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驾驶学习实践
安全驾驶关键点:专注驾驶、远离危险源、控制速度(速度差)、保持车距(纵向、横向)、警惕变化(道路、盲区、自身)。
基础技能
- 油门使用技巧:
- 注意油门和转速临界点,避免弹射起步;
- 起步平稳,跟车距离和起步速度控制得当,不猛加速;
- 以脚后根为轴,能把脚定住,轻缓地平稳控制油门和刹车踏板(类似于压离合,踩到临界点定住脚掌,使车辆处于缓缓移动,且动的越慢越好);
-
刹车使用技巧:点刹成金、备刹成性、跟刹必行、缓刹推进。
-
后视镜使用技巧:量化后视镜盲区,后视镜盲区消除技巧,周期性瞟内扫外。
-
倒车入库和靠边停车操作熟练,停位准确。
-
基本技巧:
- 安全过弯三个关键点:弯前减速(逢大车鸣笛,防车尾盲区,防对向车道车辆借道超车),弯中不轻举妄动(注意盲区),看到出弯口、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加速出弯;
- 调头技巧:在允许调头的路段,注意提前观察到位,打转向灯,减速充分;可适当借盘;
- 培养基础车感,注意自身盲区:
- 直线行驶保持在车道中间;
- 弯道行驶速度、位置控制得当;
- 搞清楚自己的前车头和车尾盲区大小,注意自身车宽,明确车辆转弯半径;
- 注意后视镜盲区,正确调节和使用后视镜,减速必瞟后视镜,周期性瞟内扫外;
进阶技能
-
看远顾近,保持车距,及时跟刹;密切关注前方路况,保持跟车距离,间歇性瞟内扫外,远离危险来源,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速度和当下场景匹配。
-
警惕变化,及时减速、备刹;注意盲区变化、道路变化,危险信号捕捉到位,及时减速备刹,措施到位。再快地反应也不如提前预判预防。
-
谨慎变道、超车;提前规划,提前寻找(创造)最佳时机,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再变道和(或)超车;一旦确定就要干脆利落,否则果断放弃不确定的变道和(或)超车。
-
特殊路段,特殊处理;跟车距离控制得当,提前减速;斜坡注意油门和刹车使用技巧;窄路会车或行车预判到位;弯道注意盲区变化。
-
特殊天气,特殊对待;正确亮灯,控制跟车距离,速度比平时更低。
高阶技能
-
专注驾驶。心无旁骛,专注处理好当下路况;放下手机,避免行驶过程中抽烟、喝水、打电话、操作车机、与同乘人交谈、低头捡东西、梳妆打扮等分心驾驶行为。
-
八大好习惯。见八大好习惯。
-
高速16条。见高速16条。
-
慈悲心态,心存敬畏,良好的心态超越一切驾驶技能。
- 只要启动车辆,就要放下一切其他事情,心无旁骛,专注处理好当下路况,专注驾驶,心态平和,安全第一。
- 给乘车人踏实的安全感。
- 不急不躁,不争不抢,心存敬畏;提前准备,留足时间,开车不赶路,安全第一。
- 车道不是赛道,安全才是王道;尽量不做头车;不做跑得最快的那一个,也不做跑得最慢的那一个,而是速度与当下路况匹配,与整个车流速度保持同步;
- 遇到强行插队的不要去和他挤,拦他也没用,他迟早是要跑到前面的,倒不如放他去前面探路;让一下可能是慢几秒,剐蹭一下可能是耽误几天,不要消耗自己。不要去硬刚。一时冲动一时爽,爽过之后是长期后悔,非常不值得;别为芝麻小事耗心力,格局打开,有水平有智慧地解决问题。
- 开车开的是心态。老司机必备好心态,开车要保持心平气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开车路上难免会有情绪,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才是老司机。发脾气是本能,有脾气那不是本事,能控制住脾气才是本事。真正的强者都是情绪管理高手。懂得控制情绪才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 人都有特殊情况,理解万岁,不过点一下刹车而已。能让就让一下,毕竟安全最重要;做人不讲道理是一种缺点,做人硬讲道理是一个盲点;万一人家真的是一个新手又带着紧急求医的病人怎么办。平和待人留余地,主动吃亏显风度,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宽宏大度,豁达潇洒。
- 有个说法叫“幸福者退让”原则,如果你家庭幸福、前途光明,在外面遇人挑衅时,千万别和对方纠缠,要懂得适时退让。否则你以为只是吵几句,但如果恰好对方因酗酒失去理智、因失业失去对生活的信念、因离婚失去对感情的寄托,正游走在崩溃的边缘时,你就激发了他心中的恶。所以,有了冲突矛盾,先试着平息情绪,寻找双赢的解决办法,才是高情商的做法。千万别与恶人比恶,别与狠人斗狠。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蝼蚁。遇烂人及时止损,遇烂事及时抽身。吃得了眼前亏,才能走好前方路。
- 不管别人是无意冒犯还是故意挑衅,都要泰然处之、波澜不惊,保持心平气和,就当这辆车是出bug的机器;拥有佛主般的俯视心态,宽容怜悯,就当他是啥也不懂的三岁小孩。弱者在事上争高下,强者注重大局。跟猪摔跤,赢了也是一身泥。一旦回击,有理也无理了;拒绝路怒,不与傻子争高低。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远离垃圾人,不要被垃圾人拉下水,实在过分可以保留证据、报警处理,故意别车、追逐竞驶等危险驾驶行为是违法的,自然会有法律教育他,不要跟亡命徒较劲,人狂必有失,恶人自有恶人磨(就让这些恶人相遇相互教育吧)。小不忍则乱大谋。
- 开车不逞强,不逞能,不要头脑发热,以稳为上;不要一时冲动,冲动之后没有不后悔的。所有坏情绪,买单的都是你自己。别让一时的冲动蒙蔽自己的双眼。人争一口气,可是在路上就不能争气,而是要保安全。
- 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为了自己的安全,避免冲突,该让的时候就让一让,越是强大的人越是懂得暂避锋芒,往往会先服软;坚持原则是勇气,妥协示弱是智慧;做人当有水的智慧,水滴石穿,以柔克刚,无比坚韧而又善于变通,此路不通就绕行。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大气见于利。懂得以一种更为圆融的姿态去与这个世界相处。为人处世多一份和气,人生路上葆一份锐气。
- 和任何人较劲,都是在消耗自己。很多人喜欢较劲实际上是希望证明自己,但其实,这恰恰是拖垮自己最快的方式,因为这个过程你会陷入深不见底的“自证陷阱”而不自知。别人随便评价你一句,你就迫不及待地与之辩驳;别人随便给你贴个标签,你就心急如焚地拿出证据以示清白;以为这样能拿回主动权,实际上反而被人彻底牵着鼻子走,直至较劲成瘾,内耗成伤。真正成熟理性的人,一定不会跟人盲目置气;正所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人生苦短,与其处处较劲劳心耗神,落得输人又输阵的结局。不如少费力,多蓄力,把有限的能量花在好好滋养提升自我上,才是王道。一旦爱较劲就会有吵不完的架,烦不完的事,争不完的理。心宽似海,才能百福皆来。1.不气。如果你是对的,没必要生气;如果你是错的,你生谁的气?2.不比。放下攀比的执念,少研究别人,多专注自身,将焦虑化作自我精进的动力。当你足够出色,什么也不用比,实力自然会替你说话。3.不争。人的立场不同,三观不同,认知不同,决定了很多问题是根本无法沟通与交流的。非要执着于和别人讲道理,辩对错,针尖对麦芒,结局只会两败俱伤。卡耐基有句名言: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与不同层次的人争执,说得再多,都是在徒劳消耗自己。不争不理,敬而远之,才是保护自身能量最好方式。愚者用言语辩驳,智者以沉默回击。只要少说几句话,就能化冲突于无形,还自己一个清静安宁的世界,何乐而不为?
