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础知识


前言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这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开启了学习机器学习,本文就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内容。


一、JDK 和 JRE

JDK 是 Java Development Kit 缩写,它是功能齐全的 Java SDK(SDK是软件开发工具包)。它拥有 JRE 所拥有的一切,还有编译器(javac)和工具(如 javadoc 和 jdb)。它能够创建和编译程序。

JRE 是 Java 运行时环境。它是运行已编译 Java 程序所需的所有内容的集合,包括 Java 虚拟机(JVM),Java 类库,java 命令和其他的一些基础构件。但是,它不能用于创建新程序。

如果只是为了运行一下 Java 程序的话,那么只需要安装 JRE 就可以了。
如果需要进行一些 Java 编程方面的工作,那么就需要安装 JDK 了。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如果要使用 JSP 部署 Web 应用程序,那么从技术上讲,您只是在应用程序服务器中运行 Java 程序。那你为什么需要 JDK 呢?因为应用程序服务器会将 JSP 转换为 Java servlet,并且需要使用 JDK 来编译 servlet。(JSP全称Java 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使用JSP标签在HTML网页中插入Java代码)

二、字节码

在 Java 中,JVM 可以理解的代码就叫做字节码 ----- 即扩展名为 .class 的文件。它不面向任何特定的处理器,只面向虚拟机。

1、Java 程序从源代码到运行的过程如下:

.java --> javac编译 -->.class --> 解释器&JIT --> 机器可理解的代码

.class->机器码 这一步。在这一步 JVM 类加载器首先加载字节码文件,然后通过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这种方式的执行速度会相对比较慢。而且,有些方法和代码块是经常需要被调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热点代码),所以后面引进了 JIT(just-in-time compilation) 编译器,而 JIT 属于运行时编译。当 JIT 编译器完成第一次编译后,其会将字节码对应的机器码保存下来,下次可以直接使用。机器码的运行效率肯定是高于 Java 解释器的。

AOT是JDK9引入的,它是直接将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这样就避免了 JIT 预热等各方面的开销。

2. Java 语言的编译与解释并存

我们可以将高级编程语言按照程序的执行方式分为两种:

  • 编译型 (一次性编译完毕):编译型语言会通过编译器将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可被该平台执行的机器码。一般情况下,编译语言的执行速度比较快,开发效率比较低。常见的编译性语言有 C、C++、Go、Rust 等等。
  • 解释型 (一句一句解释):解释型语言会通过解释器一句一句的将代码解释(interpret)为机器代码后再执行。解释型语言开发效率比较快,执行速度比较慢。常见的解释性语言有 Python、JavaScript、PHP 等等。

Java 语言既具有编译型语言的特征,也具有解释型语言的特征。因为 Java 程序要经过先编译,后解释两个步骤,由 Java 编写的程序需要先经过编译步骤,生成字节码(.class 文件),这种字节码必须由 Java 解释器来解释执行。所以java语言编译与解释并存。

三、Java 与 C++

  1. 共同点:Java 和 C++ 都是面向对象的语言,都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
  2. 不同点:
  • Java 不提供指针来直接访问内存,程序内存更加安全
  • Java 的类是单继承的,C++ 支持多重继承;虽然 Java 的类不可以多继承,但是接口可以多继承。
  • Java 有自动内存管理垃圾回收机制(GC),不需要程序员手动释放无用内存。
  • C ++同时支持方法重载和操作符重载,但是 Java 只支持方法重载

四、常见问题

1、continue、break 和 return 的区别

  • continue :指跳出当前的这一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 break :指跳出整个循环体,继续执行循环下面的语句。return 用于跳出所在方法,结束该方法的运行。
  • return 一般有两种用法:return; :直接使用 return 结束方法执行,用于没有返回值函数的方法
  • return value; :return 一个特定值,用于有返回值函数的方法

