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上网被‘雷军’骂了整整七天”?“雷军”语音包,你是真的火了!据悉,这个假期,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大量“雷军”的发言视频,涉及堵车、调休、游戏等热门话题,不仅言辞犀利,还频频爆粗口。这些视频无一例外都是通过AI配音生成的。目前,相关短视频已被平台陆续下架。
记得之前“Are you ok”火的时候,包括雷军在内,大家都很喜欢这种幽默风趣的作品,但这次的内容不一样了。“雷总,最近你怎么在骂人”“每次都是开屏暴击”,这些询问和讨论也在雷军的社交账号留言区下刷屏,对此,雷军回复了三个愤怒表情。不只是雷军,但凡是正常人,都不愿意和这样的虚假AI配音沾边。
这事直接反映出大家对玩梗的边界感认知,即“过度玩梗”,“低俗梗”,一般的语音内容比如有趣的调侃,科普大家可以喜闻乐见,但是加上“用小米SU7撞人”,“评价某某厂商产品低劣”就是在利用语音本人的身份恶意制作“低俗梗”,“烂梗”,或许部分人觉得没什么,只是在开玩笑而已,新的东西成不了大气候,但是合成的内容中,还不乏具有辱骂和诽谤性质的。这样的内容,即使再可乐再好玩,也改变不了其侵犯当事人肖像权、名誉权等正当权益的本质问题,是赤裸裸的违法行径。
可以创作的内容太过混乱,你要是拿它来朗读有色小说,这要是传到熟人耳朵里,会留下什么印象?找谁说清楚?今天我们调侃雷军,可当我们自己身陷其中,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AI生成的假视频、假录音,可能只需要一个软件,甚至是几秒钟时间,造假成本可谓极低,同时,违法越轨成本也并不高。那在猎奇、流量和利益的驱动下,生成式AI被滥用,便是一个能看到的必然结果。若要扭转这一情况,必须要把生成式AI关进法律的“笼子”里,使其可管控、守规矩,存在于道德伦理可接受的范围内。
前不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且不得恶意删除、篡改、隐匿标识。未对生成合成内容进行标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这种AI语音只是一个开始。科幻片中实时AI模仿语音降临时,你还能保护好自己吗?
门外真的是
妈妈的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