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部署以及主从复制、哨兵模式主从切换


官网对复制的说明: http://redis.cn/topics/replication.html
哨兵模式: http://redis.cn/topics/sentinel.html
Redis持久化:RDB&AOF http://redis.cn/topics/persistence.html
Redis哨兵模式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9004460.html
或: https://www.cnblogs.com/dukuan/p/10119348.html

Redis的集群方案

大致有三种:

  • 1)redis cluster集群方案;
  • 2)master/slave主从方案;
  • 3)哨兵模式来进行主从替换以及故障恢复。

实验环境

  • 三台全新的rhel7.3虚拟机,防火墙和selinux关闭且disabled。
主机(IP)服务
server1(172.25.11.1)master
server2(172.25.11.2)slave
server3(172.25.11.3)slave

redis的部署

server1(master)
  • 获取redis的压缩包,解压。
[root@server1 ~]# ls
redis-5.0.3.tar.gz
[root@server1 ~]# tar zxf redis-5.0.3.tar.g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因为已经存在makefile文件,所以我们安装编译用的gcc之后(不装会报错)直接可以make && make install
[root@server1 redis-5.0.3]# yum install gcc -y
[root@server1 redis-5.0.3]# make && make insta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编译完成,进入utils目录下执行脚本,查看此时的进程。
[root@server1 redis-5.0.3]# cd utils/
[root@server1 utils]# ./install_server.sh
[root@server1 utils]# ps a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此目录下是管理redis服务状态的脚本所在的目录,我们查看redis开启的端口(如上,默认为6379)。
[root@server1 utils]# cd /etc/init.d/
[root@server1 init.d]# ls
functions  netconsole  network  README  redis_6379  rhnsd
[root@server1 init.d]# netstat -antl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默认的bind端口是本机的回环地址,也就是127.0.0.1,但是这样的话,访问redis只能通过本机的客户端连接,无法进行远程连接,这样可以避免redis服务暴露于危险的网络环境中,防止别人通过远程连接盗取数据,但在本次实验中为了实验效果,默认是设置为0.0.0.0及任意网段的主机进行连接,如果注释的话表示接收来自于可用网络接口的连接,这在企业中是不会出现的。

  • 我们接下来来修改配置文件,将bind改为0.0.0.0,允许任意的客户端连接,然后重启服务,第一次重启服务用脚本的形式,以后就可以直接用systemd的方式管理服务。
[root@server1 init.d]# vim /etc/redis/6379.conf 
  70 bind 0.0.0.0
[root@server1 init.d]#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root@server1 init.d]# netstat -antlp
[root@server1 init.d]# systemctl restart redis_6379
[root@server1 init.d]# systemctl status redis_637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部署成功,登陆数据库插入数据进行测试:
[root@server1 init.d]# redis-cli
127.0.0.1:6379> set name zhangyiwen
OK
127.0.0.1:6379> get name
"zhangyiwen"
127.0.0.1:6379> del name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name
(n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从复制

redis主从复制简单来说:

  • A)Redis的复制功能是支持多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一类是主数据库(master)一类是从数据库(slave),主数据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发生写操作的时候自动将数据同步到从数据库,而从数据库一般是只读的,并接收主数据库同步过来的数据,一个主数据库可以有多个从数据库,而一个从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主数据库。
  • B)通过redis的复制功能可以很好的实现数据库的读写分离,提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主数据库主要进行写操作,而从数据库负责读操作。
Redis主从复制流程简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的过程

redis主从复制的大致过程:

  • 1)当一个从数据库启动时,会向主数据库发送sync命令,
  • 2)主数据库接收到sync命令后会开始在后台保存快照(执行rdb操作),并将保存期间接收到的命令缓存起来。
  • 3)当快照完成后,redis会将快照文件和所有缓存的命令发送给从数据库。
  • 4)从数据库收到后,会载入快照文件并执行收到的缓存的命令。
server1(master)
  • 部署redis,如上。
server2(slave)
  • 新开一台虚拟机server2作为slave端,为server2也部署redis,与server1的部署类似,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 server2的配置文件需要修改两个地方:
[root@server2 utils]# vim /etc/redis/6379.conf
70 bind 0.0.0.0      #允许任意客户端连接
287 replicaof 172.25.11.1 6379    #从这台主机复制,指向master的ip和端口
  • 修改完成后,重启服务,查看端口。
[root@server2 utils]#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root@server2 utils]# netstat -antl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
  • 主从复制的测试,server1(master)写入键值对后,在server2(slave)查询,发现server2(slave)主机可以查询,发现数据同步,但不可删除。主从复制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哨兵模式的主从切换