2、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

  • 语法形式 :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而局部变量是在代码块或方法中定义的变量或是方法的参数;成员变量可以被 public,private,static 等修饰符所修饰,而局部变量不能被访问控制修饰符及 static 所修饰;但是,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都能被 final 所修饰。
  • 存储方式 :从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来看,如果成员变量是使用 static 修饰的,那么这个成员变量是属于类的,如果没有使用 static 修饰,这个成员变量是属于实例的。而对象存在于堆内存,局部变量则存在于栈内存。
  • 生存时间 :从变量在内存中的生存时间上看,成员变量是对象的一部分,它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而局部变量随着方法的调用而自动生成,随着方法的调用结束而消亡。
  • 默认值 :从变量是否有默认值来看,成员变量如果没有被赋初始值,则会自动以类型的默认值而赋值(一种情况例外:被 final 修饰的成员变量也必须显式地赋值),而局部变量则不会自动赋值。

3、字符型常量和字符串常量

  • 字符型常量: 单引号引起的一个字符。相当于一个整型值( ASCII 值),可以参加表达式运算。只占 2 个字节。
  • 字符串型常量:双引号引起的 0 个或若干个字符。代表一个地址值(该字符串在内存中存放位置)。占若干个字节。

4、静态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成员

  1. 静态方法是属于类的,在类加载的时候就会分配内存,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而非静态成员属于实例对象,只有在对象实例化之后才存在,需要通过类的实例对象去访问。
  2. 在类的非静态成员不存在的时候静态方法就已经存在了,此时调用在内存中还不存在的非静态成员,属于非法操作。
  3. 静态方法在访问本类的成员时,只允许访问静态成员(即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不允许访问实例成员(即实例成员变量和实例方法),而实例方法不存在这个限制。

5、重载与重写

  1. 重载:发生在同一个类中(或者父类和子类之间),方法名必须相同,参数类型不同、个数不同、顺序不同,方法返回值和访问修饰符可以不同。
  2. 重写:重写发生在运行期,是子类对父类的允许访问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重新编写。
    注:如果父类方法访问修饰符为 private/final /static 则子类就不能重写该方法,但是被 static 修饰的方法能够被再次声明。构造方法无法被重写。

基本数据类型

请添加图片描述
这八种基本类型都有对应的包装类分别为:Byte、Short、Integer、Long、Float、Double、Character、Boolean

引用数据类型:包括数组、类和接口。引用数据类型是由用户自定义,用来限制其他数据的类型。

基本类型和包装类型的区别

  • 成员变量包装类型不赋值就是 null ,而基本类型有默认值且不是 null。
  • 包装类型可用于泛型,而基本类型不可以。
  • 基本数据类型的局部变量存放在 Java 虚拟机栈中的局部变量表中,基本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未被 static 修饰 )存放在 Java 虚拟机的堆中。包装类型属于对象类型,我们知道几乎所有对象实例都存在于堆中。

缓存机制:Java 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型的大部分都用到了缓存机制来提升性能。

Byte,Short,Integer,Long 这 4 种包装类默认创建了数值 [-128,127] 的相应类型的缓存数据,Character 创建了数值在 [0,127] 范围的缓存数据,Boolean 直接返回 True or False

两种浮点数类型的包装类 Float,Double 并没有实现缓存机制。

注:所有整型包装类对象之间值的比较,全部使用 equals 方法比较。
对于Integer var =? 在-128 ~127之间的赋值,Integer对象是在Integercache.cache产生,会复用已有对象,这个区间内的Integer值可以直接使用==来判断,但是这个区间之外的所有数据,都会在堆上产生,并不会复用已有对象,因此推荐使用equals方法进行判断。

自动装箱与拆箱

什么是自动拆装箱?

  • 装箱:将基本类型用它们对应的引用类型包装起来;Integer i =10.
  • 拆箱:将包装类型转换为基本数据类型;int n = i

浮点数运算的精度丢失

产生原因:这个和计算机保存浮点数的机制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二进制的,而且计算机在表示一个数字时,宽度是有限的,无限循环的小数存储在计算机时,只能被截断,所以就会导致小数精度发生损失的情况。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浮点数没有办法用二进制精确表示。

解决方法:BigDecimal 可以实现对浮点数的运算,不会造成精度丢失。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需要浮点数精确运算结果的业务场景(比如涉及到钱的场景)都是通过 BigDecimal 来做的。

BigDecimal

BigDecimal 可以实现对浮点数的运算,不会造成精度丢失。

  • 创建:我们在使用 BigDecimal 时,为了防止精度丢失,推荐使用它的BigDecimal(String val)构造方法或者 BigDecimal.valueOf(double val) 静态方法来创建对象。

