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Pi R2S FriendlyWrt 开源项目指南
项目地址: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fr/friendlywrt-nanopi-r2s
本教程旨在提供关于NanoPi R2S FriendlyWrt项目的基本了解,包括其目录结构、启动文件以及配置文件的详细剖析。请注意,该项目已不再维护,最新的固件获取应转向openwrt-nanopi-r2s。
1. 项目目录结构及介绍
FriendlyWrt针对NanoPi R2S的项目采用了典型的Git仓库组织方式,尽管它已经被归档且不再活跃。下面是关键的目录和它们的简述:
config_rk3328
: 此文件夹包含了特定于Rockchip RK3328处理器的配置文件,允许用户自定义所需软件包。patches
: 存放了针对基础固件所做的补丁文件,这些可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或是增加额外功能。pictures
: 可能存储了一些项目相关的图片,如固件编译流程的截图等。resources
: 包含项目使用到的各种资源文件。.github/workflows
: 使用GitHub Actions自动化编译或部署的配置目录,对于持续集成非常重要。LICENSE
: 许可证文件,声明该项目遵循GPL-3.0许可证。README.md
: 项目的主要读我文件,提供了快速入门指导和重要注意事项。- 各种配置文件(如
config_usb-net
,nanopi-r2_linux_defconfig
):涉及硬件配置和网络支持的配置文件。
2. 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项目中的启动逻辑主要不是直接体现在某个单一的“启动文件”中,而是分散在配置文件(config_rk3328
)和可能的脚本中。对于NanoPi R2S,固件加载通常由U-Boot处理,而具体的启动配置(如内核参数)则嵌入在固件编译阶段的配置之中。用户若想定制启动行为,多是在配置阶段指定选项或者通过修改环境变量来实现。
3. 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
config_rk3328
内的配置文件:是编译固件的关键,用户在此定制想要包含的软件包和功能。通过设定特定的CONFIG变量(如CONFIG_PACKAGE_luci-app-samba=y
),用户可以决定哪些软件包被编译进固件。 -
config_*
类文件:如config_usb-net
等,这些文件负责特定功能的开启或关闭,例如是否启用USB网络支持。 -
README.md
中的配置说明:虽然不是直接的配置文件,但提供了如何修改配置的指示,比如指示用户如何在config_rk3328
中添加或修改配置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注意事项
由于项目已不再维护,建议使用时参考最新维护分支的文档。配置和启动逻辑的理解需要一定的Linux和固件编译知识。对于初次使用者,建议深入学习OpenWrt或相关路由器固件的文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定制该项目。
本文档概括了NanoPi R2S FriendlyWrt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或定制该固件的用户提供了一个起点。不过,鉴于项目现状,务必关注后续的openwrt-nanopi-r2s
项目以获取最新的固件和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