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第二章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 思维导图

二、操作系统基础操作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

操作系统的启动

  • 计算机最基本的三部分

    • CPU,内存,I/O
  • 启动

    • DISK:存放OS

    • BIOS:基本I/O处理系统

    • Bootloader:加载OS

      • 一般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
    • POST(加电自检):寻找显卡和执行BIOS

  • 操作系统与设备和程序的交互

    • 系统调用

      • (来源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动向操作系统发出服务请求
    • 异常

      • (来源于不良的应用程序)非法指令或者其他坏的处理状态(如:内存出错)
    • 中断

      • (来源于外设)来自不同的硬件设备的计时器和网络的中断
  • 为什么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访问外设而是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访问

    • 在计算机运行中,内核是被信任的第三方
    • 只有内核可以执行特权指令
    • 为了方便应用程序
  • 操作系统如何设计和实现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他们三者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 从 源头 角度

      • 中断:外设
      • 异常:应用程序意想不到的行为
      • 系统调用:应用程序请求操作提供服务
    • 从 处理时间 角度

      • 中断:异步

        • (异步:当事件产生时,应用程序不知道它何时产生)
      • 异常:同步

      • 系统调用:异步或同步

    • 从 响应 角度

      • 中断:持续,对用户应用程序时透明的
      • 异常:杀死或者重新执行意想不到的应用程序指令
      • 系统调用:等待和持续

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 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

    • 中断时外设的事件

    • 异常内部CPU的事件

    • 中断和异常迫使CPU访问一些被中断和异常服务访问的功能

    • 中断的处理机制

      • 硬件

        • 设置中断标记(CPU初始化)

          • 将内部、外部事件设置中断标记
          • 中断事件的ID(程序访问的中断向量地址)
      • 软件

        • 保存当前处理状态
        • 中断服务程序处理
        • 清除中断标记
        • 恢复之前保存的处理状态
    • 异常的处理机制(异常:异常编号)

      • 保存现场

      • 异常处理

        • 杀死产生了异常的程序
        • 重新执行异常指令
      • 恢复现场

  • 系统调用

    • 定义

      • 应用程序需要操作系统的一些服务,这些服务并不能由应用程序直接执行,而是需要由操作系统执行,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就是系统调用接口。

        • eg.应用程序调用print(),会触发系统调用write()
      • 程序访问主要是通过高层次的API接口而不是直接进行系统调用

        • eg

          • Win32 API 用于 Windows
          • POSIX API 用于 POSIX-based systems(包括UNIX,LINUX,Mac OS X的所有版本)
          • Java API 用于 Java虚拟机(JVM)
    • 实现

      • 通常情况下,与每个系统调用相关的序号

        • 系统调用接口根据这些序号来维护表的索引
      • 系统调用接口调用内核态中预期的系统调用

        • 并返回系统调用的状态和其他任何返回值
      • 用户不需要知道系统调用是如何实现的

        • 只需要获取API和了解操作新系统将什么作为返回结果

        • 操作系统接口的细节大部分隐藏在API中

          • 通过运行程序支持的库来管理(用包含编译器的库来创建函数)
        - 应用程序直接或者间接地library(库)来访问我们的系统接口
      
        	- 触发一个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换
      
        		- 用户态:应用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CPU所处于的一个特权级的状态(特权级比较低,不能直接访问某些特殊的机器指令和I/O)
        		- 内核态:操作系统在运行中,CPU所处于的一种状态(特权级高,操作系统可以执行任何一条指令)
      
      • 系统调用和函数调用的区别

        • 当应用程序发出函数调用时,在一个栈空间完成参数的传递和参数的返回

        • 在系统调用执行过程中,应用程序、内核、操作系统拥有各自的堆栈

          • 当应用程序发出系统调用,切换到内核时,同时需要切换堆栈和特权级转换(用户态→内核态)

            • 运行开销更大,但更安全、可靠
  • 跨越操作系统边界(中断、异常、系统调用)的开销

    • 在执行时间上的开销超过程序调用

    • 开销

      • 建立中断/异常/系统调用号与对应服务例程映射关系的初始化开销

      • 建立内核堆栈

      • 验证参数

        • 操作系统不信任应用程序,受到应用程序发出的调用之后,会对参数进行检查
      • 内核态映射到用户态的地址空间更新页面映射权限

      • 内核态独立地址空间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Windows 7操作系统思维导图如下: 1. Windows 7操作系统概述: - Windows 7是Microsoft推出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家族的一员。 - Windows 7以提供更稳定、易用和安全的用户体验为目标。 2. Windows 7的特点和优势: - 界面友好:Windows 7采用了Aero界面,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和操作体验。 - 提升性能:Windows 7在系统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上有所改进,提供更高的运行效率。 - 强大兼容性:Windows 7兼容大量的应用程序和外部设备,提供广泛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 改进的安全性:Windows 7加强了安全性,提供了更安全的上网和数据保护功能。 3.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 桌面和任务栏:桌面是Windows 7的主要工作区域,任务栏用于快速访问和切换程序。 -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浏览、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 窗口管理:Windows 7支持多窗口管理,可最小化、最大化和平铺窗口来优化显示。 - 系统设置:通过控制面板可进行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硬件设置和网络配置等操作。 - 上网和网络连接:Windows 7提供了Internet Explorer和网络设置功能,可轻松上网和连接网络。 4. Windows 7的高级功能: - 用户账户控制(UAC):提供了更好的用户权限管理和程序安全性。 - 虚拟硬盘(VHD):可以通过创建和挂载虚拟硬盘来扩展存储和进行数据备份。 - Windows XP模式:允许在Windows 7上运行Windows XP程序,提供向后兼容性。 - 多媒体功能:Windows Media Player可播放音频和视频,Windows Media Center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体验。 总结:Windows 7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和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具有提升性能、强大的兼容性和改进的安全性等优点。通过桌面、任务栏、窗口管理和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上网和网络连接。此外,Windows 7还提供了用户账户控制、虚拟硬盘、Windows XP模式和多媒体功能等高级特性,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和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fqll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