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锁机制详解

数据库的锁机制

一、数据库锁介绍

什么是锁?为何要加入锁机制?

锁是计算机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机制,因为在数据库中,除了传统的计算资源(如CPU、RAM、I/O等)的争用以外,数据也是一种供需要用户共享的资源。锁机制可以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并发控制

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多处理机和数据库等领域,并发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是确保及时纠正由并发操作导致的错误的一种机制

mysql中锁的分类:

一、按锁的粒度划分,可分为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mysql支持)
二、按锁级别划分,可分为共享锁、排他锁
三、按使用方式划分,可分为乐观锁、悲观锁
四、按加锁方式划分,可分为自动锁、显式锁
五、按操作划分,可分为DML锁、DDL锁
DML锁(data locks,数据锁),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其中包括行级锁(Row Locks (TX锁))、表级锁(table lock(TM锁))。

DDL锁(dictionary locks,数据字典锁),用于保护数据库对象的结构,如表、索引等的结构定义。其中包排他DDL锁(Exclusive DDL lock)、共享DDL锁(Share DDL lock)、可中断解析锁(Breakable parse lock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MySQL中的行级锁,表级锁,页级锁(粒度)

行级锁

行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最细的一种锁,表示只针对当前操作的行进行加锁。行级锁能大大减少数据库操作的冲突。其加锁粒度最小,但加锁的开销也最大。行级锁分为共享锁 和 排他锁。
特点: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支持引擎:InnoDB
行级锁定分为行共享读锁(共享锁)与行独占写锁(排他锁)
用法:

共享锁(S):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LOCK IN SHARE MODE
排他锁(X):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FOR UPDATE

表级锁

表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最大的一种锁,表示对当前操作的整张表加锁,它实现简单,资源消耗较少,被大部分MySQL引擎支持。最常使用的MYISAM与INNODB都支持表级锁定。表级锁定分为表共享读锁(共享锁)与表独占写锁(排他锁)。
特点: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出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支持引擎:MyISAM、MEMORY、InNoDB
分类:表级锁定分为表共享读锁(共享锁)与表独占写锁(排他锁)
用法:lock table 表名 read(write),表名 read(write),…;

注意:
若是自己给表加上写锁,自己可读可写,其他人不可读不可写
自己给表加读锁,自己可读不可写,其他人可读不可写

页级锁

页级锁是MySQL中锁定粒度介于行级锁和表级锁中间的一种锁。表级锁速度快,但冲突多,行级冲突少,但速度慢。所以取了折衷的页级,一次锁定相邻的一组记录。BDB支持页级锁
特点: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三、行级锁之共享锁与排他锁

1、对于insert、update、delete语句(写行为),InnoDB会自动给涉及的数据加锁,而且是排他锁(X)也就是说针对数据写的业务,数据库都是都默认加上排他锁;加过排他锁的数据行在其他事务种是不能修改数据的
2、对于普通的select语句,InnoDB不会加任何锁,需要我们手动自己加,可以加两种类型的锁,用法如上所示

# 共享锁(S):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 查出的记录行都会被锁住
# 排他锁(X):SELECT ... FOR UPDATE;  -- 查出的记录行都会被锁住

排他锁

排他锁又称为写锁,简称X锁,顾名思义,排他锁就是不能与其他所并存,如一个事务获取了一个数据行的排他锁,其他事务就不能再对该行加任何类型的其他他锁(共享锁和排他锁),但是获取排他锁的事务是可以对数据就行读取和修改。

用法
SELECT … FOR UPDATE;

在查询语句后面增加FOR UPDATE,Mysql会对查询结果中的每行都加排他锁,当没有其他线程对查询结果集中的任何一行使用排他锁时,可以成功申请排他锁,否则会被阻塞。

特例:加过排他锁的数据行在其他事务中是不能修改数据的,也不能通过for update和lock in share mode锁的方式查询数据,但可以直接通过select …from…查询数据,因为普通select查询没有任何锁机制。

