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0)
  • 资源 (11)
  • 收藏
  • 关注

空空如也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3版,胡汉才).pdf

本书以MCS-51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并行和串行I/O接口以及MCS一51对A/D和D/A的接口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全书共分10章,第1章留给学生自学和查考,第2~9章为必须讲授的章节,第10章可根据情况选讲。 本书继承和发扬了《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2版)》的风格和特色,并增加了补码运算的溢出判断和LM331的原理和应用等新内容,删去了一些旧内容。全书内容全面、自成体系、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语言通俗且行文流畅。为便于读者学习,作者还专门制作了与本书配套的CAI教学光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2012-01-04

51单片机应用从零开始

51单片机是对目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 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目前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52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

2012-01-04

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书讲授计算机单处理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内容分12章:(1)计算机系统概论,(2)运算方法和运算器,(3)存储系统,(4)指令系统,(5)中央处理机,(6)总线系统,(7)外围设备,(8)输入输出系统,(9)操作系统支持,(10)安腾高性能处理机体系结构,(11)教学实验设计,(12)课程综合设计。 本书是作者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改革的具体成果。 本书特色在于将基础性、时代性、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融为一体,文字教材、多媒体CAI软件、教学课件、习题答案库、自测试题库、教学仪器、实验设计、课程设计综合配套,形成“理论、实验、设计”三个过程相统一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全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有广泛的适应面,是大专院校计算机系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自学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四级)用书。   本书第三版获2002年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1-12-30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pdf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第1版被列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体系结构一组成原理一微机技术”系列教材之一,是 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于2002年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紧跟国际上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本书对第1版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增加了例题分析,以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本书通过对一台实际计算机的剖析,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总线是如何将计算机各大部件互连成整机的。   全书共分为4篇,第1篇(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发展及应用;第2篇(第3~5章)介绍系统总线、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第3篇(第6~8章)介绍CPU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指令流水、RISC技术及中断系统;第4篇(第9、10章)介绍控制单元的功能和设计,包括时序系统以及采用组合逻辑和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措施。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2011-12-30

编译原理 龙书

本书作者Alfred V.Aho、Ravi Sethi和Jeffrey D.Ullman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 科学家,他们在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库等很多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 是编译领域无可替代的经典著作,被广大计算机专业人士誉为“龙书”。本书一 直被世界各地的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贝尔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广泛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的 教材,本书对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也具有重大影响。 书中深入讨论了编译器设计的重要主题,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 导分析、类型检查、运行环境、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并在 最后两章中讨论了实现编译器的一些编程问题和几个编译器实例,而且每章都 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和参考文献。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译原理与技术课程的 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人员必读的专业参考书之一。

2011-12-29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总结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基本要求修订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全书以导言开篇,以读图结尾,使读者尽快入门,并能站在系统的高度认识模拟电子电路。该书每章以本章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基本知识内容系统、精炼、深入,在讲清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尽量阐明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引导读者举一反三。扩展部分篇幅虽少,但内容丰富,可开阔眼界。在例题、思考题、自测题和习题中增加了故障诊断和设计的题目,使提问题的角度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各章的Multisim 应用举例力图具有研究性质,全书的举例基本涵盖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和仿真方法。   本书适于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陧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童诗白 1920年2月生于辽宁沈阳,2005年7月病逝于北京。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1951年获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 童诗白教授为著名的电子学科学家、中国电子技术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一代教学大师。他于1956年创建了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并长期担任教研组主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六十余年。曾任国家教委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教教材编审组组长,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联合国计算机应用中心网北京培训中心主任等职。20世纪80年代初筹建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博士点,主要研究电子系统的自动测试、故障

2011-11-15

如何使用Visual_C++6.0.pdf

目录 说明 怎么学习C语言 实验一 C程序集成开发环境熟悉 实验二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2011-11-02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