sentinel哨兵模式介绍

  • Sentinel(哨兵)是用于监控redis集群中Master状态的工具,是Redis 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sentinel哨兵模式已经被集成在redis2.4之后的版本中。sentinel是redis高可用的解决方案,sentinel系统可以监视一个或者多个redis master服务,以及这些master服务的所有从服务;当某个master服务下线时,自动将该master下的某个从服务升级为master服务替代已下线的master服务继续处理请求。
  • sentinel可以让redis实现主从复制,当一个集群中的master失效之后,sentinel可以选举出一个新的master用于自动接替master的工作,集群中的其他redis服务器自动指向新的master同步数据。一般建议sentinel采取奇数台,防止某一台sentinel无法连接到master导致误切换。其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Redis-Sentinel是Redis官方推荐的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当用Redis做Master-slave的高可用方案时,假如master宕机了,Redis本身(包括它的很多客户端)都没有实现自动进行主备切换,而Redis-sentinel本身也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进程,它能监控多个master-slave集群,发现master宕机后能进行自动切换。Sentinel由一个或多个Sentinel 实例 组成的Sentinel 系统可以监视任意多个主服务器,以及这些主服务器属下的所有从服务器,并在被监视的主服务器进入下线状态时,自动将下线主服务器属下的某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ntinel状态持久化
  • snetinel的状态会被持久化地写入sentinel的配置文件中。每次当收到一个新的配置时,或者新创建一个配置时,配置会被持久化到硬盘中,并带上配置的版本戳。这意味着,可以安全的停止和重启sentinel进程。
Sentinel作用

1)Master状态检测
2)如果Master异常,则会进行Master-Slave切换,将其中一个Slave作为Master,将之前的Master作为Slave。
3)Master-Slave切换后,master_redis.conf、slave_redis.conf和sentinel.conf的内容都会发生改变,即master_redis.conf中会多一行slaveof的配置,sentinel.conf的监控目标会随之调换。

Sentinel工作方式(每个Sentinel实例都执行的定时任务)

1)每个Sentinel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向它所知的Master,Slave以及其他 Sentinel 实例发送一个PING命令。
2)如果一个实例(instance)距离最后一次有效回复PING命令的时间超过 own-after-milliseconds 选项所指定的值,则这个实例会被Sentinel标记为主观下线
3)如果一个Master被标记为主观下线,则正在监视这个Master的所有 Sentinel 要以每秒一次的频率确认Master的确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
4)当有足够数量的Sentinel (大于等于配置文件指定的值) 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确认Master的确进入了主观下线状态,则Master会被标记为客观下线
5)在一般情况下,每个Sentinel 会以每10秒一次的频率向它已知的所有Master,Slave发送 INFO 命令
6)当Master被Sentinel标记为客观下线时,Sentinel 向下线的 Master 的所有Slave发送 INFO命令的频率会从10秒一次改为每秒一次
7)若没有足够数量的Sentinel同意Master已经下线,Master的客观下线状态就会被移除。 若 Master重新向Sentinel 的PING命令返回有效回复,Master的主观下线状态就会被移除。

三个定时任务

sentinel在内部有3个定时任务:
1)每10秒每个sentinel会对master和slave执行info命令,这个任务达到两个目的:

  • a)发现slave节点
  • b)确认主从关系

2)每2秒每个sentinel通过master节点的channel交换信息(pub/sub)。master节点上有一个发布订阅的频道(sentinel:hello)。sentinel节点通过__sentinel__:hello频道进行信息交换(对节点的"看法"和自身的信息),达成共识。
3)每1秒每个sentinel对其他sentinel和redis节点执行ping操作(相互监控),这个其实是一个心跳检测,是失败判定的依据。