  • 加减乘除:add 方法用于将两个 BigDecimal 对象相加,subtract 方法用于将两个 BigDecimal 对象相减。multiply 方法用于将两个 BigDecimal 对象相乘,divide 方法用于将两个 BigDecimal 对象相除
    Eg: a.add(b) ; a.subtract(b) …

  • 大小比较:a.compareTo(b) : 返回 -1 表示 a 小于 b,0 表示 a 等于 b , 1 表示 a 大于 b。
    equals() 方法不仅仅会比较值的大小(value)还会比较精度(scale),而 compareTo() 方法比较的时候会忽略精度。

compareTo() 方法可以比较两个 BigDecimal 的值,如果相等就返回 0,如果第 1 个数比第 2 个数大则返回 1,反之返回-1。

  • 保留小数位数:通过 setScale方法设置保留几位小数以及保留规则。保留规则有挺多种,不需要记,IDEA 会提示。

超过 long 整型的数据

在 Java 中,64 位 long 整型是最大的整数类型。
BigInteger 内部使用 int[] 数组来存储任意大小的整形数据。


面向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面向过程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拆成一个个方法,通过一个个方法的执行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会先抽象出对象,然后用对象执行方法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面向对象开发的程序一般更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

面向过程性能比面向对象高原因:

  • 因为类调用时需要实例化,开销比较大,比较消耗资源,所以当性能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的时候,比如单片机、嵌入式开发、Linux/Unix等一般采用面向过程开发。
  • Java是半编译语言,最终的执行代码并不是可以直接被CPU执行的二进制机械码。而面向过程语言大多都是直接编译成机械码在电脑上执行,并且其它一些面向过程的脚本语言性能也并不一定比Java好。
    https://blog.csdn.net/m0_62886303/article/details/123377192

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主要作用是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特点:

  • 名字与类名相同。
  • 没有返回值,但不能用 void 声明构造函数。
  • 生成类的对象时自动执行,无需调用。
  • 构造方法不能被 override(重写),但是可以 overload(重载),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类中有多个构造函数的情况。

如果一个类没有声明构造方法,也可以执行!因为一个类即使没有声明构造方法也会有默认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我们自己添加了类的构造方法(无论是否有参),Java 就不会再添加默认的无参数的构造方法了,我们一直在不知不觉地使用构造方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后面要加一个括号(因为要调用无参的构造方法)。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 封装:封装是指把一个对象的状态信息(也就是属性)隐藏在对象内部,不允许外部对象直接访问对象的内部信息。但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以被外界访问的方法来操作属性。
  • 继承:继承是使用已存在的类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技术,新类的定义可以增加新的数据或新的功能,也可以用父类的功能,但不能选择性地继承父类。通过使用继承,可以快速地创建新的类,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程序的可维护性,节省大量创建新类的时间 ,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
  • 多态:表示一个对象具有多种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实例。多态性允许重用代码——你可以创建一个通用的方法,它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然后让该方法的不同实现根据上下文以不同的方式工作,这使得开发人员不必重写相同的代码来适应不同的类型或配置。

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 继承或实现:在多态中必须存在有继承或实现关系的子类和父类
  2. 方法的重写:子类对父类中的某些方法进行重新定义(重写,使用@Override注解进行重写)
  3. 基类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即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父类类型:指子类对象继承的父类类型,或实现的父接口类型

接口和抽象类

抽象类:

  1.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2. 抽象类应该至少有一个抽象方法,否则它没有任何意义。
  3.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4. 抽象类的子类必须给出父类中的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
    接口:
  5. 接口可以包含变量、方法;变量被隐士指定为public static final,方法被隐士指定为public abstract(JDK1.8之前);
  6. 接口支持多继承,即一个接口可以extends多个接口,间接的解决了Java中类的单继承问题;
  7.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8. 默认方法(default method):JDK 1.8允许给接口添加非抽象的方法实现,但必须使用default关键字修饰;定义了default的方法可以不被实现子类所实现,但只能被实现子类的对象调用;如果子类实现了多个接口,并且这些接口包含一样的默认方法,则子类必须重写默认方法;
  9. 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JDK 1.8中允许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一个方法,并提供实现,称为接口静态方法。接口静态方法只能通过接口调用(接口名.静态方法名)。
    共同点:
  • 都不能被实例化。
  • 都可以包含抽象方法。
  • 都可以有默认实现的方法(Java 8 可以用 default 关键字在接口中定义默认方法)。
    区别:
  • 接口主要用于对类的行为进行约束,你实现了某个接口就具有了对应的行为。抽象类主要用于代码复用,强调的是所属关系。
  •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类,但是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 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的,不能被修改且必须有初始值,而抽象类的成员变量默认 default,可在子类中被重新定义,也可被重新赋值。
  • 抽象类可以有方法体的方法,但接口没有。

