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学习笔记(三)——Promise对象

Promise的含义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注意,为了行文方便,本章后面的resolved统一只指fulfilled状态,不包含rejected状态。

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此外,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Promise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无法取消Promise,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其次,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第三,当处于pending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基本用法

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reject,这两个是函数,由js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reject):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pending变为resolved(rejected),在异步操作成功(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即上面的value,传递出去。
Promise实例生成后,可以用then 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then方法接受两个回调函数,第一个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optional)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上面的value)作为参数。
Promise的异步回调例子: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i!');

Promise新建后立即执行,所以先输出Promise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在当前脚本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之后才会执行,所以先下一步输出Hi! ,最后才是resolved
Promise对象实现Ajax操作例子:

const getJSON = function(url) {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const handler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return;
      }
      if (this.status === 200) {
        resolve(this.response);
      } else {
        reject(new Error(this.statusText));
      }
    };
    const client = new XMLHttpRequest();
    client.open("GET", url);
    clien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client.responseType = "json";
    client.setRequestHeader("Accept", "application/json");
    client.send();

  });

  return promise;
};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
  console.log('Contents: ' + json);
}, function(error) {
  console.error('出错了', error);
});

上面例子中,getJSON 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实例。执行getJSON("/post.json") 时,发生了这些事情:

  1. 新建Promise对象,promise,传入参数function(resolve, reject){...}
  2. 在传入的function中,使用函数表达式声明handler函数,作为响应操作。
  3. 新建XMLHttpRequest 对象,发起请求…
  4. 当请求成功时,执行handler 中的操作 ,如果 promise 的状态变为resolved,触发then方法绑定的回调函数function(json){...} 并把 this.response 传入参数json

Promise.prototype.then()

syntax: ...then.(resolve, reject(optional))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所以then后面可以再调用一个then。
这里写图片描述
采用链式的then,可以指定一组按照次序调用的回调函数。这时,前一个回调函数,有可能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对象(即有异步操作),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Promise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才会被调用。

getJSON("/post/1.json").then(function(post) {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 funcA(comments) {
  console.log("resolved: ", comments);
}, function funcB(err){
  console.log("rejected: ", err);
});

第一个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function(post){...} ,返回另一个Promise对象。第二个then指定的回调函数,等待这个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发生变化。如果变为resolved,调用funA ,如果变为rejected,调用funB
采用箭头函数写法可以让上面的代码更简洁:

getJSON("/post/1.json").then(
  post =>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
  comments => console.log("resolved: ", comments),
  err => console.log("rejected: ", err)
);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then(null, rejection) 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如果Promise在resolve 函数执行后抛出错误,该错误不会被捕获,因为Promise的状态已经变成resolved了,一旦改变状态,就定态了
Promise对象的错误有“冒泡”的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也就是遇到下一个catch语句。

getJSON('/post/1.json').then(function(post) {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comments) {
  // some code
}).catch(function(error) {
  // 处理前面三个Promise产生的错误
});

一般建议,不要使用then函数的第二个参数(Promise变为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而用catch方法,这样总能捕获前面then执行中的错误。
如果没有catch错误,Promise对象抛出的错误不会传递到外层代码,通俗讲,“Promise会吃掉错误”


Promise.all()

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const p = Promise.all([p1, p2, p3]);

如果p1,p2,p3不是Promise的实例,会调用Promise.resolve 方法,将参数转为Promise实例。
只有p1,p2,p3的状态都为resolved,p的状态才会变为resolved;p1,p2,p3中任意一个状态变为rejected,p的状态就变为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Note]
如果作为参数的Promise实例,有自己的catch方法,那么它被rejected之后,通过catch方法返回一个新的resolved的Promise实例,所谓“知错能改”,不会触发Promise.all的catch方法。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报错了');
})
.then(result => result)
.catch(e => e);

Promise.all([p1,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console.log(e));
// ["hello", Error: 报错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hello');
})
.then(result => result);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报错了');
})
.then(result => result);

Promise.all([p1, p2])
.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console.log(e));
// Error: 报错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Promise.race()

const p = Promise.race([p1, p2, p3]);

上面代码中,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 Promise 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ace方法的参数与Promise.all方法一样,如果不是 Promise 实例,就会先调用下面讲到的Promise.resolve方法,将参数转为 Promise 实例,再进一步处理。


Promise.resolve()

将现有对象转化为Promise对象。
Promise.resolve(para)

  • 参数是一个Promise实例,则原封不动返回这个实例。
  • 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thenable对象是指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如下例子,Promise.resolve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然后立刻执行他的then方法。
let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42);
  }
};

let p1 = Promise.resolve(thenable);
p1.then(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value);  // 42
});
  • 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者根本不是对象。
    Promise.resolve方法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为resolved。
const p = Promise.resolve('Hello');

p.then(function (s){
  console.log(s)
});
// Hello

例子中,回调函数立刻执行。

  • 不带任何参数
    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Promise对象。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three');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
  console.log('two');
});

console.log('one');

// one
// two
// three

上面代码中,setTimeout(fn, 0)在下一轮“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Promise.resolve()在本轮“事件循环”结束时执行,console.log(‘one’)则是立即执行,因此最先输出。


Promise.reject()

Promise.reject(reason) 返回一个状态为rejected的新的Promise实例。参数reason会原封不动地作为reject的理由,变成后续方法的参数。

const thenable = {
  then(resolve, reject) {
    reject('出错了');
  }
};

Promise.reject(thenable)
.catch(e => {
  console.log(e === thenable)
})
// true

上面代码中,Promise.reject方法的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执行以后,后面catch方法的参数不是reject抛出的“出错了”这个字符串,而是thenable对象。


附加方法done()、finally()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