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2—分类算法之决策树(Decision Tree)


前言

1.分类模型实例讲解

分类算法的主要分两步骤:

  • 训练。给定一个数据集,每个样本包含一组特征和一个类别信息,然后调用分类算法训练分类模型。
  • 预测。利用生成的模型或函数对新的数据集(测试集)进行分类预测,并判断其分类后的结果,并进行可视化绘图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分类实例进行讲解。假设存在一个垃圾分类系统,将邮件划分为“垃圾邮件”和“非垃圾邮件”,现在有一个带有是否是垃圾邮件类标的训练集,然后训练一个分类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步骤如下:
  • (1)分类模型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判断每行数据是正向数据还是负向数据,并不断与真实的结果进行比较,反复训练模型,直到模型达到某个状态或超出某个阈值,模型训练结束。
  • (2) 利用该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判断其类标是“垃圾邮件”还是“非垃圾邮件”,并计算出该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和特征值。
    经过上述的两步骤,当收到一封新邮件时,我们可以根据它邮件的内容或特征,判断其是否是垃圾邮件,更让我们便利减少垃圾邮件的骚扰。

2.常见的分类算法

监督式学习包括分类和回归。其中常见的分类算法包括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决策树、K最近邻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基于规则的分类算法等,同时还有用于组合单一类方法的集成学习算法,如Bagging和Boosting等。

本节主要讲决策树: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以实例为基础的归纳学习(Inductive Learning)算法,它是对一组无次序、无规则的实例建立一棵决策判断树,并推理出树形结果的分类规则。决策树作为分类和预测的主要技术之一,其构造目的是找出属性和类别间的关系,用它来预测未知数据的类别。该算法采用自顶向下的递归方式,在决策树的内部节点进行属性比较,并根据不同属性值判断从该节点向下的分支,在决策树的叶子节点得到反馈的结果。

决策树算法根据数据的属性采用树状结构建立决策模型,常用来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常见的算法包括:分类及回归树(CART算法)、ID3 、C4.5、随机森林等。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决策树的基本概念

决策树是基于树结构来进行决策的,举个例子:
现有一位母亲急于给自己的女娃介绍一个男朋友,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1. 女儿:多大年纪了?
2. 母亲:263. 女儿:长的帅不帅?
4. 母亲:挺帅的。
5. 女儿:收入高不?
6. 母亲:不算很高,中等情况。
7. 女儿:是公务员不?
8. 母亲:是,在税务局上班呢。
9. 女儿:那好,我去见见。

这个女孩的挑剔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决策树,即相当于通过年龄、长相、收入和是否公务员将男童鞋分为两个类别:见和不见。假设这个女孩对男人的要求是:30岁以下、长相中等以上并且是高收入者或中等以上收入的公务员,那么使用下图就能很好地表示女孩的决策逻辑(即一颗决策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图的决策树中,决策过程的每一次判定都是对某一属性的“测试”,决策最终结论则对应最终的判定结果。一般一颗决策树包含:一个根节点、若干个内部节点和若干个叶子节点,易知:

  1. 每个非叶节点表示一个特征属性测试。
  2. 每个分支代表这个特征属性在某个值域上的输出。
  3. 每个叶子节点存放一个类别。
  4. 每个节点包含的样本集合通过属性测试被划分到子节点中,根节点包含样本全集。

决策树算法根据数据的属性并采用树状结构构建决策模型,常用来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常见的决策树算法包括:

  • ID3算法(IterativeDichotomiser 3)
  • C4.5算法
  • 分类及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简称CART)
  • 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 梯度推进机算法(GradientBoosting Machine,简称GBM)

对于CART、ID3和C4.5进行对比可得:

决策树模型类型树结构特征选择连续值处理缺失处理
ID3算法(IterativeDichotomiser 3)分类多叉树信息增益不可以不可以
C4.5算法分类多叉树信息增益比可以可以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与回归二叉树基尼系数可以可以

决策树构建的基本步骤包括4步,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开始时将所有记录看作一个节点。
  • 第二步:遍历每个变量的每一种分割方式,找到最好的分割点。
  • 第三步:分割成两个节点N1和N2。
  • 第四步:对N1和N2分别继续执行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每个节点足够“纯”为止。

这里的优缺点是针对 CART 树来讲,因为现在 CART 是主流的决策树算法,而且在 sklearn 工具包中使
用的也是 CART 决策树。
优点:

  • 非常直观,可解释极强。 在生成的决策树上,每个节点都有明确的判断分支条件,所以非常容易看到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比起神经网络模型的黑盒处理,高解释性的模型非常受金融保险行业的欢迎。
  • 预测速度比较快。由于最终生成的模型是一个树形结构,对于一条新数据的预测,只需要按照条件在每一个节点进行判定就可以。通常来说,树形结构都有助于提升运算速度。
  • 既可以处理离散值也可以处理连续值,还可以处理缺失值

缺点:

  • 容易过拟合。 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样本生成了一个最完美的树,那么样本中出现的每一个值都会有一条路径来拟合,所以如果样本中存在一些问题数据,或者样本与测试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时,就会看出泛化性能不好,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
  • 需要处理样本不均衡的问题。如果样本不均衡,某些特征的样本比例过大,最终的模型结果将会更偏向这些特征。
  • 样本的变化会引发树结构巨变

由于决策树容易过拟合,所以我们需要使用剪枝的方式来使得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好,剪枝可以理解为简化我们的决策树,是去掉不必要的节点路径以提高泛化能力。剪枝分为预剪枝和后剪枝

  • 预剪枝: 在决策树构建之初就设定一个阈值,当分裂节点的熵阈值小于设定值的时候就不再进行
    分裂了;然而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谁也没办法预料到我们设定的恰好是我们想要 的。
  • 后剪枝: 后剪枝方法就是在我们的决策树已经构建完成以后,再根据设定的条件来判断是否要合
    并一些中间节点,使用叶子节点来代替。在实际的情况下,通常都是采用后剪枝的方案。

二、DTC算法

Sklearn机器学习包中,实现决策树(DecisionTreeClassifier,简称DTC)的类是: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DecisionTreeClassifier构造方法为:

sklearn.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criterion='gini'  
                      , splitter='best'  
                      , max_depth=None  
                      , min_samples_split=2  
                      , min_samples_leaf=1  
                      , max_features=None  
                      , random_state=None  
                      , min_density=None  
                      , compute_importances=None  
                      , max_leaf_nodes=None) 
  • criterion特征选择标准[entropy, gini]。默认gini,即CART算法。
  • splitter特征划分标准,[best, random]。best在特征的所有划分点中找出最优的划分点,random随机的在部分划分点中找局部最优的划分点。默认的‘best’适合样本量不大的时候,而如果样本数据量非常大,此时决策树构建推荐‘random’。
  • max_depth决策树最大深度,[int, None]。默认值是‘None’。一般数据比较少或者特征少的时候可以不用管这个值,如果模型样本数量多,特征也多时,推荐限制这个最大深度,具体取值取决于数据的分布。常用的可以取值10-100之间,常用来解决过拟合。
  • min_samples_split内部节点(即判断条件)再划分所需最小样本数,[int, float]。默认值为2。如果是int,则取传入值本身作为最小样本数;如果是float,则取ceil(min_samples_split*样本数量)作为最小样本数。(向上取整)
  • min_samples_leaf叶子节点(即分类)最少样本数。如果是int,则取传入值本身作为最小样本数;如果是float,则取ceil(min_samples_leaf*样本数量)的值作为最小样本数。这个值限制了叶子节点最少的样本数,如果某叶子节点数目小于样本数,则会和兄弟节点一起被剪枝。
  • max_features在划分数据集时考虑的最多的特征值数量,[int值]。在每次split时最大特征数;[float值]表示百分数,即(max_features*n_features)
  • random_state:[int, randomSate instance, None],默认是None
  • min_density:默认None。
  • compute_importances:默认None。
  • max_leaf_nodes最大叶子节点数。[int, None],通过设置最大叶子节点数,可以防止过拟合。默认值None,默认情况下不设置最大叶子节点数。如果加了限制,算法会建立在最大叶子节点数内最优的决策树。如果特征不多,可以不考虑这个值,但是如果特征多,可以加限制,具体的值可以通过交叉验证得到。

DecisionTreeClassifier类主要包括两个方法:

  • clf.fit(train_data,train_target) 用来装载(train_data,train_target)训练数据,并训练分类模型。

  • pre = clf.predict(test_data) 用训练得到的决策树模型对test_data测试集进行预测分析。

三、用决策树来分析鸢尾花

3.1数据集

在Sklearn机器学习包中包含鸢尾花卉Iris数据集,它是一个很常用的数据集,共150行数据,包括四个特征变量:萼片长度、萼片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同时包括一个类别变量,将鸢尾花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山鸢尾(Iris-setosa)、变色鸢尾(Iris-versicolor)、维吉尼亚鸢尾(Iris-virginica)。