java常见类

object

Object 类是一个特殊的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它主要提供了以下 11 个方法

/** 
 * native 方法,用于返回当前运行时对象的 Class 对象,使用了 final 关键字修饰,故不允许子类重写。
 */
public final native Class<?> getClass()
/**
 * native 方法,用于返回对象的哈希码,主要使用在哈希表中,比如 JDK 中的HashMap。
 */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
 * 用于比较 2 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相等,String 类对该方法进行了重写以用于比较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 naitive 方法,用于创建并返回当前对象的一份拷贝。
 */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 返回类的名字实例的哈希码的 16 进制的字符串。建议 Object 所有的子类都重写这个方法。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 native 方法,并且不能重写。唤醒一个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线程(监视器相当于就是锁的概念)。如果有多个线程在等待只会任意唤醒一个。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
/**
 * native 方法,并且不能重写。跟 notify 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会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所有线程,而不是一个线程。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
/**
 * native方法,并且不能重写。暂停线程的执行。注意:sleep 方法没有释放锁,而 wait 方法释放了锁 ,timeout 是等待时间。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多了 nanos 参数,这个参数表示额外时间(以毫微秒为单位,范围是 0-999999)。 所以超时的时间还需要加上 nanos 毫秒。。
 */
public final void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跟之前的2个wait方法一样,只不过该方法一直等待,没有超时时间这个概念
 */
public final void 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实例被垃圾回收器回收的时候触发的操作
 */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

== 与 equals()

== 对于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1.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值。
  2. 对于引用数据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对象的内存地址。

因为 Java 只有值传递,所以,对于 == 来说,不管是比较基本数据类型,还是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其本质比较的都是值,只是引用类型变量存的值是对象的地址。

equals():

equals() 不能用于判断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只能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equals()方法存在于Object类中,而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直接或间接父类,因此所有的类都有equals()方法。

equals() 方法存在两种使用情况:

  • 类没有重写 equals()方法 :通过equals()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比较这两个对象,使用的默认是 Object类equals()方法。
  • 类重写了 equals()方法 :一般我们都重写 equals()方法来比较两个对象中的属性是否相等;若它们的属性相等,则返回 true(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如String 中的 equals 方法是被重写过的,因为 Object 的 equals 方法是比较的对象的内存地址,而 String 的 equals 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值。

hashcode()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int 整数),也称为散列码。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
Java 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 hashCode() 函数。该方法通常用来将对象的内存地址转换为整数之后返回。

为何使用hashcode():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 hashCode,HashSet 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 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总结: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相等,那这两个对象不一定相等(哈希碰撞——指的是不同的对象得到相同的hashcode)。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相等并且equals()方法也返回 true,我们才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不相等,我们就可以直接认为这两个对象不相等。

重写 equals() 时必须重写 hashCode() :

因为两个相等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必须是相等。也就是说如果 equals 方法判断两个对象是相等的,那这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也要相等。
如果重写 equals() 时没有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话就可能会导致 equals 方法判断是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 值却不相等。

string

String 类中使用 final 关键字修饰字符数组来保存字符串,所以其对象是不可变的,也就可以理解为常量,线程安全。

一. string不可变具体原因:

  1. 保存字符串的数组被 final 修饰且为私有的,并且String 类没有提供/暴露修改这个字符串的方法。
  2. String 类被 final 修饰导致其不能被继承,进而避免了子类破坏 String 不可变。

tips:我们知道被 final 关键字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修饰的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则值不能改变,修饰的变量是引用类型则不能再指向其他对象。

