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ntley平台的铁路工程BIM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何守旺
中国铁建BIM工程实验室(中铁一院) 

摘要:铁路工程站前、站后各专业在开展BIM设计研发工作中存在研发进度不均衡、基础功能重复开发、应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铁路工程BIM设计的基础、共性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完成相关API库与程序开发的技术方案。通过对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基于线路中线的BIM模型构件布设与拼装、基于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BIM模型构件非几何信息添加、BIM模型剖切5项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以Bentley平台为依托,采用C++/CLI混编和WebService技术,构建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与通用函数库,以最小设计单元的方式建立了专业结构树,利用.NET API二次开发接口,研发了铁路工程BIM设计辅助工具。该API库已在专业BIM设计系统研发中进行了集成与调用,辅助工具已在BIM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提高铁路线路相关功能的研发效率,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 Bentley平台;铁路工程;BIM设计;API库;最小设计单元;专业结构树
中图分类号: U21;TP319    文献标识码:A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2211080005

近年来,BIM技术已成为工程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1]。铁路工程方面,各大设计院、施工单位在各专业领域都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铁路工程的BIM设计具有体量大、涉及专业多、专业间接口交互繁杂等特点,进行全线全专业的BIM设计,实施难度很大[3]。在勘察设计阶段,面向站前、站后不同的设计专业,BIM技术研发不均衡,比如路基、桥梁、隧道专业已有成体系的BIM设计软件[4],但有些专业缺少专业BIM设计软件的支撑,效率较低[5]。此外,各专业在线路计算、构件管理、属性添加、模型剖切等功能上还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开发,以及缺乏统一化、集约型管理等问题。据此,通过对铁路工程BIM设计的基础、共性技术进行研究,构建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基础函数库和通用BIM设计辅助工具,为铁路工程BIM设计提供统一的业务支撑。

1  技术路线

铁路工程BIM模型具有线性断面装配工程的特点[6],BIM模型建立多基于线路,简单来说就是将其看成由一个或者一组截面轮廓沿线路的一段或几段线放样出来的模型,或基于线路进行布设,其中线路作为控制放样线或布设基准线,BIM模型与之进行关联[7]。图1为线性断面装配工程的BIM设计流程。

图1线性断面装配工程的BIM设计流程

在专业应用过程中,基础性工作就是如何利用线路的平面曲线要素数据、坡度与竖曲线数据、断链数据,在设计平台中建立三维的空间线路,并能对基于线路的BIM模型进行任意里程值处的坐标、正切角度、高程计算等。在此基础上,进行BIM模型的布设与拼装,图2、图3为典型工程的BIM设计模型。在BIM设计过程中,需要对BIM模型进行精细化管理与信息附加[8],并进行BIM模型的剖切,为出图做基础工作。

图2桥梁工程BIM设计模型

图3接触网工程BIM设计模型

根据各设计专业BIM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业务需求,分析梳理出在线路的精确定位、构件布设与拼装、属性添加、构件管理、模型剖切等基础、共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主要研发目标如下。

(1)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基于线路专业数据文件,构建API库,实现线路通用计算功能,实现不同的集成调用方式,包括二次开发程序的集成、服务器端程序的集成。满足MicroStation、OpenRail等平台上的二次开发系统中调用接口要求。

(2)基于线路中线的BIM模型构件布设与拼装:实现基于线路的单个构件空间位置计算、构件单点摆放、构件阵列摆放、构件拉伸摆放、基于基准线的构件沿地形摆放。

(3)基于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在BIM模型设计过程中建立每个构件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并实例化构件单元,形成实例化结构树,实现同类构件集中管理。

(4)BIM模型构件非几何信息添加:实现BIM模型构件非几何属性信息的自动添加。

(5)BIM模型剖切:实现基于空间线条、实体边界线、指定线路里程的BIM模型剖切面布设、提取轮廓线、基于模板描述的自动标注。

2 铁路工程BIM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2.1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

线路作为整个项目中BIM设计的唯一参考基准,是开展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基础,也决定了各种构筑物(如路基、桥梁、隧道、接触网等)的具体空间位置。

2.1.1铁路线路空间构造方法与计算

根据线路专业的数字化成果文件(MDB或TXT文件),对线路进行平、纵、空间三类构造。铁路线路空间构造方法为:①根据线路专业的数字化成果文件,对其进行解析,获取到左线与右线的平面曲线要素数据、坡度与竖曲线数据、断链数据;②进行平面特征点、纵断面特征点、断链特征点的构造;③以离散化的方式构建空间线路。图4为线路空间构造数据流。

图4线路空间构造数据流

API库包含常用的线路计算方法:①特征点计算、某个里程的空间坐标计算、切线角度计算;②基于某个里程的左右、上下偏移的空间坐标计算;③线间距计算、右线计算;④实现断链处理的全线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正反算;⑤实现连续里程与断链里程换算。

