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物理术语:声音(sound )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但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高低音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音量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这种变换(或分解)的过程,称为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声音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月底音调越低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反之,振幅越小响度越小,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音色: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典型的音色波形有方波,锯齿波,正弦波,脉冲波等。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自然界产生的声音(人说话、打雷下雨)都是模拟信号,是连续的;而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声音一般是经过处理的数字信号,是离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