二. String StringBuilder 与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 对方法加了同步锁或者对调用的方法加了同步锁,所以是线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 并没有对方法进行加同步锁,所以是非线程安全的。即StringBuilder得性能略强于StringBuffer。

三. 字符串拼接:

在循环内使用“+”进行字符串的拼接的话,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编译器不会创建单个 StringBuilder 以复用,会导致创建过多的 StringBuilder 对象。如果直接使用 StringBuilder 对象进行字符串拼接的话,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总结:

  • 操作少量的数据: 适用 String
  •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适用 StringBuilder
  •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适用 StringBuffer

字符串常量池

字符串常量池 是 JVM 为了提升性能和减少内存消耗针对字符串(String 类)专门开辟的一块区域,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字符串的重复创建。

JDK1.7 字符串常量池和静态变量从永久代移动了 Java 堆中。
因为永久代(方法区实现)的 GC 回收效率太低,只有在整堆收集 (Full GC)的时候才会被执行 GC。Java 程序中通常会有大量的被创建的字符串等待回收,将字符串常量池放到堆中,能够更高效及时地回收字符串内存。

Eg:String s1 = new String(“abc”);这句话创建了几个字符串对象:
会创建 1 或 2 个字符串对象。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已存在对应的字符串对象的引用,如果保存了的话直接返回,如果没有保存的话,会在堆中创建对应的字符串对象并将该字符串对象的引用保存到字符串常量池中。

tips:对于编译期可以确定值的字符串,也就是常量字符串 ,jvm 会将其存入字符串常量池。并且,字符串常量拼接得到的字符串常量在编译阶段就已经被存放字符串常量池,这个得益于编译器的优化。在编译过程中,Javac 编译器(下文中统称为编译器)会进行一个叫做 常量折叠(Constant Folding) 的代码优化。
只有编译器在程序编译期可以确定值的敞亮才会进行折叠,引用的值在程序编译期无法确定,所以编译器无法对其进行优化。

异常

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xception 与 Error

Java 中,所有的异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java.lang 包中的 Throwable 类。Throwable 类有两个重要的子类:

  • Exception :程序本身可以处理的异常,可以通过 catch 来进行捕获。Exception 又可以分为 Checked Exception (受检查异常,必须处理) 和 Unchecked Exception (不受检查异常,可以不处理)。

Checked Exception 即 受检查异常 ,Java 代码在编译过程中,如果受检查异常没有被 catch或者throws 关键字处理的话,就没办法通过编译。除了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受检查异常 。常见的受检查异常有: IO 相关的异常、ClassNotFoundException 、SQLException…。

Unchecked Exception 即 不受检查异常 ,Java 代码在编译过程中 ,我们即使不处理不受检查异常也可以正常通过编译。RuntimeException 及其子类都统称为非受检查异常,常见的有:

  1. NullPointerException(空指针错误)
  2.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参数错误比如方法入参类型错误)
  3. NumberFormatException(字符串转换为数字格式错误,IllegalArgumentException的子类)
  4.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越界错误)
  5. ClassCastException(类型转换错误)
  6. ArithmeticException(算术错误)
  7. SecurityException (安全错误比如权限不够)…
  • Error :Error 属于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 ,我们没办法通过 catch 来进行捕获不建议通过catch捕获 。例如 Java 虚拟机运行错误(Virtual MachineError)、虚拟机内存不够错误(OutOfMemoryError)、类定义错误(NoClassDefFoundError)等 。这些异常发生时,Java 虚拟机(JVM)一般会选择线程终止

Throwable 类常用方法

  • String getMessage(): 返回异常发生时的简要描述
  • String toString(): 返回异常发生时的详细信息
  • String getLocalizedMessage(): 返回异常对象的本地化信息。使用 Throwable 的子类覆盖这个方法,可以生成本地化信息。如果子类没有覆盖该方法,则该方法返回的信息与 getMessage()返回的结果相同
  • void printStackTrace(): 在控制台上打印 Throwable 对象封装的异常信息#

try-catch-finally

try块 : 用于捕获异常。其后可接零个或多个 catch 块,如果没有 catch 块,则必须跟一个 finally 块。

catch块 : 用于处理 try 捕获到的异常。

finally 块 : 无论是否捕获或处理异常,finally 块里的语句都会被执行。当在 try 块或 catch 块中遇到 return 语句时,finally 语句块将在方法返回之前被执行。不应在finally语句块中使用return。