主观下线
  • 所谓主观下线(Subjectively Down, 简称 SDOWN)指的是单个Sentinel实例对服务器做出的下线判断,即单个sentinel认为某个服务下线(有可能是接收不到订阅,之间的网络不通等等原因)。
  • 主观下线就是说如果服务器在down-after-milliseconds给定的毫秒数之内, 没有返回 Sentinel 发送的 PING 命令的回复, 或者返回一个错误, 那么 Sentinel 将这个服务器标记为主观下线(SDOWN )。
  • sentinel会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向所有与其建立了命令连接的实例(master,从服务,其他sentinel)发ping命令,通过判断ping回复是有效回复,还是无效回复来判断实例时候在线(对该sentinel来说是“主观在线”)。
  • sentinel配置文件中的down-after-milliseconds设置了判断主观下线的时间长度,如果实例在down-after-milliseconds毫秒内,返回的都是无效回复,那么sentinel回认为该实例已(主观)下线,修改其flags状态为SRI_S_DOWN。如果多个sentinel监视一个服务,有可能存在多个sentinel的down-after-milliseconds配置不同,这个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
客观下线
  • 客观下线(Objectively Down, 简称 ODOWN)指的是多个 Sentinel 实例在对同一个服务器做出 SDOWN 判断, 并且通过 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命令互相交流之后, 得出的服务器下线判断,然后开启failover。
  • 客观下线就是说只有在足够数量的 Sentinel 都将一个服务器标记为主观下线之后, 服务器才会被标记为客观下线(ODOWN)。只有当master被认定为客观下线时,才会发生故障迁移。
  • 当sentinel监视的某个服务主观下线后,sentinel会询问其它监视该服务的sentinel,看它们是否也认为该服务主观下线,接收到足够数量(这个值可以配置)的sentinel判断为主观下线,既任务该服务客观下线,并对其做故障转移操作。
  • sentinel通过发送 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 ip port current_epoch runid,(ip:主观下线的服务id,port:主观下线的服务端口,current_epoch:sentinel的纪元,runid:*表示检测服务下线状态,如果是sentinel 运行id,表示用来选举领头sentinel)来询问其它sentinel是否同意服务下线。
  • 一个sentinel接收另一个sentinel发来的is-master-down-by-addr后,提取参数,根据ip和端口,检测该服务时候在该sentinel主观下线,并且回复is-master-down-by-addr,回复包含三个参数:down_state(1表示已下线,0表示未下线),leader_runid(领头sentinal id),leader_epoch(领头sentinel纪元)。
  • sentinel接收到回复后,根据配置设置的下线最小数量,达到这个值,既认为该服务客观下线。
  • 客观下线条件只适用于主服务器: 对于任何其他类型的 Redis 实例, Sentinel 在将它们判断为下线前不需要进行协商, 所以从服务器或者其他 Sentinel 永远不会达到客观下线条件。只要一个 Sentinel 发现某个主服务器进入了客观下线状态, 这个 Sentinel 就可能会被其他 Sentinel 推选出, 并对失效的主服务器执行自动故障迁移操作。
主观下线(SDOWN)和客观下线(ODOWN)的更多细节
  • sentinel对于不可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叫主观不可用(SDOWN),另外一个叫客观不可用(ODOWN)。SDOWN是sentinel自己主观上检测到的关于master的状态,ODOWN需要一定数量的sentinel达成一致意见才能认为一个master客观上已经宕掉,各个sentinel之间通过命令SENTINEL is_master_down_by_addr来获得其它sentinel对master的检测结果。

  • 从sentinel的角度来看,如果发送了PING心跳后,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合法的回复,就达到了SDOWN的条件。这个时间在配置中通过is-master-down-after-milliseconds参数配置。
    当sentinel发送PING后,以下回复之一都被认为是合法的:

    PING replied with +PONG.
    PING replied with -LOADING error.
    PING replied with -MASTERDOWN error.
    其它任何回复(或者根本没有回复)都是不合法的。

  • 从SDOWN切换到ODOWN不需要任何一致性算法,只需要一个gossip协议:如果一个sentinel收到了足够多的sentinel发来消息告诉它某个master已经down掉了,SDOWN状态就会变成ODOWN状态。如果之后master可用了,这个状态就会相应地被清理掉。