- 人生如棋,天地为盘。愚者容易被拨动,就像那黑棋白子,已入局中却不自知,已被拿捏而不自明。智者不入棋局,超脱于世事纷扰之外,以超然的心态审视一切,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不与烂人纠缠,不是为了放过他人,而是为了放过自己。学会及时抽身,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与伤害。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执着于拯救他人就是一个错误,即便是上帝,也救不了所有人。郭德纲曾说: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 不纠结、不纠缠,能容能化,微微笑、挥挥手,远离垃圾人,拒绝路怒。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朱元璋“能屈能伸,方为丈夫”;曾国藩常以“大丈夫打脱牙,和血吞”来勉励自己,徐图自强。
实际道路上,经常会有一些人做出冒犯举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包括开远光灯、闪灯等行为,哪怕是故意的,我们也不可能,也不应该去一一回击,更不能开一趟车把自己气个半死啊,而是要想办法避开,确保行车安全。
刹车技巧
- 点刹成金
- 主要用于急剧减速(大力点刹)或需要反复亮灯提醒后车(轻柔点刹)的场所。
- 当注意到与前车距离有缩短趋势(说明与前车存在速度差),也要适当松油点刹、保持车距。与周边速度差为零时最安全。
- 备刹成性
- 脚不加油自动回刹车,(右脚不空放,只要不加油就在刹车上)。
- 遇到变化自动回刹车。
- 时刻准备刹车。
- 养成备刹的习惯。
- 跟刹必行
- 当看到前车刹车时(包括前车的前车和侧前方车辆),应毫不犹豫的跟刹(哪怕距前车很远,只要前车刹车就要果断跟刹,哪怕自己轻轻点刹,一定要做;点亮刹车灯也是给后方车辆传递信号,让后车有所准备);
- 跟刹必行,不要等距离近了再刹车,那样往往刹不住,而且急刹也很容易让后车反应不及;要立即跟刹,措施提前,及早减速控距,也给后车反应时间;跟刹是为了保持车距,同步降速;
- 当前车突然变道时,意味着前方大概率有问题,也应毫不犹豫地刹车;同时警惕前方可能出现障碍物,确认安全后再继续行驶;前车突然变道也是在向后方传递前方的异常信号,注意保持跟车距离,不要跟车过近。
- 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正常跟车行驶中,前后车速一般比较接近,当与前车距离变小时说明与前车存在速度差(前车已减速),也应当立即减速控距。
- 建立正确的刹车预期目标,刹车不只是为了能在前车后方停住,而是要与前车保持车距(与前车同步减速,发现距离近了也要及时刹车,类似于给车辆设置了车距保持功能)。
- 跟车时警惕新能源汽车,有些新能源汽车只要松开油门就达到燃油车踩刹车的减速效果(但是刹车灯却不亮),后车难以及时察觉并做到同步减速,当后车意识到需要刹车时往往得急刹,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更远的跟车距离,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及时减速控距。
- 走走停停的拥堵路段更易发生刮蹭,要特别注意控制车距,起步速度控制得当,警惕旁边车辆随时会强行加塞,小心前车突然提速又突然急刹;注意保持车距,不能为了阻止别人加塞而跟车过近;起步要平缓,加速过程中要警惕前方路况变化(再次拥堵减速甚至停车或旁边车辆加塞),(可适当错开一点车身让自己看的更远),要控制好速度和距离,跟刹到位。
- 缓刹推进
- 正常减速或停车时,刹车应从轻柔缓慢加力(加到合适程度时把脚定住,刹车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再逐渐调整刹车力度)直到把车停稳,目的是减轻对乘坐者造成的不适(更高级的是从轻到重再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无感刹车。
- 提前松油减速,先适当点刹,再从轻柔开始逐渐加力,基本把车停住时再轻微松一点刹车平稳停下。
- 遭遇拥堵时,前半段刹车力度要稍重一点,早点把速度降下来,停车位置也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必要时作为缓冲;跟车停车距离不要过近,同时密切关注后车,确认后车能刹住后可以再缓慢向前挪动一点。
- 注意有些车辆刹车踏板也有1-2cm的自由行程;
- 控制车距,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当发现与前车存在速度差时(距离变化)也要立即降速。
油门的使用技巧
- 找油门踏板临界点,车处于行与停的状态为临界点。
- 在油门踏板临界点,稍加油上坡或过坎;关键是过坎后脚要迅速回刹车控制车辆。
- 学习两脚油门法。
- 先轻微点一下油门进行试探,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 确认可以继续加油后再缓慢给油,不要一下子深踩油门;注意避免后驱车急加速可能会因四轮受力不平衡导致甩尾漂移。
- 跟车起步时要控制车距、平缓起步,特别是小拥堵路段(高峰期间或红绿灯路口),起步速度要控制得当,不要猛踩油门,防止弹射出去以及刹车不及;猛踩油门可能还会导致刹车效果延迟,增加制动距离。
- 在转弯、掉头、通过路口等特殊路段时,需要提前松油减速,然后备刹行驶,速度低时稍微缓缓给一点油,再立即回刹车。
建议新能源车的能量回收设置弱一点,减少松开加速踏板的减速幅度,不要为了一点续航而牺牲刹车的脚感;遵循职责单一原则,加速踩油门、减速踩刹车,保持对刹车踏板的肌肉记忆,养成备刹的习惯,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刹车;
- 涡轮增压要牢记加速时转速临界点,小心涡轮增压转速临界点弹射起步;小心新能源汽车深踩油门弹射起步。
后视镜的使用技巧
- 间歇性瞟内扫外。主要精力放在前方,周期性的瞟内后视镜和扫两侧外后视镜。不要盯在后视镜上,而应该是迅速瞟一眼立即回正,如此反复;
- 内后视镜用于统揽后方全局,左右外后视镜用于确认侧后方情况;
- 注意内后视镜是平面镜,看到的距离比较真实;外后视镜是凸面镜,看到的物体比实际偏小,距离比实际偏大;
- 注意后视镜也有盲区。内后视镜看不到车后两侧大约两个车身位置区域的车辆;外后视镜只能看到与车身30°夹角以内的区域,即相邻车道车辆如果在右侧B柱开始的右后方是看不到的。
- 注意后视镜盲区消除技巧(周期性瞟内扫外提前发现和车速一慢一快来判断,角度更大的盲区甚至需要扭头观察-右转弯等特殊情况)。
后视镜调节
- 内后视镜统领后方全局,最大程度看到后挡风玻璃;
- 外后视镜是凸面镜,目的是增加视野的范围,但看到的物体会稍微失真,要比实际小。
常规调整方式
- 左后视镜,上下-天地各占一半,左右-车身占1/4;
- 右后视镜,上下-天地一般1:2,通常地面占1/3到2/3之间,左右-车身占1/4;
颠覆式调整方式
在常规调整方式基础上再向外调整到视线刚好能切一点车尾部。
这样角度大一点,后视镜盲区范围就小一点。
注意:颠覆式也不一定能完全消除盲区,特别是右侧盲区。
注意右后视镜盲区
外后视镜可视区域为车身向外30°角左右范围内,超过这个区域在后视镜内看不到。
-
正常情况下内后视镜观察后方稍远一点整体路况,内后视镜右后侧盲区内大约有相邻车道两个车身空间;
-
看右后视镜,如果右后视镜内不是全脸说明相邻车道后车与我车相距很近甚至在横向已经有重叠区域,此时不要变道;
如果外后视镜内恰好是一张后车全脸,说明相邻车道右后侧车身在我车尾部后面一点点靠近我车尾部位置,还要再确认车身右后侧相邻车道盲区位置(B柱到车尾扇形区域)有无车辆;
稍微俯身瞟一眼右后视镜和右车窗,确认盲区是否有车辆;
以本车为例,右侧相邻车道有一个车身大小的盲区在我车右侧稍靠后一点的位置(B柱到车尾的扇形区域),可以稍微往前俯身看右后视镜边缘有无车身露出,如果露出后轮说明右车与我车平行稍靠后,如果没有露出车轮说明右侧偏后这个位置没车或刚好与我车平行;再确认一下右侧窗外面是否有车(可能右侧车身比较矮小),如果没有说明右侧偏后位置没有车辆;实测,颠覆式调整时,在快速路或高速上右侧车道位置恰好有一辆车大小的盲区。
路况良好时可通过加减速法确认右侧盲区;平时要间歇性瞟内扫外,留意有无车辆靠近,需要进一步确认时可先稍松油、减速、瞟右侧后视镜,再稍微加速、瞟右侧后视镜;
完成以上三步确认才可打灯向右变道;
- 注意后视镜查看角度很有限,仅适用于平行法则下的观察确认;
- 大角度变道(如辅路汇入主路、右变道到辅路或岔路)时,需要充分降速(甚至停车)并摇下车窗扭头观察才可以。
- 右转弯时,要注意提前打转向灯,充分减速,甚至停车,观察左侧和左前有无非机动车靠近,再观察右侧有无非机动车要通过,礼让斑马线,缓慢通过,不断扭头观察确认右侧有无非机动车,转向右侧第一车道,注意礼让直行和左转弯机动车。
- 路口有凸面镜的也要注意观察凸面镜有没有无其他交通参与者靠近。
注意左后视镜盲区
- 左后视镜也存在盲区,一般直行时需要向左变道,可通过眼睛余光扫左车窗消除直行相邻车道盲区。
- 稍大角度(大于30度左右)向左变道或汇入主路时,左后视镜盲区难以消除,因此汇入主路也要尽量利用平行法则,小角度切入主路;
- 汇入到就近车道行驶一段距离后才能再次变道,不要一口气连续跨越多个车道;
