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伽英探秘琴乐鉴赏(古琴)

de0e39e1d70cc39cc14f147f5365636b.jpeg

古琴音乐因其品位高雅、魅力非凡故而激发起历代琴人前赴后继探秘琴乐鉴赏的信心。琴乐的本质是真善美,琴乐鉴赏就是一种审美体验,而古琴作为一门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有其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系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会琴乐谈何容易!那么,怎样鉴赏才能降低难度升级趣味,笔者曾经依次从了解琴乐、认识琴乐、理解琴乐、体悟琴乐、升华思想这几方面着手尝试。

一、了解琴乐

琴的出现,首先用来演奏琴曲。琴曲也叫琴乐,是由有组织的琴音以一定的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艺术,用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

而琴不仅仅只为用来演奏音乐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承载着许多故事以及隐含着的文化因此我们初听琴乐,必须对与之相关的文化作一个大概的了解。

1、把握标题,揣摩内容,辨识题材类别。古琴曲大多是标题音乐。如《广陵散》有四十五个小标题:取韩、呼幽、冲冠、发怒、亡身、投剑等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聂政刺韩王,再对照查看《醒心琴谱》的题解,琴乐背后的故事也一目了然。像《广陵散》这样以重大社会事件为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表述人物思想感情的琴曲,属于琴乐的第一类题材——人物故事类。又如《平沙落雁》,从题目上大致可以猜到几成:天际群雁飞临,纷纷扑簌落地。果然,琴乐描摹的内容八九不离十:秋高气爽,江阔水平,洞庭湖岸边的白沙滩上,大雁起起落落,悠闲漫步的正与空中盘旋飞鸣的此呼彼应。夜幕降临,远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渐渐融为一体。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整首曲子没有人物形象,没有情节演绎,只有人感受到的自然情趣,属于琴乐的第二类题材——山林意趣类。

2、熟悉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渊源。例如《将归操》,为孔子所作。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等,影响了世界近两千年。

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军事方面,诸侯争霸,战火纷飞;文化上百家争鸣。

《将归操》的创作原由:赵简子想要分割晋国,命人拿着玉器和丝织品来聘请孔子,孔子就去了,走到黄河边时,听说赵简子杀了手下的两位贤能大夫窦鸣犊和舜华,他万分痛恨统治者的不仁不义、为所欲为,同时明白了晋国的政治黑暗,已经难于推行儒家的仁政,于是长叹一声,立即调转车头返回。在车上,他深有感触地写下了琴曲《将归操》明志,以镜戒世人。

3、明了人物关系和典故出处。琴曲《凤求凰》,曲小乾坤大,故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富豪卓王孙设宴款待朋友,也邀请了颇负盛名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背着“绿绮”琴赴宴。酒过三巡,有人对司马相如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司马相如一抬头,只见帷幕后面有位美女正在偷窥,料定是卓文君。他立刻顺水推舟,边弹边高声唱起了自己作词作曲的琴歌《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卓文君精通琴艺,才华出众,一听就明白司马相如自比“凤”,把她比作“凰”,正向她深情求爱呢,不由面红耳赤,也产生了爱慕之情。在丫头的帮助下,他们互诉衷肠。当时的司马相如还是一个落魄潦倒、放荡不羁的文人,卓文君料定父亲不会同意自己嫁给一介寒士,为了爱情,她夜奔相如,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这就是典故“凤求凰”以及同步产生的成语“琴挑文君”的由来。

02214aca74f3627ea0c6c57d3d8c8f3c.jpeg

二、认识琴乐

初听琴乐,架构起基础的认知后,再听琴乐,就要熟悉音乐语言,分辨作品的曲式结构、音调特点、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乐语气等,如若观看演奏视频,还得注意手指分工和指法安排等,目的是认识这个作品。

例如聆听《文王操》,我发现贯穿全曲的是交替出现的两种不同性格的音调。第一种是歌唱性音调,以五度、八度大跳为特征,节奏为有拍的中等速度,无固定强弱拍规律。第二种是语言式音调,语气松紧频繁转换,音律起伏多变。现以第一种音乐材料为a,第二种音乐材料为b,展示一下全曲的布局:

第一段: b—a—b,第一个b有引子作用,气氛庄重;a—b初露主题素材,适合咏唱。

第二段:完整地呈现a材料,音乐曲折动人,琅琅上口。

第三段:a材料变化发展,旋律展衍,段落中部情绪达到小高潮。

第四段:浓缩a材料,演变成简短的过渡句。

第五段:使用b材料,起始直至中后部压抑凝重,段尾曲径通幽,渐入清朗之境。

第六段:变化a材料,音乐氛围温和融洽。

第七段:把第六段按散结合的音色变为泛音段,前后音色对比鲜明,给人予清新脱俗的美感。

第八段:使用b材料,语气高深莫测,似冥思苦想,又似寻根问底,曲尾泛音复归静谧安详。

通过多次聆听得出结论:《文王操》的结构是两种迥异的音乐形象在互相映照对比中展开和收绾的,不同于常见琴曲渐层发展的模式。

琴曲《梧叶舞秋风》构思精巧,听得出来共分为六段。首段泛音起,晶莹剔透,喻示秋风初至,凉爽宜人。第二段效仿秋风盈盈,琼露渐生。第三、四、五段进入梧叶舞秋风的主题,不同形态的秋风,别有意趣:第三段秋风婆娑,盘旋树间。四、五段秋风飒飒萧瑟,梧叶悠游自在,翩翩云游;继而秋风雷励,摧枯拉朽,梧叶旋转飞舞,忽高忽低。第六段秋风卷着梧叶一起无奈飘落,乐曲情绪变得凄清惨淡,不同的人生感悟由此兴发。 

观看琴乐《四大景》的演奏视频,做的最多的是统计指法,因为全曲大量使用双弹同度、三度和五度的和音,一开始就以齐撮、泼剌的指法连贯而下,声势壮阔,直至曲终。经过一遍又一遍数下来,才数清齐撮六十三个,泼剌二十八个。真佩服前贤为了表达春天的生机勃勃,指法安排竟如此独具匠心。

前面两步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琴乐外部因素和部分音乐因素的解析上,看似无关紧要,却是琴乐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e4fb78724973f4cad1c454d429a25770.jpeg

理解琴乐

琴乐是情感艺术,它的特质是情感抒发、情感撞击、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从情感出发,技术层面审美的首要任务是了解作品的音乐涵义、主题和主题特征等,牢牢抓住琴乐情感触发点,找准情感表达的角度,捕捉精彩细节,定格美丽瞬间,剖析表现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并不断融入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和审美创造,形成情感意象,继而转化为完备的音乐形象,然后进入思想审美层面,最终挖掘琴乐的真善美。

例如,我们聆听帝尧和舜帝所作的琴曲《神人畅》、《南风畅》时,可以自我设问:上古的琴是怎样产生的?尧舜写的琴曲有什么用?原来上古时期,人类弱小,面对强大多变的自然力量,唯有祈求上天和神灵的保佑。《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了一段故事:炎帝看到阳气炽盛,果实欠收,民不聊生,于是制作五弦琴来平顺阴阳之气,使众生安定。现在有学者认为炎帝就是祭祀的巫,他创造琴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琴作祭祀法器,祈求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我们熟知的远古圣王尧、舜、禹,不仅是国王,也是首巫,尧舜写的琴乐《神人畅》、《南风畅》就是祭祀用的。那么,为什么要用琴乐祭神呢?因为琴乐好听,可以取悦于神,只有把最美妙的声音贡献给神,神才会大方赐福众生,首巫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早期的琴乐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审美判断:它是美的! 