  • 正如之前已经解释过了,真正进行failover需要一个授权的过程,但是所有的failover都开始于一个ODOWN状态。ODOWN状态只适用于master,对于不是master的redis节点sentinel之间不需要任何协商,slaves和sentinel不会有ODOWN状态

在redis-sentinel的conf文件里有这么两个配置

1)sentinel monitor <masterName> <ip> <port> <quorum>

四个参数含义:

  • masterName这个是对某个master+slave组合的一个区分标识(一套sentinel是可以监听多套master+slave这样的组合的)。
  • ip 和 port 就是master节点的 ip 和 端口号。
  • quorum这个参数是进行客观下线的一个依据,意思是至少有 quorum 个sentinel主观的认为这个master有故障,才会对这个master进行下线以及故障转移。因为有的时候,某个sentinel节点可能因为自身网络原因,导致无法连接master,而此时master并没有出现故障,所以这就需要多个sentinel都一致认为该master有问题,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这就保证了公平性和高可用。

2)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asterName> <timeout>

  • 这个配置其实就是进行主观下线的一个依据,masterName这个参数不用说了,timeout是一个毫秒值,表示:如果这台sentinel超过timeout这个时间都无法连通master包括slave(slave不需要客观下线,因为不需要故障转移)的话,就会主观认为该master已经下线(实际下线需要客观下线的判断通过才会下线)
  • 那么,多个sentinel之间是如何达到共识的呢?这就是依赖于前面说的第二个定时任务,某个sentinel先将master节点进行一个主观下线,然后会将这个判定通过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这个命令问对应的节点是否也同样认为该addr的master节点要做客观下线。最后当达成这一共识的sentinel个数达到前面说的quorum设置的这个值时,就会对该master节点下线进行故障转移。quorum的值一般设置为sentinel个数的二分之一加1,例如3个sentinel就设置2。
配置版本号
  • 为什么要先获得大多数sentinel的认可时才能真正去执行failover呢?
    当一个sentinel被授权后,它将会获得宕掉的master的一份最新配置版本号,当failover执行结束以后,这个版本号将会被用于最新的配置。因为大多数sentinel都已经知道该版本号已经被要执行failover的sentinel拿走了,所以其他的sentinel都不能再去使用这个版本号。这意味着,每次failover都会附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号。我们将会看到这样做的重要性。而且,sentinel集群都遵守一个规则:如果sentinel A推荐sentinel B去执行failover,B会等待一段时间后,自行再次去对同一个master执行failover,这个等待的时间是通过failover-timeout配置项去配置的。从这个规则可以看出,sentinel集群中的sentinel不会再同一时刻并发去failover同一个master,第一个进行failover的sentinel如果失败了,另外一个将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重新进行failover,以此类推。
  • redis sentinel保证了活跃性:如果大多数sentinel能够互相通信,最终将会有一个被授权去进行failover。
  • redis sentinel也保证了安全性:每个试图去failover同一个master的sentinel都会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号。
配置传播
  • 一旦一个sentinel成功地对一个master进行了failover,它将会把关于master的最新配置通过广播形式通知其它sentinel,其它的sentinel则更新对应master的配置。
  • 一个faiover要想被成功实行,sentinel必须能够向选为master的slave发送SLAVEOF NO ONE命令,然后能够通过INFO命令看到新master的配置信息。
  • 当将一个slave选举为master并发送SLAVEOF NO ONE后,即使其它的slave还没针对新master重新配置自己,failover也被认为是成功了的,然后所有sentinels将会发布新的配置信息。
  • 新配在集群中相互传播的方式,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当一个sentinel进行failover时必须被授权一个版本号的原因。
  • 每个sentinel使用发布/订阅的方式持续地传播master的配置版本信息,配置传播的发布/订阅管道是:__sentinel__:hello
  • 因为每一个配置都有一个版本号,所以以版本号最大的那个为标准。

举个例子:

  • 假设有一个名为mymaster的地址为192.168.10.202:6379。一开始,集群中所有的sentinel都知道这个地址,于是为mymaster的配置打上版本号1。一段时候后mymaster死了,有一个sentinel被授权用版本号2对其进行failover。如果failover成功了,假设地址改为了192.168.10.202:9000,此时配置的版本号为2,进行failover的sentinel会将新配置广播给其他的sentinel,由于其他sentinel维护的版本号为1,发现新配置的版本号为2时,版本号变大了,说明配置更新了,于是就会采用最新的版本号为2的配置。
    这意味着sentinel集群保证了第二种活跃性:一个能够互相通信的sentinel集群最终会采用版本号最高且相同的配置。
sentinel的"仲裁会"
  • 前面我们谈到,当一个master被sentinel集群监控时,需要为它指定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指定了当需要判决master为不可用,并且进行failover时,所需要的sentinel数量,可以称这个参数为票数
  • 不过,当failover主备切换真正被触发后,failover并不会马上进行,还需要sentinel中的大多数sentinel授权后才可以进行failover。
  • 当ODOWN时,failover被触发。failover一旦被触发,尝试去进行failover的sentinel会去获得“大多数”sentinel的授权(如果票数比大多数还要大的时候,则询问更多的sentinel)
  • 这个区别看起来很微妙,但是很容易理解和使用。例如,集群中有5个sentinel,票数被设置为2,当2个sentinel认为一个master已经不可用了以后,将会触发failover,但是,进行failover的那个sentinel必须先获得至少3个sentinel的授权才可以实行failover。
  • 如果票数被设置为5,要达到ODOWN状态,必须所有5个sentinel都主观认为master为不可用,要进行failover,那么得获得所有5个sentinel的授权。
选举领头sentinel(即领导者选举)

一个redis服务被判断为客观下线时,多个监视该服务的sentinel协商,选举一个领头sentinel,对该redis服务进行故障转移操作。选举领头sentinel遵循以下规则:

  • 1)所有的sentinel都有公平被选举成领头的资格。
  • 2)所有的sentinel都有且只有一次将某个sentinel选举成领头的机会(在一轮选举中),一旦选举某个sentinel为领头,不能更改。
  • 3)sentinel设置领头sentinel是先到先得,一旦当前sentinel设置了领头sentinel,以后要求设置sentinel为领头请求都会被拒绝。
  • 4)每个发现服务客观下线的sentinel,都会要求其他sentinel将自己设置成领头。
  • 5)当一个sentinel(源sentinel)向另一个sentinel(目sentinel)发送is-master-down-by-addr ip port current_epoch runid命令的时候,runid参数不是*,而是sentinel运行id,就表示源sentinel要求目标sentinel选举其为领头。
  • 6)源sentinel会检查目标sentinel对其要求设置成领头的回复,如果回复的leader_runidleader_epoch为源sentinel,表示目标sentinel同意将源sentinel设置成领头。
  • 7)如果某个sentinel被半数以上的sentinel设置成领头,那么该sentinel既为领头。
  • 8)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没有选举出领头sentinel,暂定一段时间,再选举。
为什么要选领导者?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只能有一个sentinel节点去完成故障转移。
sentinel is-master-down-by-addr这个命令有两个作用,一是确认下线判定,二是进行领导者选举。

选举过程

1)每个做主观下线的sentinel节点向其他sentinel节点发送上面那条命令,要求将它设置为领导者。
2)收到命令的sentinel节点如果还没有同意过其他的sentinel发送的命令(还未投过票),那么就会同意,否则拒绝。
3)如果该sentinel节点发现自己的票数已经过半且达到了quorum的值,就会成为领导者
4)如果这个过程出现多个sentinel成为领导者,则会等待一段时间重新选举。

Redis Sentinel的主从切换方案

Sentinel可以用来管理多个Redis服务器实例,可以实现一个功能上实现HA的集群,Sentinel主要负责三个方面的任务:

  • 1)监控(Monitoring): Sentinel 会不断地检查你的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是否运作正常。
  • 2)提醒(Notification): 当被监控的某个 Redis 服务器出现问题时, Sentinel 可以通过 API 向管理员或者其他应用程序发送通知。
  • 3)自动故障迁移(Automatic failover): 当一个主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时, Sentinel 会开始一次自动故障迁移操作, 它会将失效主服务器的其中一个从服务器升级为新的主服务器, 并让失效主服务器的其他从服务器改为复制新的主服务器; 当客户端试图连接失效的主服务器时, 集群也会向客户端返回新主服务器的地址, 使得集群可以使用新主服务器代替失效服务器。

