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2Stamps 使用指南
1. 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SNAP2Stamps
是一个旨在利用 ESA 的 Sentinel 应用平台(SNAP)进行TOPSAR干涉处理的开源项目,以生成适用于开源软件 StaMPS 的输入数据。以下是该项目的基本目录结构及其简要说明:
├── bin # 包含可执行脚本或工具
├── graphs # 存放SNAP处理流程图(XML配置)
├── LICENSE # 许可证文件
├── README.md # 项目说明文档
├── snap2stamps_environment.yml # Conda环境配置文件
└── ... # 可能包括更多的配置文件、示例数据等
- bin: 这个目录包含了用于驱动处理流程的脚本。
- graphs: 内有XML配置文件,定义了SNAP的具体处理步骤,如干涉对生成、配准等。
- LICENSE: 描述了项目的许可协议。
- README.md: 主要的项目说明文档,介绍了项目目的、更新信息、作者团队等。
- snap2stamps_environment.yml: 提供了一个预配置的Conda环境设置,方便用户快速安装必要的依赖。
2. 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主要的启动文件是 auto_run.py
,它位于项目的根目录或通过脚本调用路径可达。该脚本设计用来自动化整个处理流程,支持两种不同的执行方式——标准Python执行和正在测试中的Docker化执行。
使用方法:
- 对于Sentinel-1 TOPSAR数据:
python auto_run.py -F project_topsar.conf
- 对于高分辨率TerraSAR-X/TanDEM-X Stripmap数据(需要另外的配置):
python auto_run.py -F project_stripmap.conf
用户需指定对应的配置文件来执行特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
3. 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配置文件主要有两种——project_topsar.conf
和 project_stripmap.conf
,分别对应TOPSAR和Stripmap数据处理的配置需求。
project_topsar.conf 示例
- [PROJECT_DEFINITION] 指定项目的工作目录和图形文件夹路径。
- [PROC_OPTIONS] 包括重写选项、智能硬盘使用和绘图开关。
- [PROC_PARAMETERS] 定义传感器类型、极化模式、主影像位置以及是否使用外部DEM。
- [AOI_DEFINITION] 区域兴趣点(AOI)的定义方式,比如边界坐标或形状文件等。
- [SEARCH_PARAMS] 自动下载参数,如轨道号、成像模式、日期范围等,主要用于Sentinel-1数据。
- [SNAP_GPT] 设置SNAP的安装路径和环境变量。
- [COMPUTING_RESOURCES] 指定CPU核心数和缓存大小。
project_stripmap.conf
与上述相似,但可能省略了仅适用于Sentinel-1的参数,并且强调了用于Stripmap数据的独特处理需求。
在创建或修改配置文件时,重要的是理解每个标签的含义并正确填写相关参数,确保SNAP2Stamps能够顺利运行并产生预期的结果。配置文件的定制性很高,允许用户针对不同任务调整处理细节。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