鸢尾花数据集详细介绍如表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ris数据集中包括两个属性iris.data和iris.target。其中,data数据是一个矩阵,每一列代表了萼片或花瓣的长宽,一共4列,每一行数据代表某个被测量的鸢尾植物,一共采样了150条记录。载入鸢尾花数据集代码如下所示: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 导入数据集iris
iris = load_iris()                      # 载入数据集
# print(iris.data)                      # 输出iris数据
# print(iris.target)                    # 输出真实标签

3.2决策树分析鸢尾花

代码调用Sklearn机器学习包中DecisionTreeClassifier决策树算法进行分类分析,并绘制预测的散点图: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 导入数据集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导入决策树DTC包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 print(iris.data)           # 输出数据集
print(iris.target)         # 输出真实标签
print(len(iris.target))    # 输出真实标签的长度
print(iris.data.shape)     # 150个样本 每个样本4个特征

# 模型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构造决策模型
clf.fit(iris.data, iris.target)                 # 训练
predicted = clf.predict(iris.data)             # 预测

# 获取花卉两列数据集
L1 = [x[0] for x in iris.data]                # 获取了第一列数据集
L2 = [x[1] for x in iris.data]                # 获取了第二列数据集

# 绘图
plt.scatter(L1, L2, c=predicted, marker='x')  # cmap=plt.cm.Paired
plt.title("DTC")
plt.show()

输出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50
(150,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存在的缺点

  • 代码中通过“L1 = [x[0] for x in X]”获取了第一列和第二列数据集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绘图,而真实的iris数据集中包括四个特征,那怎么绘制四个特征的图形呢?这就需要利用PCA降维技术处理。
  • 第二个问题是在聚类、回归、分类模型中,都需要先进行训练,再对新的数据集进行预测,这里却是对整个数据集进行分类分析,而真实情况是需要把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例如数据集的70%用于训练、30%用于预测;或80%用于训练20%用于预测。

四、数据集划分和分类评估

主要是讲决策树分析鸢尾花代码的优化,对其数据集划分为预测集和训练集,以及对决策算法的分类评估。

Class 类别变量中0表示山鸢尾,1表示变色鸢尾,2表示维吉尼亚鸢尾。上述可知 print(iris.target) 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调用NumPy库中的 concatenate() 函数对数据集进行挑选集成,选择第0-40行、第50-90行、第100-140行数据作为训练集,对应的类标作为训练样本类标;再选择第40-50行、第90-100行、第140-150行数据作为测试集合,对应的样本类标作为预测类标。代码如下:

# “axis=0”表示选取数值的等差间隔为0,即紧挨着获取数值。
#训练集
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iris.data[0:40, :], iris.data[50:90, :], iris.data[100:140, :]), axis = 0)
#训练集样本类别(真实标签)
train_target = np.concatenate((iris.target[0:40], iris.target[50:90], iris.target[100:140]), axis = 0)
#测试集
test_data = np.concatenate((iris.data[40:50, :], iris.data[90:100, :], iris.data[140:150, :]), axis = 0)
#测试集样本类别(真实标签)
test_target = np.concatenate((iris.target[40:50], iris.target[90:100], iris.target[140:150]), axis = 0)

调用sklearn机器学习包中metrics类对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评估,它将输出准确率(Precison)、召回率(Recall)、F特征值(F-score)、支持度(Support)等。

评价公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准确率 召回率 F值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print(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test_target, predict_target))  
print(metrics.confusion_matrix(test_target, predict_target)) 

分类报告函数为:

sklearn.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y_true, 
                              y_pred, 
                              labels=None,
                              target_names=None,
                              sample_weight=None, 
                              digits=2)

参数作用:

y_true参数表示正确的分类类标,
y_pred表示分类预测的类标,
labels表示分类报告中显示的类标签的索引列表,
target_names参数显示与labels对应的名称,
digits是指定输出格式的精确度。

调用 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 方法对决策树算法进行评估后,会在最后一行将对所有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值,代码如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 导入数据集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导入决策树DTC包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导入数据集iris
'''
重点:分割数据集 构造训练集/测试集,80/20
     70%训练  0-40  50-90  100-140
     30%预测  40-50 90-100 140-150
'''
iris = load_iris()
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iris.data[0:40, :], iris.data[50:90, :], iris.data[100:140, :]), axis = 0)   # 训练集
train_target = np.concatenate((iris.target[0:40], iris.target[50:90], iris.target[100:140]), axis = 0)    # 训练集样本类别
test_data = np.concatenate((iris.data[40:50, :], iris.data[90:100, :], iris.data[140:150, :]), axis = 0)  # 测试集
test_target = np.concatenate((iris.target[40:50], iris.target[90:100], iris.target[140:150]), axis = 0)   # 测试集样本类别

