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无影” | 未来每个人在云上都会有自己的主机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专栏

作者:Edison_G

在 2020 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第一台云电脑“无影”,它的计算资源集中在云端数据中心里,用户通过一个卡片式终端就能接入服务。终端没有 CPU、内存和硬盘,仅名片大小,将它连接到任意的显示器和键盘鼠标上,通过机身配备的指纹识别模块完成开机和登录,用户就可以访问专属桌面、个人数据和各种应用,使用体验与普通电脑没有区别。

「云电脑」未来应用前景如何?未来电脑的使用体验会有什么改变?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长按扫描维码关注我们

EDC.CV

PC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被淘汰,会被云电脑取代,技术发展趋势如此。

就算我们回顾幻想,泛在的云电脑也已经成为无数电影/科幻场景中被验证过的憧憬。这次阿里发布的「无影」可能就是通向这条憧憬重点的必经之路,代表着阿里云依靠云计算(特别是在IaaS上)的深厚积累,正在试图拓展云电脑领域的边界,也代表着阿里云的产品线正从2B服务开始向2C服务渗透。

鉴于目前发布的「云电脑」只提供给行业(企业)用户,再由企业向本身员工开放,并未像一些已有解决方案,直接向普通用户提供服务,那么这可能被暂时命名为2(B)C模式?

单纯就这次发布而言,我想从商业和技术出发探讨几个问题:

1.为什么向2(B)C的业务扩展对阿里云的商业愿景意义重大?

2.为什么「无影」有可能依靠云计算的技术积累拓展DaaS的边界?

3.为什么现在发布?【无影】的基础技术结构是什么?

4.在基本基础结构上,云电脑【无影】分别对此作了什么升级?

1. 为什么说2(B)C的业务扩展对阿里云的商业愿景意义重大?

如果我们回顾大型计算和通信架构发展,计算模式其实一直在快速变化。从最开始的把任务集中交给IBM的大型机,到后来依赖网络的分布式任务处理,再到目前的云计算结构,每次计算模式的变化和创新都会给商业体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就可以叫它「云」。

如果大家熟悉云计算服务模式,会发现在传统的三种模式(IaaS[1],PaaS[2]和SaaS[3])里,我们通常会把一整套IT系统的逻辑组成分为四层,从上往下依次是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信息。

类似阿里云这类的云计算提供商根据用户需要,负责这些层级内部的运营、维护和管理;而云计算用户则需要自己负责更上层的部署。云计算提供商和用户两者职能相加,就形成了以一整套完整的IT系统。

IaaS[4]通过虚拟化技术把服务器等计算平台、储存和网络资源打包,用户不需要再租用机房,维护服务器和交换机。这是最下层的硬件资源虚拟化,典型服务比如 阿里云的ECS,或者很早以前的 Hadoop服务。

在IaaS里,用户无需关心计算,网络,储存等基础资源,这部分用户看得见摸不着,所以叫做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云服务。

PaaS构建在IaaS之上,在基础架构以外还额外提供业务所需的运行环境。例如阿里云最近推出的轻量级应用服务器,就是一种PaaS服务。在早期的个人网站里,很多站长会把自己的网站代码(可能是静态也可能是动态)上传到「虚拟主机」,「虚拟主机」已经集成了类似Ngix或者Apache等服务容器,会自动运行这些代码,生成对应的web页面。这种环境里,用户只需通过FTP上传下载就能完成简单的网站维护。

在PaaS里,用户无需关心中间件,数据库等更下层的平台部分,这部分用户看得见摸不着, 所以叫做PaaS(平台即服务)第二云服务。

而SaaS是最成熟也最知名的云计算服务模型,SaaS 的目标是将一切业务运行的后台环境放入云端,最终用户可见的只是软件服务本身,完全不需要关心软件背后的计算、所需要消耗的资源等等。通常情况下,SaaS服务是由IaaS和PaaS服务开发、封装而来,使用Web交付。例如Google和石墨文档提供的在线表格、在线文档,阿里云提供的云上钉钉办公 环境,这些都是SaaS服务的一种。

在SaaS里,用户无需关心软件功能以外的服务部分,这部分用户看得见摸不着,所以叫做SaaS(软件即服务)云服务。

典型SaaS服务

虽然IaaS,PaaS和SaaS三种云计算的服务等级划分已经完成了很多年,也完成了很多典型应用,但是单纯从大众用户来看,前两者却过于硬核:实际上大多数用户都无法感知到云计算本身,也没办法读懂代码,而SaaS的划分粒度又过于狭窄(我们的每日工作/生活的计算环境里,其实大多情况都会并行使用多个软件)。上述这些服务要么面对开发者,要么面对单个软件用户,并不能覆盖最广泛的人群。

要知道,大众用户对计算机的认知起点都来自Windows、桌面环境和背后的储存等等支撑体系。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云计算服务商直接提供便捷的虚拟电脑给用户,同时优化用户体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覆盖日常PC使用人群,也可以让他们随时随地「无缝」切换到云计算环境里呢?