  • finally块不被执行场景:
  1. finally 之前虚拟机被终止运行的话,finally 中的代码就不会被执行。
  2. 程序所在的线程死亡
  3. 关闭cpu

异常使用注意事项

  • 不要把异常定义为静态变量,因为这样会导致异常栈信息错乱。每次手动抛出异常,我们都需要手动 new 一个异常对象抛出。
  • 抛出的异常信息一定要有意义。
  • 建议抛出更加具体的异常比如字符串转换为数字格式错误的时候应该抛出NumberFormatException而不是其父类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使用日志打印异常之后就不建议再抛出异常(两者不要同时存在一段代码逻辑中)。

泛型

Java 泛型(Generics) 是 JDK 5 中引入的一个新特性。使用泛型参数,可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以及稳定性。
编译器可以对泛型参数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泛型参数可以指定传入的对象类型。比如 ArrayList persons = new ArrayList() 这行代码就指明了该 ArrayList 对象只能传入 Person 对象,如果传入其他类型的对象就会报错。

泛型使用方式

泛型一般有三种使用方式: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1. 泛型类
//此处T可以随便写为任意标识,常见的如T、E、K、V等形式的参数常用于表示泛型
//在实例化泛型类时,必须指定T的具体类型
public class Generic<T>{

    private T key;

    public Generic(T key) {
        this.key = key;
    }

    public T getKey(){
        return key;
    }
}

泛型类的实例化:

Generic<Integer> genericInteger = new Generic<Integer>(123456);
  1. 泛型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Generator<T> {
    public T method();
}

实现泛型接口,不指定类型:

class GeneratorImpl<T> implements Generator<T>{
    @Override
    public T method() {
        return null;
    }
}

实现泛型接口,指定类型:

class GeneratorImpl<T> implements Generator<String>{
    @Override
    public String method() {
        return "hello";
    }
}

3.泛型方法 :