2.1.2 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开发方式

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的主要使用对象为基于常用设计平台MicroStation、OpenRail等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其二次开发方式[9-11]见表1。

1 常用设计平台的开发接口方式

依据功能要求、集成要求、扩展使用要求,采用C++/CLI混编和WebService技术,首先以C++语言进行开发,实现主要功能函数;其次以托管C++的方式对其功能进行封装,满足.NET API接口的程序使用要求;最后以WebService的方式进行线路空间位置计算服务发布,提供给B/S架构的系统使用。

2.1.3 API库架构设计

根据API库的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API库采用分层架构,其体系结构由数据层、API接口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5所示。

图5  API库架构

(1)数据层:主要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Access、SQLite数据库、xls、txt文档,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等操作。

(2)API接口层:基于线路的平面曲线要素数据、坡度与竖曲线数据、断链数据,完成平面构造、纵断面构造、空间构造,构建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实现线路相关的计算接口。采用C++/CLI混编和WebService技术,对核心功能进行实现与服务发布,满足二次开发软件与B/S架构的系统接口调用要求。

(3)应用层:主要供基于MicroStation、OpenRail等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的集成与调用,实现不同的集成调用方式,包括二次开发程序集成、服务器端程序集成。调用或集成过程中,要考虑API库的使用方式、输入数据类型、边界处理等,规范调用过程,满足多设计平台调用接口要求。

2.2  基于线路中线的BIM模型构件布设与拼装

基于线路中线进行BIM模型构件的精确布设与拼装是开展铁路工程BIM快速建模工作的基础。根据模型构件的组成元素与创建方式,将线路空间线条的拟合与分段作为基础,通过将相关模型构件进行沿线布设与拼接,从而生成完整的BIM模型,并且随着线路的变更,BIM模型构件做相应调整。为此,需要完成7种形式的布设与拼装,包括:①基于线路的构件空间坐标、切线角度等的计算与单个构件的空间布设;②基于线路的阵列构件布设;③基于线路的拉伸成体构件布设;④基于线路的构件沿地形的阵列布设;⑤基于手绘参照线的单一构件布设;⑥基于手绘参照线的阵列构件布设;⑦基于基准线的构件沿地形的阵列布设。其功能组成如图6所示,拉伸成体构件布设如图7所示。

图6 BIM模型构件布设与拼装功能组成

图7 BIM模型拉伸成体构件布设界面

2.3基于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

为解决BIM设计中模型的精细化管理问题,提出以多层级树状结构进行BIM模型的管理,即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结构树是根据专业习惯与专业设计内容,始自专业终到最小设计单元的多层级树状结构[12]。结构树符合专业习惯,满足本专业构件归类管理需要,方便查找定位构件。

2.3.1专业结构树建立方法

依据铁路BIM联盟发布的《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铁路工程信息模型交付精度标准》《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等标准规范,研究各专业结构树组成与构件划分,从最小设计单元划分、结构树建立、节点属性定义、坐标集建立、结构树管理、专业结构树实例化6个方面制定结构树建立技术原则。在专业结构树的基础上,对节点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在命名、类型、长度、值空间等方面进行标准化。根据信息模型表达标准,节点属性可包括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13]。几何信息包括几何表达信息、尺寸信息、定位信息等;非几何信息包括标识信息、角色与时间信息、工程信息、功能性能信息、材料材质、产品信息、养护维修信息、关联文档信息、空间结构关系、功能结构关系等[14]。图8为路基专业建立的专业结构树。

图8路基专业结构树

2.3.2专业结构树的结构化

专业结构树的结构化包括3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树表达结构化,根据建立原则,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基于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结构树层级展开后由大到小可清晰展现设计工点与单元内的全部构件。二是属性信息的结构化,结构树的节点属性包含几何属性和非几何属性,对其进行特征定义,包括名称、ID、类型、枚举值、缺省值、取值范围、描述、分组、序号等,并对属性在命名、类型、长度、值空间等方面进行标准化[15]。三是实例化结构树,在BIM模型设计过程中建立每个构件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并实例化构件单元,通过层级结构编码逆向解析生成结构树,与BIM模型构件进行关联,最终将这个工程实例化结构树以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XML输出(图9)。经过实例化的结构树描述了整个BIM模型构件逻辑层级关系、构件数量,可以实现构件的快速定位,实现同类构件集中管理。