- 汇入路段与主路角度较大难以平行变道时,要提前减速甚至停车并扭头观察确认,注意让主路车先行,不要强行汇入;必要时,摇下车窗,停车等待。
速度开多少合适
- 首先不超速是底线,拥挤随车流,畅通看限速,速度要和当下场景匹配,速度要和视野相匹配。
- 特殊路段要特殊处理,注意特殊限速,该慢的地方一定要慢。做到提前减速,特别是路口、豁口、缩道、改道、陡坡、急弯、隧道、村庄、桥梁;特殊区域如住宅区、商业街、巷道等人流密集的场所要怠速、备刹行驶,注意盲区,始终警惕周边交通参与者的动向,措施提前。
- 人车混行路段,要注意减速再减速,远离其他交通参与者,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 市区行车时要注意控制速度,低速行驶;市区路况复杂,路窄人多、路口多,随时会有停车或行人通过路口等情况,要注意控制车速、保持车距、警惕路口、礼让行人;
- 特殊天气要正确亮灯、减速、控距,比平时速度更慢一些。
- 高速上避免长时间行驶在最左侧车道(给自己留足逃生空间、避免对向车道干扰),高速隧道(禁止实线变道)大车多时避免走最右侧车道(易被低速大车挤占),避免与周边车辆并排,避免频繁变道和超车,保持车距留足逃生通道;
- 要与整个车流大部分车速保持一致,注意保持车距,错身跟车行驶,远离大车,远离危险来源。
- 道路拥堵时,不争不抢,起步速度要控制得当,避免深踩油门,注意加减速不要太急,避免急踩急刹,缓慢加减速给自己和别人留足缓冲空间;跟车起步时要时刻警惕前车随时可能会减速甚至停车,不要深踩油门。
- 遇到不打转向灯强行加塞的车辆,最好让行(让速不让道),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不争一时之长短,安全第一,让一让、一笑了之;心态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注意不要硬刚,让让又何妨,以免影响心情,“敌进我退,避其锋芒”,柔弱胜刚强。
- 车流量大时,减速行驶,控制跟车距离,老实安分地跟车行驶,做到跟刹必行,周期性的瞟内扫外,远离大车,远离危险来源;警惕前方拥堵,提前缓慢减速,防止后车跟车过近或刹不住,间歇性的瞟内扫外,随时规划逃生路线。
- 路况良好时,注意限速,尽量选择中间车道,看远顾近,密切关注前方路况,保持跟车距离,间歇性瞟内扫外,远离危险来源,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提防后车跟车过近,后车跟车过近时,适当点刹提醒或松油门自然减速,让后车超车或伺机变道,不建议用加速甩开的方式(甩开后后车可能还会跟上来)。
- 国道最难开且最危险,路况复杂,大货车多,可能还有非机动车混行,因此要注意尽量远离大货车,远距离跟车,尽量不超车;如果后车跟车很近,条件允许时适当靠右,让后车超车;夜间又有对向车道远光灯干扰,夜间尽量不开车,尤其要避开国道。
- 如果发现前车一直龟速行驶,而周边车辆都快速绕过,可以稍微拉开一点车距、错开一点车身,确认前车前方路况;如果前方路况良好且没有障碍物,可以先鸣笛或闪灯提醒前车(先轻轻鸣笛一下看前车有没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最多再鸣笛一下,如果还没有反应就不要再按了,避免对方误会);如果前车没有任何反应(前车大概率是新手或不在状态),在确认前方路况良好且视野开阔后,可以先拉大一点跟车距离再伺机变道或超车。
- 如果大部分时间跟车行驶,偶尔被几辆车超越,也偶尔超越个别车辆,说明你的速度是正常的。
- 如果大部分车辆都在纷纷绕道超越你,说明你的速度慢了点,这种情况反而比较危险。
- 如果大部分情况都是你在变道和超车,说明你的速度快了,请放慢速度,不要急于一时。
- 警惕高速麻痹效应。长时间高速行驶会麻痹自己对速度的感觉,产生一种认为自己速度不快的错觉;甚至会觉得正常行驶的车辆速度慢、心情也变得急躁。要经常看一下自己的码表,审视自己的速度,遵守交规,谨慎驾驶,不要在不知不觉中越开越快。在熟悉的路段也要注意避免让自己处于麻痹状态,要时刻保持警惕、控制车速、警惕变化,危险捕捉到位,不存侥幸心理。
跟车技巧
选择合适跟车对象
- 跟车时尽量选择车型和车速与自己相近的车。
- 不跟不太正常的车(龟速、压线、左右摇摆等),远离跟车过近或无故频繁刹车的车辆。
- 不跟大车、出租车、实习车、外地车。
- 尽量避免跟大车,避免被大车跟,时刻关注后车举动,避免被后车近距离跟车。
控制跟车距离和位置
- 要能够看到前车的前车,并结合3秒跟车准则。
- 错身跟车,避免并排行驶(侧面逃生通道被堵,且易受旁车牵连),要能够看到前车的前车。
- 多车道时尽量选中间车道,或偏右侧车道;高峰时段除非即将右转,应尽量避开最右侧车道,控制跟车距离,最右侧车道车辆可能随时停车或转弯。
- 避免越跟越近,保持车距(与前车同步减速,发现距离近了也要及时刹车),类似于给车辆设置了车距保持功能。
- 前车的举动是最好的探路石,但不要完全依赖前车,把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保持车距,看远顾近,给自己留足反应时间和处置空间,不把安全交给前车,保持跟车距离,要能够看到前车的前车。
控制跟车速度
- 速度和当下场景匹配。与整个车流大部分车速保持一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 车流量大时,减速行驶,控制跟车距离,老实安分地跟车行驶,做到跟刹必行,周期性的瞟内扫外,远离大车,远离危险来源,不要争抢,保持车距,起步速度控制得当,不急加速;
- 路况良好时,注意限速,尽量选择中间车道,看远顾近,密切关注前方路况,保持跟车距离,间歇性瞟内扫外,远离危险来源,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
- 人车混行路段,要减速再减速,远离其他交通参与者,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警惕变化
- 看远顾近,保持车距,跟刹必行;密切关注前方路况及前车变化,保持跟车距离,间歇性瞟内扫外,远离危险来源,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异常情况捕捉到位;只要前车(包括其他车道,及前车的前车)刹车,果断跟刹。
- 特殊天气,特殊对待;正确亮灯,控制跟车距离,比平时更低的速度,更远的跟车距离,谨慎变道、超车;亮灯不只是给自己照明,也是让其他车辆更容易的发现自己。
- 跟车时警惕新能源汽车,发现距离变近时哪怕前车没有亮刹车灯(有些新能源车松油门即会急剧减速)也要及时刹车。
- 当前车突然变道时,意味着前方大概率有问题,要本能地先刹车降速,保持足够安全车距可以给自己留足处置的空间和时间。
- 警惕前方拥堵,提前减速,防止后车跟车过近或刹不住,间歇性的瞟内扫外,随时规划逃生路线。
- 遭遇拥堵时,跟车、停车距离不要过近,同时密切关注后车,在确认后车能刹住后,可以再缓慢向前挪动一点,必要时把方向盘向外侧打一点。
- 在行车道跟车行驶过程中,注意保持车距。当发现前方有大车或速度较慢而要超车时,要确保有足够安全超车距离的情况下再超车,否则先继续跟车等待时机,注意保持车距,避免陷入车团。
- 避免跟超,给自己留足安全距离和逃生空间。
如果有车辆正在超车或没有足够的超车距离时,要等到超车道车辆完全超过前车,且有足够安全距离时再超车,也不要着急变道到超车道(此时与前车的跟车距离难以保证),时刻给自己留足逃生通道。
如果有一波车流正在超车,要先保持在行车道并控制跟车距离(不要着急变道到超车道,以免卷入超车流而陷入被动,此时保持跟车自己还有主动权),等待超车道的这一波车流都通过后再变道到超车道。
确认被超车辆不会干扰到自己后,打左转向灯,闪灯或鸣笛,加速超车。
停车注意事项
- 出发前要提前查看目的地周边停车场信息。
- 在到达目的地附近时,如发现有车辆排起长队,那么这个队伍的尽头大概率就是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停车场。
- 如果一时间没找到停车场,可以沿目的地周边道路顺时针环绕寻找停车场入口,注意减速,避让附近行人和非机动车,留意路边道路标识(停车场入口一般会有蓝色标牌并书写“P 停车场入口”作为指示)。
- 注意车位大小及位置是否合适(只有小轿车能停立体车位),避免干扰其他交通参与者。
- 避免在道路上临时停车或长时间停车,特别是车流高峰或快速路。
- 阴雨天气,不要停在易积水的低洼地带。
- 避免停在弯道盲区、路口附近或其他会干扰别人的地方。
- 去往人多拥挤的市区,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打车到附近。
- 人气旺盛的景区或商场,提前减速留意指示牌,注意找到停车场排队队伍;大部分热门分景区在节假日会安排交通引导员,并开放临时停车场或路边临时车位(绝大部分是免费的),注意听从指挥。
提前练习各种停车法,如侧边停车,直倒车法(需要空间略大)和斜摆倒车法(又叫45度斜摆倒车法,更快捷实用)。
室外停车注意事项
- 停车后,可以先回空挡,缓慢松开刹车,看是否有斜坡再决定手拉程度(一般不用拉满手刹、响3下即可,坡度大时要手刹到底);如果路面较为平坦,可以直接空挡、手刹(一般不用拉满、响3下即可)、P挡、熄火、关车窗;否则要拉紧手刹,甚至利用石块掩住车轮。
- 离开车辆前,带好随身物品,注意检查是否关闭车窗,尤其是阴雨天气。
- 不要遗留儿童或贵重物品在车上;一定不能把儿童单独留在车上;注意检查妥当后再锁车离开。
