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25 分钟
之前文章提及到特斯拉虽然裁员,但它算是挺按照劳动法办事的了,哪怕是裁员,也会简单直接给到你相应的补偿,不会不会为了不给补偿而为难你,各种小九九啥的没有,更多是大家好聚好散。
有一说一,这种裁员的处理方法相比国内很多公司而言,算是很良心的了。但很多人也不是在特斯拉工作,更多是在国内其他公司里干活,遇到裁员的时候,很多过程还挺曲折的,有的是跟公司耗着闹下去,有的是公司变着法想让你主动辞职,比如让强制转岗强制休假的,甚至还有直接强制离职把工号系统停掉的等等,其实就是变着法地要裁员你。
之前还看到有球友提问说,公司要求员工重新签劳动合同,但是公司主体变了,有个变更协议,领导要求下面员工都抓紧签,但工龄没有书面说明延续,只是在群里口头通知延续,拒绝发公章的通知文件来说明工龄问题。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公司出了问题,变更协议,合同主体更换一是工龄不延续,二是新主体哪天倒闭破产你都没处仲裁去。这时候在这公司接着耗下去,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无形的沉没成本。
再有大家都知道,一般公司里都会有一些小道消息,公司有什么风吹草动,其实很快就会有人私下开始议论了,所以当听到有裁员情况时,哪怕说裁的不是你所在的部门,你也别心存侥幸,先客观认清现实,看看自己所在的这个部门,近期业务做得行不行,有没有什么工作上的进展,如果都平淡无奇,没啥突破,领导对此也不满意,那公司在经营不佳的时候,一定会先裁掉该部门的。
之前也提到过说,失业是迟早的,不要想着自己能在职场一直待下去,能在一家公司干到天荒地老,根本不可能的。要么面临的是自己对公司的心灰意冷,主动辞职;要么是面临公司经营不佳,最终被裁员。
那如果被裁员,公司肯给赔偿,那自然大家都好说;但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司裁员不给赔偿,变着法的搞一些小九九,比如以前公司不怎么抓考勤,大家偶尔忘记打卡都没啥事,但当公司准备裁员并且要省点裁员赔偿费的时候,就存在突然抓考勤的,对于迟到没打卡的,一律当做违反公司规定开除,赔偿费都直接给省了。被开除的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类似这些小九九,在职场待久了应该都很能感同身受。
换言之,当公司下定决心要裁员的时候,是铁定会想方设法让你走的。这时候无他,一个是自己提前警惕,一个是靠自己争取获得最大程度的赔偿,争取最大利益。。
一旦确定自己被裁,那就进入跟公司谈赔偿的程序,在谈之前,先自己算一笔账,一般来说,公司裁员都需要支付员工 N 个月工资,如果没提前一个月通知,那就需要支付 N+1,基于此可以大致算下自己被裁后能获得的赔偿。
理想情况下,是会照这么算的,但很少,尤其如果公司确实经营困难,可能就不会给这么到位了,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自己衡量考虑,如果公司给不了这么多,你能接受的底线是多少。明确自己的需求目的很重要,可以帮助你快速解决问题,尽快跟公司人事谈清楚,而不是持续耗着浪费时间精力。
而在跟人事沟通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些技巧。如果在这公司待着没有出现特别恶劣情况的,建议都是好聚好散,谈判的时候,别把气氛搞得很僵硬,能不动粗不骂脏的建议都心平气和谈谈。坦白说,个人对于企业而言,力量是很薄弱的,很多时候是耗不过公司的,侧面也说明普通人想要维权是很难的,这很现实也很扎心。
对企业来说,赔偿那么多人,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能把你耗到主动辞职不用赔偿,也是他们开源节流的手段之一了。当大家伙一起工作的时候,公司跟员工可以说称为「一家人」,但当彼此准备分道扬镳的时候,公司跟员工这时候就是对立的,员工希望被裁后获得更多赔偿,而公司希望少花点钱,所以这就导致在跟人事沟通赔偿的时候,事情不会进展得特别顺利,有时候可能要多谈几次才行,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遇到爽快点的公司,可以很快解决,遇到墨迹事多的公司,糟心也是肯定的。所以在看到裁员征兆前也要学会做一手准备,诸如收集好保留好自己上班的证据,截图,拍照,录像,录音等等,以便不时之需。当然也存在一种情况是,公司确实经营不善,但有主动给裁员赔偿的,只是没预期的高,这种情况建议好聚好散,一直耗着的话,消耗的是双方的时间精力和无形的沉没成本。这年头有不少公司不好过,行情依然很差,有时候也需要我们相互都尝试着理解下。
不管怎么说,对我们普通的工人而言,被裁后获得赔偿是第一位,紧接着就是抓紧找到下一份工作,维持经济来源。可以趁着在做交接工作的时间里要抓紧更新简历,当然如果没经济压力,想放松休息一段时间也可以理解,但若是有生活压力,建议立马去投递简历,找新的机会,因为现在新工作也确实不好找。
此外,在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下,身处职场,还是得多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积累些影响力。因为能做到这样的,基本不带怕的,而企业一般也不会裁这样的人,退一步说,即使裁掉,也能很快找到更好的下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