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EC 应用网关安装与配置指南
一、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JANUSEC 应用网关的源代码遵循清晰的组织结构,以下是其主要的目录组成部分:
.
├── build_*.sh # 构建脚本,根据不同平台进行编译
├── config.json # 核心配置文件,用于设置数据库连接等基础信息
├── gateway1.png # 可能为项目示意图或logo
├── go.mod # Go语言的依赖管理文件
├── go.sum # 与go.mod对应的校验文件
├── janusec.go # 应用的主入口文件
├── README.md # 项目的主要说明文档
├── release.sh # 发布脚本,用于打包发布
├── static # 包含管理界面的静态资源文件夹
│ └── janusec-admin/ # 管理界面的相关前端资源
├── utils # 辅助工具或函数集合
├── ... # 其他相关代码和文档文件
- config.json 是应用的核心配置,涉及数据库连接、端口监听等关键设置。
- go.* 文件组合是Go语言项目的标准结构,
go.mod
和go.sum
用于管理外部依赖。 - janusec.go 负责启动服务,是程序的起点。
- static 目录包含了用于后台管理界面的前端资源。
二、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janusec.go
- 作用: 这是JANUSEC应用网关的主体启动文件,它初始化应用程序,设置HTTP服务器,并负责加载配置、启动各项服务。
- 启动流程:
- 读取并处理
config.json
中的配置信息。 - 初始化各种服务,如数据库连接、WAF规则、认证机制等。
- 监听指定端口,开始接收请求。
- 读取并处理
启动命令示例
通过编辑config.json
配置好数据库等信息后,利用Go语言进行编译,并以适当的权限运行服务,例如:
go build
sudo ./janusec
若需按config.json
中设置的监听模式启动,则可能需要不同的命令路径或参数来确保服务正确监听指定端口。
三、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config.json
- 简介: 此文件是JANUSEC应用网关的核心配置文件,控制着网关的基础行为,如数据库连接详情、监听配置、认证方式等。
- 关键字段:
"host"
: 数据库主机地址。"port"
: 数据库端口号。"user"
: 数据库用户名。"password"
: 数据库密码(会被自动加密)。"dbname"
: 数据库名。"listen"
: 控制是否开启内置HTTP管理接口的监听。- 更多特定服务配置项可能会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加入。
配置示例:
{
"host": "127.0.0.1",
"port": "5432",
"user": "janusec",
"password": "123456",
"dbname": "janusec",
"listen": false // 或 true,根据需求设定
}
- 注意事项: 修改配置后,通常需要重启服务使配置生效。对于敏感信息,如数据库密码,JANUSEC会自动加密处理,增强安全性。
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依据具体应用场景调整配置并启动JANUSEC应用网关,享受到安全、高效的网络应用接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