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深度遍历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三种
所谓前中后是指“遍历时先访问,或中间访问,或后访问根节点,都是对于根节点来说的!!!注意是根“节点”,
左“子树”和右“子树”(所以对于根节点要输出时直接输出,而左右子树继续遍历)!!!
三种遍历都遵循以下规则:
1.每次到达一个节点,都将该节点视为根节点。(步骤1优先度最高);
2.进行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时若到达某一节点且该节点还有左子树或右子树时继续遍历不输出,直到到达叶子节点;
以下示例:
先序遍历:ABCDEFGHK
中序遍历:BDCAEHGKF
后序遍历:DCBHKGFEA
以中序遍历为例:
中序遍历的规则是【左根右】,我们从root节点A看起;
此时A是根节点,遍历A的左子树;
A的左子树存在,找到B,此时B看做根节点,遍历B的左子树;
B的左子树不存在,返回B,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B,遍历B的右子树;
B的右子树存在,找到C,此时C看做根节点,遍历C的左子树;
C的左子树存在,找到D,由于D是叶子节点,无左子树,记录D,无右子树,返回C,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C,遍历C的右子树;
C的右子树不存在,返回B,B的右子树遍历完,返回A;
至此,A的左子树遍历完毕,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A,遍历A的右子树;
A的右子树存在,找到E,此时E看做根节点,遍历E的左子树;
E的左子树不存在,返回E,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E,遍历E的右子树;
E的右子树存在,找到F,此时F看做根节点,遍历F的左子树;
F的左子树存在,找到G,此时G看做根节点,遍历G的左子树;
G的左子树存在,找到H,由于H是叶子节点,无左子树,记录H,无右子树,返回G,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G,遍历G的右子树;
G的右子树存在,找到K,由于K是叶子节点,无左子树,记录K,无右子树,返回G,根据【左根右】的遍历规则,记录F,遍历F的右子树;
F的右子树不存在,返回F,E的右子树遍历完毕,返回A;
至此,A的右子树也遍历完毕;
以中序遍历为例,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