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常用属性方法总结

  1. attrbute

    1. nodeName

      1. 定义:nodeName属性返回节点的名称
      2. 使用
        console.log(div1.nodeName)

    2. nodeValue

      1. 定义:nodeValue属性返回一个字符串,表示当前节点本身的文本值,该属性可读写只有文本节点(text)、注释节点(comment)和属性节点(attr)有文本值.
      2. 使用
        console.log(div1.childNodes[1].nodeValue)

    3. textContent

      1. 定义:textContent属性返回当前节点和它的所有后代节点的文本内容
      2. 使用
        console.log(div1.textContent)

    4. nextSibling

      1. 定义:nextSibling属性返回紧跟在当前节点后面的第一个同级节点。如果当前节点后面没有同级节点,则返回null
      2. 使用
        console.log(div1.firstChild.nextSibling)

    5. previousSibling

      1. 定义:previousSibling属性返回当前节点前面的、距离最近的一个同级节点。如果当前节点前面没有同级节点,则返回null
      2. 使用
        console.log(div1.lastChild.previousSibling)
        
    6. parentNode

      1. 定义:parentNode属性返回当前节点的父节点。对于一个节点来说,它的父节点只可能是三种类型:元素节点(element)、文档节点(document)和文档片段节点(documentfragment)
      2. 使用
        console.log(div1.parentNode)
    7. parentElement

      1. 定义:parentElement属性返回当前节点的父元素节点。如果当前节点没有父节点,或者父节点类型不是元素节点,则返回null
      2. 使用
        console.log(div1.parentElement)  
    8. firstChild和lastChild

      1. 定义:firstChild属性返回当前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如果当前节点没有子节点,则返回null,last则返回最后一个子节点。
      2. 使用
        console.log("div1.firstChild:",div1.firstChild)
        console.log("div1.lastChild:",div1.lastChild)
    9. childNodes

      1. 定义:childNodes属性返回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NodeList集合),成员包括当前节点的所有子节点
      2. 使用
        console.log("div1.childNodes:",div1.childNodes)
    10. classList

      1. 定义:返回该元素包含的 class 属性的集合。
      2. 使用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3.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11. className

      1. 定义:获取或设置指定元素的 class 属性的值。
      2. 使用
        div1.classList.add('class1')
        div1.classList.add('class2')
        
        console.log(div1.className)
    12. clientHeight

      1. 定义:获取元素内部的高度,包含内边距,但不包括水平滚动条、边框和外边距。
      2. 使用
        console.log("div1.clientHeight:",div1.clientHeight)
        console.log("div1.clientWidth:",div1.clientWidth)
        console.log("div1.clientLeft:",div1.clientLeft)
        console.log("div1.clientTop:",div1.clientTop)
        
    13. clientTop

      1. 定义:返回该元素距离它上边界的高度。
      2. 使用
    14. clientLeft

      1. 定义:返回该元素距离它左边界的宽度。
      2. 使用
    15. clientWidth

      1. 定义:返回该元素它内部的宽度,包括内边距,但不包括垂直滚动条、边框和外边距。
      2. 使用
    16. tagName

      1. 定义:返回当前元素的标签名。
      2. 使用
        console.log(div1.tagName)
        

    17. body

      1. 定义:直接指向<body>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body)
    18. title

      1. 定义:获取文档的标题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title)
    19. URL

      1. 定义:取得完整的URL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URL)
    20. domain

      1. 定义:取得域名,并且可以进行设置,在跨域访问中经常会用到。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domain)
    21. referrer

      1. 定义:取得链接到当前页面的那个页面的URL,即来源页面的URL。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referrer)

    22. images

      1. 定义:获取所有的img对象,返回HTMLCollection类数组对象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images)

    23. forms

      1. 定义:获取所有的form对象,返回HTMLCollection类数组对象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forms)
    24. links

      1. 定义:获取文档中所有带href属性的<a>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links)
    25. innerHTML

      1. 定义:设置或获取 HTML 语法表示的元素的后代。
      2. 使用
        div1.innerHTML = '创建一个div'
    26. attribute

      1. 定义:修改属性的值
      2. 使用
    27. element.style.property = new Style

      1. 定义:改变 HTML 元素的样式
      2. 使用
        div1.style.border = 'solid 1px black'
    28. attributes

      1. 定义:返回一个与该元素相关的所有属性的集合
      2. 使用
        console.log(div1.attributes)
        
  2. function

    1. appendChild

      1. 定义:在 childNodes 列表末尾添加节点
      2. 使用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1)
    2. insertBefore

      1. 定义:将某个节点插入父节点内部的指定位置。
      2. 使用
        document.body.insertBefore(p1,div1)  //第一个参数是新添加的元素,第二个是在这个元素前插入
    3. insertAdjacentHTML

