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PrototypePattern)---codesheep史上最通俗易懂

看了codesheep的文章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感觉自己起飞了

一、值类型 vs 引用类型

 

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区分,对于深、浅拷贝问题的理解非常重要。

正如Java圣经《Java编程思想》第二章的标题所言,在Java中一切都可以视为对象!

所以来到Java的世界,我们要习惯用引用去操作对象。在Java中,像数组、类Class、枚举EnumInteger包装类等等,就是典型的引用类型,所以操作时一般来说采用的也是引用传递的方式;

但是Java的语言级基础数据类型,诸如int这些基本类型,操作时一般采取的则是值传递的方式,所以有时候也称它为值类型。

注意:String 类型具有特殊性,因为字符串常量池的存在,具体稍后再讲

为了便于下文的讲述和举例,我们这里先定义两个类:StudentMajor,分别表示「学生」以及「所学的专业」,二者是包含关系:

/ 学生的所学专业
public class Major {
    private String majorName; // 专业名称
    private long majorId;     // 专业代号
    
    // ... 其他省略 ...
}
// 学生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 姓名
    private int age;      // 年龄
    private Major major;  // 所学专业
    
    // ... 其他省略 ...
}

赋值 vs 浅拷贝 vs 深拷贝

对象赋值

赋值是日常编程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最简单的比如:

Student codeSheep = new Student();
Student codePig = codeSheep;

严格来说,这种不能算是对象拷贝,因为拷贝的仅仅只是引用关系,并没有生成新的实际对象:

浅拷贝

浅拷贝属于对象克隆方式的一种,重要的特性体现在这个 「浅」 字上。

比如我们试图通过studen1实例,拷贝得到student2,如果是浅拷贝这种方式,大致模型可以示意成如下所示的样子:

很明显,值类型的字段会复制一份,而引用类型的字段拷贝的仅仅是引用地址,而该引用地址指向的实际对象空间其实只有一份。

一图胜前言,我想上面这个图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lone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 姓名
    private int age;      // 年龄
    private Major major;  // 所学专业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
    
    // ... 其他省略 ...

}

然后我们写个测试代码,一试便知: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Major m = new Major("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66666l);
        Student student1 = new Student( "CodeSheep", 18, m );
        
        // 由 student1 拷贝得到 student2
        Student student2 = (Student) student1.clone();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tudent2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2 );
        System.out.println( "\n" );

        // 修改student1的值类型字段
        student1.setAge( 35 );
        
        // 修改student1的引用类型字段
        m.setMajorName( "电子信息工程" );
        m.setMajorId( 888888l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2 );

    }
}

结果如下:
wAAACH5BAEKAAAALAAAAAABAAEAAAICRAEAOw==

从结果可以看出:

  • student1==student2打印false,说明clone()方法的确克隆出了一个新对象;

  • 修改值类型字段并不影响克隆出来的新对象,符合预期;

  • 而修改了student1内部的引用对象,克隆对象student2也受到了波及,说明内部还是关联在一起的

深拷贝

深拷贝相较于上面所示的浅拷贝,除了值类型字段会复制一份,引用类型字段所指向的对象,会在内存中也创建一个副本,就像这个样子:

代码实现

1.深度遍历式拷贝

虽然clone()方法可以完成对象的拷贝工作,但是注意:clone()方法默认是浅拷贝行为,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若想实现深拷贝需覆写 clone()方法实现引用对象的深度遍历式拷贝,进行地毯式搜索。

所以对于上面的例子,如果想实现深拷贝,首先需要对更深一层次的引用类Major做改造,让其也实现Cloneable接口并重写clone()方法:

public class Major implements Cloneable {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
    
    // ... 其他省略 ...
}

其次我们还需要在顶层的调用类中重写clone方法,来调用引用类型字段的clone()方法实现深度拷贝,对应到本文那就是Student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loneabl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super.clone();
        student.major = (Major) major.clone(); // 重要!!!
        return student;
    }
    
    // ... 其他省略 ...
}

这时候上面的测试用例不变,运行可得结果:

很明显,这时候student1student2两个对象就完全独立了,不受互相的干扰。

2.利用反序列化实现深拷贝

记得在前文《序列化/反序列化,我忍你很久了》中就已经详细梳理和总结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个知识点了。

也可以看我上一章的单例模式

利用反序列化技术,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对象深拷贝出另一个复制对象,而且这货在解决多层套娃式的深拷贝问题时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我们这里改造一下Student类,让其clone()方法通过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式来生成一个原对象的深拷贝副本: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 姓名
    private int age;      // 年龄
    private Major major;  // 所学专业

    public Student clone() {
        try {
            // 将对象本身序列化到字节流
            ByteArrayOutputStream byteArrayOutputStream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objectOutputStream =
                    new ObjectOutputStream( byteArrayOutputStream );
            objectOutputStream.writeObject( this );

            // 再将字节流通过反序列化方式得到对象副本
            ObjectInputStream objectInputStream =
                    new ObjectInputStream(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 byteArrayOutputStream.toByteArray() ) );
            return (Student) objectInputStream.readObjec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 其他省略 ...
}

当然这种情况下要求被引用的子类(比如这里的Major类)也必须是可以序列化的,即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

public class Majo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其他省略 ...
    
}

这时候测试用例完全不变,直接运行,也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很明显,这时候student1student2两个对象也是完全独立的,不受互相的干扰,深拷贝完成。

 

最后让我们谈谈String 类型也是引用类型,但是为什么浅拷贝的时候没有全部更改呢?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Major m = new Major("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66666L);
        Student student1 = new Student( "CodeSheep", 18, m );

        // 由 student1 拷贝得到 student2
        Student student2 = (Student) student1.clone();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tudent2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2 );
        System.out.println( "\n" );

        // 修改student1的值类型字段
        student1.setAge( 35 );
        student1.setName("fairy");
        // 修改student1的引用类型字段
        m.setMajorName( "电子信息工程" );
        m.setMajorId( 888888L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1 );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2 );

    }
}

主要原因是因为Sring类型是特殊的引用类型,每一个字面量都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生成一个字符串常量。在这里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test = new Test();
        String str = "fairy";
        test.stringChange(str);
        System.out.println("main---------" + str);
    }
    public void stringChange(String str){
        str = "cool";
        System.out.println("stringChange-------" + str);
    }
}

很明显实参和形参指向的不是一个地址

喜欢的话关注我吧,以后会更一些自己的原创!!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