《归去来辞》是一首写陶渊明弃官回乡、过上田园生活的曲子。琴韵闲雅疏淡,意境朴素旷远,充分表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隐逸情怀。第一段:仿佛诗人在喃喃自语:回去吧,田园都荒芜了!流露出仕途的失意和落寞。···我违背了本心去做官,为什么前途渺茫?如履薄冰的日子何时是尽头?音乐的语气似乎在责备自己遭遇了山穷水尽的困惑,实际是抨击官场的险恶!第二段开头:没什么可留恋的!诗人想到了家里贤惠的妻子、清纯可爱的孩子,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归心似箭,日夜兼程往家赶,终于到家了!高音区泛音乐句珠落玉盘,描摹孩子们见到父亲时欢呼雀跃的场面,音乐情绪瞬间柳暗花明:诗人感觉家里好温馨、好开心!第三段:  ···琴乐温婉圆融,拥有一个广阔的背景:黄昏时分,诗人正在自家院子里举首远眺,朵朵白云从山谷间悠悠飘出,倦飞的鸟儿陆续归栖苍茫的山林,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第四段泛音部分,亲切悦耳的四分音符多么像诗人与亲人叙话、与农人谈庄稼,其乐融融。 ;八分附点节奏弹性十足,二分音符平和稳重,诗人正在弹琴读书、享受醍醐乐趣呢,他的田园生活多么自然开放!第五段:繁花四起,草木蔓发,春天已经来临!诗人欢欣鼓舞,他惊叹大自然的伟大,生命轮回的神奇,同时想到了人生的短暂!第六段句句都是诗人的人生感喟:升官发财非我所愿,得道成仙也是不可能的!不如拄着拐杖去除草、培苗,自给自足乐陶陶!也罢,姑且顺其自然,慢慢走到生命的尽头。显然,诗人已从孤独惆怅走向了自我超脱。

这首曲子以田园牧歌式的格调,抒发陶渊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享受田园生活的舒心,通过情感线条的变化倾吐诗人多种复杂的感情,呈现他怎样清醒地认识世界,探索人生的真谛领悟生命之美,最终找回自我,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的。

来自《自远堂琴谱》的《渔歌》是一首圆美流转的琴曲,总共十八段加一个尾声,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就反复运用由低音区速升到中音区再冲到高音区的旋律结构而言,灵韵溢彩,激情飞扬,不仅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张力,而且吸引着听者时刻保持热切的审美期待。

全曲以首段吟唱性的音调为原型:通过移位及不同音区节奏变化、调式转换与展衍手法贯通全曲。起而低回,转而高扬,使人联想到放情山水、高歌欸乃的情景。第四段第一句的散音饱满厚重,开始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第二、三、四、五句旋律旖旎,温润舒朗,正是春和景明的季节,浩渺烟波中,怡然泛起一叶小舟。末三句句头一样、中间展衍出三个不同的旋律,其中中间一句是这样的:风和日丽,湖光潋滟,渔夫悠然自得,击节而歌,一曲《隐居烟尘》徐徐响起。第六段末二句自然冲和,珠润玉圆,这是一种心存雅量、典雅高洁的闲情逸致:第七段第三句潇洒灵逸,和音协调和谐:层层远山,青分秀黛,云飞风举,山欲动而未动,渔夫停船饱览美景,逍遥踏歌。第八段采用泛音音色再现主题情景,恰得好处,显露出一种清风朗月般的情致。第十段,渔夫壮美,轻松挥动木橹,小船“欸乃、欸乃”乘风破浪,船头飘出咏叹性的曲调。十一段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彼此淡淡辉映;末句以八分音符为主,后十六为辅,由沉静的中音蓄势冲上高音:丰润的和音、密集的高音倍高音相辅相成,凝聚力骤增,使旋律上行如旭日东升般热情洋溢,正如渔歌朗朗,声声飞扬,直入云霄。第十六段前三句歌声秒变香饵,鱼儿都听醉啦,追着小船不肯走。渔夫随意哼唱《撒网歌》,跟往常一样,把船划到江心,撒网捕鱼:···高音结实明亮,柱式和弦短促紧凑,坚定有力,四分附点延长了强拍的时值,产生了较强的动力,衬托渔夫拉网时屏息凝神不遗余力的劳作动态。撒了一网又一网,才见船舱里鱼儿活蹦乱跳,水花飞溅,一天的收获有了,十二连音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鱼和水互动的画面。十七段:···眼见的月上林梢,橹声咿咿呀呀,小船荡进了芦苇深处。坐下来喝一杯吧,渔夫举起酒杯相邀明月,好不惬意!第十八段,短暂地出现了C徵调,两个音的运用,摇曳生姿,为乐曲增添了新的色彩:最后终止在这一新调上,有峰回路转之妙。