      1. 定义:insertAdjacentHTML() 方法是将文本解析为 element 元素,并将结果节点插入到DOM树中的指定位置。它不会重新解析它正在使用的元素,因此它不会破坏元素内的现有元素。这避免了额外的序列化步骤,使其比直接使用innerHTML操作更快。
      2. 使用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beforebegin',p2) //第一个参数是位置 第二个参数是新插入的元素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afterbegin',p3)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beforeend',p4)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afterend',p5)
    4. removeChild

      1. 定义:removeChild方法接受一个子节点作为参数,用于从当前节点移除该子节点。返回值是移除的子节点。
      2. 使用
        div1.removeChild(p4)
    5. replaceChild

      1. 定义:将一个新的节点,替换当前节点的某一个子节点。
      2. 使用
        div1.replaceChild(p7,p6) //第一个参数是用于替换的,第二个是被替换的
        

    6. cloneNode

      1. 定义:返回调用该方法的节点的一个副本,如果为true,则采用深度克隆,,该节点的所有后代节点都会被克隆,如果为false,则只克隆该节点本身。
      2. 使用
        let p6 = p5.cloneNode('deep')

    7. getElemenById

      1. 定义:使用元素的 id获取HTML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p6'))

    8. getElementsByTagName

      1. 定义:通过标签名来查找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9. getElementsByClassName

      1. 定义:通过类名来查找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p6class'))

    10. querySelector

      1. 定义:返回文档中匹配指定的CSS选择器的第一元素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querySelector('#p6'))

    11. querySelectorAll

      1. 定义:document.querySelectorAll() 是 HTML5中引入的新方法,返回文档中匹配的CSS选择器的所有元素节点列表
      2. 使用
        console.log(document.querySelectorAll('.p6class'))
        
    12. element.getAttribute(key)

      1. 定义:返回元素节点的指定属性值。
      2. 使用
        console.log(p6.getAttribute('id'))

    13. element.setAttribute(key,value)

      1. 定义:设置或改变 HTML 元素的属性值
      2. 使用
        console.log(p6.getAttribute('id'))
        p6.setAttribute('id','p6new')
        console.log(p6.getAttribute('id'))

    14. createElement

      1. 定义:创建一个新的HTML元素,要与appendChild() 或 insertBefore()方法联合使用。其中,appendChild() 方法在节点的子节点列表末添加新的子节点。insertBefore() 方法在节点的子节点列表任意位置插入新的节点。
      2. 使用
        let div1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15. write

      1. 定义:向文档写入文本或 HTML 表达式 或 JavaScript 代码。
      2. 使用
        document.write(str)
    16. classList.funtction

      1. add():删除元素的一个或多个类名;
      2. remove():向元素添加一个或多个类名;
      3. toggle():元素切换类,将它放在点击事件中若检测到没有的类就添加,若检测到有c的类就删除
      4.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div1.classList.add('class1')
        div1.classList.add('class2')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div1.classList.remove('class2')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div1.classList.toggle('class1')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3. PS:部分代码

    let div1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1.innerHTML = '创建一个div1'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1)
    let p1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1.innerHTML = '创建一个p1'
    document.body.insertBefore(p1,div1)  //第一个参数是新添加的元素,第二个是在这个元素前插入
    let p2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2.innerHTML = '创建一个p2'
    let p3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3.innerHTML = '创建一个p3'
    let p4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4.innerHTML = '创建一个p4'
    let p5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5.innerHTML = '创建一个p5'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beforebegin',p2)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afterbegin',p3)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beforeend',p4)
    div1.insertAdjacentElement('afterend',p5)
    div1.style.border = 'solid 1px black'
    div1.removeChild(p4)
    let p6 = p5.cloneNode('deep')
    div1.appendChild(p6)
    p6.id = 'p6'
    p6.className = 'p6class'
    p6.setAttribute('id','p6new')
    let p7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7.innerHTML = '创建一个p7'
    div1.replaceChild(p7,p6) //第一个参数是用于替换的,第二个是被替换的
    // console.log(div1.nodeName)
    // console.log(div1.textContent)
    // console.log(div1.firstChild.nextSibling)
    // console.log(div1.parentNode)
    // console.log(div1.parentElement)  
    // console.log("div1.firstChild:",div1.firstChild)
    // console.log("div1.lastChild:",div1.lastChild)
    // console.log("div1.childNodes:",div1.childNodes)
    //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 div1.classList.add('class1')
    // div1.classList.add('class2')
    //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 div1.classList.remove('class2')
    //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 div1.classList.toggle('class1')
    // console.log("div1.classList:",div1.classList)
    // console.log(div1.className)
    // console.log("div1.clientHeight:",div1.clientHeight)
    // console.log("div1.clientWidth:",div1.clientWidth)
    // console.log("div1.clientLeft:",div1.clientLeft)
    // console.log("div1.clientTop:",div1.clientTop)
    console.log(div1.tagName)
    
    

  • 54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