public static < E > void printArray( E[] inputArray )
   {
         for ( E element : inputArray ){
            System.out.printf( "%s ", element );
         }
         System.out.println();
    }
    ```
使用:
```java
// 创建不同类型数组: Integer, Double 和 Character
Integer[] intArray = { 1, 2, 3 };
String[] stringArray = { "Hello", "World" };
printArray( intArray  );
printArray( stringArray  );

项目中常用泛型:

  • 自定义接口通用返回结果 CommonResult 通过参数 T 可根据具体的返回类型动态指定结果的数据类型
  • 定义 Excel 处理类 ExcelUtil 用于动态指定 Excel 导出的数据类型
  • 构建集合工具类(参考 Collections 中的 sort, binarySearch 方法)。

反射

JAVA 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 java 语言的反射机制。
如果我们动态获取到这些信息,我们需要依靠 Class 对象。

反射常用api

在反射中,要获取一个类或调用一个类的方法,我们首先需要获取到该类的 Class 对象。

在 Java API 中,获取 Class 类对象有三种方法:

  • 使用 Class.forName 静态方法。当你知道该类的全路径名时,你可以使用该方法获取 Class 类对象。
  • 使用.class方法
  • 使用类对象的 getClass() 方法

通过反射创建类对象:通过反射创建类对象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 Class 对象的 newInstance() 方法、通过 Constructor 对象的 newInstance() 方法。

通过反射获取类属性、方法、构造器:
通过Class 对象的 getFields() 方法可以获取 Class 类的属性,但无法获取私有属性。
使用 Class 对象的 getDeclaredFields() 方法则可以获取包括私有属性在内的所有属性。

反射应用场景

反射的重要类method,重要方法 method.invoke()
Spring/Spring Boot、MyBatis 等等框架中都大量使用了反射机制。
jdbc进行数据库连接时,通过class.forname()加载数据库的驱动程序, (通过反射加载,前提是引入相关了Jar包)
Java 中的一大利器 注解 的实现也用到了反射。

反射优缺点

优点 : 可以让咱们的代码更加灵活、为各种框架提供开箱即用的功能提供了便利。
缺点 :让我们在运行时有了分析操作类的能力,这同样也增加了安全问题。比如可以无视泛型参数的安全检查(泛型参数的安全检查发生在编译时)。另外,反射的性能也要稍差点,不过,对于框架来说实际是影响不大的。

注解

Annotation (注解) 是 Java5 开始引入的新特性,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注释,主要用于修饰类、方法或者变量,提供某些信息供程序在编译或者运行时使用。
注解本质是一个继承了Annotation 的特殊接口

解析方法:

注解只有被解析之后才会生效,常见的解析方法有两种

  • 编译期直接扫描 :编译器在编译 Java 代码的时候扫描对应的注解并处理,比如某个方法使用@Override 注解,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就会检测当前的方法是否重写了父类对应的方法。
  • 运行期通过反射处理 :像框架中自带的注解(比如 Spring 框架的 @Value 、@Component)都是通过反射来进行处理的。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如果我们需要持久化 Java 对象比如将 Java 对象保存在文件中,或者在网络传输 Java 对象,这些场景都需要用到序列化。序列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传输对象或者说是将对象存储到文件系统、数据库、内存中。

  • 序列化: 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成二进制字节流的过程
  • 反序列化:将在序列化过程中所生成的二进制字节流转换成数据结构或者对象的过程

JDK 自带的序列化,只需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即可。

对于不想进行序列化的变量,可以使用 transient 关键字修饰。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常见应用场景:

  1. 对象在进行网络传输(比如远程方法调用 RPC 的时候)之前需要先被序列化,接收到序列化的对象之后需要再进行反序列化;
  2. 将对象存储到文件之前需要进行序列化,将对象从文件中读取出来需要进行反序列化;
  3. 将对象存储到数据库(如 Redis)之前需要用到序列化,将对象从缓存数据库中读取出来需要反序列化;
  4. 将对象存储到内存之前需要进行序列化,从内存中读取出来之后需要进行反序列化。

序列化协议对应TCP/IP 4 层模型的应用层。因为在此层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对应用层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二进制流。反过来的话,就是将二进制流转换成应用层的用户数据。

序列化号 serialVersionUID 属于版本控制的作用。反序列化时,会检查 serialVersionUID 是否和当前类的 serialVersionUID 一致。如果 serialVersionUID 不一致则会抛出 InvalidClassException 异常。如果不手动指定,那么编译器会动态生成默认的 serialVersionUID。

不推荐jdk自带的序列化

  • 不支持跨语言调用 : 如果调用的是其他语言开发的服务的时候就不支持了。
  • 性能差 :相比于其他序列化框架性能更低,主要原因是序列化之后的字节数组体积较大,导致传输成本加大。
  • 存在安全问题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当输入的反序列化的数据可被用户控制,那么攻击者即可通过构造恶意输入,让反序列化产生非预期的对象,在此过程中执行构造的任意代码。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理解的设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使用代理对象来代替对真实对象(real object)的访问,这样就可以在不修改原目标对象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功能操作,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中,我们对目标对象的每个方法的增强都是手动完成的,非常不灵活(比如接口一旦新增加方法,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都要进行修改)且麻烦(需要对每个目标类都单独写一个代理类)。