为什么要用新调?助推主题发展。其具体作用:一是说明渔夫还在高唱,但他唱的再不是老腔老调,已换了自编的新曲。二是暗含渔夫的无忧无虑,因为这一两网鱼足够维持自己的温饱,他有充裕的时间唱响更多的渔歌。三是拓展了主题审美内涵,增添了琴乐静、空、淡、远的审美意趣,多了一份宁静淡泊的高致和超然尘外的洒脱,有利于多维度分享渔夫理想的美好生活愿景。

另外渔夫真的是渔夫吗?不一定,这是中国文人的一种预设。因为在封建时代,文人们与政治体制格格不入,当他们的愿望想实现而未实现时,只好寄情山水、托趣渔樵,即使身不能至,依然对唱着渔歌打鱼拿着柴刀砍柴之类的隐逸生活心向往之,《渔歌》就是诗意地表现这种自由、快乐的生活。 

4c83cb2d3d7f502057162176e7a69a4f.jpeg

四、体悟琴乐

以上几例古曲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听者感受到了具有历史性的美感,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琴乐语言来体现的,琴乐语言的核心是主题和主题特征,主题具有非凝固性、非完整性的特征,不同作品主题千差万别;主题特征包含旋律情绪特点、体裁特点、风格特点,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因此想要了解更多作品,必须进一步体悟琴乐。怎么体悟呢?身体力行不失为一个行得通的办法,借助琴乐语言营造的审美情境,亲历共情共鸣,赢得沉浸式体验的效果。其次,合理的想象也是一个法宝,不但可以放飞思绪,训练音乐形象思维,还可以进行二度创作,完善音乐形象,增强琴乐活力。以下几例赏析方法两者兼而有之,都是在演奏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审美的。

在演奏琴曲《梅花三弄》时,我发现音乐的核心部分有一个完整的乐句,且旋律形式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因为这个乐句个性鲜明、表现力强、音意概括,加上二、四、六段的循环再现,由此可以确定它是音乐主题。

《梅花三弄》的主题特征十分鲜明:清澈的泛音,轻巧的节奏,主属音的跳进和分而合的句式,融合成新颖活泼、秀丽明快的曲调,栩栩如生地表现梅花冰清玉洁、凌霜傲放的形象。

在此基础上,不难看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借梅花赞美君子刚毅坚卓、百折不挠的气质。

《流水》也是在多次不经意的演奏积累中茅塞顿开的。

第一段散板,琴乐的语言多姿多彩,刚开始三个空弦音意指群山巍峨。走进深山,只听得树叶沙沙:抬眼一看,一股山泉腾地而起,拍打着岩石泠泠作响:···等到迸溅的水花纷纷落下,前行的泉水变得温顺、流畅:

往前走,空山滴沥,玉珠四溅:···几束涓涓细流叮叮咚咚,似水银泻地般的灵动:···跃动的前倚音,蜻蜓点水般的泛音,恰似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唱着歌,冲过顽石的阻拦,蹦蹦跳跳无所畏惧,它们要去哪儿?翻过几座山,绕过几道梁,只见小溪汇入了瀑布,顺着山壁哗哗流下,旋即纵身跃入大溪。大溪敞开胸怀,跳起优美的舞蹈欢迎:···一曲舞毕,大溪不卑不亢,跨过高山越过平原,一路泽被万物:···二度下行平平稳稳,轻柔的走手音春风拂面,正是流水润物无声的精神写照!

大溪勇往直前,毫不犹豫投入长江、黄河的怀抱:···太勇敢啦,笔者情不自禁为它喝彩! 

壮大了的长江黄河滚滚向前,直奔大海,大海热烈拥抱它们,乐曲进入主题部分,作曲采用了连续七十二滚拂的表现手法,右手猛滚慢拂,风发水涌;左手往来绰注,削金断玉,呈现大海激浪奔雷的姿态。在旋律线条虚实相生的递升、递降中,力量也随之更替变换,犹如流水波澜起伏;随着旋律发展的深入,音色越来越明亮,速度、力度不断递增,拓宽了音乐的延展空间,再外加几个扫弦,旋律升腾跌荡,雄浑苍健,线条潇洒奔放,刚劲威猛,有效地还原了流水奔腾不息、汹涌澎湃、浩浩荡荡的真实意象,迅速树立起流水冲破重重阻力、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鲜活形象,直达全曲高潮:逼真的音响效果,使笔者如临胜景,被流水的宏大气魄所震撼,陶醉在浩瀚汪洋一泻千里的豪放意境中。