- 高温天气,车内不要放置打火机、香水、老花镜、罐装喷雾、碳酸饮料、电池、充电宝等,这类物品不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汽车暴晒情况下极易引发爆炸或自燃。
室内停车注意事项
-
根据车辆尺寸寻找合适车位。
对于立体车位,空间狭小,注意车位上方标注该车位适用的车型尺寸,一般仅用于停放小型汽车,必要时下车查看标识和停车位置,尤其是中大型车及SUV。除了高度以外,前后左右的尺寸也不能超标,否则在抬升的过程中,极可能发生意外。 -
不求一把进位,可以多“揉”两把。
室内车位尤其是立体车位一般都比较狭小。不用追求一把到位,反复调整车身角度,合适了再进车位,车身要尽量平行于两侧的限位器停放,确保车停在车位的正中间。 -
控制好油门刹车,切忌猛加速。
注意油门刹车使用技巧,过沟或坎时缓慢加油找到临界点,稍微加油,然后迅速回到刹车上。
立体车位一般都是是凸起于地面的,光靠怠速可能爬不上去,需要稍微给点油,此时一定要注意切勿猛踩油门,一脚重油门很可能直接让车冲出车位的后限位带。把握油门力度,驶入车位后要立即刹车,慢慢感觉后限位带的位置。 -
停好后下车检查,收折外后视镜。
停放好车辆后,可以通过后视镜或探头甚至下车检查一下车辆停放是否合适,不要嫌麻烦,再次做细微调整,确认无误后再熄火下车,收折好外后视镜。
开门、开后备箱时也要谨慎,注意两侧空间和顶部空间,避免车辆受损。
下车时不要留下儿童或贵重物品。 -
尽量选择倒车入库。
一是因为内轮差,车头朝里不太容易进入车位,角度不够的话,前轮可能会压上限位边角位置,会对轮胎造成损伤。
二是车头朝内,在入库的过程中,无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身与两侧限位之间的距离。
立体车位停放车辆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对于一些倒车技术不佳的新手司机来说,建议踏实的选择普通车位或地面停车位更为保险。
建议维护保养周期
- 每次开车前确认轮胎(是否有鼓包、外伤等)、胎压(保持在建议胎压值附近,可随时到4S店免费充气)、刹车、刹车灯、汽车大灯,仪表盘是否有异常指示,这些都是安全件,不要偷懒,也不要不舍得保养。
- 玻璃水,平均每1-2个月添加一次,用完就加,紧急时可以用纯净水代替;注意冬季使用适当耐低温的防冻玻璃水;雨刮器,平均每20000km考虑换新。
- 雨刮器胶条,根据雨天多寡及使用情况,平均每1-2年或10000公里更换一次,确保雨刮器无异响能刮干净不影响视线。
- 随机检查外观是否有严重刮痕(露出底漆的要及时补漆,防止生锈),及时清除树胶、虫胶、鸟屎等腐蚀性异物。
- 每半年或5000km,专业保养一次,特别是跑高速的车辆要定期保养,重点检查发动机、刹车、轮胎、刹车灯、大灯等安全件。
- 每次保养都包括4项基础保养(发动机机油、机油滤清器、燃油清洁剂、润滑脂)。
- 每10000km,增加1项(空调滤芯)。
- 每20000km,增加2项(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
- 每30000km,增加2项(制动液和火花塞),建议前后轮胎对调。
- 每60000km,增加2项(变速箱油和离合器油),建议更换轮胎。
高速保安全的三大关键
- 最佳位置(盲区小、干扰少、好逃跑);遇出入口尽量提前变道到最左侧车道,正常情况下不要长时间走最左侧车道,拥堵时提前靠右车道(右侧大车少时)会有更多逃生空间,高速隧道尽量不要走最右侧车道(右侧多为大车且禁止实线变道),转立交或下匝道要提前变道至对应车道。
- 速度差(与周边速度差为零最安全);车多时保持车距、远距离跟车行驶,车少时注意限速;路过桥面、隧道口,注意横风、提前减速控距;秋冬季注意路面暗冰,提前减速控距;雨季注意路面积水,注意减速控距,防止侧滑甩尾。
- 危险半径(横向和纵向,特别是纵向跟车距离);远离大车和危险来源,远离不在状态的车辆;保持跟车距离,错身跟车,不要与周边车辆长时间并排行驶;注意不跟大车,也不被大车跟,对大车敬而远之。
铭记安全行车三大关键:位置、速度、距离,远离危险来源,控制跟车距离,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及时点刹、亮灯、减速、控距。
再加上五逢五要,确保高速驾驶安全,既不主动干扰别人,同时也不被别人干扰。
三逢四要
三逢
- 逢道路变化:坡弯隧桥,改道缩道封路,出入口路口豁口;
- 逢盲区变化:静盲区,动盲区,自身盲区(后视镜盲区、A柱盲区),光盲区;
- 逢自身变化:超车、变道、转弯、掉头、倒车、停车、加减速;
- (逢车流变化)拥堵、自身减速;
- (逢环境变化)天气、光线等;
四要
- 要减速(必瞟后视镜),控距(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
- 要备刹(随时准备刹车,甚至停车);
- 要眼神(注意变化处,警惕盲区);
- 要精神(打起精神);
- (要瞟内、扫外,规划逃生路线);
特殊天气(雨、雾、冰、雪),特殊路段(坡、弯、隧、桥),特殊场景(夜间、村镇、拥堵),注意亮灯、减速、控距是关键。
高速上扩展为五逢五要
- 三逢再加上:逢前车变化(包括前车的前车和侧前方车辆)、车流拥堵自身减速,逢环境变化(突然下雨或光线变化等);
- 四要再加上:正确使用后视镜,瞟内扫外,规划逃生路线;
变化
- 道路变化:只要不是封闭的直路,都时刻面临着道路变化。尤其是路口、豁口、缩道及坡、弯、隧、桥等。
- 盲区变化:看不见的地方即为盲区。盲区分为静盲区、动盲区、自身盲区、光盲区;尤其要注意后视镜盲区和A柱盲区。
- 自身变化:速度或方向变化,不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即为自身变化。包括超车、变道、转弯、掉头、倒车、停车、加减速等。
- 车流变化:因缩道或慢车影响导致的车流变化,如拥挤波、缓行或堵车等。
- 环境变化:由天气环境引起的变化,如大风、雨雾冰雪、光线变化等。
遇有道路变化、盲区变化,尽量减少自身变化,避免多重变化叠加。
安全过弯的三个关键点
- 弯前减速。逢大车鸣笛,防对向车尾盲区,防对向车道车辆借道超车。一定要弯前充分减速,制动和降挡在进弯前完成(进入弯道后慎重制动及换挡,弯中踩刹车易失控)。山路、急弯还要注意提前鸣笛提醒、减速靠右,不要等看到了再鸣笛;要提前减速,弯中急加减速易侧滑(前驱车易推头,后驱车易甩尾)。
- 弯中不轻举妄动。微转方向盘,避免急转向,在整个转弯过程中最好能保持相同的转向角度;弯中不随意变道、超车。
- 注意弯道盲区及出口盲区。看到出弯口,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加速出弯(慢进快出)。
同向多车道且与对向车道有护栏隔离时,过弯道尽量走外侧车道(多车道过弯,左转靠右,右转靠左),盲区更小;与对向车道无护栏隔离时,减速靠右。
变道
变道步骤
- 提前规划。
- 提前规划路线,根据需要,有意识要变道,提前准备;
- 放弃不必要的变道;
- 间歇性瞟内扫外,提前寻找最佳时机,确认盲区。
- 结合后视镜综合判断路况是否适合变道,确认是否有足够安全距离变道,确认外后视镜盲区是否有车辆以及是否会影响变道;
- 确保前方有足够缓冲距离,提防变道时前车刹车或相邻车道车辆加塞;
- 确认目标车道前方有足够缓冲距离,且目标车道前方车辆行驶正常,没有车辆纷纷绕过的情况,否则变道后也可能会被迫再次变道;
- 确保与后车有足够安全距离,正常行驶条件下外后视镜至少能看到后车全脸;
- 确认B柱盲区无其他交通参与者(结合外后视镜稍微颠覆式调节方式),直路变道用平行法则扫外后视镜,或俯身扫外后视镜;
- 也可通过加减速法确认,先稍微松油减速观察,再稍微加速再次观察的方式来确认后视镜盲区;
- 低速右变道或主路进入岔路时,角度稍大,需扭头确认右侧盲区;
- 找到最佳时机,此时变道不应该受到旁车干扰(如果一打灯后车就加速逼近,说明这不是最佳时机);
- 如果与旁车几乎并排,要么加速超车变道,要么先稍微减速让他过去再加速变道;
- 随时准备放弃没有把握的变道;
-
打灯,扫镜,快速环顾四周。
-
再次确认后视镜盲区。
-
微推方向盘加速切入目标车道,拉开距离、关转向,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 多车道时要注意防止与别人同时变到同一个车道(提前注意避免多车并排,变道前与目标车道后车拉开距离减小盲区干扰,变道中切入角度要小,且密切关注旁边车道是否有车辆向自己这边变道);
- 进入车道后,回正方向与后车拉开距离,关转向,回归正常车速(可能需要点刹一下),保持车距;
- 车速越高,方向盘的幅度变化要越小(无感变道);
- 一灯一道,往前走一段才能再次变道。
- 避免一次跨越多个车道,也是为了减少盲区。
- 时机不成熟时要及时放弃。
- 右侧盲区大,禁止右侧超车;可以缓慢变道到右车道走一段再变回来。
变道的必备条件
- 按规划需要变道,或因安全需要。
- 路况允许变道。
- 充分观察(+主动调整)找到最佳时机可变道。
- 有信心变道。
变道技巧
- 提前观察路况(要求路线平直,视野开阔,中间无岔路口,前车没有蠢蠢欲动也没有距离他的前车过近,不会受到干扰),不断观察、调整、寻找恰当时机(有足够缓冲距离,前车无干扰、不会随意动作);
- 变道前可以采取多重方式、多次观察来确认和消除盲区;
- 寻找到最佳时机,打转向灯,再次确认盲区,平稳加速切入车道;
- 变道是一个稍加速的过程(下匝道除外),要比目标车道车辆稍快,才不会干扰到正常行驶的车辆。
变道注意事项
- 变道都是次路权,不要干扰原车道车辆正常行驶,注意礼让;
- 随时放弃不必要的变道;
