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加载器概述
类加载器是用来加载类的,类加载器也是一个类:ClassLoader,类加载器可以被加载到内存,也是通过类加载器完成的,Java提供了三种类加载器,分别是:
● bootstrap classloader:引导类加载器,加载rt.jar(在Java\jdk1.7.0_45\jre\lib路径下)中的类;
● sun.misc.Launcher$ExtClassLoader:扩展类加载器,加载lib/ext(Java\jdk1.7.0_45\jre\lib\ext)目录下的类;
● 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系统类加载器(或者称为应用类加载器),加载CLASSPATH下的类,即我们写的类,以及第三方提供的类(buildpath就是建立路径)。
通常情况下,Java中所有类都是通过这三个类加载器加载的,其中引导类加载器还负责加载扩展类加载器和系统类加载器,而引导类加载器是由c语言写的,是JVM的一部,只要jvm运行就会自动加载。
类加载器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系统类加载器的上级是扩展类加载器,而扩展类加载器的上级是引导类加载器。
2、JVM眼中的相同的类
在JVM中,不会存在一个类被加载两次的事情,一个类如果已经被加载了,当再次试图加载这个类时,类加载器会先去查找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过了,如果已经被加载过了,就不会再去加载了。
但是,如果一个类使用不同的类加载器去加载是可以出现多次加载的情况的,也就是说,在JVM眼中,相同的类需要有相同的class文件,以及相同的类加载器。当一个class文件,被不同的类加载器加载了,JVM会认识这是两个不同的类,这会在JVM中出现两个相同的Class对象,甚至会出现类型转换异常。
3、类加载器的代理模式
当系统类加载器去加载一个类时,它首先会让上级去加载,即让扩展类加载器去加载类,扩展类加载器也会让它的上级引导类加载器去加载类。如果上级没有加载成功,那么再由自己去加载。
例如我们自己写的Person类,一定是存放到CLASSPATH中,那么一定是由系统类加载器来加载。当系统类加载器来加载类时,它首先把加载的任务交给扩展类加载去,如果扩展类加载器加载成功了,那么系统类加载器就不会再去加载。这就是代理模式。
相同的道理,扩展类加载器也会把加载类的任务交给它的“上级”,即引导类加载器,引导类加载器加载成功,那么扩展类加载器也就不会再去加载了。引导类加载器是用C语言写的,是JVM的一部分,它是最上层的类加载器了,所以它就没有“上级了”。它只负责去加载“内部人”,即JDK中的类,但我们知道Person类不是我们自己写的类,所以它加载失败。
当扩展类加载器发现“上级”不能加载类,它就开始加载工作了,它加载的是lib\ext目录下的jar文件,当然,它也会加载失败,所以最终还是由系统类加载器在CLASSPATH中去加载Person,最终由系统类加载器加载到了Person类。
代理模式保证了JDK中的类一定是由引导类加载器加载的,这就不会出现多个版本的类,这也是代理模式的好处。
3、自定义类加载器
我们可以通过继承ClassLoader类来完成自定义类加载器,自类加载器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加载网络上的类,因为这会让class在网络中传输,为了安全,那么class一定是需要加密的,所以需要自定义的类加载器来加载。
ClassLoader加载类都是通过loadClass()方法来完成的,loadClass()方法的工作流程如下:
● 调用findLoadedClass()方法在内存中查看该类是否已经被加载过了,如果该没有加载过,那么这个方法返回null;
● 判断findLoadedClass()方法返回的是否为null,如果不是null那么直接返回该类class对象,这可以避免同一个类被加载两次;
● 如果findLoadedClass()返回的是null,说明没有加载过,那么就启动代理模式(委托机制),即调用上级的loadClass()方法,获取上级的方法是getParent(),当然上级可能还有上级,这个动作就一直向上走;
● 如果getParent().loadClass()返回的不是null,这说明上级加载成功了,那么就加载结果;
● 如果上级返回的是null,这说明需要自己出手了,这时loadClass()方法会调用本类的findClass()方法来加载类;
● 这说明我们只需要重写ClassLoader的findClass()方法,这就可以了,如果重写了loadClass()方法覆盖了代理模式。
OK,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要自定义一个类加载器,只需要继承ClassLoader类,然后重写它的findClass()方法即可。那么在findClass()方法中我们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 找到class文件,把它加载到一个byte[]中;
● 调用defineClass()方法,把byte[]传递给这个方法即可。
FileSystemClassLoader:
<span style="font-size:18px;">public class FileSystemClassLoader extends ClassLoader {
private String classpath; //指定自定义类加载器的控制范围
public FileSystemClassLoader() {}
public FileSystemClassLoader(String classpath) { //创建加载器的时候要为范围赋值,即传递路径
this.classpath = classpath;
}
@Override
public Class<?> findClass(String nam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try {
byte[] datas = getClassData(name); //通过类名称找到.Class文件,把文件加载到一个字节数组中
if(datas == null) {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没有找到:" + name); //如果返回的字符数组为null,说明没有找到这个类,抛出异常
}
return this.defineClass(name, datas, 0, datas.length); //把字节数组变成Class对象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throw new ClassNotFoundException("类找不到:" + name);
}
}
private byte[] getClassData(String name) throws IOException {
name = name.replace(".", "\\") + ".class"; //将.替换为\\,将名称变成路径
File classFile = new File(classpath, name); //指定路径
return FileUtils.readFileToByteArray(classFile); //变成字节数组
}
}
ClassLoader loader = new FileSystemClassLoader("F:\\classpath");
Class clazz = loader.loadClass("cn.utils.CommonUtils");
Method method = clazz.getMethod("md5", String.class);
String result = (String) method.invoke(null, "qdmmy6");
System.out.println(result);</span>
4、Tomcat的类加载器
tomcat有两个自定义加载器:
● tomcat级别的类加载器:负责加载tomcat下lib目录下的jar文件;
● web应用级别的类加载器:负责加载每个应用下的WEB-INF\classes,WEB-INF\lib。
它们也有上下级关系,tomcat级别类加载器是web应用加载器的上级,但是其独特之处是,web应用类加载器首先自己加载类,自己加载不到才会委托上级去加载。
在web应用类加载器中,首先加载WEB-INF\classes,其次加载WEB-INF\lib目录。这两个都加载不到才会去加载${CATALINA_HOME}\lib下的类。
所以web应用级别类加载器加载类时顺序为:
● web应用级别:依次到WEB-INF\classes、WEB-INF\lib目录下加载,找不到就委托上层tomcat级别类加载器;
● tomcat级别类加载器:去加载${CATALINA_HOME}\lib下的类,找不到就委托扩展类加载器;
● 扩展类加载器:委托引导类加载器;
● 引导类加载器:找不到就告诉扩展类加载器去加载。
Tomcat提供的类加载器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自己项目下的类优先被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