在琴乐语言营造的审美情境中,流水之势,扣人心弦,令人浮想联翩。为什么流水总是源源不断?宽广的度量容纳下成百上千条江河细流,有容乃大;为什么流水总是无拘无束勇往直前?无欲则刚,心底无私,水道刚健。为什么流水总是停留在人类最需要它的地方,不要一分钱?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流水》流淌的不光是人对自然界或自然物的喜爱,更是对生命意志力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讴歌。 

《阳关三叠》是一首琴歌,因为三段反复吟咏,所以叫三叠。《阳关三叠》歌词的内容除了保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外 ,后人还创作了辅助的歌词。故事大意是:王维的好朋友元二,奉命到安西就是现在的新疆库车县去戍边,王维在渭城就是现在的陕西咸阳给他送行。范例的版本是査阜西先生根据《琴学入门》改编的。

琴歌即抚琴而歌布琴开唱身临其境,不但容易抓住每一叠带给我们的感动瞬间,而且还给演奏者的情感体验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让人飞向更加生动饱满的情感世界。

第一叠,前面五句点明送别元二的场景,节奏舒缓,慢吟清唱,重点落在一个核心乐句上:   请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没人陪你喝酒了!乐句的语气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第一个送别高潮来到,仿佛诗人深情地挽留:你要去很远的地方,长途行进一站又一站,不要着急,慢慢地走啊!同度双音略显凝重,暗示路途漫漫,跋涉艰辛:  你要受苦了呀!内心的恋恋不舍和心疼喷涌而出,炽烈的情感化作一声声亲切的祝福: 多保重啊!多保重!!

第一叠低沉的音符,舒展的4/4拍子旋律,奏出了伤感的基调,朋友间牵衣惜别,诗人反复叮咛,一往情深。

第二叠用泛音开头,引出第二轮送别。再喝一杯酒吧,用它来浇灭我们心中的悲伤: 这是第二次用酒来传达心中的留恋。紧接着,用吟的指法弹出:  琴声柔美缠绵,送别的两人表面平静内心澎湃,想起了曾经在一起的时光,泪水忍不住掉下来,今后再也没有朋友相亲相助了。随着重点乐句再次响起,第二轮送别高潮悄然而至: 情绪激动而沉郁,诉说诗人从今往后将会无尽地思念。

第二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委婉抒情的旋律,引发了时光深处彼此的牵挂,情真意切的友情,简直浓到化不开。

第三叠,开头反复第二段旋律,接下来:重点乐句第三次出现,又一波高潮迭起,这甘甜的酒啊,还没喝呢,已醉到了我心里!朋友之谊,情同手足,一个高潮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感情,再来一个高潮: 就这样走了,什么时候能回来?人未走,先问归期,千叮咛万嘱咐元二早日回来。 相同类型节奏速度加快,力度加大,诗人愁肠百结,依依不舍的感情高涨到了极点。

还能相见吗?对了,早点给我写信,看到书信就如同见到了你:规整的和音,如泣如诉,充满悲凉的感叹,把诗人想再见到元二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战争是何等的残酷无情啊,万一收不到信,我只能与你梦中相遇!

如此眷恋又如此悲哀,要有多深的情愫!第三叠,感情越来越真切,离别的心情越来越伤感。人生难得一知己,望着元二远去的背影,诗人顿足长叹,站在原地不忍离去。至此,人间“信义”二字已深深地植入到音乐形象之中。

通过亲身实践,笔者体悟到:1、《阳关三叠》纵向结构层次分明,音乐发展的情感脉络清晰,由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悲哀——欲哭无泪的心痛无奈,层层推进。2、风格纯朴真挚,情感线条张弛有度,采用吟揉绰注的演奏技法,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既饱含着浓厚的友情,又充满了凄凉酸楚的韵律感。3、意境苍凉,悲伤之情几乎贯串全曲,战场的腥风血雨,亲人的生离死别,令人忧心如焚;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诗人悲天悯人,用音乐抨击战争的罪恶,呼唤和平,形成一种道德批判力量,彰显了作品的价值追求

