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兼容性测试?
官方解释为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在特定硬件平台上,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不同的网络等环境中是否能够友好的运行的测试。通俗点讲,即为测试APP在各个影响兼容性的因素下的表现。
兼容性测试的因素
- 用户
- 硬件
- 软件
- 技术
- 网络
1. 用户
需要依据自身APP用户群体的特征以及使用习惯,去做相应的兼容。例:有大量海外用户,需考虑多语言、多币种、时区等问题。
2. 硬件
设备类型(手机、平板、穿戴式设备)
生产商(安卓手机存在每个厂商的定制化差异)
显示屏(屏幕大小、分辨率)
特殊硬件功能(NFC、蓝牙、相机、定位功能等)
3. 软件
操作系统:移动端对应Android和ios,需要考虑操作系统版本之间的兼容。
浏览器内核:如果涉及到H5页面,我们就有必要考虑浏览器内核的差异。无论是原生webkit还是二次开发的其他内核(如腾讯的X5内核),我们都需要去看下页面在不同内核下的兼容问题。
伴生应用:如果一款APP有伴生应用,比如嵌入了第三方的地图SDK,或者需要拉起支付宝等这种外部应用时,我们需要做好伴生应用和我们自身APP的兼容问题。
4. 技术
对一个页面来说,我们需要判断是什么类型,它们各自的差异,从而去做对应页面的兼容性分析,应该从具体的开发语言这块入手去考虑。
5. 网络
为了保证APP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兼容表现,从而给用户一个好的用户体验。例:2G、3G、4G、5G、wifi、断网、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