有。

如果我们试图以电脑为整体,把虚拟电脑以外的部分都对用户隐藏,这就是阿里云这次发布的「无影」试图完成的远期愿景---每个人都应当拥有自己的虚拟电脑。

2.为什么「无影」可能不仅仅是DaaS,阿里有可能依靠云计算的技术积累拓展云电脑的边界?

从发布会上的概念宣传片和相关描述来看,现实世界里和「无影」最接近的技术可能是DaaS (Desktop as a Service),但是从发布会上阿里的对「无影」的概念发布和野心来看,它并不能完全涵盖云电脑「无影」的愿景,也不包含发布的硬件「卡片」,及其背后暗藏的阿里对云计算未来的思考。

即使从目前的技术出发,也可以从目前目前的宣传片里看出至少两个方面创新:软硬结合,基于IaaS的高效弹性资源配置

在早期比较简单的DaaS实现里,并没有考虑太多除软件之外的硬件配置,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用户来说,缺少了云计算软件和硬件联合优化的基础,也缺乏更多向现实世界做硬件扩展的可能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阿里云本身在IaaS和PaaS实现上有着非常丰富的世间经验,这些正是目前大多传统DaaS厂商(比如微软,VMware)相比之下欠缺的,这些厂商往往不能在网络、储存和计算资源调度方面实现快速而有效的扩展。这也意味着,阿里在IaaS和PaaS上的技术积累可以给「无影」的云端实现带来更加细粒度的、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以及模块化的系统实现。

3. 为什么是现在介入?「无影」的基本技术结构是什么?

认真的讲,云电脑并非区块链这样异军突起的新鲜概念,整体而言更接近一种DaaS(作为云端后台)+最小化系统硬件(端侧)。也就是阿里在发布会上一直强调的云端一体。

即使我们单纯把目光放在DaaS上,这也代表这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了。

从2016到2020年,著名咨询企业Gartner几乎每年都会单独发布Desktop as a Service市场研究报告[5]。不过咨询报告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对于市场的预测总是过于乐观,而且经常无法预测大型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

在2016年Gartner的DaaS报告[6]里,分析师曾经预测:

到2019年,随着DaaS方案的部署,将会有50%以上的新虚拟桌面基础结构(VDI)用户部署在DaaS云服务上。

让我们先忽略VDI这个新概念。Gartner过于乐观的预测在2018年就被自己打了脸[7],同样一批调查人员发现,2018年DaaS的采用率依然显著低于预期,而且这种情况在大型企业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我们曾经分析过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

虽然在办公环境里DaaS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某些大型企业内部也有非常成功的应用案例,但是如果选择大型云计算服务供商来为另一家大型企业提供DaaS服务,数据本身的安全性、隐私和数据稳定性会是企业的最关心的几个目标,而小型云计算厂商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任。

如果故事就这样平稳进行,或许直到现在DaaS市场依然不温不火。但2019年,DaaS供应商市场发生了剧变----9月份微软毫无预兆的发布了windows虚拟桌面[8],而且和戴尔、WMware一起达成了云和虚拟化合作伙伴关系。

巨头的进入让DaaS这个原本小众的市场一跃成为云计算市场中的新星。

在Gartner 2019年发布的报告[9]里,Gartner又非常乐观地预测「价格降低和产品的成熟将会使20%左右的企业用户迁移到DaaS云计算产品里」。不过即使如此乐观,Gartner依然没有料到2020年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对远程办公和云计算市场的巨幅推动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即使疫情过后,远程办公的留存用户也会远远超过预期,这就给了DaaS市场巨大的催化空间,也给「无影」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根据Mob研究院调查显示,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用户成指数增长

让我们把视角拉回云电脑,借鉴云侧的DaaS,我们在这里先给出一个比较严谨的定义:

「云电脑」是一种云计算产品,云服务提供商在云中托管基础网络架构,网络资源和存储,并将虚拟电脑和可视化界面流式传输到用户的设备,在鉴别用户身份以后,用户可以在其中通过各种形式访问数据和应用程序。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企业用户可以通过订阅购买大量云电脑用来远程办公,这样可以在云端划分专网,在这些场景里边非常便捷地完成数据管控。

简单画了个图来解释整个技术流程:

基本的云电脑技术流程图

如果从系统整体来看,我们依然应该从管、端、云三个方面来看待整个技术架构:

  • 端:两个非常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如何在终端识别用户身份,以及我们如何在多种终端平台上展现?

  • 云:在云侧,如果云电脑被用作办公使用,那么如何在云系统构建一套权限管理和路由体系?

  • 管:在终端和云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我们又能如何高效、可靠、低延迟地传输大容量视频呢?

这三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也影响到产品功能。我将在下文详细介绍「无影」对此作出了什么升级?

4.在基本技术结构上,云电脑「无影」分别对此做了什么升级?

终端身份识别和多平台展现?

