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J - 灯 - 仔细分析找规律

题目描述

链接Here

一个屋子有 n n n 个开关控制着 n n n 盏灯,但奇怪的是,每个开关对应的不是一盏灯,而是 n − 1 n-1 n1 盏灯,每次按下这个开关,其对应的 n − 1 n-1 n1 盏灯就会由亮变灭,或者由灭变亮。保证不会有两个开关控制同样的 n − 1 n-1 n1 盏灯。

现在刘同学想把灯全部开好,但是这些灯一开始的状态非常乱,刘同学想知道最少需要按多少次开关才能使所有灯全部亮起。

输入

单组数据输入,每组数据一行,两个数 n n n, l l l 分别代表灯的数量、最开始时亮着的灯的数量( 1 &lt; l &lt; n &lt; 10000000000 1&lt;l&lt;n&lt;10000000000 1<l<n<10000000000)。

输出

每组数据输出一个数,即能使所有灯全部亮起的最少的按开关的次数,如果无法做到灯全部亮起,输出“Impossible

解析

一个开关控制 n − 1 n-1 n1盏灯,一开始亮的灯有 l l l盏,灭的灯有 n − l n-l nl盏。你作为一个操作的人,无非就是操作一盏亮的或者一盏灭的灯,你只有这两种选择。

亮 灭 l n − l \begin{matrix} 亮 &amp; 灭\\ l &amp; n-l \end{matrix} lnl

那么可以考虑下你的这两种操作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 你操作亮的 l l l盏灯中任意一盏,那么其余的 n − 1 n-1 n1盏灯状态反转,局面变成下面这样子

亮 灭 n − l + 1 l − 1 \begin{matrix} 亮 &amp; 灭\\ n-l+1 &amp; l-1 \end{matrix} nl+1l1

  • 你操作灭的 n − l n-l nl盏灯中任意一盏,那么其余的 n − 1 n-1 n1盏灯状态反转,局面变成下面这样子

亮 灭 n − l − 1 l + 1 \begin{matrix} 亮 &amp; 灭\\ n-l-1 &amp; l+1 \end{matrix} nl1l+1

这就是你操作任一一盏灯所会带来的局面变化。那么考虑下最终的局面,一定是这样的。

亮 灭 n 0 \begin{matrix} 亮 &amp; 灭\\ n &amp; 0 \end{matrix} n0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最终局面反推出当前局面呢?是的可以,利用每种局面亮的灯的盏数;

n − l + 1 = n n − l − 1 = n \begin{matrix} n-l + 1 =n\\ n-l-1 = n \end{matrix} nl+1=nnl1=n

解上面的两个方程,可以把 l l l解出来,这个 l l l就是倒数第二个局面亮的灯的盏数,而且每次只有一个方程有解,这就意味这,每次操作的灯是有明确次序的。

依次类推,可以求出从最终局面到目标局面亮的灯的盏数的一个序列

n 1 n − 2 3 n − 4 ⋯ 1 2 3 4 5 ⋯ \begin{matrix} n &amp; 1 &amp; n -2 &amp; 3 &amp; n-4 &amp; \cdots \\ 1 &amp; 2 &amp; 3 &amp; 4 &amp; 5 &amp; \cdots \end{matrix} n112n2334n45

现在 l l l就在这个序列中,我们要求的问题转换成 l l l n n n要经历多少步。

可以发现, n n n的奇偶性可以影响整个序列有无偶数。

例如, n = 4 n=4 n=4

4 1 2 3 0 1 2 3 4 5 \begin{matrix} 4 &amp; 1 &amp; 2 &amp; 3 &amp; 0 \\ 1 &amp; 2 &amp; 3 &amp; 4 &amp; 5 \end{matrix} 4112233405

n = 5 n=5 n=5
5 1 3 3 1 5 1 2 3 4 5 6 \begin{matrix} 5 &amp; 1 &amp; 3 &amp; 3 &amp; 1 &amp; 5 \\ 1 &amp; 2 &amp; 3 &amp; 4 &amp; 5 &amp; 6 \end{matrix} 511233341556

通过 n n n的奇偶性,然后再考虑 l l l的奇偶性,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这在代码中有体现,不再赘述。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int main()
{
    for (long long n, l; std::cin >> n >> l; ) {
        std::cout << [&] () -> std::string
        {
            std::string ret;
            switch (l & 1 | ((n & 1) << 1)) {
            case 0:
                ret = std::to_string(n - l);
                break;
            case 1:
                ret = std::to_string(l);
                break;
            case 2:
                ret = "Impossible";
                break;
            case 3:
                ret = std::to_string(std::min(l, n - l));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 ret;
        } () << std::endl;
    }
    return 0;
}
SDUT-OJ(Softwar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Tsinghua Online Judge)是一个在线编程平台,提供给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和爱好者练习和解决算法问题的环境,其中包括各种计算机科学题目,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图形等。对于"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问题,它是图论中的经典问题,目标是从一个加权无向图中到一棵包含所有顶点的树,使得树的所有边的权重之和最小。 在C语言中,最常见的是使用Prim算法或Kruskal算法来求解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从一个顶点开始,逐步添加与当前生成树相连且权重最小的边,直到所有顶点都被包含;而Kruskal算法则是从小到大对所有边排序,每次选取没有形成环的新边加入到树中。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用C语言实现这些算法,这里简单概括一下: - 通常使用优先队列(堆)来存储边和它们的权重,以便快速查最小值。 - 从任意一个顶点开始,遍历与其相邻的边,若新边不形成环,就更新树,并将新边加入优先队列。 - Kruskal算法: - 先将所有的边按照权重升序排序。 - 创建一个空的最小生成树,然后依次取出排序后的边,如果这条边连接的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个连通分量,则将其添加到树中。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代码示例,或者有具体的问题想了解(比如如何处理环、如何实现优先队列等),请告诉我,我会为你提供相应的帮助。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