共享锁:(share lock)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简称S锁,(偏向于读的)顾名思义,共享锁就是多个事务对于同一数据可以共享一把锁,获准共享锁的事务只能读数据,不能修改数据直到已释放所有共享锁

用法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在查询语句后面增加LOCK IN SHARE MODE,Mysql会对查询结果中的每行都加共享锁,当没有其他线程对查询结果集中的任何一行使用排他锁时,可以成功申请共享锁,否则会被阻塞。其他线程也可以读取使用了共享锁的表,而且这些线程读取的是同一个版本的数据。

结论:
如果事务T对数据A加上共享锁后,则其他事务只能对A再加共享锁或不加锁(在其他事务里一定不能再加排他锁,但是在事务T自己里面是可以加的),反之亦然。如果大家都对一个记录加了共享锁,那么拿到共享锁的人只能读,不能改,此时没拿到共享锁的事务也只能读,不能改,(此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所有人都无法对其进行写操作,即用于不更改或不更新数据的操作(只读操作))

以上关于锁的实验可以参考下面链接,本人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https://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14386584.html

意向锁

意向锁是表级锁,其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一个事务中揭示下一行将要被请求锁的类型

意向锁的作用就是当一个事务在需要获取资源锁定的时候,如果遇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已经被排他锁占用的时候,该事务可以需要锁定行的表上面添加一个合适的意向锁。
如果自己需要一个共享锁,那么就在表上面添加一个意向共享锁。而如果自己需要的是某行(或者某些行)上面添加一个排他锁的话,则先在表上面添加一个意向排他锁

InnoDB中有两个意向锁(表锁):
(1)意向共享锁(IS):事务打算给数据行共享锁;,事务在给一个数据行加共享锁前必须先取得该表的IS锁
(2)意向排他锁(IX)事务打算给数据行加排他锁;事务在给一个数据行加排他锁前必须先取得该表的IX锁
意向锁是InnoDB自动加的,不需要用户干预。

四、innodb锁机制

**InnoDB支持行级锁(row-level locking)和表级锁,默认为行级锁(偏向于写)**在Mysql中,行级锁并不是直接锁记录,而是锁索引。InnoDB 行锁是通过给索引项加锁实现的,而索引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两种

1)命中索引才锁行,未命中索引默认锁整个索引,即锁表
(2)命中主键索引,直接锁主键索引对应的整行
(3)命中辅助索引,先锁命中的辅助索引,在锁该辅助索引所对应的主键索引

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InnoDB行锁的这一特性,不然的话,可能导致大量的锁冲突,从而影响并发性能。
1、在不通过索引条件查询的时候,InnoDB 的效果就相当于表锁
2、当表有多个索引的时候,不同的事务可以使用不同的索引锁定不同的行,另外,不论 是使用主键索引、唯一索引或普通索引,InnoDB 都会使用行锁来对数据加锁。
3、由于 MySQL 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所以即便你的sql语句访问的是不同的记录行,但如果命中的是相同的被锁住的索引键,也还是会出现锁冲突的。
4、即便在条件中使用了索引字段,但是否使用索引来检索数据是由 MySQL 通过判断不同 执行计划的代价来决定的,如果 MySQL 认为全表扫描效率更高,比如对一些很小的表,它 就不会使用索引,这种情况下 InnoDB 将锁住所有行,相当于表锁。因此,在分析锁冲突时, 别忘了检查 SQL 的执行计划,以确认是否真正使用了索引

innodb的三种行锁算法,三种都是排他锁:
1、record lock:单个行记录上的锁
2、gap lock:间隙锁,锁定一个范围,但不包括记录本身。GAP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同一事务的两次当前读,出现幻读的情况。
3、Next-key lock:等于Record Lock结合Gap Lock,也就说Next-Key Lock既锁定记录本身也锁定一个范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InnoDB存储引擎还会对辅助索引下一个键值加上gap lock。对于行查询,innodb采用的都是Next-Key Lock,主要目的是解决幻读的问题,以满足相关隔离级别以及恢复和复制的需要。

nnodb自动使用间隙锁的条件:
(1)必须在RR级别下
(2)检索条件必须有索引(没有索引的话,mysql会全表扫描,那样会锁定整张表所有的记录,包括不存在的记录,此时其他事务不能修改不能删除不能添加)

