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86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62、养老院电动轮椅室内自动导航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养老院的电动轮椅室内自动导航系统,结合室内标记导航系统(IMNS)和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系统(CVAS),利用YOLOv5与立体视觉技术实现精准定位与环境感知。系统通过悬挂可见标记解决室内无线信号受阻问题,采用奇偶校验字符提升识别可靠性,并在运动控制中保障用户安全。该方案可减少患者对助手的依赖,降低感染风险,提升养老院智能化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4 03:09:47 · 25 阅读 · 0 评论 -
61、马达加斯加蟑螂与电动轮椅自动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探讨了基于马达加斯加蟑螂的Calmbots活体通用接口系统与面向养老院的电动轮椅自动导航系统的研发进展。Calmbots系统利用蟑螂的高移动性和低噪音特性,适用于非实时、可延迟的任务,如物品搬运和触觉交互,但仍面临控制精度、生物行为干扰等挑战,可通过算法优化与硬件改进应对。与此同时,电动轮椅自动导航系统结合YOLOv5目标识别与立体视觉技术,旨在减少养老院中的人际接触,降低感染风险,未来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自主决策能力提升系统可靠性。两者均代表科技与实际需求融合的创新方向,具有在智能家居、医疗辅助等领域原创 2025-10-03 11:54:22 · 22 阅读 · 0 评论 -
60、探秘Calmbots:利用马达加斯加蟑螂实现多功能控制
Calmbots系统利用马达加斯加蟑螂通过手术植入电极并结合电刺激实现运动控制,配合AR标记与无线电基站进行实时跟踪和通信,可完成目标抵达、物体运输、绘图等多种任务。该系统展现出优异的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适用于微小物体操作、复杂环境监测及科普教育等领域。尽管在多蟑螂控制精度、环境耐受性和长期刺激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通过优化算法、增强适应性和改进刺激策略有望进一步提升性能。未来,Calmbots有望发展为可靠实用的生物混合技术工具。原创 2025-10-02 13:47:15 · 22 阅读 · 0 评论 -
59、创新科技:DRAM性能传感器与昆虫机器人Calmbots
本文介绍了两项创新科技:DRAM性能传感器和基于蟑螂的昆虫机器人Calmbots。DRAM性能传感器可实时检测CMOS DRAM中的PVTA变化及其他性能影响因素,具备灵敏度可调、应用方式灵活等优势,有效保障内存安全操作;Calmbots利用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的生物特性,通过电刺激控制实现物体运输、符号显示、绘图、触觉反馈等多种功能,具有静音、自维持、高机动性等特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执行。文章分析了二者的技术优势、应用潜力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集成与群体协作优化,展示了其在人机原创 2025-10-01 09:52:06 · 18 阅读 · 0 评论 -
58、DRAM性能传感器:原理、架构与仿真结果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测DRAM性能变化的传感器,通过检测位线信号的转换延迟来预测由工艺、电压、温度和老化(PVTA)引起的性能退化。该传感器由转换检测器、脉冲检测器、比较器和控制器组成,具备低性能开销、合理面积开销及可调灵敏度等优势。基于65nm CMOS技术的HSPICE仿真验证了其在多种条件下的有效性与鲁棒性,适用于数据中心、嵌入式系统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并具备向更高精度、智能化和新型存储器适配发展的潜力。原创 2025-09-30 12:55:59 · 17 阅读 · 0 评论 -
57、触觉模式设计工具包与DRAM性能传感器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触觉模式设计工具包HaptiDesigner与新型DRAM性能传感器的技术细节。HaptiDesigner支持多通道触觉图创建与编辑,采用ATmega32U4主控和PCA9685 PWM驱动,可通过USB或蓝牙通信,并支持菊花链扩展,适用于复杂触觉反馈系统开发。同时,提出一种面向HMI环境的DRAM性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工艺、电压、温度及老化(PVTA)对存储器性能的影响,具备运行时灵敏度调节能力,支持局部或全局监控,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与功耗优化,尤其适用于电池供电设备。文章还探讨了当前局限性原创 2025-09-29 11:21:39 · 12 阅读 · 0 评论 -
56、面部情绪分类与触觉模式设计工具包介绍
本文介绍了面部情绪分类技术及其在人机交互、教育、市场调研等领域的应用,探讨了多层感知器和神经网络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参数设置及发展趋势。同时,详细阐述了触觉模式设计工具包HaptiDesigner的组成、功能与优势,包括其软件界面、硬件结构和实际应用案例。文章还展示了两项技术融合的潜在应用场景,如根据情绪状态生成相应触觉反馈,展望了未来更加智能、自然的人机交互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28 16:01:04 · 14 阅读 · 0 评论 -
