例如,多地推进智慧灯杆建设,将传统的交通标志杆、电警杆、信号灯杆等合杆,避免城市空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智慧灯杆上还预留了5G基站、环境气象监测、视频监控等设备的挂载接口,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广阔的搭载平台。
三、政策环境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智慧照明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智能照明产业规划和政策,如《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发改委发布的《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
这些政策为智慧照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确提出了鼓励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化生产装备及检测设备开发等“智造”建议,以及鼓励系统智能化改造,以实现城市照明智能、绿色改造从产品与技术推广到系统技术改造全方位实施的转变。
这些政策导向将有力推动智慧照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升级改造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智慧照明的升级改造案例层出不穷。例如,某镇智慧灯杆项目全部完工,将镇内主干道的原有灯杆更换为可“一杆多用”的智慧灯杆,不仅明显改善了市民夜间出行的道路照明环境,还让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某地道路智慧灯杆提升项目、某区智慧路灯项目等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升级改造案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照明品质和智能化水平,还为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示范效应。
如上,2024年智慧照明市场在出货量、市场规模、技术进步、政策环境以及升级改造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智慧照明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