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生很累

多数人以为,在中国读本科很轻松,至少在一般的高校读本科是很舒服的。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你错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本科比高三时还累,工科尤甚。  

      到高校去看看吧,看看一学期修完七八门必修课程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看看16课时的复变函数是如何传授的,看看几百页的书是如何在三天内啃完的,看看学生们的体育成绩是如何一年一年下滑的这种场景是中国高校的专利,因为我们的高校最能高瞻远瞩,我们的学生最能昼夜攻坚。

         还记得大跃进的惨痛教训吗?现在的中国教育可能正重蹈覆辙。不知道“厚基础,宽口径”这个口号是哪位专家提出的,反正我是从清华的招生简章上首先看到的,后来发现有这个教育目标的不仅清华一家,全国皆是。厚和宽是一对矛盾,鱼和熊掌能得一个就不错了,都想要的话,就等着饿死吧。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来说简直是共产主义,而事实上,不可能有高校或者学生能完成这样的理想,因为它受矛盾论的限制。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厚厚不起来,宽宽不起来”,真的是overreach.,恰当点的形容词应该用“泛和乏”吧。你看看大学生一个个面有菜色(不包括混的),他们学到了什么?一个事实是,多数同学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是他对这门课程很可能理解很肤浅或者更甚,考试后直接清空内存,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胜任复杂的实际工作?难道我们的学生不行?不是的,清华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生源,但是她的科研并不是在世界上出类拔萃,因为学生太累了,学生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门门精通。为什么现在大学本科成绩最出色的往往是女生,很遗憾,我们的理工科教育因为要“广泛涉及”,不得不理工考试“文科化”,男人的最后一块阵地沦陷了,更可悲的是,学问被浮躁玷污了!(此处从尊重男女差异的角度出发,并无对女性同胞的贬低之意)曾经从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数学专业学生,他说他总感到不安,虽然成绩很好,但是他很清楚他对数学简直一无所知。我们要问,为什么高校不允许我们静静地慢慢地品位科学的美与理,而要我们机械地套记公式?

         国外的学生没有我们那么累,但人家的成果很出色。不是说多看几本书就可以得诺贝尔奖的,我们的教育在赶什么,高等教育难道要让我们创造不可能的奇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