55、集成策略支持的面部情绪分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策略的面部情绪分类框架,通过结合多个预训练的初级情绪分类器(如LHC、Py-Feat和FERjs)的输出,并利用投票法、随机森林、AdaBoost和多层感知器等聚合模型进行最终情绪预测。在FER2013和RAF-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有效提升分类性能,尤其是在RAF-DB上随机森林表现最优。研究还发现直接使用原始输出值优于排序处理,且无需重新训练即可跨数据集应用。未来工作将探索更多数据集、增加分类器数量并深入分析分类器特性对结果的影响。原创 2025-09-27 15:21:54 · 23 阅读 · 0 评论 -
54、基于集成策略的投掷支持与面部情绪分类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肌肉电刺激(EMS)的投掷运动支持系统与基于集成策略的面部情绪分类框架两项技术。EMS系统在纠正投掷释放点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可能因认知过载导致控制性能下降,且学习记忆效果有限;而面部情绪分类通过集成多个算法输出,在FER2013和RAF-DB数据集上准确率超过73%,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与应用潜力。未来可通过多模态反馈和优化训练方法进一步提升二者性能,推动智能人机合作的发展。原创 2025-09-26 12:44:51 · 10 阅读 · 0 评论 -
53、基于EMS的投掷运动实时反馈学习系统研究
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EMS(肌肉电刺激)与动作捕捉相结合的高速运动实时反馈学习系统,旨在提升下手投掷动作中释放点的准确性与控制能力。通过设计释放时间检测与EMS刺激输出模块,系统能在预设空间位置对用户施加电刺激,以引导其在正确时机释放球体。实验结果表明,使用EMS反馈可显著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用户认知负担低,主观评价积极。尽管样本量有限且仅针对特定动作,但研究验证了EMS在运动学习中的潜力,未来可拓展至更多运动类型与技术融合方向。原创 2025-09-25 15:43:34 · 19 阅读 · 0 评论 -
52、AI技术在生物信号模拟与运动学习支持中的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信号数值模拟与运动学习支持中的应用。研究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对稳定图和心电图(ECG)等生物信号进行建模与仿真,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参数提升模型稳定性,并采用公开数据集PTB-XL实现多条件控制下的ECG特征模拟。在运动学习方面,提出结合肌肉电刺激(EMS)与运动预测的反馈系统,探索其实时辅助动作学习的潜力。同时,通过实证实验分析立体视频对老年人平衡功能的影响,验证AI在径向运动分析与异常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尽管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在模型精度、样本规模及个体化适配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原创 2025-09-24 16:26:28 · 15 阅读 · 0 评论 -
51、创新教育与医学模拟:MTeacher与ECG模拟的前沿探索
本文探讨了两款创新应用:MTeacher和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ECG模拟系统。MTeacher通过游戏化方式帮助初学者理解机器学习的核心概念,结合脑电图数据与互动关卡,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感;而GAN驱动的ECG模拟则在医学信号生成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可用于疾病研究、诊断支持及跨生物信号模拟。文章分析了二者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展示了AI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深度融合前景。原创 2025-09-23 10:09:55 · 13 阅读 · 0 评论 -
50、机器学习教育中的多维度探索:从注视数据分析到游戏化应用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教育中的多维度应用,一方面通过非接触式注视数据分析评估VIMS(视觉诱发运动病)对学习模型性能的影响,发现DS驾驶后模型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尤其在有VIMS组中表现突出;另一方面介绍了MTeacher系统,结合游戏化与生理计算,降低ML学习门槛,提升学习者参与度。文章进一步综合分析了两类方法在提高准确性与参与度上的共性,提出数据融合、个性化学习和跨领域应用等未来发展方向,为机器学习教育与认知状态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9-22 12:19:12 · 15 阅读 · 0 评论 -