- 车流量大时尽量避免变道,如果需要左转或右转,要提前变道到对应车道,然后远距离跟车行驶;
- 临近是非之地(路口、豁口)避免变道;
- 特殊路段(坡、弯、隧、桥)避免变道;
- 变道遵循平行法则,小角度切入对应车道,注意后视镜盲区;角度大一点时(比如汇入主路或进入岔路)要提前充分减速,并晃动身体甚至扭头观察确认;
- 汇入时不要干扰主路车辆正常行驶,注意让主路车辆先行,有人明确让行时再汇入;
- 提前规划,不断观察(调整),寻找(或主动创造)最佳时机(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整段路都没有合适时机),提前打灯,必要时鸣笛、闪灯提醒前车,拉开足够安全距离,加速切入目标车道。
八大好习惯
- 上车前绕车一周
- 检查车况及周边路况,确认轮胎是否有外伤或鼓包等、胎压是否正常、车底及周边有无障碍物或沟坎、刹车及刹车灯是否正常等。
- 注意有无其他交通参与者靠近。
- 上高速前还要提前研究规划路线,检查续航里程、补充物资(水、食物等)、准备车载应急包(牵引绳、灭火器、三脚架、扳手)等。
- 系好安全带再发车
- 安全带是救命带,提醒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后排也要系上安全带。
- 不偷懒,不侥幸,只要移动车辆就要系上安全带,打起精神;
- 只要启动车辆就要保持专注,放好手机,避免分心驾驶,不做抽烟、喝水、打电话等危险动作。
- 只要启动车辆,就要放下一切其他事情,心无旁骛,专注驾驶,心态平和,安全第一;不纠结、不纠缠,能容能化,远离垃圾人,微微笑、挥挥手,拒绝路怒。
- 起步前要再次检查确认仪表盘有无异常指示,确认是否有异常报警声音,确认所有成员是否都已坐好并系上安全带,确认导航目的地及导航路线都已经设置OK。
- 脚不加油自动回刹车
- 注意油门、刹车的使用技巧,过坎或上坡时,利用油门临界点的感觉,稍加油平稳过坎或上坡,过坎或上坡后脚立即回刹车。
- 转弯、掉头、通过路口等过程中要备刹(脚虚放刹车),速度慢时稍微给一点油再立即回刹车。
- 倒车时,右脚一直在刹车上,而且倒车速度要慢;需要上坡或过坎时稍加油,通过后立即回刹车。
- 不需要加油时脚自动回刹车;右脚不会空闲,不加油时虚放刹车。
- 警惕路口、豁口,任何时候,路口不超速
- 不争不抢、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不争一时之长短,该慢的地方一定要慢;
- 提前减速,甚至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再谨慎通过,关键是要做到位(该刹车就刹车),闪灯、鸣笛代替不了刹车;
- 注意适当晃动身体甚至扭头,消除A柱盲区;
- 提前观察红绿灯,不冲灯、不抢灯、不弹射起步;即使绿灯,也要松开油门,提前减速备刹,警惕路口其他交通参与者。
- 路口、豁口不超车,注意减速备刹,密切关注盲区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动向,谨慎通过;路口不超齐头车,注意盲区;注意跟刹必行,包括旁边车道车辆刹车也要注意跟刹;旁边车道车辆停车等待时,要注意盲区是否有行人穿越,注意提前减速;
- 任何时候,路口不超速(提前减速备刹,通过路口40码以下);
- 路口转弯时,提前降速,确认目标车道,对道转向;小心多车并排转向,错开车身避免并排,多车道转弯外圈让内圈;注意礼让斑马线,右转还要特别注意右侧盲区,减速甚至停车扭头观察;路口有行人或非机动车靠近时,要确认其下一步动向甚至停止再谨慎通过,小心回马枪;
- 路口注意提防转弯车辆直接汇入或干扰到自己车道,提前减速备刹,谨慎通过;
- 主路与辅路之间有绿化带遮挡导致盲区较大时,要充分降速甚至停车,然后探出一点点车身扭头观察确认,等待目标车道车辆通过后再汇入;
- 熟悉的路线也要开着导航,方便及时了解前方路况;行驶中偶尔瞟一眼导航确认下路线或前方是否拥堵,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用耳朵注意导航提示即可,同时要不断观察前方路况,周期性瞟内扫外,危险信号捕捉到位,提前处置;
- 开启导航,时刻关注自己的前进路线,注意前方路口是要直行还是转弯,提前观察确认道路标识、标线选择对应车道(一般左转车道在左,右转车道在右,不排除路口有特殊规划,要提前观察判断,直行最好保持中间车道减少变道),靠近路口,提前减速备刹,进入目标车道(如需变道,就近选择对应车道,尽量减少变道),并提防旁边车辆别车以及前车突然变道或急刹;
- 高架或高速匝道口上匝道时,注意拉开与前车更远的跟车距离,交织区域注意礼让正在下匝道车辆,提前打转向灯,先在加速车道提速到比汇入车道稍快一点(速度要匹配当下路况),再汇入就近主路车道,行驶一段距离后才可变道;主路车道有车辆快速驶来时,不要着急汇入,要等待其通过后再加速后汇入;小心后视镜盲区不要连续跨越多车道汇入,注意跟车距离,避免猛踩猛刹;
- 高架或高速匝道口需要下匝道时,提前打转向灯,变道至最右侧车道,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提防可能错过出口的车辆紧急变道或刹车,先适当减速再切入匝道,小心后视镜盲区,交织区域注意即将汇入的上匝道车辆;
- 高架或高速匝道口,不需要下匝道时,尽量避免走最右侧车道(车流较大且自己很快就要在下一出口下匝道时除外),同时注意适当减速,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谨慎通过,是非之地先不要着急加速。
- 路口停车等待信号灯时,注意路口是否会有大车通行,特别是土方车、水泥搅拌车等载重车,如果路口可能有大车通行,要拉开与前车距离减少盲区,关注路口动态,随时规划逃生路线(看到路口有大车就要打起精神,注意盲区,通过时注意红绿灯,以免闯红灯),注意路口各方向大车动态,红绿灯切换时注意可能冲灯或抢行的其他车辆,并密切关注其动向,随时规划逃生路线;
- 国道堵车或路口等红绿灯排队时,注意提前缓慢降速,留足缓冲距离,密切注意后方来车,当后方有大车时,拉开与前车距离,缓慢降速(让大车速度提前降下来),停车时方向盘稍微偏向外,并密切关注其动向。路上大车多时可考虑改变行驶路线。
- 警惕盲区(自身,静,动,光),三逢四要
- 超车防车头,会车防车尾;注意车缝盲区、绿化带盲区,弯道盲区,警惕路口、豁口,有条件时尽量选择盲区小、干扰少的中间车道行驶;
- 该慢的地方一定要慢下来;比如学校、社区、村镇、市集、巷道等人员出没较多的场所;坡、弯、隧、桥等特殊路段;夜间、村庄、拥堵等特殊场景;雨、雾、冰、雪等特殊天气;倒车、转弯、掉头等特殊操作。
- 人车混行路段要减速再减速,远离其他交通参与者,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人车混行的路段情况复杂,随时会出现其他交通参与者横穿马路、抢道、调头、停车、突然起步等情况。要控制车速,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跟车距离,密切注意非机动车和行人,关注前方路况的同时密切注意两侧情况。
- 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速度是关键;在单车道上,只要前车不是无故龟速,就不要着急催促,也不要轻易超车;如果后车紧跟并催促,不要着急,后车可能不知道前面的危险(且不会为前车加速的后果担责),自己可以在允许鸣笛的地方鸣笛一下作为回应(表明我前面有干扰)并提醒周边交通参与者;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打右转向灯,减速靠右,让他做头车开路(头车往往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 车流量大时,不要争抢,保持车距,起步速度控制得当,不急加速,不随意变道超车,警惕盲区,远距离跟车行驶最安全;
- 行驶中集中注意力,时刻关注道路变化、盲区变化,前车变化,合适的速度和跟车距离,观察到位,对路面的危险信号捕捉到位,做好预判,措施提前;
- 必要时鸣笛、闪灯,提醒其他交通参与者注意,注意闪灯、鸣笛代替不了刹车减速。
- 鸣笛闪灯要谨慎,跟车时谨慎闪灯鸣笛,避免前车误会;有非机动车时提前鸣笛,缓慢通过,避免惊吓到其他交通参与者。
- 超车和变道是最危险的动作,一定要提前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变化,力求稳妥
- 要果断放弃没有把握的超车与变道;
- 没有必要不变道,没有必要不超车;
- 特殊路段不超车,前方不明了不超车;
- 当被超车辆加速,立即放弃超车;
- 前车超车未结束不跟超,前车变道未结束不变道(前车突然变道可能说明路况有问题,更不要与前车反向变道),盲区变化,减少自身变化;
- 避免卷入无法保证跟车距离的超车团而让自己陷入被动,要让超车流通过后再伺机变道或超车,以保证自己的跟车距离。
- 大部分情况下,要控制车距、错身跟车行驶,不要让跟车距离越来越近然后再被迫变道,要注意保持跟车距离;正常行驶中当发现车距有缩短趋势,可适当点刹来控制速度保持车距;
- 道路轻微拥堵时,注意降速控距,远距离跟车行驶,不要随意变道;
- 如需变道要提前规划,不断瞟内扫外(确认路况允许变道,确认后视镜盲区内没有其他交通参与者,确认有足够安全距离,且整个变道过程不会受到干扰,注意提防前车刹车和相邻车道车辆加塞),寻找最佳时机(或通过调整自身速度、跟车距离、位置等创造时机)确认安全后再一气呵成;
