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封装性

目的

限制在类的外部对类内部成员进行访问,只通过公共接口来访问类的成员数据。
屏蔽细节:这是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便于程序功能的扩展和程序的维护。

封装类

大多数变量都是私有的,变量通过他们自己类的方法修改,一个类只向其它类公开一部分成员(通常是方法)作为接口;
若变量或方法为公有,它就是接口的一部分,其它类可以访问它;若为私有,它是实现的一部分,只有类自己的成员可以访问它。

访问控制符

Java通过访问控制来实现封装性,访问控制通过4个访问修饰符实现。

default(默认)
public(公共)
protected(保护)
private(私有)

访问修饰符限定了被修饰者的可见性。

类的访问控制

类的权限有两种:

默认(修饰符为空),该类只能被自身所在的包中的类使用。
public,该类能被所有包中的类使用。

如果在一个源程序文件中,声明了若干个类的话,只能有一个类的权限关键字是public。这个类的名字应该和程序文件同名,main方法也应该在这个类中,否则程序无法执行。

public:在任何地方,只要能访问到该类,即可访问到该成员。
protected:该成员允许同一个包或该类的扩展子类访问。 
默认:该成员只能由同一个包中的其它类访问。
private:类中的该成员只能由该类自己的成员调用,而无法被该类以外的其它类访问。

声明局部变量不能包含访问权限修饰符,否则编译时将检查出错。

封装性的设计原则

基本思想:提供对外的通讯方式,封装内部的实现机制。

增加内部实现部分的可替换性;
减小类之间的耦合关系,方便模块划分;
容易保证类内部数据间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基本原则:

类常常是public;
成员变量常常是private;
构造方法一般是public;
方法“getter”与“setter”是 public;
其它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

私有化构造方法

这是一种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类的封装性不止体现在对属性的封装,还可以对方法进行封装,这里我们看一下对构造方法的封装。

对属性封装可以防止其他类随意修改一个类的成员变量,那为什么要对构造方法进行封装?

我们知道对象在实例化时会调用类的构造方法,如果将构造方法私有化(隐藏起来),则外部无法实例化对象,而此时若在内部实例化对象,并提供一个方法将该实例返回出去,则其他类中也可以获取到这个实例,这样可以保证一个类在内存中对象的唯一性。

总体来说,想要保证对象的唯一性,要做到:

1.避免其他类过多的建立该类对象,先禁止其他类建立该类对象

2.为了让其他类访问到该类对象,只好在本类中实例化一个对象

3.为了方便其他类对自定义对象的访问,可以对外提供一些访问方式

对应于代码实现:

1.构造方法私有化

2.在类中创建一个本类对象

3.提供方法可以获取到该对象

代码: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方法实例化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1 = null;  //声明对象  
    }  
}  

此时,外部SingletonDemo类只能声明对象,无法实例化对象,所以我们需要在Singleton类内部实例化对象。

class Singleton{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在内部实例化对象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方法实例化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1 = null;  //声明对象  
    }  
}  

此时要考虑外部SingletonDemo类如何获取内部生成的instance对象,这样外部就可以直接通过该对象实例化了。
如果在没有实例化对象的时候获得instance对象,则要将instance声明为static类型,因为static声明的变量,可以直接通过类名.属性进行访问 。

class Singleton{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在内部实例化对象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方法实例化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1 = null;  //声明对象  
        s1 = Singleton.instance;  
        s1.print();  
    }  
}  

输出结果:
Hello World!
此时结果已经出来,但是正常情况下,属性应该要进行封装,所以我们将instance封装后,并提供getInstance()方法对外返回instance代码如下:

代码: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在内部实例化对象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构造方法实例化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gleton s1 = null;  //声明对象  
        s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1.print();  
    }  
}  

这样完整的代码就写出来了,而这代码就是Java中的单例设计模式的一种写法
如果不希望一个类产生很多对象,就需要使用单例设计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有很多,比如打印机在打印的时候只能创建一个打印实例,不然会造成内存浪费逻辑混乱;又如如在Windows中就只能打开一个任务管理器。如果不使用单例机制对窗口对象进行唯一化,将弹出多个窗口,如果这些窗口显示的内容完全一致,则是重复对象,浪费内存资源;如果这些窗口显示的内容不一致,则意味着在某一瞬间系统有多个状态,逻辑混乱。
单例模式的核心是构造方法的私有化(即在入口处限制了对象的实例化),之后在类的内部实例化对象,并通过静态方法返回实例化对象的引用。

——参考http://blog.csdn.net/tomcmd/article/details/48810669

  • 5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