49、神经投票与驾驶模拟器中视觉诱发晕动病的研究
本文探讨了两项前沿技术:神经投票与驾驶模拟器中视觉诱发晕动病(VIMS)的研究。神经投票利用独特的大脑活动模式实现安全、准确、免提的投票方式,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便利,并在安全性、便捷性和准确性上优于传统投票方式。VIMS研究则针对驾驶模拟器中常见的晕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眼动追踪和机器学习的早期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凝视数据有效识别VIMS症状,减轻参与者负担并提升评估客观性。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且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两项技术有望在各自领域进一步优化并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原创 2025-09-21 16:59:53 · 17 阅读 · 0 评论 -
48、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投票系统:创新与潜力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300脑机接口的神经投票系统,旨在为身体有运动障碍的人群提供一种安全、直观且独立的投票方式。通过使用EEG设备捕捉用户的P300脑电波,用户仅需注视目标候选人即可完成投票。研究对五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四名参与者达到100%准确率,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尽管存在训练时间长和设备舒适度差等挑战,但该系统在民主参与、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可通过技术优化与多领域融合,推动其在政治选举、企业决策等场景的应用。原创 2025-09-20 10:06:13 · 18 阅读 · 0 评论 -
47、探索残疾玩家的视频游戏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GUESS-18调查和后续访谈,探索了15名残疾玩家对视频游戏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尽管参与者能顺利完成调查,但部分维度(如音频美感)因残疾影响而评价偏低,凸显了游戏可访问性的改进空间。参与者建议增加对游戏定制、易学性和目标引导等方面的评估。研究验证了GUESS-18在残疾玩家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量表的心理测量学验证、拓展游戏类型评估、深入理解适应策略及开发新的评估项目,以提升视频游戏对残疾玩家的包容性与可访问性。原创 2025-09-19 13:49:08 · 17 阅读 · 0 评论 -
46、言语治疗中的应用程序与数字资源及残障玩家游戏满意度探索
本文探讨了言语治疗中应用程序与数字资源的应用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建议,同时深入分析了残障玩家在电子游戏中的满意度问题。通过教育改进、政策支持和技术适配,推动言语治疗的数字化进程;结合GUESS满意度量表与无障碍设计指南,优化游戏体验并提升残障玩家参与度。研究强调跨领域协作与用户中心设计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医疗康复与游戏产业的包容性发展。原创 2025-09-18 16:25:00 · 20 阅读 · 0 评论 -
45、言语和语言治疗中的应用程序与数字资源探索
本文探讨了言语语言病理学家(SLPs)对治疗应用程序和数字资源的接受因素,基于定性访谈与UTAUT模型分析,揭示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支持条件、专业技能、缺乏开放性及社会影响等关键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技术采纳意愿与实际使用。研究通过流程图与重要性排序深入解析各因素关系,并提出提升应用接受度的具体建议,旨在推动数字技术在言语和语言治疗中的有效融合与未来发展。原创 2025-09-17 15:25:45 · 15 阅读 · 0 评论 -
44、疫情下舞蹈与言语治疗的数字化变革
新冠疫情推动了舞蹈艺术与言语治疗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本文探讨了视觉媒体舞蹈的新特点及研究局限,分析了言语治疗中应用程序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了两个领域在数字化变革中的相似性与相互借鉴的可能性。通过技术接受模型的应用和应对策略的提出,文章为未来艺术与医疗领域的数字融合发展提供了启示与方向。原创 2025-09-16 11:28:33 · 24 阅读 · 0 评论 -
43、疫情下视觉媒体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新冠疫情下视觉媒体对舞蹈艺术的影响,分析了视频传播与现场表演的差异、制作过程中的沟通与技术问题,以及舞者对着相机跳舞的适应困境。同时,文章揭示了舞蹈艺术家在拍摄角度、编辑音乐、动作连续性等方面的关注点,并指出视频传播带来了新的身体感知与创作可能性。通过加强协作、提升技术、心理调适等策略,可有效应对挑战。未来,舞蹈将与AR、AI、VR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视频舞蹈形式,提升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推动舞蹈艺术向视觉媒体专业化方向发展。原创 2025-09-15 15:07:53 · 13 阅读 · 0 评论 -