- 超车前,仔细观察路况,选择路线平直开阔、没有路口豁口、没有其他车辆干扰的路段,提前观察被超车辆是否有向自己车道靠近的趋势或已经在贴线行驶,预判前车会不会向自己这边变道,确认超车道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可供超车;确认前车不会干扰到自己后,稍微偏一点方向和前车拉开横向距离,必要时闪灯或鸣笛提醒,超车过程中密切关注被超车辆动向,超车过程中干脆利落,一气呵成,拉开距离后(避免距离不够就变道回原车道而干扰被超车辆)再适当降速(降回原速度),保持正常行驶;
- 准备超车时,如果发现被超车辆距前车已经很近,说明被超车辆大概率也在准备超车,特别是高速上的大车,一定要闪灯并打左转向灯给予提醒;如果发现被超车辆也打转向灯准备超车,要果断放弃超车。超车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大车的车轮轨迹,谨防向自己车道强行变道。一旦开始超车就要一气呵成,不要墨墨唧唧长时间行驶在大车危险半径范围内。
- 准备超车时,如果发现超车道后方车辆快速驶来,要先放弃超车,等后方车辆超车后再进行超车;
- 准备超车时,如果发现有一波车流正在超车,要先放弃超车,等这一波车流通过后再考虑超车,不要着急插入超车队伍(跟超危险,跟车距离无法保证,逃生通道被堵),注意保持车距,避免扎堆;
- 小拥堵时,谨慎变道;如需变道,不要着急,不要干扰其他车辆正常行驶,不与原车道车辆争抢,时机不成熟要果断放弃变道;
- 按规划需要(并对实际路况充分观察评估后)进行变道而不是即兴变道;
- 不要对异常信号无动于衷,不要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危险境地再被迫变道;
- 前方如需左转或右转要提前观察调整,注意导航提示和道路标牌指示车道,提前变道到对应车道,一般左转车道在左,右转车道在右,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要提前观察道路标识标线,如要进入辅路要提前减速靠右,留意出口;如果要保持直行,最好走中间车道,或中间偏右车道;
- 当发现路况良好但前车龟速行驶而需要变道或超车时,在距离很远的地方就要开始准备,瞟内扫外,提前着手处置,不要等到了跟前再被迫变道;
- 跟车过程中,如果发现前车一直龟速行驶,但周边车辆都加速通过,可稍微拉开点距离错开一点车身,确认前车前方路况,如果前方路况良好说明前车可能不在状态(可能前车是新手或分心、疲劳),可以先鸣笛或闪灯提醒(提醒一次就够了,避免别人误会);如果无效,在确认前方路况良好且视野开阔的条件下,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伺机变道或超车,要等后方要超车的这一波车流先通过后再变道超车;
- 需要变道时,找到最佳时机,在确认安全后,一旦开始变道就要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不要磨磨唧唧。
- 遇事三部曲稳盘、瞟后、减速(同时)
- 遇事不乱动方向盘(保持三九点握盘好习惯,特别是道路不平的路段警惕夺盘失控),让速不让道(备刹成性,跟刹必行);
- 减速必瞟后视镜,养成间歇性瞟后视镜的习惯(提防后车跟车过近,特殊情况下当发现后车刹不住时便于及时安全逃生),减速时瞟内后视镜同时眼睛注意前方路况,必要时可以边减速边鸣笛(注意养成握盘惯用手和鸣笛手分开),以提醒周边车辆;
- 降速过程中瞟内扫外,速度降下来后,下一步快速进一步观察判断、选择逃生路线。为了能保证有足够的逃生空间和处置时间,要注意保持车距是关键。
- 眼不到手不动,盲区不盲开
- 眼不到手不动;眼不到后视镜,手不动方向盘。特别是右转弯要充分减速甚至停车、充分观察确认后再缓慢转弯,必要时右转弯需要扭头观察。
- 眼不到车不至;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车不要到达;前方路况不明不要冒然行进,要提前减速备刹,查明路况再前进。高速或快速路上前方道路不正常时,要注意减速观察,确认清楚后再前进或者提前变道。
- 前方照明不良,要提前减速、控距,亮灯,确认安全后再继续通过;夜间行驶视线不好,要控制好速度,最好跟车行驶,让前车为自己探路。
- 特殊天气,要提前减速、控距,比平时更低的速度、更远的跟车距离,谨慎变道、超车。
- 进入小区、村镇等人流密集场所,为确保能观察清楚车身周围情况,尽量摇下车窗,怠速备刹行驶,注意盲区变化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儿童、老人等的动向,随时做好停车的准备。
- 倒车时尽量摇下车窗便于观察清楚,必要时请人指挥(车前车后不要有人)或下车查明路况再继续;注意倒车不能快,倒车一定要慢。
- 不急不躁,安全第一。
- 远离危险来源,速度和当下场景匹配,速度和视野匹配,控制车距,警惕盲区,心存敬畏,不存侥幸心理,措施提前。
高速16条
- 跟车距离是保命距离
- 要能够看到前车的前车(同车道也可适当左右错开一点车身跟车,不要完全被前车挡住前方视线),看远顾近,以便能及时发现危险,给自己留足避险时间;
- 结合3秒跟车准则(3秒跟车距离,即以自己当前的速度,3秒以后才能到达前车位置,此时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跟车距离);
- 注意保持车距,保持车距,保持车距。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当发现跟车距离变近时要及时点刹(提醒后车),不要越跟越近,不要吝惜刹车,安全车距要守住。
- 下坡路段,刹车距离变长,要提前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减速备刹,谨慎行驶;
- 前方拥堵或排队时,要提前减速瞟后,保持车距,不要急于跟进。
- 特殊路段注意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比如路口、匝道口、测速点、隧道口等。
- 当发现后车跟车过近时也要提高警惕。首先确认是否路况良好但自己车速偏慢,如果是自己偏慢则在保持安全的速度和跟车距离的情况下,适当加速到与整个车流速度保持一致;如果后车长时间跟车过近,先松开油门拉开与前车的距离,并轻轻点刹提醒,如果后车一直无动于衷继续尾随,则要警惕前方路况变化并伺机变道(对于小汽车跟车过近加速甩开不是上策,暂时甩开后可能还会跟上来,如果有车辆跟车过近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比我们快,最好让行);如果路况允许,最好(打右转向灯)适当减速靠右让行,否则,主动减速拉开自己与前车更远的距离,以便给自己留足缓冲距离,及时捕捉异常、措施提前,避免急刹。
- 前车的举动是最好的探路石
- 看远顾近,危险信号要捕捉到位,做到跟刹必行(哪怕距前车很远,只要前车刹车就果断跟刹,哪怕只需轻轻点刹);
- 广义的前车包括在前方的所有车辆,不止是自己的前车,还包括前车的前车,以及其他车道的前车;
- 行驶中要错身跟车,尽量避免被前车遮挡视线(注意避免跟车距离过近或前方车身太大遮挡视线),不但要与旁边车辆错开车身、避免并排,也要适当与前车错开一点车身,想办法看到前车的前车以及更远的前方,保持车距才能从容应对。
- 要密切注意前方路况,警惕变化,警惕施工改道、道路养护、缩道、停车占道等特殊情况,提前减速应对;
- 警惕前车减速或突然变道(注意跟车距离,给自己留足反应和处置时间);
- 警惕前方车流变密(可能是遭遇拥堵),提前点刹降速,避免进入车团;注意亮灯、减速、控距并警惕后车举动;
- 注意判断周边车辆是否在状态,要远离不太正常的车辆,如龟速行驶、左右摇摆、长时间压线行驶、跟车过近、没有跟刹意识、过于靠近一侧车道线等;当认识到可能会干扰到自己时,可适当提醒,在确定其动向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 如果前车频繁刹车,大概率是前车跟车过近或分心驾驶,注意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远离前车,提高警惕,不要贸然凑上去;
- 注意前车刹车灯是否正常,如车流同步减速时有没有亮,亮在何处等,不正常的车辆不要跟。
- 注意听到导航播报前方有车辆急刹或前方车道异常占用等信息时,立即松油减速备刹,警惕前方路况。
- 警惕新能源汽车,有些新能源只要松油门就达到燃油车踩刹车的减速效果(但是刹车灯却不亮),后车难以及时察觉并做到同步减速,当后车意识到需要刹车时往往要急刹甚至刹不住,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车距,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及时减速控距。
- 与周边速度差为零时最安全
- 注意保持车距,错身跟车;
- 看远顾近,警惕变化,当注意到与前车距离有缩短趋势(说明与前车存在速度差),也要适当松油点刹,保持车距。
- 避免进入车团;当发现前方有车团,注意提前降速拉开距离,并适当靠右,不要轻易进入。
- 与整个车流保持同步,跟刹必行,及时减速、控距,做到同步跟刹;不龟速,也不频繁变道超车;
- 与大部分车流保持同步,不急不躁;远距离跟车行驶,安分守己不逞强,不自作聪明;公路不是赛道,不在车流中冲锋,更不要蛇形穿插;
- 警惕变化,三逢四要,远离危险来源(包括行人、非机动车、大车、不安分的小车);
- 警惕堵车,早发现早准备,及时点刹提醒后车,瞟内扫外,积极规划逃生路线;
