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GIS又名地理信息系统,是把计算机技术与地理数据库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动态空间和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好地理空间分析服务的计算机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起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 

  • 在医疗救援方面

当接入求救人员的电话后,医院人员可以利用GIS可以迅速对被救援者的位置进行定位分析,再数字地图上确定救援位置,并利用GIS分析道路状况和周围医疗机构,接着根据求救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位置,利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及时得到一条最佳路径,使得救援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救援现场。同样,在更大范围的医疗救援中,可以迅速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找出灾害位置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机构,通知最合适的医疗机构展开救援。在这一方面,利用GIS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救援时间,从而抢救出更多的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 

  • 在医疗卫生系统对疾病的监控方面

GIS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疾病爆发检测和反应,进行快速定位、即时信息发布、应用流行病多源管理传播快速扩散分析等;基于GIS技术,开发出一系列系统,以便于预防控制和决策。具体方法是将疾病患者的信息录入系统中,直观地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对疾病患者或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按照不同指标和空间位置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为医疗部门和防疫部门及时提供疾病疫情传播信息,提醒相关区域群众做好不同级别的防御措施。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模型,在系统中模拟疾病的扩散,辅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另外也可以通过WEGIS技术,在互联网上发布相关信息,使广大群众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疾病疫情的传播情况和有效防疫措施。 

  • 在医院选址方面

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和加权分析等功能可以实地分析,迅速找到一块最适合开设医院的地方,使资源得到了最合理的利用,一般情况下,医院一般会建立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但是在选择地址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它的经济型等各方面的因素,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利用GIS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对各种因素赋予不同的比重,最后由系统分析出最适合建立医院的地点,在这一程度上,把医院的实用性与经济型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医院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由GIS技术产生的一些产品来搜寻医院的地址和医院的一些资料,随时随地了解到各个医院的动态信息。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导航定位,在你没去过这家医院的前提下也能找到合适的路径到达;也可以通过WEBGIS的技术通过网络去了解这家医院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主治医师的时间安排,与多家医院进行比较,方便自己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这以程度上,不仅节约了广大群众的时间问题,也避免了医院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问题。 

  • 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

GIS技术,以其能够处理复杂的地图及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新的流行病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分析工具,如今,GIS已经在包括丝虫病、麻疹、寄生虫病及热带病等许多流行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我国常见的血吸中病为例,血吸虫病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我国血吸虫病的分布与钉螺的分布相一致,有着严格的地方性。地表植被、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都会影响钉螺的生存繁衍,进而影响血吸虫病的地理分布。利用GIS预测模型和多层叠加分析可以为螺情及血吸虫病的监测提供有力的工具。GIS用于暴发疫情调查时,其地图展示功能可以让研究者对疫情发展情况一目了然。由此可见,GIS在认识血吸虫病和研究发展趋势上有很大的作用,另外,GIS可以考虑特定环境中影响疾病分布的各种因素,如地理因素‘土壤因素,气象因素和人文社会因素,病把这些因素与疾病分布和变化相联系,探索疾病的影响因子,为流行病学研究服务。 

  • 在卫生领域方面

医疗服务卫生供给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情况不同,各地的卫生设施需求也不尽所同,因此,需要利用GIS来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卫生需求的紧迫程度来合理调度卫生资源。决策者可以根据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轻松的完成卫生资源的分配。GIS可将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地点、覆盖范围及其利用情况和人口、环境等信息整合,产生一个当地,甚至可以精确到社区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图,方便卫生决策者对各种卫生资源的管理。 

  • 在社区医疗保障方面

GIS可以用于社区医疗管理,实现患者分级管理,为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动态,全面地了解患者疾病情况、 治疗效果提供最新资料,实现及时、个性化的技术指导和技术保障。也可以利用WEBGIS建立系统实现对社区患者实施网络信息化管理,包括对患者信息的采集,汇总,分析,管理等方式,提高了管理的时效性。 

  • 在环境健康管理领域

GI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首先,利用GIS可以对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不利环境因子,评测出健康区域服务需求,然后,它可以检测环境因子的时空动态变化,预测出健康区域服务需求,最后,GIS可以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基层服务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 

此外,当有工厂的毒气体泄露后,通过GIS系统进行投机分析模型可以分析毒气扩散方向,同时辅助以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方便领导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目前,GIS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从一定程度上方面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们的一些习惯,提高了生活的效率。 

1、指数名称: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2、课题组:本指数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蚂蚁科技集团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负责编制,课题组顾问包括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第一期指数2011-2015)课题组成员主要包括:郭峰、孔涛、王靖一、张勋、程志云、阮方圆、孙涛、王芳。第二期到第六期指数(2016-2023)课题组成员主要包括:郭峰、王靖一、程志云、李勇国、王芳。课题组也获得了北京大学蚂蚁集团多位同事的技术支持。 3、指数属性:这套指数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此外使用深度指数中还包含支付、信贷、保险、信用、投资、货币基金等业务分类指数;但由于监管公司数据安全审核等方面的原因,2019-2023的信用货币基金分指数,没有对外公布。 4、指数范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省”)、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地区、自治州、盟等,简称“城市”),以及约2800个县(县级市、旗、市辖区等,简称“县域”);部分地区数据存在缺失;港澳台地区数据暂未包括。 5、时间跨度:省级城市级指数时间跨度为2011-2023,县域指数时间跨度为2014-2023。 6、地区代码说明:在2011-2023期间,中国部分地区进行了“撤地设市”“县(市)改区”等改革,调整了地区名称行政区划代码,但并不影响本指数统计;本表中城市代码同时保留了20142018两个版本,县域名称行政区划代码则以2014底的代码为准,以方便使用者合并其他经济社会数据进行分析。 7、引用说明:欢迎各界人士使用指数,如有使用本数据,请注明所用数据为“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同时烦请按照以下文献引用方式引用我们的成果:郭峰、王靖一、王芳、孔涛、张勋、程志云,《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经济学季刊》,2020第19卷第4期,第1401-1418页。 8、指数包括: index_aggregate(数字金融发展总指数), coverage_breadth(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二级维度3-1), usage_depth(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指数,二级维度3-2), payment(电子支付指数),insurance(网络保险指数), monetary_fund,investment(网络投资指数), credit(网络信贷指数), credit_investigation, digitization_level(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指数,二级维度3-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