图9 路基专业实例化结构树XML文件

2.4BIM模型构件非几何信息添加

2.4.1  Bentley属性扩展技术

Bentley属性扩展从属性的大类别来区分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元素内部,另一种是在元素之上[16],具体有XData、DataBlock、XAttribute、ItemType,其中XData、DataBlock属于前者,XAttribute、ItemType属于后者。XData主要是为了兼容DWG格式而存在,DWG中保存属性用的就是XData。DataBlock是DGN格式所采用的表达元素内部的扩展属性方式。XAttribute的优点在于大小没有限制,且修改属性时不需要重写整个元素。XAttribute在文件中是单独的一个数据流,当修改XAttribute属性时只需根据图形元素的ElementID找到其对应的XAttribute,将XAttribute修改后写入文件即可。ItemType是基于EC(Engineering Content)的XAttribute,是Bentley CE版软件提供的一种新的附加属性的方式[17],它能直接在元素属性对话框中展示出来。针对专业属性扩展要求与需求,采用ItemType方式来进行构件非几何信息的添加。

2.4.2模型附加属性信息

BIM作为信息化模型,是整个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料库,非几何属性信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传递与留存,对BIM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8]。基于专业结构树,采用ItemType属性添加方式,实现模型属性信息的添加,通过检索或筛选,将BIM模型构件与专业结构树的节点进行关联,然后给专业结构树的节点赋值,实现单一BIM模型构件和多个BIM模型构件属性自动添加(图10),并可通过IFD批量进行属性信息的更新,如图11所示。

10基于专业结构树的属性添加界面

11 根据IFD批量更新属性界面

2.5  BIM模型剖切

BIM模型的一个应用点就是基于模型进行剖切出图,如何掌握从信息模型输出施工图纸的方法、建立从信息模型输出施工图纸的流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工作是将信息模型从“看”到“用”的转变及推进,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向设计流程的反映。针对路基、桥梁、隧道、地质、站场等专业需求,基于Bentley的动态试图(Dynamic View)技术进行BIM模型的剖切,以“三维信息模型→绘图模型(Drawing)→图纸模型(Sheet)”的技术流程[19],采用“模型组织→切图定义及输出→图纸标注及调整→组图输出”的步骤[20],将三维模型输出为二维图纸。通过基于空间线条、实体边界线、指定线路里程的BIM模型剖切面的布设(图12(a)),按照出图步骤,输出二维图纸(图12(b)),并且能够达到三维信息模型修改而施工图纸联动修改的效果。

(a)剖切面布设                                          (b)输出二维图纸

图12 基于动态视图的BIM模型剖切

3 系统主要特点

以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采用C++/CLI语言,研发了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在Bentley平台上,利用其Addin二次开发方式,用C#语言进行BIM设计辅助工具的研发。

该API库与辅助工具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

(1)以C++/CLI混编构建了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基于线路专业提供的MDB或TXT数据文件,构建了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通过关键函数的实现,在三维环境下以函数式调用方式构建应用程序,提高了各专业基于线路的BIM模型定位精度。

(2)通过API接口技术实现多设计平台统一的线路功能集成与调用:利用统一的API接口,各专业的设计软件通过调用或集成线路三维空间位置计算功能,构成闭环,为线性工程的BIM设计提供了统一的业务支撑与基础;以函数式调用方式,为Civil3D、Revit、MicroStation、OpenRail多应用平台提供了统一的二次开发应用支撑,方便用户集成与开发应用。

(3)以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实现BIM模型实例化构件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专业所有设计内容建立的满足始自专业、终到最小构件单元的多层级树状结构的结构化,实现BIM模型实例化构件的精细化管理与信息的有效传递。

4 系统应用

系统完成后,进行了推广应用。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已在接触网区间BIM正向设计系统、三维实景征拆系统、基于Bentley平台的声屏障BIM设计软件中进行了集成与调用。研发的基于线路中线的BIM模型构件布设与拼装、基于最小设计单元的专业结构树、BIM模型构件非几何信息添加、BIM模型剖切辅助工具已在多条铁路项目的BIM设计中进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线路空间位置计算API库计算准确、框架稳定、功能实用性强、可理解性高,可极大地提高与铁路线路空间位置计算相关功能的研发效率。通过该库的使用,提升了BIM设计协同效率和数据化程度,有效提高了软件质量与效率。

5 结语

该系统通过对API库进行调用与集成,实现各专业基于线路的空间位置计算功能需求。在Bentley平台上,对模型布设与拼装、属性添加、构件管理、模型剖切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项目中的应用,可提升BIM设计协同效率和数据化程度,显著提高与铁路线路相关功能的研发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然而,目前BIM模型剖切方式尚不能满足出图要求,需要大量的手工修改工作,对于从BIM模型出图,还需进一步从二三维设计数据同源、参数化横断面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开发。