- 起起停停时也要提高警惕,防止剐蹭;注意旁边车道加塞,不要争抢;注意盲区,跟刹必行;注意控制车距,缓慢起步;注意控制起步速度,要平缓起步,不能太快,避免弹射起步;时刻注意前方路况,措施提前,尽量避免急刹。
- 给自己留足逃生通道
- 时刻关注自己所处位置,给自己留足至少一条逃生通道;
- 错身跟车,避免并排行驶(侧面逃生通道被堵,且易受旁车牵连);
- 超车时(侧面逃生通道被堵)必须保证前方有足够安全距离;
- 避免长时间在最左侧车道行驶,要保持在行车道远距离跟车行驶最安全;最左侧车道的逃生通道天生就比其他车道少一个,且视野窄、盲区大、速度快、难以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更易有抛洒物或障碍物、道路施工养护等引起缩道;最左侧车道更易受对向车道影响,雨天易受对向车道溅起的水花影响,晚上还易受对向远关灯影响;最左车道在极端情况下更易有停车、逆行甚至会有冲破中央护栏的对向车辆的影响;速度慢或者不超车是尽量不走最左侧车道;
- 在隧道行驶时,避免行驶在最右侧车道,最右侧车道大车多,通行效率受限,因为隧道内双向车道分离,可以走隧道最左侧车道;注意进入隧道前,要提前减速控距亮灯,警惕瞬盲效应,警惕隧道口事故多发;
- 需要超车时提前观察确认清楚(前车超车未完成时不要跟超),选择最佳时机加速超车后,拉开足够安全距离,再变道回行车道继续行驶;
- 两车道高速,畅通时尽量走右侧车道,远距离跟车行驶,需要超越大货车时,提前观察确认清楚,迅速完成超车后及时回到右侧车道;拥堵时注意路上有没有大车,没有大车时走右侧车道,大车多时走左侧车道(大车在右侧车道);
- 多车道时尽量走在中间车道,或偏右侧车道;远距离跟车行驶,避免卷入超车流中而无法保持足够安全的跟车距离。
- 遭遇堵车时,要时刻关注后方车辆有没有同步降速,积极规划逃生路线,拉开跟车距离,方向盘稍微偏向外,随时准备逃生。
- 出入口是是非之地,提前减速控距,谨慎通过
- 出入口是是非之地,经常会有人做出疯狂举动。警惕有人从最左侧直接杀向出口或从入口不经加速直接跨到主路,甚至会有人因错过出口而停车甚至倒车。
- 临近出入口要提前准备,减速备刹,拉开更远的跟车距离,警惕前方路况变化和后车及旁边车辆举动,谨慎通过。
- 条件允许时,变道至最左侧车道以减少干扰(也要警惕前方路况变化及旁车举动)。
- 如果要下匝道或切换高速一定要提前准备,提前变道至对应车道;当导航提示“前方1km或500m靠x行驶…”时,就要准备变道至对应车道了。道路拥堵时要更早的准备变道。
- 万一错过出口或走错路,那就将错就错,下个出口下去再掉头回来,导航也会自动切换路线。
- 上匝道时,要先在加速车道加速到比主路车辆速度稍快,再汇入主路。
- 下匝道前要先变道至减速车道,适当减速后再进入匝道。
- 夜间行车需谨慎
- 夜间行车要注意防疲劳,夜间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更多的休息频次;
- 速度和视野相匹配,夜间视野变窄、视距变短,速度至少要打白天的7-8折;
- 注意盲区、亮灯、减速、控距,要间歇性切换远近光灯,远距离跟车行驶最安全;注意跟车距离要远一些,注意前车的一举一动;如果没车可跟,就应该特别小心谨慎了,速度也要放慢,开启远光灯,注意观察路况。
- 夜间尽量不要走最左侧车道,减少对向车道远光灯干扰,同时便于逃生,走中间车道最安全;
- 走灰不走白,遇黑停下来,盲区不忙开;遇到颜色变化及时减速;警惕前方障碍物及任何不正常的地方,及时降速备刹、闪远近光灯确认安全后再继续行驶;
- 注意速度与能见度要匹配,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和跟车距离;
- 没有照明或照明不良的路段,前方150米内没有车时要开启远光灯,跟车时开启近光灯。前车是最好的探路石,但不要跟车太近。
- 遇到对向开远光灯时,注意闪灯提醒一次,如果对向不为所动(可能是设置问题或者本身就不懂用光),警惕光盲区,自己要适当减速靠右。
- 最好避免夜间开车。
- 后视镜是最重要的工具,注意防别、防被追尾
- 看远顾近,密切关注前方路况,保持跟车距离,间歇性瞟内扫外,远离危险来源,警惕速度差;
- 尽量避免跟大车,避免被大车跟,时刻关注后车举动,避免被后车近距离跟车;
- 留意周边车辆动态,防止干扰到自己;
- 减速必瞟后视镜,密切关注后车有没有同步降速;
- 前方堵车时(发现前车减速或车流变大且距离不断缩小)一定要减速的同时提醒后车(点刹+双闪)并留意后车有没有降速,能不能刹得住,积极规划逃生路线;拉开跟车距离,方向盘稍微偏向外,随时准备逃生;
- 拥堵时尽量避免走最左侧车道,切换至右侧相对比较开阔的车道便于逃生;
- 当遇到缩道效应(旁边车道不通或前车车速较慢),要扫相应侧外后视镜,警惕对应车道后车被迫向自己车道变道(别车);
- 安全带是救命带
- 后排也要系上安全带;
- 上高速前所有人都应系上安全带,儿童使用安全座椅。
- 安全带配带要规范,不要扭曲。
- 特殊路况一定要特殊对待,按限速提前减速、控距是关键
- 桥梁、隧道口一定要降速、警惕横风;遇到大风天气也要注意,全程谨慎,控制速度;车速超过100就要特别注意,当通过有些路段时感觉车身有些左右飘摆,大概率是横风或侧滑所致,要注意缓慢减速到可以稳定行驶,避免车身失控;
- 道路的限速及急弯、横风、减速带等特殊标志一定有其原因,注意减速按规定行驶;
- 隧道口、立交桥下一定要警惕光盲区;
- 坡、弯、隧、桥,注意盲区变化;
- 山路注意坡路、弯道、隧道、桥梁、山涧横风、落石、暗冰、山崖等各种危险叠加;
- 特殊路段要减速、控距,警惕盲区;
- 特殊路段不超车。
- 特殊天气一定要特殊处理,甚至驶离高速
-
雨、雾、冰、雪,亮灯、减速、控距是关键;
-
秋冬季节还要注意防范团雾和暗冰,提前关注途径区域天气情况(有无雨雾冰雪,气温是否会导致结冰等),提前做好准备,尽量避开危险时段;
-
注意开启行车灯或近光灯;
-
暴雨或大雾天能见度较低时,开启示廓灯、雾灯;能见度很低时再开启双闪,减速靠右行驶,甚至驶离高速。
-
注意能见度与速度的匹配(2614520,能见200米限速60车距不小于100米,能见100米限速40车距50米,能见50米限速20驶离高速);
-
雨天行车注意事项:
- 减速慢行:雨天路面湿滑,车辆的制动距离会延长,因此要适当降低车速,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耐心跟车,尽量不超车变道。大雨或暴雨时,注意亮灯减速控距,注意速度和能见度相匹配;路过山区还要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甚至路基塌陷、桥梁垮塌等极端地质灾害,尽量避开极端天气出行,安全第一。
- 合理使用灯光:雨天视线不佳,应开启近光灯、雾灯和示廓灯,以提醒其他车辆注意。避免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在雨雾天会造成光线散射,影响驾驶者的视线。
- 避免紧急制动:雨天路面湿滑,紧急制动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应尽量避免。如需减速或停车,应提前松开油门,轻踩刹车。
- 注意积水路段:遇到积水路段时,车轮浮力较大,可能会四轮受力不均导致侧滑甩尾,更易导致车辆失控,应低档匀速谨慎通过;如果水深超过车轮的一半或水流湍急,应尽量避免涉水。涉水过程中,应保持低挡匀速通过,避免中途停车或换挡。
- 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雨天车窗容易起雾,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可以开启空调或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减少车窗起雾。
- 注意远离行人和非机动车:雨天行人打伞或穿雨衣,视线和听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电瓶车可能会发生侧滑等危险情况,驾驶者应提前观察减速并保持足够安全纵向和横向距离。
- 保持车辆稳定:雨天行车时,应避免频繁变道和急转弯,以保持车辆稳定。如需变道或转弯,应提前减速并打开转向灯。
-
夏季高温天气防止爆胎和车辆过热甚至自燃;
- 出车前做好全面检查(平时也要按厂家要求按时到正规4S店做保养和检测),特别是制动液、发动机冷却液等,胎压在厂家指定正常范围,轮胎不要有外伤或鼓包,两侧成对轮胎要相同型号,胎冠花纹深度1.6毫米以上,否则要及时更换,使用4-6年或6万公里左右及时更换轮胎;
- 不要长时间连续行驶,跑长途时中间也要让发动机、电池和轮胎休息降温,别用泼冷水法给轮胎降温(会使轮胎更加脆弱而损伤轮胎),自然降温2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其他散热部件也要关注,必要时在服务区休息时打开引擎盖散热;新能源汽车还要关注电池及电池冷却液的温度是否正常;
- 平稳起步,平稳刹车,勿超速超载,避免急刹,保持在平整路面行驶,遇到坑洼路面或凸起(轮胎压力会瞬间增大)提前降速低速通过;行驶过程中经常关注轮胎气压,气压不合理会导致轮胎异常磨损;
- 转弯时轮胎压力会稍微增大,注意控制车速,进弯前提前减速;
- 夏季尽量避开13点-15点路面高温时段上路,且每行驶一段时间就要进服务区休息(同时让车辆发动机及轮胎等自然降温);10点到16点地表温度最高,会导致轮胎温度迅速上升、胎压变高,驾驶员行车时要注意车辆状况,避免安全问题;