死锁现象:
死锁就是两个或多个事务在未结束的情况下,用排他锁互相锁死的一种特殊情况,下面有两种死锁情况(仅供参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死锁产生的本质原理
死锁的发生与否,并不在于事务中有多少条SQL语句,死锁的关键在于:两个(或以上)的Session加锁的顺序不一致。而使用本文上面提到的,分析MySQL每条SQL语句的加锁规则,分析出每条语句的加锁顺序,然后检查多个并发SQL间是否存在以相反的顺序加锁的情况,就可以分析出各种潜在的死锁情况,也可以分析出线上死锁发生的原因。

行锁优化建议:
通过检查InnoDB_row_lock状态变量来分析系统上的行锁的争夺情况,在着手根据状态量来分析改善;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查看行锁的状态
尽可能让所有数据检索都通过索引来完成, 从而避免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
合理设计索引,尽量缩小锁的范围
尽可能减少检索条件,避免间隙锁
尽量控制事务大小,减少锁定资源量和时间长度
尽可能低级别事务隔离

悲观锁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里,悲观并发控制(又名“悲观锁”,Pess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缩写“PCC”)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它可以阻止一个事务以影响其他用户的方式来修改数据。**如果一个事务执行的操作都某行数据应用了锁,那只有当这个事务把锁释放,其他事务才能够执行与该锁冲突的操作。
悲观并发控制主要用于数据争用激烈的环境,以及发生并发冲突时使用锁保护数据的成本要低于回滚事务的成本的环境中。
优点:
悲观并发控制实际上是“先取锁再访问”的保守策略,为数据处理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缺点:
(a)在效率方面,处理加锁的机制会让数据库产生额外的开销,还有增加产生死锁的机会;
(b) 在只读型事务处理中由于不会产生冲突,也没必要使用锁,这样做只能增加系统负载;还有会降低了并行性,一个事务如果锁定了某行数据,其他事务就必须等待该事务处理完才可以处理那行数

乐观锁
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里,乐观并发控制(又名“乐观锁”,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缩写“OCC”)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它假设多用户并发的事务在处理时不会彼此互相影响,各事务能够在不产生锁的情况下处理各自影响的那部分数据。 相对于悲观锁,在对数据库进行处理的时候,乐观锁并不会使用数据库提供的锁机制。一般的实现乐观锁的方式就是记录数据版本。

在数据库中,乐观锁的实现有两种方式
1、使用版本号实现

每一行数据多一个字段version,每次更新数据对应版本号+1,
原理:读出数据,将版本号一同读出,之后更新,版本号+1,提交数据版本号大于数据库当前版本号,则予以更新,否则认为是过期数据,重新读取数据

2、使用时间戳实现
每一行数据多一个字段time
原理:读出数据,将时间戳一同读出,之后更新,提交数据时间戳等于数据库当前时间戳,则予以更新,否则认为是过期数据,重新读取数据

优点与不足
乐观并发控制相信事务之间的数据竞争(data race)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此尽可能直接做下去,直到提交的时候才去锁定,所以不会产生任何锁和死锁。

如何选择
在乐观锁与悲观锁的选择上面,主要看下两者的区别以及适用场景就可以了:
1、乐观锁并未真正加锁,效率高。一旦锁的粒度掌握不好,更新失败的概率就会比较高,容易发生业务失败。
2、悲观锁依赖数据库锁,效率低。更新失败的概率比较低。随着互联网三高架构(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的提出,悲观锁已经越来越少的被使用到生产环境中了,尤其是并发量比较大的业务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