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大学时高考成绩是班里第一,同样也是努力学习,为什么大学时做不到第一了呢?

本文分享了一位学生从入学成绩倒数第二到大学毕业综合测评全班第一的经历。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和个人心态,作者成功克服了专业难度和个人挑战,最终实现了学术和个人成长的双重突破。

说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吧。真经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宿舍6个人,我的分数倒数第二,仅高于从新疆考过来的哥们(总分都是750分)。

 

其实我的分数已经不算低了,当年上985都可以,是不幸调剂过来的。但没想到,宿舍里除了山东的那个哥们,其他的都是高分调剂过来的。不仅我们宿舍,我们全班几乎都是调剂过来的。嗯,没错,我们专业就是传说中的劝退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正常人都不会报的。

刚来的时候,我也是压力山大,班里都是学霸,底子都比我好。第一学期,我几乎找不到学习的感觉,虽然每天也是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但一关上书本就啥也不知道了。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不过,这种现象几乎全班都存在,除了少数悟性高的学霸外,大家都是浑浑噩噩过了半年。

 

差距就第二学期开始拉开了。悟性高的学霸越来越顺,而一些受到挫折的同学则开始选择自暴自弃(很大程度是对专业不满意)。而我,选择了坚持。我干脆拿出了高三时候的学习方法,用题海战术,每天学习到很晚。结果不到半学期,我就找到了之前觉得很难的高数、大物等课程的学习技巧。

此后,学习就越来越顺,也就不需要投入这么多时间了。于是又参加了很多学生活动。最后,大学四年综合测评全班第一,也如愿保研。相反,当年分数比较高的同学,最后排名只有50%左右。

回到题主的问题,题主是高考时的学霸,进校时分数第一,但现在却很难拿第一,真经觉得这并不奇怪。题主也不必介意。

 

一方面存在上面说的悟性上的差别。能考上同一所高校,智力实际上都相差不大。而大学的课程和中学完全是两个体系,所以进入大学后,大家的起跑线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谁能最先进入大学的学习状态,谁就能实现抢跑,高中阶段积累的那点差距,微不足道。即便题主能保证和别人一样努力,也无法保证和别人一样高效。

另一方面,大学期间没有必要纠结于成绩第一,大学前三年的成绩,只要能保证达到升学和就业的目标即可,比如能达到推免要求、出国留学要求等等,至于排名第一还是第十,没有意义。而从学习中分配出来的时间,应该用来体育锻炼、社交、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或者用来旅游、阅读、尝试新鲜好玩的东西。大学,不是培养学习机器,而是培养会工作、会生活、理应又有趣的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