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上述的代码中可以看到,在我们取出来表的记录集的时候,然后通过满足条件的记录集在程序中循环的去传条件进行数据的插入的操作。
如果数据量少可能看不出用上面这种办法实现的弱点,因为它每次在操作数据库的时候,都存在着频繁的和数据库的I/O直接交互,这点性能的牺牲实属不应该,那我们就看下面的方法,通过存储过程的游标方法来实现:
建立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P_InsertSubject @SubjectId int AS DECLARE rs CURSOR LOCAL SCROLL FOR select studentid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Gradu = 1
OPEN rs FETCH NEXT FROM rs INTO @tempStudentID WHILE @@FETCH_STATUS = 0 BEGIN Insert SelSubject values (@SubjectId,@tempStudentID) FETCH NEXT FROM rs INTO @tempStudentID END CLOSE rs GO
使用游标对记录集循环进行处理的时候一般操作如以下几个步骤:
1、把记录集传给游标;
2、打开游标
3、开始循环
4、从游标中取值
5、检查那一行被返回
6、处理
7、关闭循环
8、关闭游标
上面这种方法在性能上面无疑已经是提高很多了,但我们也想到,在存储过程编写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尽量少的避免使用游标来进行操作,所以我们还可以对上面的存储过程进行改造,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实现:
Create PROCEDURE P_InsertSubject @SubjectId int AS declare @i int, @studentid
DECLARE @tCanStudent TABLE ( studentid int ,FlagID TINYINT )
BEGIN insert @tCanStudent select studentid,0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Gradu = 1 SET @i=1 WHILE( @i>=1) BEGIN SELECT @studentid=''
SELECT TOP 1 @studentid = studentid FROM @tCanStudent WHERE flagID=0 SET @i=@@ROWCOUNT IF @i<=0 GOTO Return_Lab Insert SelSubject values (@SubjectId,@studentid) IF @@error=0 UPDATE @tCanStudent SET flagID=1 WHERE studentid = @studentid Return_Lab: END End GO
我们现在再来分析以上这个存储过程,它实现的方法是先把满足条件的记录集数据存放到一个表变量中,并且在这个表变量中增加一个FLAGID进行数据初始值为0的存放,然后去循环这个记录集,每循环一次,就把对应的FLAGID的值改成1,然后再根据循环来查找满足条件等于0的情况,可以看到,每循环一次,处理的记录集就会少一次,然后循环的往选好课程表里面插入,直到记录集的条数为0时停止循环,此时完成操作。
比较以上的几种循环方法的应用,就会知道,有时候可能对于同一种功能我们实现的方法不同,而最终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的差异就会很大,第二种、第三种就大大的减少的数据库交互I/O操作的频繁,会节省很多时间,方法三又避免用游标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