参考文献:
[1]王万齐,李达塽,李飞.基于openBIM的铁路工程建设协同模式研究及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4(9):130-138.
WANG Wanqi, LI Dashuang, LI Fei.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OpenBIM-based Collaborative Mode for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J].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22,44(9):130-138.
[2]崔振宇.基于Bentley平台的铁路箱涵设计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0,64(9):59-64.
CUI Zhenyu.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ailway box Culvert Based on Bentley Platform[J].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0,64(9):59-64.
[3]刘祾頠.铁路站场BIM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39(6):84-89.
LIU Lingwei.Research o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BIM Design System for Railway Stations[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22,39(6):84-89.
[4]臧钊.基于BIM+GIS的京张高速铁路空地一体“数字孪生”智能化运维技术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4(9):139-145. 
ZANG Zhao.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Air-ground Integrated“Digital Twins”Based on BIM and GIS for Intelligent Beijing—Zhangjiakou High Speed Railway[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22,44(9):139-145.
[5]谢先当,刘厚强,翟连吉.基于Bentley平台的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20(4):43-49.
XIE Xiandang, LIU Houqiang, ZHAI Lianji.Research on BIM forward design of railway subgrade based on Bentley platform[J].Railway Technical Innovation,2020(4):43-49.
[6]刘新华,吕希奎,张栢瑞.基于BIM的铁路桥梁三维快速建模方法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4):8-14.
LIU Xinhua, LV Xikui, ZHANG Bairui.Research on Rapid 3D  Para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Railway Bridge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1,34(4):8-14.
[7]闫智. 基于BIM的铁路隧道洞门辅助设计方法探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9. 
YAN Zhi.Research on auxiliary design method of railway tunnel portal based on BIM[D].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
[8]黄琦茗,仇文革,万世付,等.基于MicroStation的隧道帽檐斜切式洞门参数化建模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0,40(11):1602-1606.
HUANG Qiming,QIU Wenge,WAN Shifu,et al.Parametric Modeling of Hat-brim Slanting Cut Tunnel Portal Based on MicroStation[J]. Tunnel Construction,2020,40(11):1602-1606.
[9]刘星宏,林达明,俞缙,等.BIM技术在国内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20,57(6):25-35.
LIU Xinghong,LIN Daming,YU Jin,et al.Review on BIM Technology Applied in Tunnel Engineering in China[J].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2020,57(6):25-35.
[10]张毅,黄从治,朱聪.基于BIM的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9,36(9):98-103.
ZHANG Yi, HUANG Congzhi, ZHU Cong.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ailway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IM[J].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19,36(9):98-103.
[11]黄莹,李雷,蒋明轩,等.基于Revit的铁路构件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8(7):1732-1739.
HUANG Ying, LI Lei, JIANG Mingxuan,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3D modeling method of railway components based on Revit[J].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1,18(7):1732-1739.
[12]张轩.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正向设计研究[J].铁道勘察,2020,46(1):103-107.
Zhang Xuan.Research on Forward Design of Railway Tunne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2020,46(1):103-107.
[13]石硕,史圆圆.三维GIS在铁路BIM协同设计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1(S1):294-298. 
SHI Shuo, SHI Yuanyuan.Application of 3D GIS in railway BIM collaborative design[J].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21(S1):294-298.
[14]马弯.基于BIM的铁路轨道三维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1,38(4):90-96. 
MA Wan.Research on the Railway Track 3D Digital Design System on BIM[J].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2021,38(4):90-96.
[15]戴林发宝.铁路隧道工程系统分解结构(EBS)标准及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5):124-128.
DAI Linfabao.Research on EBS Standard and Application in Railway Tunnel Engineering[J].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5):124-128.
[16]王杰,梁家轩,李伟,等. 基于点线一致的既有铁路线路平面整体迭代自动重构方法[J/OL].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10[2023-02-09].https://doi.org/10.19713/ j.cnki.43-1423/u.T20220519.
WANG  Jie, LIANG  Jiaxuan, LI  Wei, et al.An ite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constructing horizontal alignments of existing railways based on based on the points-alignment consistency principle [J/OL].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10[2023-02-09].https://doi.org/10.19713/ j.cnki.43-1423/u.T20220519.
[17]靳辰琨,郭志光.铁路四电工程建设BIM技术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12):110-115.
JIN Chenkun, GUO Zhiguang.Research on BIM Technology for Railway Electric/Electronic Systems Engineering Building[J].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12):110-115.
[18]韩旻志.基于三层架构的铁路信号BIM设计技术路线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1):149-153,159.
HAN Minzhi.Three-layer Architecture Methodology for BIM Implementation in Railway Signalling Design[J].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1):149- 153,159.
[19]丁浩,廖峻.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信息平台设计与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S2):60-68.
DING Hao, LIAO Jun.Design and Research of Tunne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BIM Technology[J]. Tunnel Construction,2019,39(S2):60- 68.
[20]刘彦明,许兴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BIM正向设计应用实践及创新[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12):63-69.
LIU Yanming, XU Xingwang.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BIM Forward Design in Xi'an-Shiyan High-speed Railway Engineering[J].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21,65(12):63-6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