Redis Sentinel 是一个分布式系统, 可以在一个架构中运行多个 Sentinel 进程(progress), 这些进程使用流言协议(gossip protocols)来接收关于主服务器是否下线的信息, 并使用投票协议(agreement protocols)来决定是否执行自动故障迁移, 以及选择哪个从服务器作为新的主服务器。
一个简单的主从结构加sentinel集群的架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图是一主一从节点,加上两个部署了sentinel的集群,sentinel集群之间会互相通信,沟通交流redis节点的状态,做出相应的判断并进行处理,这里的主观下线状态和客观下线状态是比较重要的状态,它们决定了是否进行故障转移。
  • 可以通过订阅指定的频道信息,当服务器出现故障得时候通知管理员。
  • 客户端可以将 Sentinel 看作是一个只提供了订阅功能的 Redis 服务器,你不可以使用 PUBLISH 命令向这个服务器发送信息,但你可以用 SUBSCRIBE 命令或者 PSUBSCRIBE 命令, 通过订阅给定的频道来获取相应的事件提醒。 一个频道能够接收和这个频道的名字相同的事件。 比如说, 名为 +sdown 的频道就可以接收所有实例进入主观下线(SDOWN)状态的事件。

个人认为,Sentinel实现的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做到自动故障迁移,即当某一个master挂了的时候,可以自动的将某一个slave提升为新的master,且原master的所有slave也都自动的将自己的master改为新提升的master,这样我们的程序的可用性大大提高了。只要redis安装完成,Sentinel就安装完成了,Sentinel集成在redis里了。

故障转移

  • 所谓故障转移就是当master宕机,选一个合适的slave来晋升为master的操作,redis-sentinel会自动完成这个,不需要我们手动来实现。
故障转移操作流程
  • 一次故障转移操作大致分为以下流程:

1.发现主服务器已经进入客观下线状态。
2.对我们的当前集群进行自增, 并尝试在这个集群中当选。
3.如果当选失败, 那么在设定的故障迁移超时时间的两倍之后, 重新尝试当选。 如果当选成功, 那么执行以下步骤:
4.选出一个从服务器,并将它升级为主服务器。
5.向被选中的从服务器发送 SLAVEOF NO ONE 命令,让它转变为主服务器。
6.通过发布与订阅功能, 将更新后的配置传播给所有其他 Sentinel , 其他 Sentinel 对它们自己的配置进行更新。
7.向已下线主服务器的从服务器发送 SLAVEOF 命令, 让它们去复制新的主服务器。
8.当所有从服务器都已经开始复制新的主服务器时, 领头 Sentinel 终止这次故障迁移操作。
9.每当一个 Redis 实例被重新配置(reconfigured) —— 无论是被设置成主服务器、从服务器、又或者被设置成其他主服务器的从服务器 —— Sentinel 都会向被重新配置的实例发送一个 CONFIG REWRITE 命令, 从而确保这些配置会持久化在硬盘里。

Sentinel 使用以下规则来选择新的主服务器
  • 在失效主服务器属下的从服务器当中, 那些被标记为主观下线、已断线、或者最后一次回复 PING 命令的时间大于五秒钟的从服务器都会被淘汰。
  • 在失效主服务器属下的从服务器当中, 那些与失效主服务器连接断开的时长超过 down-after 选项指定的时长十倍的从服务器都会被淘汰。
  • 在经历了以上两轮淘汰之后剩下来的从服务器中, 我们选出复制偏移量(replication offset)最大的那个从服务器作为新的主服务器; 如果复制偏移量不可用, 或者从服务器的复制偏移量相同, 那么带有最小运行 ID 的那个从服务器成为新的主服务器。

server3(slave)

  • 再新添加一台虚拟机server3,部署过程与server2相同,不再赘述。
  • 注意配置文件的修改。
[root@server3 redis-5.0.3]# yum install gcc -y && make && make install
[root@server3 utils]# vim /etc/redis/6379.conf 
70 bind 0.0.0.0
287 replicaof 172.25.11.1 6379
[root@server3 utils]#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server1(master)

