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
接到用户反馈,服务器出现响应缓慢,部分请求超时的情况,影响了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排查步骤
1. 首先,使用监控工具(如 Nagios、Zabbix 等)检查服务器的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 I/O 等。通过监控发现,CPU 利用率在问题出现时间段内出现异常升高。
2. 接着,利用 JVM 虚拟机排查工具进行深入分析。
• jstat 工具的使用:通过“jstat -gcutil [进程 ID] [时间间隔(毫秒)] [次数]”命令,可以查看 JVM 的内存使用情况和垃圾回收(GC)情况,包括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内存使用率、GC 次数和时间等。我们发现存在频繁的 Full GC,且老年代内存占用较高。
• jmap 工具的使用:执行“jmap -histo:live [进程 ID]”命令,能获取堆内存中对象的统计信息,帮助了解哪些对象占用了较多内存。
3. 然后,查看进程列表,找出 CPU 占用率较高的进程。发现是一个进程占用了大量 CPU 资源。
4. 进一步分析该进程,查看其相关日志,发现有大量重复的错误记录,提示与数据库连接出现问题。
5. 检查数据库服务器,使用数据库监控工具(如 MySQL Enterprise Monitor)查看数据库的连接数等指标,发现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数达到了上限,导致新的连接请求无法正常处理。
三、解决措施
1. 优化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增加连接数上限,以满足业务需求。
2. 对进程进行优化,修复导致重复错误的代码逻辑。
3. 根据 JVM 排查结果,调整 JVM 参数,如调整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大小比例,优化内存分配,减少 Full GC 的频率。
四、验证结果
经过上述处理后,观察服务器的性能指标,CPU 利用率恢复正常,服务器响应速度明显提升,JVM 的内存使用和 GC 情况也趋于稳定,问题得到解决。
五、总结
本次服务器线上问题是由于数据库连接数达到上限、进程中的代码逻辑问题以及 JVM 相关问题导致的。通过综合使用监控工具、JVM 排查工具和数据库监控工具,对系统资源、进程、JVM 和数据库进行逐步排查,找到了问题根源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服务器性能的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以保障业务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