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的作业

本文深入解析了半导体与芯片的区别,介绍了半导体的通俗理解,详细列举了半导体在通信、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六大细分行业的应用,探讨了半导体材料的特点,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将围绕半导体展开讨论,从半导体和芯片的区别开始,到半导体的通俗理解,再到半导体的用途和六大细分行业,最后探讨半导体材料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半导体的概念和应用。

  一:半导体和芯片的区别

  半导体和芯片是密不可分的概念,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半导体是一种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导电性能,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而芯片则是在半导体上制造的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计算能力。简单来说,半导体是材料,而芯片是在半导体上制造的电路。

  二:半导体通俗理解

  半导体通常被形容为“电子世界的基石”,因为它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俗理解,半导体就像一个门闩,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当门闩打开时,电流可以通过;当门闩(门闩,汉语词汇。拼音:mén shuān 释义:指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滑动插销)关闭时,电流无法通过。这种可控制的电流特性使得半导体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半导体的用途和六大细分行业

  半导体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医疗设备等领域。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半导体可以分为六大细分行业:

  1. 通信与网络:半导体在通信和网络领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手机、路由器、光纤通信等。

  2. 汽车电子: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半导体在汽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等。

  3. 工业自动化:半导体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工厂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

  4. 医疗电子:半导体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如心脏起搏器、医疗影像设备等。

  5. 能源与环境保护:半导体在能源和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如太阳能电池板、节能设备等。

  6. 安防与监控:半导体在安防和监控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智能门锁、摄像头等。

  四:半导体材料的特点

  半导体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导电性可控: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施加的电场或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2. 温度敏感:半导体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3. 光电效应: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射下会产生电荷,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半导带结构: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其导电性能,包括导带和价带。

  5. 硅和砷化镓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而砷化镓则在高频和高功率应用中较为常见。

  五:半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半导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半导体产品。手机、电视、电脑、音响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的应用。此外,半导体还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医疗设备、能源设备等领域。例如,智能驾驶技术中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医疗设备中的心脏起搏器和扫描仪等,都离不开半导体的支持。

发展历史:

半导体的发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不久,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jianxia霍尔效应的余绩──四个伴生效应的发现)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半导体被认可需要这么多年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材料不纯。没有好的材料,很多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就难以说清楚。

半导体( semiconductor),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测温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

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分类:

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

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

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半导体的分类,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

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虽然不常用,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

半导体的发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833年,英国科学家电子学之父法拉第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于一般金属,一般情况下,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巴拉迪发现硫化银材料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不久,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会产生一个电压,这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半导体的这四个效应,(jianxia霍尔效应的余绩──四个伴生效应的发现)虽在1880年以前就先后被发现了,但半导体这个名词大概到1911年才被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使用。而总结出半导体的这四个特性一直到1947年12月才由贝尔实验室完成。

在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在它两端加一个正向电压,它是导通的;如果把电压极性反过来,它就不导电,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第三种特性。同年,舒斯特又发现了铜与氧化铜的整流效应。

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半导体被认可需要这么多年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材料不纯。没有好的材料,很多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就难以说清楚。

半导体( semiconductor),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测温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

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分类:

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

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第Ⅲ和第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第Ⅱ和第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

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半导体的分类,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分为:集成电路器件,分立器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储存器等大类,一般来说这些还会被分成小类。

此外还有以应用领域、设计方法等进行分类,虽然不常用,但还是按照IC、LSI、VLSI(超大LSI)及其规模进行分类的方法。此外,还有按照其所处理的信号,可以分成模拟、数字、模拟数字混成及功能进行分类的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