75ca85e3f6bf6773f7ece863e3483b69.jpeg

升华思想

以上列举的都是让人产生共鸣的好作品,而有些琴人置身于时代大潮,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思考社会,不仅牵挂生命过程,还心系生命的价值;不仅关注社会走向,更重视社会驱动的原因,他们创作的作品之所以名动后世,成为千古绝调,是因为作者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感情上与天下大多数人同频共振,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的作品无论是作者的心路历程还是人文精神和思想价值都是值得探索的,因为它载录了一个优秀作品从表层形象到灵魂深处的哲学思考。

琴乐《潇湘水云》,是南宋郭沔所作。从《神奇秘谱》原谱的十段标题来看,是描写潇、湘两水的自然风光的,属于山林意趣类作品。这类作品古已有之,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爱好山水,当古琴艺术发展到宋代,描写自然风光、隐士生活的作品更是比较多见。一般情况下,这样理解《潇湘水云》也是入情入理的。

但是事实上,郭沔身处特殊的年代,民族沦亡,国将不国。宋亡后,郭沔隐居在湖南的潇、湘两水之间,每当他遥望九嶷山怀念先哲时,潇湘总是云遮雾障,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此曲。郭沔到底在感慨什么?考虑到古代文人为了明哲保身,很多想法不能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只得凭借自然景物来吐露所要表达的意思;又因音乐展示的本不是具体的万物具象,而是蕴含着万物精神的抽象世界,所以促使笔者萌生挖掘《潇湘水云》的审美内涵、升华主题思想的愿望,让我们一起来琢磨琢磨吧!

f9c70a3dcd677ff17abdae40567f7476.jpeg

以龚一老师整理的谱子为例。第二段第一句进入主题:由主题生发的整段旋律舒舒徐徐:···一如潇湘风平浪静、水天一色的融和画境,勾起了作者对故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眷念和重回太平盛世的遐想。

第四段以精湛的表现手法传递潇湘水云的波诡云谲。首先通过从徽外到十徽到九徽到七徽六再到七徽连续果断上冲的技巧,师法自然,模拟潇湘水波一浪高过一浪,掀起了全曲的第一轮高潮——第五段。依靠着滚、拂、双弹、浒上、泼剌、掐撮三声、短锁,还有模进式四度上行的蟹行指法,速度加快,力度渐强,纵纵铮铮,烘托出潇湘声如千骑、云飞浪卷的气势。但当旋律走到时,头里三个还在延伸涌动,可速度已经慢下来,情绪渐渐安静,到最后一个像柱子轰然倒地,一切戛然而止。而后,音乐又迅速崛起,重现潇湘激流奔腾:···直到五六个厚实的连切分的出现,才打破了波浪腾涌的均衡节奏和时空效应: 急切地召唤全曲的最高潮——第七段。这段自七弦五徽六浒上、滚拂始,高音连续两次上行到四徽,按音跨三个八度,和音多次发力,还有高音按音与五徽泛音的参杂间奏,音色多元,色彩斑斓,使旋律更恢弘,意境更深邃悲壮,交汇成乌云翻滚、白浪掀天的景象。随着旋律的升沉,作者的万千思绪纷至沓来,他抬头眺望,怎么也看不清崇山峻岭的真面目,原来是潇湘的水云遮天蔽日挡住了视线。山河雄姿的一时残缺让作者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元兵南侵,山河破碎,多少人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何以为家?作者的内心几近崩溃,迷茫——忧虑——痛哭——呐喊,沉重的心情和渴望天下太平的矛盾冲突难于排解,临了把个体的情感体验推向了纵深。

a7af5075af7d0b41f79ea70d32a2d8bd.jpeg

怎么办?抗金与否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啊:  连续两个浒上简短有力,毫不含糊: 显示作者支持抗金的坚强决心。  附点、中切分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增强了弱位上的力度和韧性,外加叠音助力,使旋律透着一股赶走金人、收复失地的豪迈意气。

希望终究战胜了失望,迎来了珍珠般明亮的十一段,倍高音泛音段落华美亮丽,极富穿透力:···作者的情绪逐步回温,只见他站在高山之巅,遥看大好河山,满怀信心,憧憬祖国百废俱兴、万象更新的未来,他已然看到了一幅天光云彩、气象万千的壮丽图画,不知不觉地燃起了心中满腔的爱国热情。

