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弄懂生成器节约内存一边计算一边生成

 

1.使用列表生成式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列表,但是若生成一个很大的列表,势必会占用大量的内容。那我们是否能在计算的过程中,一边计算一边生成喃?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使用生成器generator。

 

2.生成器的创建很简单,最简单的一种是把生成式的[]替换成()

a= [x*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a))
b= (x*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b))

<class 'list'>

<class 'generator'>

 

3.我们使用python内置的next()函数依次取出生成器中的数值,因为生成器中保存的是代码,并且生成器是可迭代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for...in语句进行迭代

a= [x*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a))
b= (x*x for x in range(10))
print(type(b))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print('generator is iterable?',isinstance(b,Iterable))
for data in b:
   
print(data)

<class 'list'>

<class 'generator'>

generator is iterable? True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4.第二种使用generator的方式是yield,若一个函数中有yield关键字,那这个函数就不再是普通的函数,它是一个generator。并且其执行流程和普通的函数有区别。generator每次调用next才运行,遇到yield关键字返回。再次执行next,又返回上次yield的位置接着执行。

 

首先,如果你还没有对yield有个初步分认识,那么你先把yield看做“return”,这个是直观的,它首先是个return,普通的return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程序中返回某个值,返回之后程序就不再往下运行了。看做return之后再把它看做一个是生成器(generator)的一部分(带yield的函数才是真正的迭代器),好了,如果你对这些不明白的话,那先把yield看做return,然后直接看下面的程序,你就会明白yield的全部意思了: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20)
print(next(g))

 

 

就这么简单的几行代码就让你明白什么是yield,代码的输出这个:

starting...

4

********************

res: None

4

我直接解释代码运行顺序,相当于代码单步调试:

 

1.程序开始执行以后,因为foo函数中有yield关键字,所以foo函数并不会真的执行,而是先得到一个生成器g(相当于一个对象)

 

2.直到调用next方法,foo函数正式开始执行,先执行foo函数中的print方法,然后进入while循环

 

3.程序遇到yield关键字,然后把yield想想成return,return了一个4之后,程序停止,并没有执行赋值给res操作,此时next(g)语句执行完成,所以输出的前两行(第一个是while上面的print的结果,第二个是return出的结果)是执行print(next(g))的结果,

 

4.程序执行print("*"*20),输出20个*

 

5.又开始执行下面的print(next(g)),这个时候和上面那个差不多,不过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是从刚才那个next程序停止的地方开始执行的,也就是要执行res的赋值操作,这时候要注意,这个时候赋值操作的右边是没有值的(因为刚才那个是return出去了,并没有给赋值操作的左边传参数),所以这个时候res赋值是None,所以接着下面的输出就是res:None,

 

6.程序会继续在while里执行,又一次碰到yield,这个时候同样return 出4,然后程序停止,print函数输出的4就是这次return出的4.

 

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yield和return的关系和区别了,带yield的函数是一个生成器,而不是一个函数了,这个生成器有一个函数就是next函数,next就相当于“下一步”生成哪个数,这一次的next开始的地方是接着上一次的next停止的地方执行的,所以调用next的时候,生成器并不会从foo函数的开始执行,只是接着上一步停止的地方开始,然后遇到yield后,return出要生成的数,此步就结束。

 

*****************************************************************

 

再看一个这个生成器的send函数的例子,这个例子就把上面那个例子的最后一行换掉了,输出结果: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res = yield
4
       
print("res:",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20)
print(g.send(7))

 

starting...

4

********************

res: 7

4

先大致说一下send函数的概念:此时你应该注意到上面那个的紫色的字,还有上面那个res的值为什么是None,这个变成了7,到底为什么,这是因为,send是发送一个参数给res的,因为上面讲到,return的时候,并没有把4赋值给res,下次执行的时候只好继续执行赋值操作,只好赋值为None了,而如果用send的话,开始执行的时候,先接着上一次(return 4之后)执行,先把7赋值给了res,然后执行next的作用,遇见下一回的yield,return出结果后结束。

 

 

 

5.程序执行g.send(7),程序会从yield关键字那一行继续向下运行,send会把7这个值赋值给res变量

 

6.由于send方法中包含next()方法,所以程序会继续向下运行执行print方法,然后再次进入while循环

 

7.程序执行再次遇到yield关键字,yield会返回后面的值后,程序再次暂停,直到再次调用next方法或send方法。

 

这就结束了,说一下,为什么用这个生成器,是因为如果用List的话,会占用更大的空间,比如说取0,1,2,3,4,5,6............1000

 

你可能会这样:

 

for n in range(1000):

    a=n

这个时候range(1000)就默认生成一个含有1000个数的list了,所以很占内存。

 

这个时候你可以用刚才的yield组合成生成器进行实现,也可以用xrange(1000)这个生成器实现

 

yield组合:

def foo(num):
   
print("starting...")
    while num<
10:
       
num=num+1
       
yield num
for n in foo(0):
   
print(n)

 

输出:

 

starting...

1

2

3

4

5

6

7

8

9

10

 

xrange(1000):

 

for n in xrange(1000):

    a=n

其中要注意的是python3时已经没有xrange()了,在python3中,range()就是xrange()了,你可以在python3中查看range()的类型,它已经是个<class 'range'>了,而不是一个list了,毕竟这个是需要优化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