  • 在redis解压后的目录下将关于哨兵的配置文件sentinel.conf 复制到redis的控制配置文件目录/etc/redis/下。
[root@server1 redis-5.0.3]# ll sentinel.conf 
[root@server1 redis-5.0.3]# cp sentinel.conf /etc/redis/
[root@server1 redis-5.0.3]# cd /etc/red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修改复制过来的配置文件sentinel.conf的4处:
[root@server1 redis]# vim sentinel.conf
 17 protected-mode no    #关闭受保护模式 
 84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72.25.11.1 6379 2   #(当master故障时 3个节点这个挂掉的节点如果获取两票,才说明这个节点下线)  指定要监控的master,mymaster是定义的master名字,quorum为法定票数2,此处指的是sentinel的数, 只有指定的sentinel同意时才认为sentinel做的决策是有效的,一般大于sentinel数量的半数。可以有多 个master,一组sentinel集群可以监控N个主从复制架构 
11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10000   #至少多长时间 连不上才认为master的离线了。单位为ms, 即连接超时时长
120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数据持久化 每次同步只允许一个slave同步新master的数据)刚刚设定为新master时,允许同时有多少个slave向master发起同步请求。
146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80000    #故障切换的超时时间,当master故障时,把新的从提升为master,多长时间提不上就认为故障转移失败。 
  • 先不要开启服务,将此配置文件发到server2和server3上的相应目录下
[root@server1 redis]# scp sentinel.conf server2:/etc/redis/
[root@server1 redis]# scp sentinel.conf server3:/etc/redis/
  • 分别重启server1~3的redis服务。
[root@server1 redis]# /etc/init.d/redis_6379 restart

查看此时master和slave的状态

  • server1:
    可以看到两个slave的状态。
[root@server1 redis]# redis-cli
127.0.0.1:6379> inf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server2和server3上也能查到对应的master的状态。
[root@server2 ~]# redis-cli 
127.0.0.1:6379> inf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试

  • 查看帮助说明:[root@server1 redis]# redis-server --help
  • 在server1~3上执行此命令:
[root@server1 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sentinel.conf --sentinel
[root@server2 utils]# redis-server /etc/redis/sentinel.conf --sentinel
[root@server3 utils]# redis-server /etc/redis/sentinel.conf --sentin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关掉server1(master)的redis时:
    在监控中会看到master已经到server2上
    并且在server2上查看发现server2已经提升为主,且可以看到server2的slave是server3.
[root@server1 ~]# redis-cli 
127.0.0.1:6379> shutdow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Redis 持久化是指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上,以防止服务器重启或者意外宕机时数据的丢失。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式: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RDB是将当前内存中的数据快照保存到磁盘上,它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可以通过配置定期或者手动触发生成。RDB持久化方式相对于AOF持久化方式更加紧凑,适合备份和恢复大数据集。但是,RDB持久化方式会导致数据在断电或宕机时的数据丢失。 AOF是将Redis服务器接收到的写操作追加到文件末尾,类似于日志文件,通过重放日志来恢复数据。AOF持久化方式相对于RDB持久化方式更加安全,可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但是,AOF持久化方式相对于RDB持久化方式会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并且恢复数据的速度相对较慢。 主从复制是指将一个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多个从服务器上。主从复制可以实现数据的热备份、读写分离以及负载均衡。主服务器接收到写操作后,会将写操作同步到所有从服务器上,从服务器会将主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本地。主从复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哨兵模式是为了解决Redis主从复制中主服务器宕机后自动切换问题而引入的。哨兵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进程,它会监控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状态。当哨兵检测到主服务器宕机后,会选举一个从服务器作为新的主服务器,并通知其他从服务器切换主服务器。 雪崩是指缓存中大量的数据同时失效,导致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造成数据库压力过大。击穿是指某个特定的key失效,导致大量请求同时访问数据库。穿透是指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不存在,也不存在于数据库中。 解决雪崩的办法可以采用多级缓存、缓存预热、限流等方式来减轻数据库的压力。解决击穿的办法可以采用互斥锁、热点数据预加载等方式来保护数据库。解决穿透的办法可以采用布隆过滤器、空结果缓存等方式来避免无效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