就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换个问法:使用计算机的人到底是谁?计算机的使用人往往不一定会是同一个人,这个问题在云电脑上会更加明显。目前在PC时代,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账户+密码体系,通过账户和密码来唯一确定使用者身份。

但是这样的身份识别方案并未和人体的生物特征绑定,账号密码体系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泄漏风险,甚至有可能通过撞库,或者一些数据分析方法泄漏。目前常见的几种生物识别方式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声纹识别」都存在商用可能,但如果我们考虑到成本问题,可能最实际的方式是「指纹识别」。

也就是「无影」发布时亮相的卡片式终端。

「云电脑」的另一大特点是可以全平台使用,如果在传统PC上开启云电脑,那么传统PC设备对电脑的作用可能仅仅局限于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显示设备,完全不需要考虑PC电脑本身的操作系统、硬件配置等问题。

可以说「云电脑」本身就具备多平台特性,但是因为这里使用了硬件设备,所以还需要支持该平台的驱动系统,才能完成整个「云电脑」的跨平台生态构建。

云上的权限管理和路由体系?

众所周知,办公系统和民用个人电脑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办公系统需要考虑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机密性(Data Confidentiality)。用户本身在该公司里是存在等级限制的,即低级用户不能接入高级权限。

这时候,也就自然而然涉及到在云上的虚拟内网,因为当公司的多个用户同时登陆,且在网络内部存在公司级常驻服务(比如OA系统时),公司网络就不能是一团散沙,天然就产生了构建虚拟化专网(VPC)的需求。

以阿里云的虚拟专网(VPC)为例,说明云上路由体系的构建方法

综上所述,在整个云上部分,「无影」的构建方法应该包含三种元素,公司专用网络(VPC)、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以及多个员工用户的「云电脑」实例了。在此员工用户可见的可能也仅仅局限于「云电脑」本身,VPC和数据储存服务需要公司的IT部门来维护。

相比传统的DaaS服务,「无影」在云端可以直接依靠阿里云强大的技术和应用生态,利用现有的专用网络和各种数据存储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由和安全的「云电脑」网络和示例。而且更重要的是,阿里云的后台维护方法非常便捷,这样一名运维人员就可以维护成千上万个「云电脑」示例,也能够节省成本。

高效、可靠、低延迟地传输大容量视频

如何在数据中心和用户中间实现高效、可靠、低延迟的数据传输?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所有的「云电脑」都需要严格明确的一点。因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计算机感受到的端到端延迟可能包含三部分:

键盘的输入延迟、电脑的计算延迟和终端设备的显示延迟。

而对于云电脑来说,因为架构原因,除了上述三部分以外还需要再加上一个视频/控制信号的传输和反馈延迟。但是用户对于整体延迟的要求并未改变,这样如何控制延迟,就成了「云电脑」,或者DaaS系列应用的重大要求。

根据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传输延迟小于200ms,对于类似Word,Excel等办公应用,人类就不会感受到明显延迟。目前「无影云电脑」采用了阿里自研的「云流」技术,宣称能够在2K/60Hz画质下,控制数据下行延迟到70ms以内,这样即使加上上行延迟,也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甚至可以说会有比较好的办公体验。

5.总结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是DaaS还是愿景更加庞大的「无影」,都代表着阿里本身对人类未来计算设施的思考。当云计算已经成为现实,物联网方兴未艾的现在,未来终端形态终究会朝着小型化、智能化发展,正如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在感叹:

比如PC电脑,现在的小孩子们用触屏手机更加熟练。

这或许就是未来终端小型化的一种萌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边缘计算节点逐渐铺设开来,我们就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云电脑」普及,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群使用「云电脑」迈进另一个时代。

参考文献

【1】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2】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3】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4】李乔, 郑啸. 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D]. , 2011.

【5】Market Guide for Desktop as a Service(https://www.gartner.com/en/documents/3971131)

【6】https://www.gartner.com/en/documents/3396917/market-guide-for-desktop-as-a-service

【7】https://www.gartner.com/en/documents/3880012

【8】https://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makes-windows-virtual-desktop-generally-available-globally/

【9】https://www.gartner.com/en/documents/3971131

致谢!

﹌﹌﹌﹌﹌﹌﹌﹌﹌﹌﹌﹌﹌﹌﹌﹌﹌﹌﹌﹌﹌﹌﹌﹌﹌﹌﹌﹌﹌﹌﹌﹌﹌﹌﹌﹌﹌﹌﹌﹌﹌﹌﹌﹌﹌﹌﹌﹌﹌﹌﹌﹌

我们开创“计算机视觉协会”知识星球一年有余,也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可,我们定时会推送实践型内容与大家分享,在星球里的同学可以随时提问,随时提需求,我们都会及时给予回复及给出对应的答复。

如果想加入我们“计算机视觉研究院”,请扫二维码加入我们。我们会按照你的需求将你拉入对应的学习群!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主要涉及深度学习领域,主要致力于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多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分割等研究方向。研究院接下来会不断分享最新的论文算法新框架,我们这次改革不同点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之后我们会针对相应领域分享实践过程,让大家真正体会摆脱理论的真实场景,培养爱动手编程爱动脑思考的习惯!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长按扫描维码关注我们

EDC.CV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计算机视觉研究院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