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心灵的呼唤,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潇湘水云》也不例外。作者虽是一介儒生,但他位卑不敢忘忧国,把个人情感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借九嶷山比喻失去的江山,用水云比喻山河失色、民族沦亡,含蓄地诠释了怀念故国的深情和还我河山的幻想,正是这缕哲思,在逐层递进的乐曲情感中,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升华甚至超越了琴乐的思想艺术境界。

cc7ffb8659fd9c4cda3d15f991e9f4df.jpeg

又如《文王操》,其韵宽厚,其声雅正,典型的儒家风格琴曲。

乐曲第一段就出现种子音调:···四分音符一字一音,铿锵有力,如同编钟“当当当”声声回荡,引领人进入庄严肃穆的场景,只见那里站着一位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目光炯炯的贤者,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注视远方,好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他就是理想社会的最早设计者,高瞻远瞩、光明正大的文王。

第二段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主题,它打开了心灵与美融合的密码:四分节奏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象征文王治理国家大刀阔斧,气贯长虹,经他执掌的周国,政化大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八分节奏、附点音型细针密线,宛若文王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百姓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又似文王和蔼地面对老弱病残,嘘寒问暖,送衣送食;那后十六音符富于垛板的干脆,金声玉振,寄寓文王为民奔走步履矫健,马不停蹄。文王积善行仁,他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化作一片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被文王怜贫惜弱、爱民如子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最后几小节更像百姓的交口称赞,折射出文王仁爱有加的崇高品格,倾注了人民对文王伟大人格魅力的敬仰。具备了情感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主题形象十分完美,最终两者交织成一种高级的审美趣味,拓展了琴乐美的内涵与外延。

939f5e700345072abfd3dd728f8978d3.jpeg

第六、七段民谣般的抒情段落质朴而纯净的音调圆润宽广的旋律,娓娓道来,构成了田园诗般的叙事张力,似一幅祥和的人文风情画在眼前展开:远处,绵绵群山安卧,蓝天白云下牧羊人正在放牧;近处,瑞彩祥云缭绕,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派丰衣足食的景象,把人带入宁静、甜美、温暖、幸福的弦外之景。在仁人志士的帮助下,文王克服困难,励精图治,终于建立起美不胜收的理想周国,他救国救民的宏愿得以实现。琴乐发挥了特有的表现功能,呼应音乐的主旨,深情礼赞文王的救世精神和儒家圣贤厚德载物的道德力量,加深了鉴赏者对古代圣人的仰慕之情,达到了深化主题音乐思想的作用。

实际上,上古诸侯间争权夺利,水火不容,导致战事频仍,生灵涂炭,哪有什么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祸害的世外桃源!那么,这首曲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我想,这不仅有赖于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得益于作者的高尚人品,因为作者以自己的卓越才华,抓住了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迹,用琴乐奋力发声,谱写出天下黎民苍生对桃花源式理想国的心驰神往! 

上面两例琴曲,回眸历史的沧桑之美、人类初始的淳朴天真与圣贤的至德节操之美,思想、情感深沉内敛,挥洒的旷世情怀和人文精神感天动地,唤醒了听者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联想。

有了小小的收获,并不意味着学习求索的结束,当那些情深意长的天籁之音一次又一次响起的时候,琴乐聆赏一直在继续。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仰,因为这些跨越千年的古琴音乐,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和文化的变迁,既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又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不但凝结着历代文人的汗水和心血,延续着他们的音乐理念、音乐智慧、人文情怀,而且承载着他们的人生格局、生命态度、精神品格,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思想性、艺术性都完美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极大的文化正能量。

448676efa21b095e7ce84dac9af93f42.jpeg

参考书籍:

1、成公亮 《秋籁居琴话》

2、顾梅羹 《琴学备要》

3、朱长文 《琴史》

4、《潇湘水云》部分资料来源于龚一讲座

5、《神人畅》、《南风畅》故事的部分材料来自网络

在此感谢沈伽英老师的供稿

供稿请加私信我们或者加:eee99868



  • 19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