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实现高性能内存池

基础知识

一、概述

项目介绍

在 C/C++ 中,内存管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在编写一个程序的时候几乎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内存的分配逻辑,这时候随之而来的有这样一些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可供分配? 分配失败了怎么办? 如何管理自身的内存使用情况? 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一个高可用的软件中,如果我们仅仅单纯的向操作系统去申请内存,当出现内存不足时就退出软件,是明显不合理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在内存不足的时,考虑如何管理并优化自身已经使用的内存,这样才能使得软件变得更加可用。本次项目我们将实现一个内存池,并使用一个栈结构来测试我们的内存池提供的分配性能。最终,我们要实现的内存池在栈结构中的性能,要远高于使用 std::allocator 和 std::vector,如下图所示:

1-1-1

 

项目涉及的知识点

  • C++ 中的内存分配器 std::allocator
  • 内存池技术
  • 手动实现模板链式栈
  • 链式栈和列表栈的性能比较

二、内存池简介

内存池是池化技术中的一种形式。通常我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回使用 new delete 这些关键字来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而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每次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的时候,都需要和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打交道,从堆中分配所需的内存。如果这样的操作太过频繁,就会找成大量的内存碎片进而降低内存的分配性能,甚至出现内存分配失败的情况。

而内存池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技术。从内存分配的概念上看,内存申请无非就是向内存分配方索要一个指针,当向操作系统申请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进行复杂的内存管理调度之后,才能正确的分配出一个相应的指针。而这个分配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分配失败的风险。

所以,每一次进行内存分配,就会消耗一次分配内存的时间,设这个时间为 T,那么进行 n 次分配总共消耗的时间就是 nT;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确定好我们可能需要多少内存,那么在最初的时候就分配好这样的一块内存区域,当我们需要内存的时候,直接从这块已经分配好的内存中使用即可,那么总共需要的分配时间仅仅只有 T。当 n 越大时,节约的时间就越多。

三、主函数设计

我们要设计实现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池,那么自然避免不了需要对比已有的内存,而比较内存池对内存的分配性能,就需要实现一个需要对内存进行动态分配的结构(比如:链表栈),为此,在 /home/shiyanlou/ 目录下新建 main.cpp 文件,并向其中添加如下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 std::cout, std::endl
#include <cassert>    // assert()
#include <ctime>      // clock()
#include <vector>     // std::vector

#include "MemoryPool.hpp"  // MemoryPool<T>
#include "StackAlloc.hpp"  // StackAlloc<T, Alloc>

// 插入元素个数
#define ELEMS 10000000
// 重复次数
#define REPS 100

int main()
{
    clock_t start;

    // 使用 STL 默认分配器
    StackAlloc<int, std::allocator<int> > stackDefault;
    start = clock();
    for (int j = 0; j < REPS; j++) {
        assert(stackDefault.empty());
        for (int i = 0; i < ELEMS; i++)
          stackDefault.push(i);
        for (int i = 0; i < ELEMS; i++)
          stackDefault.pop();
    }
    std::cout << "Default Allocator Time: ";
    std::cout << (((double)clock()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n\n";

    // 使用内存池
    StackAlloc<int, MemoryPool<int> > stackPool;
    start = clock();
    for (int j = 0; j < REPS; j++) {
        assert(stackPool.empty());
        for (int i = 0; i < ELEMS; i++)
          stackPool.push(i);
        for (int i = 0; i < ELEMS; i++)
          stackPool.pop();
    }
    std::cout << "MemoryPool Allocator Time: ";
    std::cout << (((double)clock() - start) / CLOCKS_PER_SEC) << "\n\n";

    return 0;
}

在上面的两段代码中,StackAlloc 是一个链表栈,接受两个模板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栈中的元素类型,第二个参数就是栈使用的内存分配器。

因此,这个内存分配器的模板参数就是整个比较过程中唯一的变量,使用默认分配器的模板参数为 std::allocator<int>,而使用内存池的模板参数为 MemoryPool<int>

std::allocator 是 C++标准库中提供的默认分配器,他的特点就在于我们在 使用 new 来申请内存构造新对象的时候,势必要调用类对象的默认构造函数,而使用 std::allocator 则可以将内存分配和对象的构造这两部分逻辑给分离开来,使得分配的内存是原始、未构造的。

下面我们来实现这个链表栈。

四、模板链表栈

栈的结构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逻辑操作,其成员函数只需要考虑两个基本的操作:入栈、出栈。为了操作上的方便,我们可能还需要这样一些方法:判断栈是否空、清空栈、获得栈顶元素。在 /home/shiyanlou/ 目录下新建 StackAlloc.hpp 文件,并向其中添加如下代码:

#include <memory>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StackNode_
{
  T data;
  StackNode_* prev;
};

// T 为存储的对象类型, Alloc 为使用的分配器, 并默认使用 std::allocator 作为对象的分配器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Alloc = std::allocator<T> >
class StackAlloc
{
  public:
    // 使用 typedef 简化类型名
    typedef StackNode_<T> Node;
    typedef typename Alloc::template rebind<Node>::other allocator;

    // 默认构造
    StackAlloc() { head_ = 0; }
    // 默认析构
    ~StackAlloc() {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