42、新冠疫情下舞蹈视觉媒体传播的利弊分析
本文探讨了新冠疫情背景下舞蹈通过视觉媒体传播的利与弊。随着剧院关闭,舞蹈艺术家转向视频分发,带来了易于获取、强调表达、拓展艺术形式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缺乏真实感受、现场感、共享体验和现场张力等挑战。研究基于对九位日本舞蹈艺术家的半结构化访谈,分析了视频技术在舞蹈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对舞蹈概念和观众体验的影响,提出未来可通过VR/AR等技术弥补视频传播的不足,推动舞蹈艺术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原创 2025-09-14 09:56:47 · 15 阅读 · 0 评论 -
41、远程治疗平台开发与舞蹈艺术在疫情下的转变
本文探讨了远程治疗平台开发中用户中心设计(UCD)在数字工作坊中的应用,分析了失语症患者(PWA)和言语语言治疗师(SLTs)参与的挑战与优势,并对比了数字与传统工作坊的差异。同时,文章研究了疫情期间舞蹈艺术向视频分发的转变,通过访谈揭示舞蹈艺术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两个领域均展现了技术在特殊时期带来的创新可能与实际挑战,提出了优化技术支持和计算机辅助方案的建议。原创 2025-09-13 10:51:06 · 16 阅读 · 0 评论 -
40、远程治疗平台开发中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本文探讨了在远程治疗平台开发中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方法的全过程。通过针对失语症患者(PWA)和言语语言治疗师(SLT)的四轮数字UCD研讨会,结合线框图、平台原型和解释性视频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反馈。研究结果揭示了用户在操作流程、界面设计、功能需求等方面的痛点与偏好,推动了平台在文本简化、字体调整、按钮布局、支持功能和视频会议系统等方面的迭代优化。同时,文章评估了数字研讨会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在技术创新、用户扩展和跨平台兼容性方面的展望,强调UCD在提升远程医疗平台原创 2025-09-12 14:42:30 · 11 阅读 · 0 评论 -
39、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与失语症远程治疗平台研究
本文探讨了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与失语症远程治疗平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方向。在压力监测方面,研究揭示了算法偏差、用户界面设计和心理影响等挑战,并强调提升算法透明度与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在失语症远程治疗方面,通过用户中心设计方法识别了患者与治疗师的核心需求,提出了低刺激界面、多模态沟通工具和可靠技术架构等解决方案。两项研究共同凸显了技术与人文结合、持续迭代优化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数字健康领域的关键作用。原创 2025-09-11 13:47:05 · 16 阅读 · 0 评论 -
38、用户对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程序的看法
本研究探讨了用户对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程序的看法,重点分析了参与者在使用Nervocity应用和可穿戴设备过程中对算法压力预测的体验。研究发现,用户普遍存在自我感知与算法预测之间的差异,导致‘沉思者’和‘拒绝者’两类不同反应。通过主题分析揭示了‘数据解释’与‘透明度要求’两大核心主题,强调算法可解释性、数据关联性及用户个性化特征的重要性。研究建议开发者增强算法透明度、建立比较框架与常态曲线,并根据用户特征提供个性化反馈,以提升用户体验与信任度,推动心理健康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9-10 13:06:46 · 12 阅读 · 0 评论 -
37、老年人与数字应用:WhatsApp及压力监测应用的使用洞察
本文探讨了老年人使用WhatsApp及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的体验与挑战。研究发现,尽管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界面理解、设置困惑等问题,但WhatsApp仍被广泛接受,成为其与家人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数字压力自我监测应用展现出潜力,但也暴露出算法预测不准确、缺乏透明度等局限,影响用户对自身判断的信心。文章强调应优化界面设计、提升算法可解释性,并加强技术应用中的伦理考量,以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并推动数字健康技术的发展。原创 2025-09-09 09:02:40 · 18 阅读 · 0 评论 -
36、老年用户交互可沟通性研究
