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基础1——色彩

CSDN仅用于增加百度收录权重,排版未优化,日常不维护。请访问:www.hceng.cn 查看、评论。
本博文对应地址: https://hceng.cn/2017/09/15/Photoshop基础1——色彩/
本文主要记录Photoshop相关理论基础第一部分:色彩。

又开始折腾了,在驱动的世界稍微能喘上口气,就又闲不住了。最近兼职了当了下美工,又燃起了对设计的热情,抽空余时间,学下设计基础。

1.色彩模式

色彩模式常用的有四种:

①HSB:基于人眼视觉的颜色模式;
②RGB:基于光色的颜色模式,是加色模式,两者组合变亮;
③CMYK:基于印刷颜料的颜色模式,是减色模式,两者组合变暗;
④Lab:基于人对颜色的感觉,与设备无关,色域宽阔;


(1) HSB:

  • (色相H(Hue):在0~360°的标准色环上,按照角度值标识。比如红是0°、橙色是30°等,黑白无色相;
  • 饱和度S(Saturation):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饱和度表示色相中彩色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100%(完全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
  • 亮度B(Brightness):是颜色的明暗程度,通常是从0(暗)~100%(亮)的百分比来度量的;

(2)RGB:

  • R(Red):0~255阶,一共256阶色;
  • G(Green):0~255阶,一共256阶色;
  • B(Blue):0~255阶,一共256阶色;
    其中:白色:R G B:255 255 255;黑色:R G B:0 0 0;

(3)CMYK:

  • C(Cyan青色):0~100%;
  • M(Magenta品红色):0~100%;
  • Y(Yellow黄色):0~100%;
  • K(Key Plate黑墨印刷版):0~100%;
    CMKK放在一起可以综合出其他的色彩,
    前3种都是0%的时候印刷成无色,即白色;都为100%的时候印不出纯黑色,工艺达不到,有杂质,所以加入K黑色用来印刷纯黑色;

(4)Lab:

  • L(Luminosity亮度):0~100%;
  • a:表示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127~-128;
  • b:表示从黄色至蓝色的范围,+127~-128;
    当a=0、b=0时显示灰色,同时L=100时为白色,L=0时为黑色;

在表达色彩范围上,最全的是Lab模式,其次是RGB模式,最窄的是CMYK模式。
也就是说Lab模式所定义的色彩最多,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比CMYK模式快数倍。
因此,可放心大胆的在图像编辑中使用Lab模式,而且,Lab模式保证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最少丢失或被替代。因此,从理论上讲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是:应用Lab模式编辑图像,再转换CMYK模式打印。

2.加色/减色模式

在RGB模式中,
如果RGB的值为(0,0,0),那么就是黑色,
如果是(255,255,255)就是白色。
这很容易理解,试想一下一个黑屋子里什么灯都不打开,就是漆黑一片;相反如果红灯、绿灯、蓝灯都开到最亮,那么屋子里就是一片明亮。

而在CMYK模式中,
如果在印刷的时候,把CMYK的值设为(0,0,0,0),那么就等于什么颜料都没上,纸还是白色的;
如果把油墨设为(100%,100%,100%,100%),所有颜料都浓浓地刷上一遍,印出来的就是黑色。
由于颜色来自于光线,那么黑色自然就是什么颜色都没有,而白色则包含了很多种颜色。

因此,RGB模式被称之为加色模式CMYK被被称之为减色模式

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模式,还是因为它们对应的颜色表现媒介的不同。
在加色模式中,颜色是由光线直接照射产生的,所以只要有光线叠加,颜色就会越来越亮,最终成为白色。
而减色模式中,颜色是通过颜料吸收光线来产生的,要表现一种颜色,就要想办法把光线中其他的颜色过滤掉,也就是减掉,如果什么颜料都不上,光线就被全部反射,看到的依然是白光。

那么加色模式和减色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简单来讲,加色模式就是使颜色变亮,减色模式使颜色变暗。

在PS中,经常用到的加色和减色工具分别是滤色和正片叠底
例如,想要去掉一张图片的黑色背景效果,就可以将图层混合模式设为滤色,
相反,如果要去掉白色背景,则选择正片叠底。
另外,也可以将画笔工具设为加色和减色属性,对图片进行局部的修饰。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做选区的大量工作,而且修饰起来比做选区要更加精准和美观。

3.分辨率

PS中,分辨的单位有** 像素/英寸 像素/厘米 **,一般默认使用前者。

一般显示器采用72DPI,印刷品采用300DPI。

分辨率越高画面放大越清晰,但是图像文件大小也越大;
可以通过 重新采样 改变原始分辨率,当这种方式是通过算法来扩展像素,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情况都不太好。

重新采样的算法主要有:邻近、两次线性、两次立方。
这三个算法参考周围的像素依次增多,因此理论上两次立方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当图片比较简单时,选择邻进,会让线条更加清晰,不发虚,相对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Photoshop 用户指南——颜色模式

在探索智慧旅游的新纪元中,一个集科技、创新与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旅行方式。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游客、旅游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无缝对接、高效互动的旅游体验与管理模式。这一方案不仅重新定义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更开启了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智慧旅游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不仅仅关注技术的革新,更注重游客体验的提升。从游前的行程规划、信息查询,到游中的智能导航、个性化导览,再到游后的心情分享、服务评价,智慧旅游通过构建“一云多屏”的服务平台,让游客在旅游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定制专属行程,利用智能语音导览深入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甚至通过三维GIS地图实现虚拟漫游,提前感受目的地的魅力。这些创新服务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让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趣味化。 此外,智慧旅游还为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通过大数据分析,旅游企业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政府部门则能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实现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政府可以迅速应对旅游高峰期的客流压力,有效预防景区超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智慧旅游还促进了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合作,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智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正引领着旅游业迈向一个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新时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尤其聚焦于DeepSeek这一创新应用。文章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指出从摩尔定律到知识密度提升的转变,强调了大模型知识密度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DeepSeek的发展路径及其核心价值,包括其推理模型、思维链技术的应用及局限性。此外,文章展示了DeepSeek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客服、医疗、金融等,并分析了DeepSeek如何赋能个人发展,具体体现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最后,文章展望了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如通用大模型与垂域大模型的协同发展,以及本地部署小模型成为主流应用渠道的趋势。 适合人群:对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感兴趣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及希望利用DeepSeek提升工作效率的个人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②掌握DeepSeek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③学习如何通过DeepSeek提升个人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效率;④探索大模型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潜力,如医疗、金融等领域。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DeepSeek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模型技术。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大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模型的局限性和数据安全问题,鼓励读者关注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