- 考虑更换防爆轮胎或者充惰性气体(氮气等,膨胀系数小);关注胎压是否过高或过低,没有胎压监测系统的到正规4S店安装胎压监测装置;
- 万一发生爆胎,不可急刹,双手紧握方向盘保持直线行驶,瞟后,缓慢点刹靠边,打开双闪,向后方15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标识,所有人立即撤离到右侧护栏外,并报警求助;
-
冬季寒冷天气防止爆胎和雨雾冰雪。
- 寒冷的冬季也容易发生爆胎,且爆胎隐患更难被发现。冬季气温下降,胎压变低,加上行驶中消耗,就很容易发生轮胎胎压低于标准值,从而造成碾压,一旦轮胎碾压,爆胎就随时可能发生。气温低于7℃时,轮胎会变硬逐渐失去抓地力,同时,轮胎还会因为变硬更容易被硬物扎破。保持标准胎压,太高会影响抓地力,影响刹车性能,太低会导致轮胎碾压,损伤轮胎。
- 秋冬季节易发生雨雾和冰雪天气,注意减速控距,正确亮灯。
- 寒冷天气,桥面或背阴路段极易存在暗冰,应提前减速,避免大幅度转弯和急加减速。
- 雪后结冰及冻雨天气,道路极其复杂和危险,应避免开车出行。
- 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路线
- 提前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
- 时间上留足余量才能更从容;让自己得到及时充分休息,也让车辆及时得到休息(自然散热等);
- 避开易堵路段、避免夜间开车;
- 避免危险时段进入危险路段;如夜间或正午易疲劳时段,冬季的早晚时段易结冰、起雾路段,夏季连续降雨时易出现山洪等路段,或光线太刺眼的时段和路段;
- 提前了解途径道路情况及天气信息,做相应的准备;尽量避免极端天气开车;
- 提前了解会经过哪些服务区,可能会在哪些服务区休息、停车、加油,需要在哪换高速或需要转弯,需要在哪吃饭、休息、过夜等等。
- 跑长途要提前做好中途下高速住宿的准备,避免连续长时间驾驶;可以在天黑前进服务区详细准备到就近城市住宿。
- 超车和变道是最危险的动作,一定要提前规划,减少不必要的变化,力求稳妥
- 同《八大好习惯》之超车和变道一定要谨慎,随时放弃不必要的超车和变道,远距离跟车行驶最安全。
- 高速变道,要尽可能地利用加减速法或超车法变道,还要注意防止多车道时其他车辆同时向一个车道变道。
- 对大货车要敬而远之
- 大车盲区大、惯性大,看不见、刹不住,要远离大车;
- 大小有别,不要轻易进入其危险半径;注意大车刹车时还易发生甩尾现象;
- 不跟大车、不被大车跟,全当大车没有刹车;
- 不要和大车暧昧、并排,要么超他,要么让他;
- 万不得已(没有条件超过去或者变道),要与大车拉开足够安全距离,特别是前面要留足缓冲距离,停车时方向盘稍微偏向外,即使被追尾也会被推出当前车道而不至于被前后夹击;密切关注后方来车,当发现后车快速驶来可能刹不住时,要能及时按逃生路线驶离;
- 前车在超大车时不得跟超,要等前车超车结束、视野开阔、局势明朗才可以超车;
- 超车或靠近大车时注意大车周边的横风及溅起的水雾(雨刷开到最大);
- 当大车距前车较近或靠近内侧车道线时,说明大车可能会被迫变道或有变道意图并随时可能会变道,此时不要超车;
- 大车一旦打转向灯就要警惕,大车惯性大一旦开始加速变道或超车不会轻易放弃,在超大车时如发现大车开始变道要立即放弃超车,不要指望大车放弃变道给我们让行;
- 超越大车时,必要时要鸣笛或闪远近光灯提醒,并警惕其动向,一旦确定安全并开始超车,就要干脆利落地一气呵成。
- 警惕二次事故,尽快挪到安全地带
- 牢记口诀:车靠边、即撤离、再报警
- 车靠边(开双闪;只要车子能动就不要停留在路中间,责任都是次要的);
- 即撤离(靠边后,立即下车撤离到右侧护栏外;不要站在中间护栏外,特别是高架桥路段下面可能是悬崖);
- 设警示;拿着三脚架,到后方150米外开始设置警示标识(可利用路边的锥形桶等多处摆放形成一条隔离带)(如有同行者,最好同时让其在后方护栏外挥舞旗帜或反光标识或衣物等,提前引起后方车辆注意并减速避让)。
- 再报警(110、保险公司;并听从他们的处理建议,小剐蹭建议直接拍照后尽快驶离,不要纠结责任划分安全最重要,尽块撤离);
车能动,先靠边,再拍照,快撤离。
- 如遇车辆动力故障,要利用惯性滑行到应急车道靠边停车。只要车子能动,就不要停在车道内,也不要留在车内,尽快撤离。
- 不是感到疲劳才是疲劳,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 提前休息好,按时吃饭及时补充能量,不要忍饥挨饿也不要过饱;
- 服务区逢三进一,不硬撑、不迁就;
- 开车就要在状态,不在状态不开车;
- 避免易疲劳时段驾驶。
- 进服务区休息活动时,谨慎通过行车通道,提防失控车辆。
- 莫超速,莫乱来,稳扎稳打,安全第一
- 给乘车人踏实的安全感,不急不躁,不冒进;
- 驾驶的首要目的是安全到达目的地。
- 只要启动车辆,就要放下一切其他事情,心无旁骛,专注驾驶,心态平和,安全第一;
- 开车要保持心平气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人都有特殊情况,注意礼让,理解万岁,不争不抢,安全最重要。
- 不纠结、不纠缠,能容能化,微微笑、挥挥手,远离垃圾人,拒绝路怒。
其他注意事项
-
注意后视镜盲区,行驶中要间歇性地瞟内扫外,逢道路变化扫外,逢自身变化瞟内扫外;
-
注意跟车距离,警惕速度差和距离变化(与前车同步减速,发现距离近了也要及时刹车),类似于给车辆设置了车距保持功能。
-
注意不跟大车,也不要被大车跟,要么超他、要么让他,全当他没刹车,如果无法避免跟大车或被大车跟就拉大跟车距离;
-
注意倒车一定要慢;该慢的地方一定要慢;
-
注意谨慎变道,变道前要提前寻找最佳时机观察盲区车辆;
-
注意所有汇入都为次路权,不要干扰主路车辆,先在自己车道平行一段时间再变道汇入主路;主路车流量大时要在路口外停车等待,不要轻易进入主路,主路上有足够安全距离再汇入;
-
注意间歇性瞟内扫外及消除盲区;
-
注意路口减速控距,遇红绿灯提前判断,不要加速,能过则过,不冲灯,过路口提前降速至40码以下备刹通过;
-
注意提前观察路口标识牌,注意车道划分及路口信息,如需变道提前变道至对应车道;遇到排长队,注意不要随意变道越过,大长队大概率就是自己需要走的路,不妨先排队耐心跟随;
-
注意路口右转弯要充分减速,要充分观察,缓慢蠕动甚至停车,盲区大的地方要停车观察后再起步;
-
注意人车混行路段要减速再减速,远离其他交通参与者,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新手需要练习点
- 练习控制油门和刹车的技巧,养成脚不加油自动回刹车的习惯;
- 练习行驶中间歇性瞟内扫外,养成间歇性瞟内扫外的习惯,养成减速必瞟后视镜的习惯;
- 练习瞟后视镜,建立车内看到的景象和真实世界的对应关系;
- 搞清楚自己的前嘴和屁股;
- 量化自己的后视镜盲区;
- 明确转弯半径,练习倒车和侧停;
- 练习汇入主路和从主路进入岔路的技巧;
- 练习直线行驶,看远顾近,及时微调方向盘;
- 练习弯道行驶的转向角度控制;
- 练习变道盲区消除方法,特别是右变道;
- 练习右转弯,特别是盲区的消除方法;
- 练习三逢四要;
- 练习跟车行驶保持车距(与前车同步减速,发现距离近了也要及时刹车),类似于给车辆设置了车距保持功能。
驾考科目三后的过渡练习(自动挡)
上车
绕行一周,检查车辆,确认路况。
起步
打灯起步,关灯加档。
观察打灯,踩刹车挂D档,松手刹,起步成功,顺手关灯。
过公交站、人行道、路口缺口
左右观察,减速备刹。
逢路口缺口公交站,左右观察注意盲区,减速备刹。
变道
一看再看扫盲区,直线加速再切入。
要求在路线平直,视线良好,没有路口缺口,无行人非机动车等干扰的路段。
提前准备,不断寻找时机,调整速度(要比目标车道速度稍快);
确认周边盲区,找准时机,打转向灯,微推方向盘切入,车正回正,拉直关转向,一气呵成。
左转
弯前减速,注意红绿灯,反复扫路口,左右观察,对道转向,礼让直行。
(第二根黄虚线)减速,
(进入实线)打灯,
停车等待,注意红绿灯,反复扫描路口,适当晃动身体消除A柱盲区,
起步,左右观察再转向,左转转大弯,注意转到自己的车道。
右转
弯前减速,左看右看,注意右侧盲区。
(进入右转道,拉直)减速,
(进入实线)打灯,
(行至路口)备刹车左右看,
(车头盖过斑马线)转向。转到最右侧车道。
走直线
拉直换挡,保持直线,瞟内扫外。
稳25码左右,目视前方约100米处,
瞟内后视镜,扫左右外后视镜,注意车距,防止后车跟车过近或大车靠近;
遇到变化,减速备刹,注意盲区,
注意微调方向。
直行通过路口
注意减速观察,一慢二看三通过。
瞟内扫外,注意车距,
注意盲区,减速备刹(提前松油门、虚放刹车);
停车调头
打灯观察,靠边停下。打灯观察,起步调头。
调头
打灯看镜,右边停,等待无干扰。
打灯起步,虚放刹车左打满,车正回正。
会车
会车指令,减速偏右。
走稍中间偏左,
(听到会车)点刹车,扫右外后视镜,再稍偏右(让速不让道,眼不到手不动)。
会车结束回中间。
弯道
弯前减速,弯中不轻举妄动,注意盲区。
山路急弯前要鸣笛,减速稍靠右,听到鸣笛要回应。
上下坡
减速鸣笛,稍靠右。
超车
两次变道。
超车
打灯看镜,
左变道,回正关灯,
越过前车,
右变道,回正关灯。
靠边停车
打灯观察,减速靠右,重新起步拉直再停车,空挡手刹,(可不关转向灯)。
打灯看镜,减速靠右,停车,
重新起步,拉直线,停车。
停车
停车,空挡手刹,升车窗回P挡。
备刹
虚放刹车,随时准备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