本文研究了老年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WhatsApp为例)时的交互可沟通性问题,涵盖测试准备、执行、数据标注、解读及半符号分析全过程。通过任务测试与视频分析,识别出老年用户在导航、图标识别、多步骤操作等方面的主要困难,结合用户低视力、健忘、偏好语音交流等特征,提出优化界面设计、增强引导提示、简化操作流程等改进建议。研究还总结了交互失败的标签分类及其对设计的启示,并指出当前局限性,展望未来可通过扩大调研、真实场景模拟和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老年用户的数字体验。原创 2025-09-08 13:57:29 · 14 阅读 · 0 评论 -
35、老年用户与WhatsApp应用交互的可通信性研究
本研究基于符号工程理论,采用MAC方法评估老年用户与WhatsApp应用交互的可通信性。通过观察10名60岁以上用户的实际操作,识别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意义归因、感知和图标识别等问题,分析了由衰老特征引发的通信中断原因。研究发现低视力、认知与运动技能下降显著影响用户体验,导致频繁出现‘Where?’、‘I give up’等通信中断标签。最后提出优化界面设计、提供培训支持及加强用户反馈等改进建议,旨在提升老年人使用数字通信工具的效率与满意度,推动更具包容性的技术发展。原创 2025-09-07 10:32:44 · 17 阅读 · 0 评论 -
34、血压问题:可用性研究结果
本研究探讨了文化融合的mHealth应用AfriBP在美国马里兰州非洲移民中的可用性与感知有用性。通过50名尼日利亚和加纳参与者的测试发现,将文化元素(如饮食、运动偏好、单位制等)融入用户界面设计显著提升了应用的接受度和使用意图。结果显示,62.2%的尼日利亚参与者认为应用有用,高于加纳参与者的37.8%,且健康饮食和运动健身功能最受认可。尽管所有参与者均使用智能手机,但仅28%用于血压监测,凸显出对高血压管理和数字健康工具的认知不足。研究证实,感知有用性在文化维度、健康管理和用户交互方面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原创 2025-09-06 15:08:00 · 17 阅读 · 0 评论 -
33、虚拟教练与移动健康应用:提升健康与工作能力的新途径
本文探讨了虚拟教练和跨文化移动健康应用在提升个人健康与工作能力方面的潜力。通过技术接受模型评估显示,用户普遍认为虚拟教练清晰易用且具实用性,尤其在健康监测和紧急响应方面表现突出。针对非洲移民群体的AfriBP应用研究表明,文化适应性和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尽管存在用户接受度、数据隐私和功能优化等挑战,但通过加强培训、强化数据安全和持续改进功能,这些智能健康工具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原创 2025-09-05 16:05:41 · 16 阅读 · 0 评论 -
32、植物图像转换与员工健康促进的创新技术
本文介绍了两项创新技术:基于PDAT-net的植物图像到波点艺术风格的转换技术,以及用于促进员工健康与工作能力的虚拟教练与员工仪表盘系统。前者通过特征提取与风格迁移激发用户创造力,应用于在线展览等互动场景;后者通过多源数据采集、虚拟教练个性化建议和实时健康监测,有效减少久坐行为、提升员工身心健康。文章还分析了两项技术的应用案例、优势对比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科技在艺术与健康管理领域的深度融合与积极影响。原创 2025-09-04 15:22:26 · 13 阅读 · 0 评论 -
31、文化对图形密码可用性的影响及波点艺术风格转换研究
本文探讨了文化对图形密码可用性的影响,发现与用户文化相关的图像能显著提升密码的可记忆性和用户满意度。同时,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波点艺术风格转换网络(PDAT-net),以草间弥生的艺术风格为参考,实现植物图像向波点艺术的转换,拓展了在线艺术展览的互动方式。文章还分析了该技术在艺术创作、商业设计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强调未来应结合文化因素与技术创新,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与艺术表达。原创 2025-09-03 13:56:16 · 11 阅读 · 0 评论 -
30、房地产交易与图形用户认证的优化研究
本文探讨了房地产交易中技术状况报告的优化模型与实施挑战,以及图形用户认证中文化因素对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提出在形式、内容、评估、协调和标准化方面的改进策略;同时基于实证研究,揭示文化相关图像能显著提升图形密码的记忆性与用户偏好。未来建议推动多文化融合设计、实时优化和跨平台应用,以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与用户体验。原创 2025-09-02 10:02:08 · 13 阅读 · 0 评论 -
29、老龄化劳动力管理与房地产交易技术条件信息研究
本文探讨了老龄化劳动力管理与房地产交易中技术条件信息的两个关键研究领域。一方面,开发了支持老龄化劳动力的参与式轮班调度工具,具备可视化、智能建议和员工需求响应功能,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多类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房地产交易中技术条件报告的信息重要性、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强调内容优化、标准化和协调机制的重要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两领域在信息管理与用户体验方面的共通启示,并展望了个性化调度、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化服务与报告规范化等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5-09-01 12:51:01 · 13 阅读 · 0 评论 -