# 导入决策树DTC包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clf.fit(train_data, train_target)          # 注意均使用训练数据集和样本类标
# print(clf)
predict_target = clf.predict(test_data)   # 测试集
print(predict_target)

# 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比对
print(sum(predict_target == test_target))

# 输出准确率(Precison)、召回率(Recall)、F特征值(F-score)、支持度(Support)
print(metrics.classification_report(test_target, predict_target))
print(metrics.confusion_matrix(test_target, predict_target))     # 计算混淆矩阵

# 获取花卉测试数据集两列数据
X = test_data
L1 = [n[0] for n in X]
L2 = [n[1] for n in X]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L1, L2, c=predict_target, marker='x')  #cmap=plt.cm.Paired
plt.title("DecisionTreeClassifier")
plt.show()

输出为结果如下,包括对数据集40-50、90-100、140-150的预测结果,接下来输出的“30”表示整个30组类标预测结果和真实结果是一致的,最后输出评估结果。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0
              precision    recall  f1-score   support

           0       1.00      1.00      1.00        10
           1       1.00      1.00      1.00        10
           2       1.00      1.00      1.00        10

    accuracy                           1.00        30
   macro avg       1.00      1.00      1.00        30
weighted avg       1.00      1.00      1.00        30

[[10  0  0]
 [ 0 10  0]
 [ 0  0 10]]

散点图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区域划分对比

将鸢尾花数据集共分为三个区域,最后进行散点图绘制对比。每个区域对应一类散点,表示预测结果和真实结果一致,如果某个区域混入其他类型的散点,则表示该点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不一致。

决策树分类分析: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载入鸢尾花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X = iris.data[:, :2]   # 获取花卉前两列数据
Y = iris.target           
lr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决策树模型
lr.fit(X,Y)                   # 训练数据X,Y

# meshgrid函数生成两个网格矩阵
h = .02                                                                     # 步长h(设置为0.02)
x_min, x_max = X[:, 0].min() - .5, X[:, 0].max() + .5                       # 取X二维数组的第一列(长度)的最小值、最大值
y_min, y_max = X[:, 1].min() - .5, X[:, 1].max() + .5                       # 取X二维数组的第二列(长度)的最小值、最大值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h), np.arange(y_min, y_max, h))# 先取上面x和y变为数组,再由meshgrid函数生成两个网格矩阵xx和yy

# pcolormesh函数将xx,yy两个网格矩阵和对应的预测结果Z绘制在图片上
Z = lr.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将xx和yy矩阵都变成两个一维数组,调用np.c_[]函数组合成一个二维数组进行预测
Z = Z.reshape(xx.shape)                           # 调用reshape()函数修改形状,将其Z转换为两个特征(长度和宽度)
plt.figure(1, figsize=(8,6))
plt.pcolormesh(xx, yy, Z, cmap=plt.cm.Paired)     # 调用pcolormesh()函数来分类区域画图

# 绘制散点图
plt.scatter(X[:50,0], X[:50,1], color='red',marker='o', label='setosa')
# # 第一个参数为第一列数据(长度),第二个参数为第二列数据(宽度),第三、四个参数为设置点的颜色为红色,款式o为圆圈,最后标记为setosa。
plt.scatter(X[50:100,0], X[50:100,1], color='blue', marker='x', label='versicolor')
plt.scatter(X[100:,0], X[100:,1], color='green', marker='s', label='Virginica') 

plt.xlabel('Sepal length')   # x的标题
plt.ylabel('Sepal width')    # y的标题
plt.xlim(xx.min(), xx.max()) # x轴的范围
plt.ylim(yy.min(), yy.max()) # y轴的范围
plt.xticks(())               # x轴的标度为空
plt.yticks(())               # y轴的标度为空
plt.legend(loc=2) 
plt.show()

输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部分细讲:

  1. 获取的鸢尾花两列数据,对应为萼片长度和萼片宽度,每个点的坐标就是(x,y)。先取X二维数组的第一列(长度)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步长h(设置为0.02)生成数组,再取X二维数组的第二列(宽度)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步长h生成数组,最后用meshgrid()函数生成两个网格矩阵xx和yy。

x_min, x_max = X[:, 0].min() - .5, X[:, 0].max() + .5
y_min, y_max = X[:, 1].min() - .5, X[:, 1].max() + .5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h), np.arange(y_min, y_max, h))
print(xx)
print(yy)
# 输出为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3.8  3.82 3.84 ... 8.36 8.38 8.4 ]]
  1. 调用ravel()函数将xx和yy的两个矩阵转变成一维数组,再进行预测分析。由于两个矩阵大小相等,因此两个一维数组大小也相等。np.c_[xx.ravel(), yy.ravel()]是生成矩阵。是先把第一列萼片长度数据按h取等分作为行,并复制多行得到xx网格矩阵;再把第二列萼片宽度数据按h取等分,作为列,并复制多列得到yy网格矩阵;最后将xx和yy矩阵都变成两个一维数组,调用np.c_[]函数组合成一个二维数组矩阵进行预测

Z = lr.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 将xx和yy矩阵都变成两个一维数组,调用np.c_[]函数组合成一个二维数组进行预测
print(xx.ravel())
print(yy.ravel())
print(np.c_[xx.ravel(), yy.ravel()])
print(Z)
# 输出为
XX为[3.8  3.82 3.84 ... 8.36 8.38 8.4 ]
yy为[1.5 1.5 1.5 ... 4.9 4.9 4.9]
二维数组矩阵为
[[3.8  1.5 ]
 [3.82 1.5 ]
 [3.84 1.5 ]
 ...
 [8.36 4.9 ]
 [8.38 4.9 ]
 [8.4  4.9 ]]
预测值Z为[0 0 0 ... 2 2 2]
  1. 调用reshape()函数修改形状,将其Z转换为两个特征(长度和宽度),则39501个数据转换为171*231的矩阵。Z = Z.reshape(xx.shape)输出如下:

print(Z.size)
Z = Z.reshape(xx.shape)                           # 调用reshape()函数修改形状,将其Z转换为两个特征(长度和宽度)
print(Z)
# 输出为
size:39501
[[0 0 0 ... 2 2 2]
 [0 0 0 ... 2 2 2]
 [0 0 0 ... 2 2 2]
 ...
 [0 0 0 ... 2 2 2]
 [0 0 0 ... 2 2 2]
 [0 0 0 ... 2 2 2]]
  1. pcolormesh()函数将xx、yy两个网格矩阵和对应的预测结果Z绘制在图片上,输出为三个颜色区块,分别表示三类区域。cmap=plt.cm.Paired表示绘图样式选择Paired主题。

plt.pcolormesh(xx, yy, Z, cmap=plt.cm.Paired)     # 调用pcolormesh()函数来分类区域画图
plt.show()

输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使用pydotplus可视化决策树

  • 这里给一个限制决策树层数为4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例子。
from itertools import produc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 仍然使用自带的iris数据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0, 2]]
y = iris.target

# 训练模型,限制树的最大深度4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4)
#拟合模型
clf.fit(X, y)


# 画图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xx, yy = np.meshgrid(np.arange(x_min, x_max, 0.1),
                     np.arange(y_min, y_max, 0.1))

Z = clf.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plt.contourf(xx, yy, Z, alpha=0.4)
plt.scatter(X[:, 0], X[:, 1], c=y, alpha=0.8)
plt.show()

决策树的散点图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接着我们可视化我们的决策树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Image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import pydotplus 
dot_data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class_names=iris.target_names,  
                         filled=True, rounded=True,  
                         special_characters=True)  
graph = pydotplus.graph_from_dot_data(dot_data)  
Image(graph.create_png()) 

决策树可视化图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 随机森林:为了更好地解决泛化及树结构变动~ 等 ~问题,从决策树演进出来随机森林算法。根据 我们前面讲的模型集成方法,随机森林就是使用了 bagging 方案构建了多棵决策树,然后对所有 树的结果来进行平均计算以获得最终的结果。
  • GBDT:在随机森林的基础上,研究者又提出了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GBDT 是基于 boosting 的策略。与随机森林一样的是,GBDT 也会构 建多棵决策树;但不同的是,GBDT构建的多棵树之间是有联系的,每个分类器在上一轮分类器的 残差基础上进行训练。(后续会写到)
  • XGBoost:一个非常火热的模型,有 “机器学习大杀器” 之称,在很多比赛中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结 果。但实际上 XGBoost不算是一个算法,而是对 GBDT 的一种工程实现,它优化了 GBDT 里面的
    求解过程,并加入了很多工程上的优化项目,使得数据处理、运算速度等环节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 7
    点赞
  • 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白只对大佬的文章感兴趣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