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Box常用配置

听说VirtualBox比wmvare省资源,我试了一下,确实比较小巧,特别是它的启动方式中有无界面启动,然后我用xshell远程连,真的很不错啊。这里我记一下几个常用配置。

安装64位虚拟机

当我安装完VirtualBox之后,在选择的虚拟机类型中居然只有32位可以选择,于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需要设置BIOS才能启用64位虚拟机支持。
虚拟化技术目前主要依赖于您电脑的CPU型号及BIOS,某些CPU或者BIOS暂时还不能支持虚拟化技术。支持虚拟化技术的可以在BIOS中开启,开启方法如下:
1、进入BIOS。开机时按F2或F12或DEL或ESC等键(各电脑有所不同)。
2、进入BIOS后,找到Configuration选项,选择Intel Virtual Technology并回车,将光标移至Enabled,然后再回车,最后按F10保存并退出。
参考文档:


网络连接之桥接配置

由于我想要更真实的模拟多台机器情况,所以使用桥接,这个每一台虚拟机都有一个独立的IP。另外注意这里我的物理机器是通过wifi来上网的。

(1)配置虚拟机网络连接方式,启动某台虚拟机后,我这里装的是centos6,在窗口上方的工具栏中选择 设备-》网络-》网络...  后会弹出配置窗口,设置连接方式->桥接网卡,另外注意下面默认的MAC地址最好不要去改,因为如果改的话,就要一起修改centos中某些配置文件(后面复制虚拟机中有涉及)


(2)设置虚拟机(centos)中的网络配置

要配置centos的网络连接,首先当然是要明白网关配置,能连上网的那台无线路由器的IP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照搬物理机的配置,然后只改IP即可。我的物理机操作系统是window10,通过cmd后输入命令ipconfig /all即可显示本机网络配置,几个重要的配置如下所示:

无线局域网适配器 WLAN:
   描述. . . . . . . . . . . . . . . : Intel(R)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5
   物理地址. . . . . . . . . . . . . : E0-94-67-44-C8-A2
   DHCP 已启用 . . . . . . . . . . . : 是
   自动配置已启用. . . . . . . . . . : 是
   IPv4 地址 . . . . . . . . . . . . : 192.168.31.218(首选)
   子网掩码  . . . . . . . . . . . . :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 . . . . . . . . . . . : 192.168.31.1

   DHCP 服务器 . . . . . . . . . . . : 192.168.31.1
   DNS 服务器  . . . . . . . . . . . : 192.168.31.1

首先配置网卡信息,在centos中输入ifconfig可以看到确实没有配置网卡,于是新建一个,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后增加如下配置

HWADDR=08:00:27:53:EF:84 (注意这里一定要使用上图中的MAC地址)
TYPE=Ethernet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31.11
NETMASK=255.255.255.0

然后配置网关,输入命令vi /etc/sysconfig/network后增加如下配置(这个配置文件还可以改hostname

GATEWAY=192.168.31.1

接下来配置DNS服务器,输入命令vi /ect/resolv.conf后增加如下配置

nameserver 192.168.31.1

最后重启一下network服务就ok了,使用命令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复制虚拟机

由于我想搭建一个集群环境,当我配置好一台虚拟机后,我希望后面新建虚拟机时,只要复制这台虚拟机,然后改改配置就能用了,免去很多重复配置。由于VirtualBox会为每个.vdi文件生成一个唯一的uuid,所以直接拷贝该文件是行不通的。其实VirtualBox已经提供了工具支持,在主界面点击 管理-》 虚拟介质管理 即弹出如下界面


通过上面的操作会生成一个新的.vdi文件,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文件来新建虚拟机了。在主界面点击 新建,在新建向导中配置如下

新建好这台虚拟机后,启动,然后重点是修改网络配置。由于这个虚拟机是拷贝而来的,所以必须要修改它的IP、MAC地址和hostname。我一开始以为根据之前的网络配置,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中的IP和MAC地址就可以了,但是启动network服务的时候老是报错。百度了一下,才知道centos中的网络配置还和一个文件/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有关,这个文件定义了eth0、eth1和eth0它们对应的MAC地址了。

所以接下来我解决的方式是,使用/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中eth1对应的MAC地址,然后重命名,执行命令mv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然后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中的DEVICE、HWADDR配置即可。当然也要保证VirtualBox配置中的设备-》网络-》网络... 里的MAC地址也要一致,如上图所示。这里可以参考文档

CentOS虚拟机克隆后网卡配置问题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