28、老龄化劳动力有效管理的轮班调度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老龄化劳动力有效管理的参与式工作编排支持工具,旨在平衡组织生产需求与员工健康福祉。该工具结合直观的网络管理平台与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优化调度模块,支持多约束条件下的轮班安排,涵盖生产、安全、法律及员工偏好等因素,并引入远程工作模式以适应老年员工特点。通过模拟实验与用户接受度研究,验证了工具在调度公平性、易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优势。文章还提出了应用流程、未来发展方向及常见问题解答,展示了其在多行业应用中的潜力。原创 2025-08-31 10:26:04 · 12 阅读 · 0 评论 -
27、数字助推在宫颈检测与轮班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数字助推在宫颈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对女性参与筛查决策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数字助推(如默认、情感、社会规范和激励助推)的效果与伦理考量,并研究了电子通知的接受度。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轮班调度在管理老龄化劳动力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参与式工作协调支持工具的应用,比较了数字助推与轮班调度在决策影响和用户接受度方面的相似性,提出了综合应用建议与未来发展趋势,包括精准化助推、智能化调度及二者的融合发展方向。研究强调合法合规、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原创 2025-08-30 14:30:15 · 18 阅读 · 0 评论 -
26、数字推动宫颈检查的认知研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数字推动类型对女性宫颈检查行为的影响,发现默认推动在提升动机、行动可能性和伦理认可方面效果最佳,而激励推动效果最差。年龄对多数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年轻群体更倾向于接受短信邀请。研究为优化宫颈检查参与率的数字干预策略提供了实践启示。原创 2025-08-29 13:11:01 · 14 阅读 · 0 评论 -
25、不同场景下的信息传达研究:从视频字幕到宫颈癌筛查
本文探讨了两个不同场景下的信息传达研究:一是针对聋人或听力障碍者(DHH)在观看多说话者视频时对四种字幕说话者识别方法(双尖括号加姓名、颜色、语音旁白、表情符号)的偏好;二是挪威女性对宫颈癌筛查中五种数字推动信息(如社会规范、激励等)的看法。研究发现,随着说话者数量增加,特定识别方法更受DHH观众青睐;而在健康领域,短信推动信息显著影响女性筛查参与意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两项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及未来方向,强调根据用户需求优化信息设计的重要性。原创 2025-08-28 11:35:41 · 11 阅读 · 0 评论 -
24、盲人和听障人群的用户体验评估与偏好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盲人和听障人群在数字产品与媒体内容中的用户体验评估与偏好。针对盲用户,采用HED/UT量表和PANAS方法对Trivia Blind应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应用在效用和愉悦感方面表现优秀,适用于不同背景的盲人用户。对于听障观众,研究分析了不同说话者数量下对字幕中说话者标识符类型的偏好,发现无论说话者数量为2、3或4人,用户均最偏好带说话者姓名的双箭头标识方式。研究为广播公司和字幕技术开发者提供了优化建议,并指出了未来在无障碍设计中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8-27 09:36:15 · 17 阅读 · 0 评论 -
23、以用户为中心的自适应支持工具设计与盲用户体验评估
本文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自适应支持工具设计及其在不同群体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盲用户的体验评估方法。研究涵盖技术使用现状、工作满意度、对AI技术的态度及隐私担忧,并介绍了针对盲用户优化的HED/UT Scale和PANAS评估方法。通过案例研究TriviaBlind,验证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早期引入目标用户参与评估可显著提升产品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未来方向包括深化个性化自适应系统、融合先进评估技术以及促进跨群体数字包容性发展。原创 2025-08-26 14:22:22 · 10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