从 JVM 层面来说,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将接口、实现类、代理类这些都变成了一个个实际的 class 文件。

静态代理实现步骤:

  1. 定义一个接口及其实现类;
  2. 创建一个代理类同样实现这个接口
  3. 将目标对象注入进代理类,然后在代理类的对应方法调用目标类中的对应方法。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代理类屏蔽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且可以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动态代理

相比于静态代理来说,动态代理更加灵活。我们不需要针对每个目标类都单独创建一个代理类,并且也不需要我们必须实现接口,我们可以直接代理实现类( CGLIB 动态代理机制)。

从 JVM 角度来说,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类字节码,并加载到 JVM 中的。
Java中实现动态代理的方式有 JDK 动态代理、CGLIB 动态代理等。

JDK 动态代理

在 Java 动态代理机制中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和 Proxy 类是核心。Proxy 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newProxyInstance() ,这个方法主要用来生成一个代理对象。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
    }

这个方法一共有 3 个参数:
loader :类加载器,用于加载代理对象。
interfaces : 被代理类实现的一些接口;
h : 实现了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的对象;

使用步骤:

  1. 定义一个接口及其实现类;
  2. 自定义 InvocationHandler 并重写invoke方法,在 invoke 方法中我们会调用原生方法(被代理类的方法)并自定义一些处理逻辑;
  3. 通过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Class<?>[] interfaces,InvocationHandler h) 方法创建代理对象;

注:通过Proxy 类的 newProxyInstance() 创建的代理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实际会调用到实现InvocationHandler 接口的类的 invoke()方法。 你可以在 invoke() 方法中自定义处理逻辑,比如在方法执行前后做什么事情。

CGLIB 动态代理机制

CGLIB允许我们在运行时对字节码进行修改和动态生成。CGLIB 通过继承方式实现代理。 例如 Spring 中的 AOP 模块中:如果目标对象实现了接口,则默认采用 JDK 动态代理,否则采用 CGLIB 动态代理

在 CGLIB 动态代理机制中 MethodInterceptor 接口和 Enhancer 类是核心。需要自定义 MethodInterceptor 并重写 intercept 方法,intercept 用于拦截增强被代理类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MethodInterceptor
extends Callback{
    // 拦截被代理类中的方法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bj, java.lang.reflect.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MethodProxy proxy) throws Throwable;
}
  1. obj : 被代理的对象(需要增强的对象)
  2. method : 被拦截的方法(需要增强的方法)
  3. args : 方法入参
  4. proxy : 用于调用原始方法

使用步骤:

  1. 定义一个类;
  2. 自定义 MethodInterceptor 并重写 intercept 方法,intercept 用于拦截增强被代理类的方法,和 JDK 动态代理中的 invoke 方法类似;
  3. 通过 Enhancer 类的 create()创建代理类;#

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动态代理对比

  • JDK 动态代理只能代理实现了接口的类或者直接代理接口,而 CGLIB 可以代理未实现任何接口的类。 另外, CGLIB 动态代理是通过生成一个被代理类的子类来拦截被代理类的方法调用,因此不能代理声明为 final 类型的类和方法。
  • 就二者的效率来说,大部分情况都是 JDK 动态代理更优秀,随着 JDK 版本的升级,这个优势更加明显。

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的对比

  • 灵活性 :动态代理更加灵活,不需要必须实现接口,可以直接代理实现类,并且可以不需要针对每个目标类都创建一个代理类。另外,静态代理中,接口一旦新增加方法,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都要进行修改,这是非常麻烦的!
  • JVM 层面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将接口、实现类、代理类这些都变成了一个个实际的 class 文件。而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类字节码,并加载到 JVM 中的。

java值传递

  1. 基本概念:
  • 实参(实际参数,Arguments) :用于传递给函数/方法的参数,必须有确定的值。
  • 形参(形式参数,Parameters) :用于定义函数/方法,接收实参,不需要有确定的值。
  • 值传递 :方法接收的是实参值的拷贝,会创建副本。
  • 引用传递 :方法接收的直接是实参所引用的对象在堆中的地址,不会创建副本,对形参的修改将影响到实参。

如果参数是基本类型的话,很简单,传递的就是基本类型的字面量值的拷贝,会创建副本。
如果参数是引用类型,传递的就是实参所引用的对象在堆中地址值的拷贝,同样也会创建副本,且修改的都是副本中的值。

语法糖

语法糖(Syntactic sugar) 代指的是编程语言为了方便程序员开发程序而设计的一种特殊语法,这种语法对编程语言的功能并没有影响。实现相同的功能,基于语法糖写出来的代码往往更简单简洁且更易阅读。
如Java 中的 for-each 就是一个常用的语法糖,其原理其实就是基于普通的 for 循环和迭代器。

JVM 其实并不能识别语法糖,Java 语法糖要想被正确执行,需要先通过编译器进行解糖,也就是在程序编译阶段将其转换成 JVM 认识的基本语法。这也侧面说明,Java 中真正支持语法糖的是 Java 编译器而不是 JVM。

常见语法糖:Java 中最常用的语法糖主要有泛型、自动拆装箱、变长参数、枚举、内部类、增强 for 循环、try-with-resources 语法、lambda 表达式等。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